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newslab.info

美国大选:我们已经知道什么?

【按】本文是2020年11月4日下午5点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435期试读。希望阅读更多类似文章,欢迎点此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美国大选:我们已经知道什么?

写作这篇会员通讯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1月4日下午3点,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凌晨2点。11月3日(周二)是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日,晚上各州陆续开始计票,大部分州都已经知道赢家,然而最为关键的几个州还没有结果,因此我们还不知道下一届美国总统究竟是谁。

从北京时间今天早晨开始,我的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各种其他社交媒体上就被关于大选结果的讨论淹没。各路消息像过山车一样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一会儿有人说川普连任已成定局,一会儿又有人说拜登依然占优。即便是纯粹吃瓜围观,也会被这样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消息冲击得很累。更何况,此次大选的结果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影响世界格局,这就更令关注大选消息的人感到疲惫。

因此,本期会员通讯想为大家撇去社交媒体上的那些情绪化的、无用的浮沫,提供一些确定的消息,并建议如何更好地选择大选相关的信源。

图片来源:BBC

为什么大选当晚无法出结果?

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2020年的美国大选是极为特殊的一次大选——很多选民为了避免在人群聚集时面临感染风险,选择提前通过邮寄的方式投票,而不是在大选当天现场投票。大部分州都允许邮寄选票。

和现场投票比起来,邮寄选票的统计更加费时。不少州都表示,要先把现场选票清点完毕,才会开始清点邮寄选票。在重要的摇摆州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负责选举的官员,可能要花好几天才能将选票清点完毕。

如果双方的得票极为接近,那么最终结果可能需要更久才能决定,因为以微弱劣势落后的一方可能会告上法庭要求重新计票,那就要等最高法院来裁定了——2000年的选举就是这种情况。

目前已经出了什么结果?谁的胜率更大?

美国大选并不是简单计算谁得的选票更多,而是要以州为单位来计票,每个州按照人口比例分配了一定的“选举人票”。大部分州都是“赢者通吃”的制度,也即只要在该州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就可以获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获得270张选举人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

大部分州的政治倾向非常明显和稳定,在大选之前就可以确定结果了(比如加州一定是支持民主党的,阿拉巴马州一定是支持共和党的)。因此,真正影响选举结果的只有几个摇摆州,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州的结果即可。

今年关键的摇摆州中,已经出了结果的只有3个:

  • 佛罗里达州(29张选举人票),川普赢了超过3个百分点。
  • 俄亥俄州(18张选举人票),川普赢了大约8个百分点。
  • 爱荷华州(6张选举人票),川普赢了大约8个百分点。

还有7个极为重要的摇摆州仍无结果,他们分别是:

  • 中西部“锈带地区”的宾夕法尼亚州(20张选举人票)、威斯康星州(10张选举人票)、密歇根州(16张选举人票)。这三个州是2016年川普击败希拉里的关键战场。
  • 东南部的佐治亚州(16张选举人票)、北卡罗来纳州(15张选举人票)。
  • 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11张选举人票)、内华达州(6张选举人票)。

目前,拜登已经拥有227张选举人票,还差43张取胜。川普拥有213张,还差57张取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都有相当的获胜概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些帖子声称,上述未出结果的摇摆州大部分都已经偏向川普。但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开票的顺序——前面提到,邮寄选票往往是最后计算的,而倾向于通过邮寄选票的方式投票的更可能是民主党支持者(他们认为COVID-19疫情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是共和党支持者(他们不太在乎COVID-19疫情)。

此外,在一些州,大城市的选票是比较晚才能统计完成的,而大城市的选民更倾向于支持民主党。比如佐治亚州在统计了90%的选票之后,川普已经领先2.5个百分点,但是双方在这个州获胜的机率依然相差无几,因为还未完成点票的地方集中在该州最大城市亚特兰大附近。

因此,对于这些摇摆州而言,在票数只统计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时候是完全无法判断最后结果的。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

民调机构再次预测失败?

尽管目前还很难说哪一方会最终获胜,但我们已经看到:现在的结果和民调机构的预测有较大的出入。

实际上,著名数据新闻网站FiveThirtyEight通过汇总民调机构数据作出的大选最终预测是:拜登大概有90%的可能性获胜。显然,目前的形势对于拜登来说远远没有那么乐观。

由于美国大选的特殊规则,我们看全国层面的民调数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深入观察摇摆州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民调结果的确出了很大的差错,比如:

  • 对于俄亥俄州,民调机构发布的结果是双方相差无几。有的认为拜登领先4个百分点,有的认为川普领先4个百分点。但实际上,如前所述,川普以8个百分点大胜。
  • 对于佛罗里达州,民调机构发布的结果是拜登领先,领先比例从2个百分点到6个百分点不等。仅有ABC News和《华盛顿邮报》的联合调查显示川普领先2个百分点。实际上,最终计票结果显示,川普胜了超过3个百分点。

民调结果在2016年时已经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详见会员通讯024期)。看起来,4年之后,民调机构依然很难重新获得人们的信任。民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民调界和政治学学术界将会发起热烈的讨论,此后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将会适时介绍大家的反思和讨论。

4年前的大选中令民调机构判断失误的,主要是中西部锈带地区、低教育水平的白人,他们表现出了超强的为川普投票的热情,而民意调查未能捕捉到他们的态度。而此次大选,从目前能够掌握的数据来看,最令民调机构感到惊讶的是拉丁裔选民,包括佛罗里达州大量的古巴裔选民。

如《纽约时报》的统计(上图)所示,和2016年相比,拉丁裔和古巴裔选民向川普移动的比例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比如,2016年的时候,古巴裔选民大多数选择的是希拉里,只有46%选择了川普;但是到了今年,有多达59%的古巴裔选民都把票投给了川普。

本来,少数族裔、移民应该是民主党的票仓,因为民主党更注重保护他们的权益。然而,为何川普能够令人惊讶地从这些群体当中大量获取选票?实际上,大选之前就曾有媒体分析:拉丁裔(以墨西哥裔为主)、古巴裔选民可能是拜登的竞选中忽视了的群体。

《大西洋月刊》刊发于10月底的文章认为,川普和共和党宣扬的价值观中,有一些能够对拉丁裔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个人主义、奋斗、传统价值观。而且,不少拉丁裔根本就不认同“拉丁裔”这个身份,他们认为自己是美国人,甚至就是白人。

《纽约客》刊发于10月底的一篇文章则关注了古巴裔选民为何支持川普。记者发现,一些特定的假新闻在古巴裔选民中特别流行,尤其是那些声称“拜登上台,美国就要变成社会主义”的谣言。很多古巴裔选民之所以来到美国,就是为了逃避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他们非常害怕美国也变成社会主义。

其实这与很多第一代华人移民在美国支持川普的原因非常接近。他们也热情地传播假新闻,声称民主党要搞社会主义政策,声称拜登和中国政府关系亲密,声称只有川普才能遏制中国,因此他们选择支持川普。

从哪里获取最靠谱的信息?

