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端传媒 - 最新

华语电影版图变迁:马华电影掀国际小热潮,台湾助燃在背後?

「《富都青年》《五月雪》《虎纹少女》三部马来电影走向国际,过程中台湾是平台、舞台、资金,也是市场与更多?」

特约撰稿人 孙志熙 发自台北

《富都青年》导演王礼霖和制片张炜珍。摄:陈焯煇/端传媒
《富都青年》导演王礼霖和制片张炜珍。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3月,《富都青年》《五月雪》《虎纹少女》三部在去年备受关注的马来西亚电影再有“好戏”。三部电影同时出现在香港亚洲电影大奖提名名单;其中《虎纹少女》代表马来西亚出战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国际影片”;而《富都青年》也刚在3月中举办了在台票房突破1亿新台币(约2400万港币)的庆功宴,该片写下马来西亚电影在台票房史上难得佳绩;在香港票房也达港币300万,刷新在港马来西亚电影的票房纪录。

这些都是去年的声势延续,正是这三部作品令“马来西亚”突然一跃成为2023国际与华语影坛的热门关键字。先是《富都青年》在年初的瑞士佛瑞堡影展、乌迪内远东电影节接连获奖;然后是《虎纹少女》在5月坎城影展夺得国际影评人周单元“最佳影片”,创下马国坎城拿奖影史纪录;之后《五月雪》在9月的威尼斯影展获得“电影艺术奖特别提及”;而《富都青年》与《五月雪》又双双出现在年尾金马六十的提名与获奖名单上。

与获奖与票房光环一并引人关注的,是这三部片皆是与台湾合制。台湾文化内容策进院(文策院)、台湾电影委员会等机构出现在制片方名单中,金马创投、台湾国际合作投资专案计划等项目也伴随了制作过程,主创人员中也包括吴慷仁、万芳等台湾演员及其他台湾工作人员。

放眼华语影坛,在中港合拍片大势衰落、台港甫现合作之际,台马合拍片也形成一波瞩目潮流,三部片的亮眼成绩中,台马合作的因素又占什么位置?我们专访了《富度青年》导演王礼霖与《五月雪》导演张吉安,讲述他们拍摄的故事,也访问了其他业界人士来讲述台马合作的前因与现状。

【书摘】《禽流感的哨兵》:“鸡死人悲”,共通的维安话语

2024年4月7日 11:44

「大规模杀鸡曾是中国恢复对香港主权的符号。」

2008年 6月7日,香港,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在九龙一个街市参与屠宰约 2,700 只鸡。摄:Jerome Favr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08年 6月7日,香港,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在九龙一个街市参与屠宰约 2,700 只鸡。摄:Jerome Favr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本文摘自左岸文化新书《禽流感的哨兵》,这本书集结人类学者弗雷德里克.凯克 (Frédéric Keck) 在香港、新加坡和台湾三个哨站进行的多点民族志调查,揭示人类在漫长的禽畜饲养历史中,与其他动物间出现了危险的失衡。以及新加坡、港、台各自发展出的应对策略。其核心是以批判的眼光分辨大流行病预警工作里经常混杂不同的语言,如为了维护多数、优势者或者人类的安全而牺牲少数、弱势者以及动物的维安话语。  

正如家禽养殖场排笼末端的哨兵鸡,香港也被赋予监视禽流感大流行的哨站重任。请回想导论提到的香港大学微生物学者的一段话:“1970年代香港曾进行流感生态学研究,并扮演著流感哨站的角色;这些研究指出,我们首度有可能在禽鸟层面上为流感预做准备。”在全球层面,香港全境变成禽流感的哨站,这是什么意思?它如何表达了香港、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为了调查在禽流感大流行的预测活动里人鸟之间的认同模式,我想在对两个层面进行类比:哨兵鸡、疫苗鸡与鸡场管理者,以及香港市民、中国邻居与当地政府。

长沙湾家禽批发市场位于九龙市中心,那里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08年12月,我听说爆发H5N1疫情,便去了长沙湾,拍下一些扑杀活鸡的照片。当时在记者的注目下,一万只鸡被气体毒死。这些鸡来自距黄宜全的养鸡场三公里内的另一间养鸡场,牠们基于预警措施而遭宰杀。由于附近另一间鸡场也必须杀死一万八千只鸡,加上黄宜全鸡场的七万只鸡,这意味著这场疫情造成十万只鸡被扑杀。因此,批发市场的扑杀作业只是整个养殖场大规模扑杀作业里公开的一面。在2001年与2002年的两次H5N1疫情期间,分别扑杀了120万与90万只鸡,这显示出香港的家禽饲养量有所下降。不过,1997年11月香港首度爆发感染H5N1的人类和鸟类病例时,被杀掉的家禽数目达到130万到150万之谱。渔农自然护理署有个公务员小组,负责监督“汰选”作业。该部门主管表示:“这些公务员多数过去都未曾看过活鸡。他们得要去学。但现在有些人已经变成汰选专家了。”相较于宰杀,汰选是借自园艺的一种实作,意味著去除生病的部分以提高整体的健康。

第一次以大规模扑杀鸡只作为禽流感预警手段,是发生在1983年美国宾州:由于高病原性H5N2病毒(这种病毒不会传染给人类,但能在家禽饲养密集地区迅速传播),1700万只鸡被杀。1995年,《新共和报》(New Republic)引述“流感教皇”罗伯特.韦伯斯特的话:“宾州〔在1983年〕鸡只的数目就像今天全世界的人口数。假设病毒出现在人类之间,那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就是无数的鸡,等著被感染。”该文作者麦尔坎.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强调这样的类比有些问题:“人类不是住在铁笼子里,一个挨著一个。他们也不会在自己的粪便里打滚。他们有脑袋,知道采取怎样的预警措施对抗疾病与传染。人不是鸡。但为何突然间,大家都觉得自己是鸡了?”然而在香港,我的访谈对象在谈到可能发生的禽流感时,便经常拿鸡和人做比较。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中期遭遇到禽流感危机时,可能也会用上这一比喻。

1997年12月7日,香港一家鸡档,一名鸡贩抓住一只公鸡。摄:Vincent Yu/AP/达志影像
1997年12月7日,香港一家鸡档,一名鸡贩抓住一只公鸡。摄:Vincent Yu/AP/达志影像

1997年时,陈冯富珍担任香港的卫生署署长。2003年她辞去此一职务,并于2005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在香港市民的记忆里,她曾在电视媒体的注目下在家禽市场里说:“我日日都食鸡㗎,大家唔好惊!”我在日内瓦遇到一位她的顾问,他想起1997年两人在一场紧急会议上的对话。她说:“杀晒啲鸡啦!〔把鸡都杀了吧!〕”他反问:“咁如果重有病毒点算啊?〔如果还有病毒怎么办?〕”“杀埋啲鸭啰!〔那就把鸭也杀了啊!〕”“咁如果都无用点算?〔如果还是没用怎么办?〕”“咁就杀埋我算吧!〔那就把我杀了吧!〕”

这段引言很惊人地表现出皇帝在危机时期所扮演的角色,这些危机往往伴随著政权更迭,或者革命。这种类比思考(analogical conception)已被纳入儒家正统,根据这样的思考,君主或其代表必须通过祭祀的考验,集结天下万物,在政治空间里宰杀作为牺牲的动物(猪、鸡、牛)。对中国当权者而言,禽流感来自大规模的人流与物流。在此,“人”既有人类、也有德行之意,“物”则包括了动物和一切万物,“流”则同时包含了流动和流感。每年,当中国移工(“流民”)从工作的大城市回到家乡,政府当局都会担心传染病的传播(“感病”)。