我们还不知道此次大选能否在美国时间11月4日确定结果——说不定需要更长时间。

我想给关注美国大选的朋友提供一个建议,那就是:或许不需要关注社交媒体上纷纷攘攘、真假参半的信息,它们大多是噪音。通过它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太低,更好的方式是直接通过一手信息源了解最新动向和分析。

对各州选举结果的宣布(英文叫做“call”),实际上是由几家主要媒体根据最新数据独立发出的。在《纽约时报》的这个汇总网页上,你可以看到各个州目前已经被哪些媒体机构宣布结果了。并且,这个网页将摇摆州放在了最上面,方便你一目了然地掌握最关键地区的战况。

如果你在中国大陆且没有VPN,登陆不了《纽约时报》的网站,那么可以试试这个网址——这是其中一家机构Decision Desk HQ的最新数据页面。

如果你想了解对最新战况的解读,我推荐FiveThirtyEight的这个实时更新的文字直播页面,上面是美国最顶尖的一些数据新闻记者和数据科学家对选情的分析、总结和走向的展望。当然,要读懂他们的分析,你需要掌握一些关于美国政治的基础知识。

就像我在川普确诊COVID之后在matters发帖说的那样,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年代,看社交媒体并不是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不如让你的社交媒体帐号休息休息,等一切尘埃落定,再来读一些完整的报道吧。从头读到尾,别只看标题。

(? 本文是2020年11月4日下午5点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435期试读。希望阅读更多类似文章,欢迎点此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2020年普利策新闻奖解读

【注】本文是2020年5月7日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386期内容,在此提供给大家免费试读。阅读更多类似内容,包括每年普利策奖颁奖之后的详细解读,请点此订阅会员通讯

本周一,2020年普利策奖公布——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这比原定的公布时间推迟了2周,并且将现场发布会改为了远程线上发布。

遵循新闻实验室的传统,我们继续对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进行解读。你可以点这里读到2019年奖项解读,点这里读到2018年奖项解读。

最高奖项背后的新兴合作调查模式

先来看每年普利策新闻奖的最高荣誉——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奖。

今年的获奖者是一家地方报纸——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每日新闻(Anchorage Daily News)》。安克拉治是阿拉斯加州的最大城市——但即便是最大,也不过只有29万居民。

这并不是这份报纸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在历史上,它曾于1976年和1989年两次获奖,而且两次都是获得了公共服务奖。

但是,如同大多数纸媒一样,这份报纸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遇到了严重的危机:被转卖、被更名、甚至一度陷入破产。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份危机深重的地方报纸会再次出产普利策奖级别的作品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与这份报纸分享这份荣誉的媒体:ProPublica。会员通讯的老订户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了:美国近年来表现优异的专注于做调查报道和数据新闻的非营利型网络媒体。会员通讯233期曾经介绍,ProPublica正在力推和各地方报纸的合作,依托地方报纸在不同地区的深耕,为它们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深入发掘地方上值得调查的问题,然后推广开来,看看这样的问题是否在其他地区也存在,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次《安克拉治每日新闻》和ProPublica的合作获奖,就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又一体现。

它们的获奖作品是一组叫做“Lawless(没有法律)”的系列报道,关注的是阿拉斯加州司法系统中的问题——居住在村庄里的原住民至少有1/3是无法得到警察保护的。

阿拉斯加是美国最北的一个州,天气极其寒冷。在该州的很多农村地区,外界只能通过飞机才能抵达。村民在拨打911报警电话之后,往往要等待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等到警察的到来。

早在2018年,《安克拉治每日新闻》的记者Kyle Hopkins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当时,他报道了阿拉斯加州的性侵犯罪问题——该州的性暴力比例是全美国最高的。他发现,由于司法系统的问题,很多性犯罪者都得以继续在原来的社区生活,未被惩处。

于是,《安克拉治每日新闻》申请加入ProPublica的地方报道网络。加入这个网络的地方媒体,可以从ProPublica获得经费,支持记者在本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重大问题深度调查。同时,记者还可以从ProPublica的资深编辑那里获得协助,并且利用ProPublica已经非常成熟的数据、研究和用户参与团队。

这一组报道先后揭露了阿拉斯加州司法系统的重大问题:首先,在农村地区竟有1/3的人没有得到任何警察保护,这也导致了该州有美国最高的性犯罪率、家庭暴力率和自杀率;其次,有几十个在绝望中寻求警察保护的阿拉斯加州农村社区,竟然不得不雇佣一批曾经犯下重罪、有过家庭暴力和性侵历史的警官——这些警官在其他地方是完全不可能找到这种工作的,连保安的工作都找不到;第三,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已经施行40年的计划,雇佣村民来当警察,以便能够迅速响应报警,但是州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拨款,这使得那些被招募的村民连装备都没有,整个计划完全是一个巨大的失败;第四,一个本来被用来保护原住民村庄的机构,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只是在白人居住的城市道路上巡逻。

在暴露了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之后,这组报道也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六种方法。这也符合会员通讯曾经介绍过的“解困式新闻”的操作(详见会员通讯252期)。

在做这组报道的过程中,记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显著的困难有两方面。第一,相关信息极其缺乏。因此,记者们通过各种能找到的公开资料(例如政府雇员工资记录、逮捕记录、雇佣记录),建起了阿拉斯加州的第一个警察数据库。除了查阅纸面资料之外,他们还联系了每一个村、部落、原住民联盟的管理者,总共多达600多个组织。

第二方面的困难是,如上文所述,阿拉斯加的交通极其不便。所以,记者们需要经常搭乘小飞机,要驾驶雪橇,还曾在地方小学的图书馆地板上睡觉过夜。

这组报道也引发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美国司法部长William Barr到访了阿拉斯加州,并且宣布该州警察资源的匮乏是一个州内紧急状态。司法部承诺将投入5200万美元改善阿拉斯加农村地区的公共安全。州长也承诺,会在农村地区增派15名州警察。阿拉斯加州的议员也已经提出增加公共安全开支的法案。

可以看到,这组报道获得今年普利策新闻奖的最高荣誉可谓实至名归——其关注话题的重要性、扎实程度及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其调查过程几乎可以拍一部和《聚焦》媲美的电影。

尤为可贵的,是ProPublica为欠缺资源的地方报纸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这种类似的支持合作正发生在美国的很多地方。可以说,ProPublica已经成为全美许多地方媒体调查团队的“带头大哥”。

今年,ProPublica还获得了另一项普利策新闻奖——国内报道奖(该奖项是“双黄蛋”,另外获奖的是《西雅图时报》)。在那项报道中,ProPublica的三位记者调查了2017-2018年间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连续发生的三起导致官兵死亡的恶性事故。记者们花了18个月的时间,获得了13000页的海军内部资料,并且访问了几百位军官,指出:事故背后是海军领导层的重大失职。

报道发表后,美国国会众议院成立了针对海军领导层的特别委员会。海军领导层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问题。美国及北约的海军部队已经要求:所有的水手、军官在接受培训时,都必须阅读ProPublica的这一组报道。

这一组调查当然同样是极其不易。编辑回忆说,海军对采访百般阻挠,甚至威胁:如果报道发表,将会追究媒体的刑事责任。但是,当证据确凿、严密的报道刊出之后,海军方面不得不低下了头。

特别纪念奖:早期民权运动中的黑人记者

今年的普利策奖还颁出了一个特别纪念奖(Special Awards and Citations),授予的是一位历史上的重要记者:艾达·贝尔·韦尔斯(Ida B. Wells)。

韦尔斯生于1862年,是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黑奴的女儿。在南北战争中,韦尔斯获得自由。16岁时,她的父母在黄热病疫情中去世。后来,她搬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并开始涉足媒体——她和别人一起办了一份名为《孟菲斯自由言论和前灯(Memphis Free Speech and Headlight)》的报纸并定期撰稿,关注种族隔离和不平等问题。

30岁的时候,韦尔斯开始了她一生中最著名的工作——调查针对黑人的私刑问题。她深入美国南方的很多个州,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对黑人施行私刑,是因为他们强奸了白人女性。然而,韦尔斯的调查揭示: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私刑其实是白人用来恐吓和压制黑人的工具,所谓“强奸白人女性”只是一个被发明的借口。

韦尔斯将自己的调查广为发表,并且出版了两本相关的图书:《Southern Horrors》和《The Red Record》。

因为她持续不断的针对种族问题的调查和写作,韦尔斯遭遇了死亡威胁,被迫离开孟菲斯,她的报纸的办公室被洗劫,印刷机被损毁。但是,她继续了自己的记者和民权运动者的工作,直到1931年去世。

2018年,《纽约时报》曾经推出一个名为“Overlooked”的系列讣告——写的是历史上早已去世的重要女性。此前,讣告基本只关注白人男性,因此女性,特别是少数族裔女性基本不可能获得位置,因此这个系列旨在补上缺憾。中国的秋瑾也在这一系列讣告中出现,而系列的第一位就是韦尔斯。

种族问题作为美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一直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还有至少两则与种族问题相关。

一是获得突发报道奖的肯塔基州路易维尔《信使日报(Courier-Journal)》。该报调查了肯塔基州州长的几百则特赦令,发现其中存在严重的不透明和种族不平等问题。

二是获得评论奖的《纽约时报杂志》。该杂志推出了一个名叫“1619计划”的项目,旨在纪念400年前黑奴第一次被贩卖到美洲大陆上之后,种族问题怎样永远改变了美国。获奖的评论是该项目的开篇辞

从公共服务奖到特别纪念奖,我们都可以看出:关注弱势,为少数群体的权利鼓呼,这是普利策奖的底色,也是新闻业的底色。

其他值得一提的获奖作品

本届普利策第一次颁发“音频报道奖”,获奖的栏目也是毫无意外,那就是美国广播界首屈一指的节目《This American Life》。该栏目和《洛杉矶时报》及Vice合作(再次说明了媒体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大潮流),报道了川普总统的“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政策对那些寻求庇护的难民产生的个人影响。

和文字报道相比,音频报道的一大特点是它更亲密(intimate),更适合讲述个人故事。这则获奖作品就是这样:讲述了宏观政策下的个人故事。

《华盛顿邮报》凭借针对气候变化的报道“2°C: Beyond the Limit”获得了解释性报道奖。在这则互动作品中,记者们分析了170年以来全球的温度变化数据,从中发现那些已经升温超过2摄氏度的地方——这个数值是国际社会希望整个地球永远都不要达到的。记者们发现,地球表面已经有10%的地方超过了这个临界点。

在找出这些地方之后,《华盛顿邮报》派出记者团队,到访了其中的十几个地方。他们访问了科学家、政府官员、农民、渔民等人,了解已经升温超过2度的地方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可以看到,这则报道是大规模数据分析和在地报道的结合,它一方面有着充实、严谨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讲述具体的故事,又让报道容易被读者接受。

作为一项美国新闻奖,普利策奖的大多数获奖作品都是关于美国国内事务。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有两则是国际事务。一是获得国际报道奖的《纽约时报》关于俄罗斯的报道,二是获得突发摄影奖的路透社关于香港的作品

【注】本文是2020年5月7日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386期内容,在此提供给大家免费试读。阅读更多类似内容,包括每年普利策奖颁奖之后的详细解读,请点此订阅会员通讯

“高管性侵养女”案中的媒体表现

【按】本文是2020年4月13日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379期)”试读。阅读更多类似对传媒现象的深度解读,欢迎点此订阅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点这里可以查看往期目录

最近几天,跨国企业高管、海归法务专家鲍毓明被指性侵养女李星星的案件经由《南风窗》等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很多关注。尤其是昨天(4月12日)财新的报道《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在网上发出又被迅速撤下之后,很多人在讨论此案中的媒体表现,也有不少会员朋友发来邮件,有人问“如何做好性侵报道?尤其是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时候,如何做出不猎奇、能准确向读者传递信息、并为读者所接受的好报道?”也有人问“撰稿记者朋友圈说女孩故事会人格等等,从记者职业来说有错吗?”