1997年的禽鸟大扑杀给香港市民一种矛盾复杂的感觉,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恐惧。当人民解放军进入香港、宣示北京对此一前英国殖民地的主权之际,杀掉这些可能受感染的鸡只既可视为是在保护人民,又可解读成动物发出征兆,提醒即将到来的政治危局。当香港市民担心被中国军队镇压时,鸡只却遭到自己的农业当局屠宰。诚如中国俗话“杀鸡儆猴”所言,这意味著大规模杀鸡也是中国恢复对香港主权的符号。超过一百万只鸡被杀,这也可能让人想起毛泽东在1958年动员中国人民消灭被视为危害的麻雀。

1949年后,许多人逃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到这个条件艰苦的英国殖民地工作。后院自家散养的家禽对他们而言既是伙伴,也是蛋白质来源。2006年,为了预防禽流感,香港政府禁止家户散养家禽。尽管政府鼓励民众购买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冰鲜家禽,但各世代的香港人仍然爱吃养在自家土地的现宰活禽。他们仍旧到活禽市场(又叫做“零售市场”或“湿市场”)买鸡;在活禽市场,鸡贩在顾客面前现宰活鸡,让顾客可以确认买的是健康的鸡。因此,尽管政府宣称扑杀鸡只是为了照顾市民,这个非常态的鸡只扑杀作业仍被视为破坏了民众与家户散养家禽之间长期的情感关系,同时也指出香港对中国大陆的依赖日增;同时间,活禽市场里日常的宰鸡活动,仍吊诡地维持住香港市民与家禽之间的亲近性。

1997年12月31日,鸡肉摊贩聚集在香港的长长沙湾家禽批发市场外,要求政府因禽流感而屠宰香港所有鸡后给予更多赔偿。摄:Vincent Yu/AP/达志影像
1997年12月31日,鸡肉摊贩聚集在香港的长长沙湾家禽批发市场外,要求政府因禽流感而屠宰香港所有鸡后给予更多赔偿。摄:Vincent Yu/AP/达志影像

然而,我们不能把牺牲的举动视为只是展现了由上而下施展的主权权力,毕竟许多人即便质疑扑杀作业造成很大的经济与伦理后果,他们大多数仍然分享了牺牲理性。香港佛教联合会为死在香港边界的鸡超度亡魂;这些比丘不在香港的市中心摧毁鸡的肉体,而是让鸡的魂魄得以离开,以便减少牠们转世的业障。有些佛教徒会从事“放生”的宗教行为。从字面上,“放生”一词可解读为“释放生命”(release the life)或“放任其生”(let live),实际上的做法则是从市场上购买禽鸟,把牠们放到自然保留区里。不过,由于许多被放生的鸟后来都死了(有时还染上禽流感),因此佛教联合会已经禁止放生。过去,新界的村子在举行一连三天的吃斋建醮祭典之前,会斩杀公鸡,把血洒在村子周围。传统用意是要驱邪,避免坏东西进入醮坛。不过,基于卫生之故,杀公鸡的仪式也已被禁止了。

我遇到的佛教和道教信徒向我解释,因为鸡肉消费增加,所以才会出现像H5N1之类的恶业或邪灵。他们还说,鸡为了报仇,便把病原体带给人。尽管宗教团体反对香港政府所支持的禽畜产业与肉品供销系统,但佛教徒与道教徒仍分享了跟政府一样的观点,视香港为一块封闭的领土,必须加以保护,以免受到外部危险的侵扰。他们批评他们眼中属于儒家式的牺牲,认为这是主权者在体制变换期间为恢复自身权力的作为。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使用德斯寇拉所谓的“类比主义”存有论,或者借用傅柯对主权权力的形容,他们同样采用了“令死而让生”(make die and let live)的技术。

相较之下,香港的微生物学者则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禽流感。尽管他们大部分都不是生于香港,而是生于澳大利亚、斯里兰卡与中国大陆,他们都协助重塑香港的新身份,视其为中国统治下的哨站。1972年,甘迺迪.邵力殊在香港大学创立了微生物学系。他是罗伯特.韦伯斯特在墨尔本大学的同事,两人都是WHO在日内瓦的流感生态学专家委员会成员。1968年的大流感病毒造成全球约100万人死亡。因为该病毒首先在香港辨识出来(因此被称为“香港流感”病毒),邵力殊及同事预测下一场大流感应该也会出现在中国南部地区。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非WHO成员国,因此并不与成员国分享中国境内的流感病毒株资讯,同时也不认为流感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邵力殊和广东的兽医建立了私人关系网络,收集当地鸭与猪的流感病毒样本。随后他提出,在华南地区,人们在稻田养鸭以清除害虫,鸭、人、猪的生活范围非常接近,这样的生态因此让当地成为全世界的“禽流感震央”。他与英国著名的流感专家查尔斯.史都华-哈里斯(Charles Stuart-Harris)合写道:“中国南部毗邻香港的地区人口稠密,且采用集约养殖,因此有利于不同宿主物种身上的病毒发生交换。”为了支持这一假设,他指出汉字的“家”里有一只猪在屋顶下,仿佛从这个字的各种特征,人们可以看到来自动物的病毒突变。

1997年2月出现首批禽流感病例之时,邵力殊去了家禽市场,并发出警报。当时香港有一千多间活禽市场,对部分市场的检测显示,36%的鸡只带有H5N1病毒。他回忆道:“前一刻,鸟儿还开心地拣谷物吃,下一刻,牠们便用慢动作侧身倒下,喘著粗气,内脏慢慢渗出鲜血。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我当时在想:‘天啊,这病毒要是传到市场外,会发生什么事啊?’”稍后他又说香港湿市场的鸡尸让他想起了母亲的描述:1918年他的家乡昆士兰发生大流感,当时也有很多人死掉。邵力殊原本设想的策略是:趁病毒还没传给猪并减弱毒性,便在鸟身上找到病毒,以便在病毒从猪传到人之前,便能做出相应的疫苗。然而在1997年,要对可以直接从鸟传给人而且对人鸟都致命的病毒做出相应的疫苗,简直不可能,毕竟疫苗必须要在鸡胚胎里培养。因此,他建议政府扑杀香港境内所有的活禽,以便消灭H5N1的动物储体。

2008年12月10日,香港政府人员在长沙湾批发市场宰杀鸡只。摄:Paul Hilto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08年12月10日,香港政府人员在长沙湾批发市场宰杀鸡只。摄:Paul Hilto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在一次访谈中,邵力殊对我说:“我们不是在汰选,我们是在屠杀。”我问他香港市民如何接受这种大规模扑杀,他告诉我,五年前曾爆发马流感,这种流感对马有致命危险,但不会传染给人。当时他曾建议关闭香港的赛马比赛。然而在香港,赛马是唯一的赌博机会,而香港赛马会又是最有钱的协会,关闭赛马的代价比杀死后院散养的家禽还要高。稍后,邵力殊为文辩护为何有必要一再扑杀感染禽流感的家禽;他认为这是一项先发制人的措施。

当迹象变得很明显时,便要开始一间一间市场宰杀家禽,甚至干脆先发制人,全面实施扑杀,以防止人类遭感染。2002年和2003年,又再度下达指令,进行早期侦测与早期反应。因此,现在我们对大流感预备工作的期待是,不只是在人类层面上做准备,最好是要在基础的禽鸟层面上做准备。因为如果病毒在感染人类之前便被消灭,流感事故或大流感便不会发生了。在1997年时,世界距离发生禽流感大流行大概只差一到两次突变事件,但2002年时,由于较早的侦测,则大概还差三到四次突变事件。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邵力殊在评估病毒大流行所需的突变事故次数时,用的是一种机率的语言,但描述的却是一种本质上有赖于想像的预备技术,毕竟他提起家人对1918年大流感的记忆,或者诉诸呼应流感震央之说的汉字。陈冯富珍根据牧养逻辑谈论预警,邵力殊则用军事逻辑谈论如何“先发制人”。两人都把古典的预防与当时新兴的预备技术混合在一起。