今天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就来谈谈这起案件中迄今为止的媒体表现,以财新的报道为分析重点。

性侵案的报道原则

此前的会员通讯已经多次谈过性侵事件的报道(详见会员通讯120、182、204、226、228期),在此不再详细回顾。总结来看,性侵案中最重要的报道原则就是:认识到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广泛存在的权力不对等(这种不对等往往与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相关),在报道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对抗这种不对等,而不是维护乃至加剧这种不对等。

例如,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是对“完美受害者”的想象和追求——受害者不能有瑕疵,不能有任何表现出开放意味的穿着、行为,必须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否则就是“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乃至是“咎由自取”。这显然是对受害者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进一步加剧了和施暴者之间的不对等。

另一边,施暴者如果拥有丰富的资历和社会关系,那么很容易塑造和提供大量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喂”给媒体。如果媒体没有足够的警惕和质疑,就容易陷入同情施暴者的问题中。

一些媒体在报道性侵事件中会暗示受害者事先其实同意了,但是对于“同意”产生的语境却没有足够的展示和讨论。这种“同意”究竟是在享有相当自主性的情况下发生的你情我愿,还是受害者在信息、视野都被高度限定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媒体不必下判断,但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的背景信息,来呈现其中的复杂性。

还有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会质疑受害者的可信度。求证信息的真实性当然是记者的最重要职责,但在性侵案中,指控者的口述是经常存在前后不一致现象的,因为经历创伤常常会对人的记忆造成影响。记者在质疑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种背景,不能因为存在前后不一致就简单认为受害者一定在说谎。

一些读者在阅读性侵报道时会质疑:为什么受害人不报警、为什么不逃跑?然而,受害者出于社会压力、信息匮乏、恐惧报复等等原因,选择不立刻报警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即便报警,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受理。媒体应该提供这些背景信息供读者理解受害人的处境。

除了以上原则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适用于各种题材报道的原则),那就是:不要对个案做煽情化的报道,而要关注个案背后的公共价值。

财新报道中的问题

用这些原则来对照财新的报道,很容易发现操作之中的具体问题。

在这个案件中,李星星和鲍毓明之间存在巨大的年龄、智识、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落差,因此媒体在报道中需要格外注意这个背景。

首先,和《南风窗》的第一篇报道相比,财新的报道提供了来自鲍毓明的大量材料。但是,在面对这些材料的时候,财新展现出的质疑不够。例如,为何明知自己并不具备收养资格,却还依然四处发帖并且真的提出了收养?如何保证聊天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其次,对于双方叙述中不一致的地方,即便女方拒绝采访,也可以通过其律师求证。即便律师拒绝采访,也可以再通过了解情况的第三方(比如学校)求证。该稿件在交叉验证方面做得很不够,成稿明显过于仓促。

第三,财新的报道采访的专家、社工,基本都是直接参与了此案。虽然他们更了解具体情况,但也可能和当事人之间带入过多的个人羁绊和判断。从职业伦理上说,参与救助的社工是不应该向媒体透露详情的。即便他们讲述了,记者最好也应该采访第三方的专家,从一个更加中立的视角来提供专业意见。

第四,财新此文的行文风格和这家媒体一贯枯燥乏味但严谨的风格大相径庭。例如导语中那句饱受诟病的“这更像是一个自小缺少关爱的女孩向‘养父’寻求安全感的故事”,就是在一桩复杂的案子面前直接抛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判断。

其实,如果我们对比财新此文和《南风窗》的第二篇报道,就会发现主要的信息是差不多的——可以想见,鲍给各家媒体都提供了相同的材料。但是,在对信息的呈现,尤其是对报道框架(framing)的选择上,两篇文章非常不同。《南风窗》更多是罗列出各方说法,未作过多判断。而财新的报道似乎着力于质疑李星星,或者说,有点致力于给《南风窗》的第一篇报道“纠偏”的劲儿——这种劲儿在记者的朋友圈发言中也能感受得到。

或许,正是这种劲儿导致了财新报道的技术失误和方向偏差。

此案报道中应该关注的公共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南风窗》的第一篇报道亦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该篇报道对于事件的呈现过于简单化,尤其是忽略了其中的重要角色——女孩母亲可能发挥的作用。我们后来在微博上也看到,女孩母亲似乎对《南风窗》的报道非常满意,对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则很不满。但是,在这种复杂且争议巨大的事件面前,让某一方当事人非常满意,恰恰是值得警惕的事情。女孩母亲的这种满意,绝对不是《南风窗》的军功章,而恰恰很可能意味着该文的问题——完全采用了一方的叙述,缺乏对该叙述的考察和反思。

考虑受害者和施暴者的权力不对等,绝不意味着只听弱势一方的声音,只按一方的说法来讲故事——况且,受害者是女孩,而不是女孩母亲。

另一方面,该篇报道的呈现案件细节的时候有煽情化的倾向,而对个案背后的公共价值关注不足。当然,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对于“打响第一枪”的媒体来说,在这方面存在缺憾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其他媒体的后续跟进而弥补。

对于这个案件来说,重要的公共性体现在何处?

一个最核心的话题当然是:在年满14岁但是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法律层面对于强奸应该如何认定。不直接认定所有14-18岁之间的性行为为强奸,是因为承认14-18岁的青少年是有性冲动的,是有一定性自主权的——也就是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条款”(青少年之间彼此主动的性行为,即便一方或者双方未成年,也不视为犯罪)。但是这不可避免会给人可乘之机,法律层面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也正因为它不容易,所以更加是应该讨论的重要公共议题。

此外,警察的职责、“领养”中间的问题、相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救助等,也是值得追问的公共议题。

财新如何应对信誉危机?

财新此次在性侵案上发出的问题报道,让人联想到美国著名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2014年栽的跟头。

当时,《滚石》发布了一篇关于弗吉尼亚大学性侵案的报道,称一名该校女学生在联谊会聚会时遭暴力轮奸。记者没有通过其他信源对该女生的说法进行交叉印证,而是单方面采信了她的描述,结果造成失实。《滚石》不得不撤回报道,并且面临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信誉危机——这个令人遗憾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编辑记者对刺激性内容的追求导致的。

《滚石》杂志撤回的报道

财新擅长财经类报道,此次在肺炎疫情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但是在性别议题上不算擅长。不过,财新此前在报道刘强东、北大沈阳等案件时,也做过不错的报道,包括这名记者此前也做过多次性别议题报道,这才更令人感到惋惜——很多篇报道积累起来的声誉,可能会被一篇报道毁掉许多。

需要注意的是,报道当天发出后不久就被撤下,这表明编辑部内部很快就意识了稿件的问题。今天(4月13日)晚上,财新网发出了声明,表示“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有未经慎查明辨的仓促报道,我们诚挚致歉,并将做出修正和追踪报道。”

能够及时撤稿并发出声明,是负责任媒体的态度。不过,如果该声明能够更详细地说明该篇报道的问题,会更令人满意。我们等待财新后续的报道,是否能弥补此次受伤害的声誉。

另外,此次引发公众怒火的还有记者的朋友圈截图。对于编辑记者的社交媒体发言,国际主流媒体基本都有规定,会避免这种高度情绪化、个人化的发言——即便是个人朋友圈,也会被人们认为代表了记者的职业态度,乃至代表了财新的态度。这本是不必要的发生的。

财新此次犯的错误,是一个技术问题、一个专业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专业上的检讨。社交媒体上针对记者个人的人肉和谩骂,以及对财新的攻击,都无益于解决问题。实际上,当新闻业遭受各种外部攻击、自顾不暇的时候,也就少了内部探讨的机会,这类专业问题也就得不到足够的反思和检讨。愿财新能够排除外界的纷扰,从这次报道中吸取专业上的教训,通过更专业的报道来赢回人们的信任。

【按】本文是2020年4月13日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379期)”试读。阅读更多类似对传媒现象的深度解读,欢迎点此订阅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了解传媒界前沿的16个网站

以下网站是我个人心目中了解西方媒体动态的最佳资源。愿这一点点的人生经验,可以在大家提高知识水平的道路上发挥一点作用。熟读这些网站之后,相信你会像长者一样自信地告诉别人:西方的哪个媒体我不知道?虽然美国的华莱士已经不在,但我还是可以跟他的后辈们谈笑风生。

1. Poynter

Ponyter是美国的一所成立于1975年的非盈利性传媒教育机构,它的创办者、美国已故报人Nelson Poynter曾经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我宁愿当报纸编辑,而不是世界首富(I’d rather be a newspaper editor than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Ponyter不仅在美国本土给记者开设了大量实用的课程,而且运营着一个更新频繁、内容丰富的网站,令它的传媒教育通过网络抵达全世界。网站的主要内容包括传媒动态、创新前沿,以及实用指南(例如怎样做笔记,怎样报道穆斯林,新闻学院毕业生应该记住的几件事)等。每次有朋友请我推荐了解世界传媒动态的网站,我总会第一个推荐Ponyter。

2. Nieman

哈佛大学的尼曼基金会因其记者奖学金项目而广为人知。对于没有机会获得奖学金的人来说,多看尼曼的网站也是能学到很多的。

尼曼网站的内容很多,重点关注两个子站:一是尼曼报告(Nieman Reports),这是一份基于季刊《尼曼报告》的网站,关注当代新闻业的机会和挑战;二是尼曼实验室(Nieman Lab),专注新媒体领域的前沿话题。

对于关注非虚构写作的朋友来说,尼曼的Storyboard子站也值得一看。

3.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大概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新闻学院了。它出版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是美国传媒业界的重要期刊,而这份期刊的网站大概可以算是这份榜单中设计得最新潮的。从其栏目划分可以看出它的关注重点:新闻监督、地方报道、媒体创新、商业模式。

以上三家网站是我心目中的“Big three”。如果只有时间看三家网站,那么它们的视野、质量、体量足够满足的需求。

4. Journalism.co.uk

上面三家网站都在美国,这家则在英国,可以补充不少来自英国一流媒体(如BBC、卫报、金融时报)的最新动态。同样,这里也有很多关于数据新闻、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等方面的前沿资源介绍。

这家网站的界面并不友好,或者说不太契合来自中国的浏览者的需求。求职招聘内容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动态更新的新闻则很不显眼。

5. 国际记者网ijnet

终于来了一个有中文版的网站,不过中文版的内容和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英文版。这是一个界面看起来很素净,但内容很丰富和有活力的网站。话题前沿,且具备国际视野。举例来说,最近几天的更新就包括了难民问题报道、众筹项目、Facebbook的新app、记者如何使用Twitter、虚拟现实报道、数据新闻工具等等,所关注的国家包括了菲律宾、巴基斯坦等。

记者朋友们还可以重点关注“机会”栏目。中国记者可以申请的国际交流项目,大部分都在里面了。

6. 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

哥大新闻确实厉害,这又是一个来自哥大新闻学院的网站,属于其下属的数字新闻研究中心。因为是研究中心,所以在短文章之外,更有许多重要内容是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值得下载下来仔细研读。最近的报告包括虚拟现实(VR)报道、众包、播客等等。

7. 纽约时报媒体频道
8. 卫报媒体频道
9. 赫芬顿邮报媒体频道

除了上述专门性的网站之外,很多综合类大媒体也开设了以传媒业为主题的频道或博客。《纽约时报》原来有一个叫“Media Decoder”的媒体主题博客,后来这个博客被升级成了一个专题页面。在此同时推荐可以一看的还有《卫报》和赫芬顿邮报的媒体频道。

10. coverjunkie

从遥远的博客时代开始,有一个叫做“令狐磊的杂志发现室”的帐号就一直是很多人了解外刊的窗口,特别是那些极具创意和美感的杂志封面,令人眼界大开。我是从大学开始关注的,当时令狐磊还在《新周刊》工作。

我不知道令狐磊是怎么收集那些花花绿绿的最新外刊封面的,但我知道一个网站,有了它,你也可以试着做自己的杂志发现室。这个网站叫coverjunkie,junkie的意思是发烧友、上瘾者,所以网站名字的意思也就是封面发烧友。在上面你可以看到全球名刊的最新封面,也可以根据分类来查看经典封面、名人封面、性感封面、争议封面、获奖封面、以文字为设计元素的封面、iPad动态封面,等等。

11. Journalist’s Toolbox

这个“记者工具箱”是由美国职业记者协会出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教授Mike Reilley运营的。更新虽不频繁,但收集的资源已经不少,包括调查报道手册、写作手册、编辑手册、新闻伦理守则、科学报道资源、法律资源、数据可视化案例和工具、新闻教学工具,等等等等。不过大部分工具都是供美国记者使用的,中国记者可以有所了解、开开眼界,但没法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如果有中国的新闻学教授做一个中国版的记者工具箱,应该也会很受欢迎。

12. Journalist’s Resource

这是一个由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媒体、政治和公共政策中心运营的项目。简单来说,它的理念和我所创办“政见”(http://cnpolitics.org)很类似: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学术研究成果。甚至其菜单导航方式都和政见很像:按照研究的主题来浏览文章。只不过,政见面向的是所有公众,而这个记者资源网则专门针对记者,为他们理解和报道当下热点新闻提供学术支持。

13. Sense about Statistics

这个网站的重要目标是解救不懂统计学的文科记者,让大家不要被数字给忽悠了。文章包括: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区别,为什么一个因素的差别就可以导致完全相反的估计,大选民意调查中的小秘密,怎么理解培根的致癌性,等等,非常实用。

14. Wired
15. Mashable

新闻业变革的前沿是和科技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科技媒体中也经常出现和新闻业相关的内容,它们有时出现在商业模式板块中,有时出现在设备板块中(比如虚拟现实设备),有时出现在其他任何地方。这里推荐其中两个。

16. 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上面基本都是英文网站,英语阅读速度不够快怎么办?有些网站还需要翻墙,不方便怎么办?这些网站介绍的东西怎么和中国的现实联系起来,怎样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很简单,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啦,上面这些网站(以及很多其他网站)上关于传媒界前言动态和深度分析的精华内容,你可以在会员通讯中读到,不仅是中文,而且是适合中国语境的介绍和解读。

会员计划线上讨论(10月7日)直播是新闻的未来吗?