邵力殊在1982年提出一个最坏的可能情节:大流行病将随著动物在中国南方出现。稍后,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让这个情境成为现实。2002年11月,广州出现首批神秘的肺炎案例,同个时候,位于新界沙田马场附近的彭福公园有三十多只野鸟被侦测出带有H5N1病毒,随后农场和市场也发现受感染的家禽。2003年3月,透过急诊室的空气传播,香港医院出现了首批SARS病例,不过当时香港大学的微生物学者花了两个星期在检测禽流感病毒,从而未能及早辨识出造成此新疾病的病原体。SARS在香港医院与中产阶级之间快速传播,这场危机因此被认为是香港公共卫生的一次失败。这也是为何陈冯富珍会从卫生署卸任,而香港卫生署也迅速重组,成立负责危机管理的卫生防护中心,并与医院管理局分开。不过很快地,SARS又变成早期发现人畜共通传染病的一个成功案例。

《禽流感的哨兵:中国边界上的病毒猎人和赏鸟者如何预备传染病大流行 》

作者:费勒德里克·凯克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无力、不信任:记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阳花现场的人

作者 许伯崧
2024年4月6日 09:00

「“我们同温层的逻辑太过平整,很难去框架到像小陈这样的人。”」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3月18日,台北,太阳花学运10周年晚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3月18日,台北,太阳花学运10周年晚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不重磅记者自留地”是端传媒新开设的专栏,由来自不同地区的记者轮值书写。这些故事也许并不重磅、也非必要,却是记者生涯中,让我们心痒难耐、不吐不快的片刻。我是本次值班的记者许伯崧,这篇自留地,来自我参加太阳花学运十周年晚会的经历。

十周年晚会

台湾太阳花学运十周年的当晚,我虽然并未安排采访工作,但还是来到十周年的晚会现场。虽然迟了些,还是赶在学运总指挥林飞帆上台前抵达。从捷运出口到立法院一带,依序路过以中国城市命名的镇江街、青岛东路、中山南路、济南路,这些街道,在十年前涌入了成千上万反对两岸服贸协议的群众。不管是出自直接的“反中”情绪、或是对黑箱程序毁坏台湾民主宪政的不满,又或是新自由主义下的反自由贸易主张,集结成千上万抗议群众的场景,却是由来自中国的城市地名所构筑,站在“中国城市”反对中国。我一边前进,一边没来由地这么想著。

这些年来,我总是从捷运二号出口出来,先是经过气派的饭店,还得留意要转入的高级华车,接著左转镇江街后便可以看到议场的建筑物。此行单纯地以一般人的心情前来绕绕,不抱任何预期向会场踏进,街道旁明显感受增多的戒备警力。

从吵嚷发散的声响到逐渐清晰的演讲,济南路从一个普通不过的街道逐渐明亮起来,向前踏进一步,视线再亮起一个刻度。在这条黑幕降沉的街道,太阳花十周年晚会的鲜黄色舞台背板,像是黑暗中的安康鱼,打著微光亮起这一片魆黑大海,我像是好奇的海底生物,缓缓地向光点游去。

在这一片平和的气氛中,我试图从脑中的碎片找出当年直播现场的残像——十年前,这里热气蒸腾,一股蓄积而来的不满情绪,化成一阵暴雨倾泻在这座盆地。十年后,这里散晃著数百名群众,一旁的 NGOs 照例出来摆摊,偶有舞台上激昂的演说晃动了黑夜。想起台湾经典电影《女朋友・男朋友》中的台词:“你先睡,睡一觉起来,台湾就不一样了。” 台湾也许不一样了,也有可能一夜之间又回到十年前,一切又回复初始。