从开设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开始,就有朋友建议我组一个微信群,让会员们可以互相交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我也相信:会员计划的价值之一,就是让有着相似兴趣的人可以找到彼此,互相激发,共同进步。

不过,我对把所有会员拉到一个大的微信群里存有深深的疑虑。我自己也被拉进了很多个微信群,很多时候群里永远都是少数几个人在发言,另一些人偶尔发个广告,不要就是表情包乱飞,有效的讨论不多,反而容易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想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开展会员计划的线上交流:围绕明确的议题,约定明确的时间,召集感兴趣的会员,组织小规模的深入讨论。讨论完就解散。

我会不定期发起和组织这样的讨论,每一位会员也都可以发起讨论,具体规则在下文中介绍。

 

第一次讨论:直播是新闻的未来吗?

第一次线上讨论,我们来谈一个热门而重要的话题:直播。

在中国,“直播”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等于长得千篇一律的蛇精脸女性对着镜头说“谢谢礼物”,或是宅男解说电脑游戏。不过近来,直播内容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很多新闻媒体开始使用这种方式,尤其是用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无论是纸媒还是网媒,无论是文字记者还是视频记者,似乎人人都拿起了自拍杆,“一言不合就直播”。这些实时的画面和声音,确实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新闻消费,拉近了人们和新闻的距离。不过,这种报道形式也存在其局限性:直播是一种偶然性因素很大、信息呈现很受局限的报道方式,由于没有后期加工,它在多大程度上传递的是有效信息?文字记者被派出进行直播,是否会导致新闻重心的偏移、质量的下降?这种新闻传播方式所造就的,是一群对新闻事件有了更好认识的读者,还只是一群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本期线上讨论将围绕“直播是新闻的未来吗?”展开,我将担任主持,已经确定参与的朋友包括一位正在天天统筹或参与直播的媒体人,一位复旦大学新闻学老师,一位已转型为学者的资深媒体人。其他位置为你留着。

– 讨论时间:北京时间2016年10月7日晚9点
– 讨论形式:微信群讨论,文字发言为主
– 参与人数:10-20人左右,视报名情况灵活调整,但为了保证讨论效果,规模不会太大。
– 报名参与:请有意参与的朋友直接回复会员通讯邮件,并回答这两个问题:(1)结合自身的背景或兴趣,谈谈自己为什么想参与这次讨论;(2)你对以上问题有什么初步见解。回答字数不需要太多,但最好句句都有信息量。我会根据报名情况筛选参与者,保证最好的讨论质量,以及参与者的多样性——也就是说,不会让最后参与的都是资深媒体人或学者,也不会都是本科生,而是会让不同年龄、身份、背景的人在一起碰撞。

这是一次认真讨论问题、认识其他会员的好机会,期待大家积极参与。

 

如何发起自己的讨论

我希望新闻实验室能成为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就关心的话题组织自己的讨论。任何人都可以提议讨论话题,征集其他感兴趣的朋友参与。我会尽力协助大家。

可能的话题可以包括:传媒业某一现象观察;某份媒体的作品评阅;组建某个领域的学习小组;共同观赏和评论某部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影视作品;等等。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如果你有兴趣发起讨论,请将以下内容发送给我(直接回复会员通讯邮件即可):

– 讨论话题:请阐述话题背景和可能的具体讨论方向。
– 针对的群体:希望哪些人可以参加讨论?
– 拟讨论时间:如果希望国际化的参与,请考虑时差问题。
– 人数规模:最少多少人?最多多少人?

在收到提案之后,我会与你进一步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然后,通过会员通讯征集参与者。

 

想参与讨论吗?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吧!

会员通讯001-010期内容提要

从2016年9月6日到27日,我寄出了10封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平均每周3封多一点。几乎每封通讯都在三千字以上,最长的有六千多字。另有近100M的延伸阅读材料、一小时的讲座录音、一部纪录短片提供下载。

这么多内容全靠一个人来完成,并没有感觉身体被掏空,反倒觉得非常充实——为了输出一千字,你得看几万字。高质量的写作,只会让人不断丰富自己,而不是相反。

有时候,我会收到回信,谢谢你们的鼓励——

 

Screen Shot 2016-09-24 at 00.10.41

 

Screen Shot 2016-09-28 at 22.06.53

 

Screen Shot 2016-09-24 at 00.06.00

 

Screen Shot 2016-09-29 at 01.26.18

 

Screen Shot 2016-09-28 at 22.05.23

 

   Screen-Shot-2016-09-29-at-21.31.20

 

甚至有会员跟我说,她会边读会员通讯边记笔记——

WechatIMG60

WechatIMG61

 

有你们这么多的期待和鼓励,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继续把这个会员计划做下去啦,继续给你们写信,和你们一起不断提升自我。

如果你还没有加入会员计划,但是对会员通讯的内容感到好奇,那就让我来大致介绍一下过去这10封信的内容吧——

? 通讯001

  • 传媒类工作就业的最新动向:新媒体让工作更集中在大城市;自由撰稿人或将成主流;新闻业回暖了吗;个人如何应对这些新动向。
  • 2016年8月最佳调查报道推荐。

?通讯002

  • 希拉里和美国媒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和首个报道斯诺登事件的记者格伦・格林沃德之间的争论;大选报道应该怎么做;猜测和质疑能不能成为报道内容;媒体是否对候选人有不公平的对待。

?通讯003

  • 《华盛顿邮报》主编Marty Baron讲座内容分享:电影《聚焦》中的调查报道是如何出炉的;调查报道的现状和未来;《华盛顿邮报》是亚马逊老板贝索斯个人的政治工具吗;川普的媒体禁令;媒体如何报道大选;对大学生的个人建议。
  • 月度抽奖奖品公布:Marty Baron亲笔签名的《华盛顿邮报》。

?通讯004

  • 后真相时代:全球政治都进入了一个“感觉”胜过“真相”的时代吗;真相是否不再重要;社交媒体时代的谎言和真相。
  • 后专业时代:社交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中,专业和业余的区分还有必要吗?情绪调动是否已经取代专业操作?
  • 中文阅读类产品推荐:湾区日报。

?通讯005

  • 9・11十五周年报道推荐。
  • 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改变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恐怖分子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技术;谷歌如何反恐。
  • 生病时请远离搜索引擎。
  • 免费电子书下载和推介:数字文化系列。

?通讯006

  • 老记者的人生经验:美国知名政治记者、原美联社华盛顿分社社长的30年记者生涯经验总结。
  • 《经济学人》是如何成为《经济学人》的;《经济学人》的名字其实应该翻译成《求是》。
  •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应该阅读的一本书。
  • 《纽约时报》编辑部的新晋二号人物,曾经是驻华记者;编辑部的架构设置;《纽约时报》如何报道自家的人事变动。

?通讯007

  • 斯诺登:新片上映;可能被奥巴马特赦吗;《华盛顿邮报》曾因报道斯诺登文件获得普利策奖,又发表令人大跌眼镜的社论称不应饶恕斯诺登;社论部门和新闻部门之间的防火墙。
  • 阿桑奇:一个英雄人物的黑化;民主党邮件泄露;土耳其邮件泄露,含有大量私人信息;传播木马和病毒。
  • 全球几十家媒体联合签署的事实核查守则。

?通讯008

  • 问答专辑:近日曝光中国学者造假的Plagiarism Watch是什么来头?文科生怎么学编程?为何国内近年有一批新锐媒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在中国能找到《新闻编辑室》一样的媒体吗?如何做好社群媒体的运营?媒体的发展会使我们越来越自由么?

?通讯009

  • 用传播学者的眼光看大选辩论:媒介即信息;社交媒体如何改变辩论;候选人的说服术;主持人做“实时事实核查”是否可能;虚拟现实看辩论;广告商如何追热点。
  • 纪录短片:《纽约时报》使用铅字排版印刷的最后一天。

?通讯010

  • 月度深度文章《互联网的上帝死于1998》: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的故事,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被建造,然后被破坏和坍塌的故事;为什么从美国国防部项目发展而来的互联网会被寄予乌托邦的梦想;为什么说1998年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关键年份;理解技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不知道你对这些内容是否感兴趣?如果想看的话,我会给你补寄这10封信,具体的规则是:

  • 2016年10月5日前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就可以收到从第1期开始的所有过往会员通讯。
  • 2016年10月6日起,新加入的会员可以收到入会时间前发送的最近一期通讯,如果需要阅读更早之前的通讯,则需要扣减相应的会员时间长度。

立即加入,请戳这里

知乎Live:学新闻传播,该出国读书吗?

北京时间2016年9月18日上午,我将在知乎主讲一期Live,主题为“学新闻传播,该出国读书吗?

以下为详细介绍:

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在选择进一步深造的时候,是否应该出国看看?毕竟,世界上最发达、专业水准最高的媒体还是在欧美国家,它们也拥有更高的新闻传播教育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但是,这个看上去简单的选择背后也有很多实际问题。

本次 Live 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针对学术路径和实务路径,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事实上,很多人在考虑出国深造时也并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学术路径还是实务路径,因此同时了解两方面的内容也有助于作出更好的选择。

学术路径探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 新闻传播专业的博士适合什么样的人读?
*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有哪些具体的领域和主题?
* 国外有哪些好的博士和学术性硕士项目?
* 申请时最重要的材料是什么?

实务路径探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 在国外学习新闻实务的优势和挑战是什么?
* 想回国做媒体的话,在国外读书有什么用?
* 有哪些好的实务型硕士项目?
* 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

Live入口在此,不过这个链接需在知乎客户端打开。可以在知乎客户端中的“全部live”中查找。

 

会员福利:

我希望给参加了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的朋友免费参与的机会。但是经过与知乎站方的沟通,他们在技术上暂时无法做到手动添加用户进入知乎Live,也无法做到针对特定的用户免费(他们自己的员工参与也要交钱购买)。因此我只能采用另一种间接的方式实现免费参与:

1. 在知乎客户端中报名参加此次Live(费用为19元)。
2. 报名后,请用自己的知乎帐号给我(@方可成)发送私信,私信内容为你收取会员通讯的邮箱地址。
3. 收到你的私信后,我会将你原有的订阅期延长20天,相当于赠送20元左右的订阅内容。
4. 当然,如果你希望无条件支持我的这次Live,不要求回报,我也会非常高兴和感谢 :)

9月17日之前加入会员的朋友,均可享有以上福利。之后加入的不再享有。

点此立即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试刊)

这里是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试刊号,2016年9月4日出品。会员通讯是一款付费产品,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即可享有会员专属资讯和活动。

banner_huati

算法让社交媒体变糟?

最近一周,Facebook成为很多媒体棒喝的对象。原因是:Facebook炒掉了二十多个编辑,把他们的工作交给机器算法去完成,结果连连出洋相。

和大家熟悉的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一样,Facebook也有“trending”(热门)栏目。此前,Facebook先利用算法自动收集热门内容,然后再由人工编辑挑选,并撰写一句话简介。现在,人工编辑被炒掉了,热门栏目改由一队工程师来负责。机器不仅收集内容,也选择内容,摘要被抛弃了,改用关键词的形式。

471851423【对比图】左边是旧版,右边是新版。

这一转型刚刚启动,热门话题中就出现了Fox News女主播Megyn Kelly的名字。点进去就会发现,让Megyn Kelly上热门的是一条假新闻,说她因为支持希拉里而被Fox News开除了。Megyn Kelly是极有名的主播,而现在又正是美国的大选季,这一假新闻上了Facebook热门话题并且直到8小时之后才被拿下来,在媒体界引发轩然大波。

此后,热门话题中又出现了“麦香鸡汉堡遭性侵”的无厘头黄色新闻。一时间,许多媒体对Facebook的算法提出批评。这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很多媒体人对今日头条算法的批评:机器挑选出的内容都太低级、太垃圾。

媒体人对用算法代替人工表示不满,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毕竟,对于很多编辑记者而言,机器是一种威胁。因此,媒体的轰炸可能带有一定的对算法的偏见。但是,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质量如何被算法和人工影响,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已经有44%的美国人从Facebook获取新闻,从微博微信获取新闻的中国人估计也有差不多的规模。因此,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质量非常重要。

人工编辑的时代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因为人总是有盲点,有偏见。其实,Facebook一直被美国的保守派批评过于偏袒自由派,打压保守派的信息。当然,人工编辑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此前,当人工编辑选择热门话题时,他们会对消息的信源进行判断,会对争议内容进行查证,会参照权威的传统媒体报道,这就将谣言和三俗信息排除在了热门话题之外。

而算法则还不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但是我相信算法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能够识别假消息和三俗内容。有人建议Facebbok雇佣事实核查员,做谣言筛查工作。对于这个建议,我倒有些不以为然:技术的发展会让算法识别谣言成为可能,今后机器人也可以充当事实核查员。

算法的真正危险在于:它看起来客观公正,没有人为干预,实际上却是一个黑箱。机器是没有感情的,但算法却可能有自带的倾向性,因为任何算法都是人写出来的,算法的设计中涉及种种主观决定。而很少有哪家大公司会将自己的算法公开,这就导致公众无从监督Facebook是否有意打压了某些信息、推广了另一些信息。