花莲震后大楼开始拆除,受灾户物品未取出待安置,县府募款遭质疑|Whatsnew

2024年4月6日 07:00

「在巨震过后,除了持续搜救失联人员外,花莲县府再因开设“捐款专户”一事在网路上引发争议。」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花莲

2024年4月5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与亲友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与亲友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花莲县外海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发生芮氏规模(港译:黎克特制)7.2强震,全台震感强烈。此次地震为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以来台湾遭遇的最强地震,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南南东方25公里的东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属于浅层地震。地震后,台湾各处均有灾情传出,其中,以位处台湾东岸的花莲县受灾最为严重。

截至4月6日上午8点10分,地震已造成10人死亡、12人失联、637人留置、1135人受伤。除了天王星大楼倾倒造成一名住户死亡,其余罹难者多于山区活动遭落石击中、掩埋身亡。在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天王星大楼是一栋集合式住宅,地上总共九层、地下有一层,共有79户住户,主要以套房为主。“天王星”为台湾常见的住商混合住居形式,地下一楼至地上二楼为商业使用,三至八楼为居住空间,其中,多数空间均为出租。

2024年4月5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大楼位处花莲市中心,对面即为花莲“东大门”夜市,前方广场设有著知名的地标“石来运转”。“石来运转”原来花莲车站旧址。1982年,旧花莲车站正式废止后,旧车站一带商圈也随之没落。天王星大楼建于1986年,十年后,时任花莲市长蔡启塔为重现旧火车站荣光,于此处设立该石雕。

4月3日,在长达一分钟的天摇地动后,大楼楼前的梁柱震碎后应声倒下,一、二层发生沉降。九层楼高的建筑倾斜在一片扬起的烟尘之中,半倒的大楼更危急一旁的旅店,从正面观察,两栋建筑之间的空间极为压迫。

2024年4月4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实际上,这不是“天王星”在地震频繁的花莲所受的第一场损伤。2018年的0206花莲大地震后,“天王星”因为建物外墙玻璃与磁砖剥落被县府贴上“黄单”,2021年在完成修复后才县府核准下解除。在台湾,“黄单”指的是建筑物非主要结构损坏,或邻近建物损坏达一定程度以上致危险;“红单”则是指建筑物主要结构,如梁、柱、外墙、楼板损坏、或是地基掏空,导致倾斜达一定程度而有危险疑虑。

在天王星大楼的倾斜事件中,一名住在七楼的女性教师在主震后已离开大楼,但后续为了回头救仍在家中的猫,在众人劝阻下依然涉险进入大楼。遗憾的是,当这名女教师在当日晚间被寻获时,受困在一楼往二楼的楼梯间压在水泥块底下,发现时已失去生命迹象。

祝祷祭祀后拆除作业动工

由于损坏程度严重,“天王星”自4月5日起进行拆除作业。5日上午9点,花莲县府在天王星大楼前的广场举办拆除工程开工仪式。

司仪首先透过麦克风说道:“恭请花莲县徐榛蔚县长、立法委员傅崐萁为天王星大楼拆除工程祭祀,祈福祝祷暨抚慰亡灵。”祭拜者手上接获立香,一行人在摆设的祭坛前对著半倒的天王星大楼虔心祝祷:“花莲县长徐榛蔚、立法委员傅崐萁,亲率陪典人员,于花莲市轩辕路2号,为天王星大楼拆除工程开工祭祀祈福。”

接著,司仪继续念出:“敬备清香酒礼、牲果食馐、金银财帛,焚香拜,虔诚恭请天地诸神佛菩萨庇佑,土地公及花莲市轩辕路2号在地地基主等开恩赦罪、慈悲成全,祈求保佑拆除工程顺利,工地人员出入平安、机械运转顺畅、造福地方繁荣、万事大吉大利。”

“拜、再拜、三拜,祈求风调雨国泰民安,拜,请集香,工程顺利,工地人员出入平安,”在司仪的引领下,祭坛前一行政客与拆除团队拿香祭拜。司仪姓鲍,是国小老师,花甲之年的他说著一口在台湾被称之为“外省”的口音。他另向记者提及,“有请工地主任,拿著槌子到危楼找柱子、墙壁与门敲槌三下。”他说,这一动作的目的是要告诉这一栋房子的地基主,也就是房子的保护神,以及里头的亡灵,“我们现在要开始动工了,请不要受到惊吓,也请保佑工地人员平安。”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祭拜活动后,拆除作业在10点展开。一部粉红色涂装的重型机具缓缓驶入现场,漆有 Hello Kitty 图案的机具先是朝高楼层位置的玻璃帷幕凿下,大量的碎玻璃喷溅而出,且随著玻璃帷幕的卸除,大量的室内物品从倾斜的大楼流泻倒下,像是从破洞喷洒而出的雪片,哗啦啦地掉在紧急运往现场稳住基座的砂石土堆上。

在3日的地震后,花莲再有近500次余震持续发生。就在拆除工程进行不到10分钟时,再度发生余震。伴随地面一阵起伏,头顶的路牌指示亦随著晃动。

受灾住户场外焦急

在机具作业时,一名中年女士随著一名年轻女子以及一名再年长一些的女性就站在铁皮搭建出的隔离墙外,看著机具一次次地凿向这过去生活的居所。

一行人均未向记者透露名字。记者向她们确认是否为住户,其中一名女性告诉我,她租屋在靠近大路边的四楼,在此承租已逾十年了,一旁再年长些的女士是她的房东,房东说,这房子她买了约三十年,房子倒了,她可以同理租客的心情,跟租客一同回到广场上找官员陈情。这名女租客焦急地跺步、不断念著自己的家当还在里面,“怎么办啊!”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女子解释说,房子倒掉后,住户一直想回去大楼取回贵重物品,但县府碍于大楼倾斜角度过于危险,何况先前已有一位教师因回去救猫而不幸失去性命,“大楼变刑案现场,我也可以理解政府的规定”,但她也说,值钱的东西都放在家里,“里头有我女儿的未来”、“要存给女儿留学的钱都还在里面啊”。

此前,徐榛蔚受访表示,为了民众的安全为考量,会再跟住户来讨论,如果在拆除安全许可下,可以用大型机具把住户物品取出。她说,天王星拆除后,住户的用品也会有暂置的地方,拆除完毕后会再让乡亲去寻找。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记者向该名女子询问她想回去取回的珍贵物品是什么,“是金条吗?”她低声说“对啦!”。金条在台湾为常见的传统藏品,因其稳定保值成为许多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她带著焦虑的语气说,地震后她完全看不到正面的讯息,她们虽然接受了县府的安置,但只安置到4月6日。也就是说,6日后的生活、住处,目前都还没有安排。虽然受灾户有成立自救会,但对焦急如焚的她来说,她更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回去拿回贵重物品。“我女儿的未来都还在里头啊。”她又无奈地向记者强调。

这名女士说,县府告诉她们,在拆除作业现场拾获的个人物品,他们会派人巡视捡回,但这没有消减她的不安,“他们怎么知道哪些是个人物品、怎么知道哪些很珍贵?”她与房东质疑“值不值钱”与“珍不珍贵”由谁来判断,“况且东西就那样唏哩哗啦哗啦掉下来,掉在土推里,你怎么看得出来哪些东西重要?”