我已将关于该话题的几篇文章收入本期会员通讯的下载包中,下载地址在通讯最后一部分。

 

Facebook上的营销号

巧合的是,上周《纽约时报》杂志有一则长篇报道也针对的是Facebook,不过报道的对象不是算法,而是Facebook上的“营销号”。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风格:《揭秘Facebook的(极其疯狂、无意中发展巨大、具有超强党派偏见的)政治媒体机器》(Inside Facebook’s (Totally Insane, Unintentionally Gigantic, Hyperpartisan) Political-Media Machine)。

读这篇文章的感觉很奇妙,因为你会发现,虽然语境完全不同,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也不一样,但在Facebook上发生的事情却跟在微博微信上发生的事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Facebook上,有一批粉丝超多、影响力巨大的专页(page,相当于公号),它们的影响力超过了大部分传统媒体,但它们的实际运作者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同时运营多个专页。这些专页的内容都是关于美国政治的,具有强烈的党派倾向,要么完全倾向民主党,要么完全支持共和党。它们发布的内容是一边倒的,感情色彩极强的,很多是谣言、阴谋论。它们制作很多表情包,内容互相抄来抄去,没有可信的消息来源,一个比一个更标题党。

依靠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这些营销号一个月就可以入账几万美元,而成本最多不过几千。甚至有一个叫“Make America Great”的热门专页,实际上是将具体的内容生产工作外包给了在菲律宾的一对夫妻——每天早上,他们在网上寻找有利于川普的、耸动的新闻,然后将其“洗稿”转载到自己的页面,并加上一个更为耸动的标题。

这些营销号的运营者本身并不在意川普或希拉里,他们只是利用人们的情绪来赚钱。发布一条“川普不配当总统,同意的转起来!”就可以收获超过四万条转发,制作一张暗示希拉里健康状况不佳的阴谋论图片传得更广。所有的阅读、点赞、分享,最终都变成了被专页运营者收入腰包的钞票。赢的是少数营销号运营者,输的则是整个社会:粪便般的消息被不断生产和传播,人们的党派情绪愈发对立,政治生态愈发糟糕。

有没有联想到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号们?不管政治社会环境多么不同,人类的行为却可以非常相似。

我已将这篇文章收入本期会员通讯的下载包中,下载地址在通讯最后一部分。

 

banner_moshi

亚马逊语音助手为你播报新闻

对于做内容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渠道大爆炸的年代,新的分发平台层出不穷。微信公号、企鹅号、头条号、网易号、百度号,各种音频、视频、直播平台,都在拉拢机构媒体和个人媒体入驻。不过这些都比不上亚马逊的语音助手Alexa提供的新平台眩酷。

Alexa是亚马逊开发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的名字,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不过为了这款软件,亚马逊开发了一款硬件——名为Echo的音箱。Alexa就“住”在Echo里面,让它变成了一款可以对话、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的音箱。

echo

最初能实现的功能当然是指挥Alexa去亚马逊上面购物。所以,你只要对着你的Echo音箱喊一声:“Alexa,我需要一箱卫生纸!”它就会为你下单了。此外,亚马逊还有一个在线音乐平台,所以你也可以让Alexa给你放点歌,可以报具体的歌名,也可以泛泛地要求它播放爵士乐、轻柔的音乐、交响乐,等等。此外,Alexa还可以和智能家居连在一起,你可以使唤它为你开灯关灯。

现在,新闻也是Alexa的主打功能之一。早上起床后,喊一声“Alexa,给我播报一下今天的新闻”,然后就可以一边刷牙洗脸一边了解世界大事了。和一般的广播和播客相比,这个过程省去了解锁手机、打开app、点击播放的过程,在分秒必争的早晨颇为实用。

目前Alexa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两种入驻方式。一种是在“Flash Briefings”(速读)中建立频道,每天的节目大约90秒,用户事先选择和排列好自己想听的速读频道,之后每天只要报出“速读”命令,Alexa就会顺次播报这些频道的内容。这种模式非常简单方便,但是互动模式也有限,只是单向的播报而已。

另一种入驻方式相当于在Alexa中安装一个单独的程序(这在Alexa中被称为skills),在这个程序中,媒体可以开发更多的互动方式。比如,《华盛顿邮报》建立了两个skills,一个是奥运会,用户可以直接和Alexa对话询问赛事情况;另一个是政治报道,用户可以和Alexa进行一些政治方面的对话,比如问问最近川普又出了什么新闻,现在谁的支持率领先。(《华盛顿邮报》理所当然在这个平台上是先行者,因为亚马逊CEO贝索斯现在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板。)

目前这个平台的规模还不大,入驻的媒体也没有投入太多人力在上面。不过,这个平台的前景或许可期。据估计,亚马逊将在今年售出三百万台Echo音箱,明年的目标则是一千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语音对话的方式传递媒体内容,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想象。

延伸阅读:亚马逊是如何建设Alexa生态系统的

 

banner_ziyuan

无人机新闻操作手册

上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更新了商用无人机的法规内容。媒体使用无人机进行报道属于商用,受此规定监管。根据新规,任何人通过一项测试即可获得合法使用无人机的执照。在奈特基金会的支持下,几位无人机新闻领域的先行者制作了一份实用的操作手册,内容包括起飞前、飞行中、着陆后的诸多注意事项和操作细节,以及事项检查清单。

虽然这份手册一部分内容针对的是美国的具体法规环境,但更多技术化的细节是全球通用的。这份手册对于制定国内无人机新闻的行业操作标准和规范也有启发意义。

我已将该手册收入本期会员通讯的下载包中,下载地址在通讯最后一部分。

新媒体“无障碍设施”指南

就像城市中需要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通道一样,网络媒体也应该为有种种不便的人减少障碍。比如,如何让盲人更方便地听见页面上的内容,如何为色盲的人设计更好的配色方案。其实,网络媒体的“无障碍设施”服务的不仅仅是残障人士,还可以扩展到:如何让持有各种设备的人、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可以顺利访问?

搭建“无障碍设施”,不仅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有利于商业运作——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美国近两年风生水起的新媒体Vox最近就有一个团队在大力推广无障碍的概念,并给出了详细、可操作的指南。这份指南的内容非常具体,例如:在配图下方应该给出详细的图说,而不要仅仅写“见上图”,因为盲人可以通过辅助工具听到图说的内容,但却听不到图片本身。

Vox认为无障碍设施是网络媒体值得尽快投入的方向,因为他们预计美国的监管者之后可能会要求所有网络媒体都达到无障碍标准。

Vox的无障碍指南可以点此阅读,或者在本期会员通讯的下载包中找到。

 

banner_xiazai

本期下载包,点此下载

阅读更多内容,请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