2024年4月6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不适送医。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不适送医。摄:陈焯煇/端传媒

她甚至担心起在危楼玻璃帷幕下巡视的人员安危,“况且你还要他们在玻璃下面找我们的东西,万一玻璃整片掉下来,那很危险啊!”她认为,县府应该要设立服务站,让每户住户登记要寻回的物品,她说如果特搜人员日前都可以进去了,那还没失去最后的唯一希望,“但县府都没有一个可以让我们登记的地方。”

据该女子回忆,2018年花莲地震后,县府还会让住户返家拿贵重物品,“但可能这次倾斜角度更大、加上康老师回去却出事”。这个解释除了猜测,也像是女子想说服自己为自己的焦急找一个愿意放下的理由。

随后,她找上一名穿著印有县政府背心的人员,该名人士不断安慰他,告诉她政府的为难,他还举例说还有人要回去拿珍藏多年的酒,“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清出来的物品政府也会尽力找寻”。他又试著要住户放下,也要她放松心情,“遇到就是遇到了,也只面对了。”四处碰壁的该名女士,尔后随著房东与另名始终沉默不语的年轻女子离去。

稍早,另一名7旬妇人也焦急地在广场求助现场官员让他们进去捡家当,她称自己住在六楼,希望官员在拆除作业时可以帮忙留意家中一个灰色背包,“我儿子去年中风,背包里有证件跟钱,”她对著大批记者说,“有多少钱我也忘了,虽然不多,但很重要,吃饭钱都在里面,是我儿子中风后亲戚帮助的钱!”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花莲县府开捐款专户引争议

据台湾中央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分析,地震的发生受到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欧亚板块所累积的能量,因为两个板块挤压导致地震频繁,该次规模7.2与九二一地震的7.3相近,但九二一震央在陆地上,灾情更为严重。

此外,依据气象署统计,截至5日上午9时16分,总计已发生487起余震,其中两起余震超过规模6,规模5到6的余震也有18起。吴健富是日向媒体说明,根据统计资料,余震发生的次数跟规模趋于稳定,较大规模的余震趋于平缓,小区域的余震则还有持续在进行能量释放。

不过,离开天王星大楼灾区,即便余震不断,但花莲市区气氛显得相对平和。对比2018年0206花莲地震,或是2022年的台东918强震,前者导致多栋大楼倾倒,后者亦造成大型桥梁翻搅断裂,0403花莲强震规模虽达7.2,但灾损情况相对还在控制范围。此前,花莲县长徐榛蔚表示,全县有43栋屋损,其中最严重的有四栋。

在巨震过后,除了持续搜救失联人员外,花莲县府再因开设“捐款专户”一事在网路上引发争议。

2024年4月6日,花莲,救援直升机载著困于山上的乘客,飞过山泥倾泻的地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6日,花莲,救援直升机载著困于山上的乘客,飞过山泥倾泻的地区。摄:陈焯煇/端传媒

针对花莲的受灾情况,行政院先是拨款3亿元给花莲县府,再责成卫福部辖下公设财团法人赈灾基金会开设专户接受捐款;同时花莲县府也开办帐户接受外界捐款。不过,在2018年花莲地震后,花莲县府募得27.9亿的赈灾捐款,直到2022年尚有10亿元未执行,四年来累计利息有851万元。这样的爆量的捐款也发生在2016年台南大地震,是次震灾捐款达43亿元,直到2018年仅花去23亿元,也就是有一半的捐款还未使用。而台南市府与花莲县府,后续也将余款转至“重大灾害赈灾捐款专户”使用。

不过,花莲县府此次争议,更来自2018年赈灾募款流向屡遭检视,例如有100万元的款项用作“地震装置艺术”而遭批评。此外,依据灾害捐款收支统计表内容,前县长傅崐萁主政的县府曾提案把八亿用在观光、石材业产业纾困上,虽后来都遭搁置,不过仍有民众申请退款,最终申请退款的金额高达4753万。

同时,花莲为国民党传统执政县市。前县长傅崐萁卸任后,由其妻徐榛蔚竞选胜选,傅崐萁一家因长年称霸一方,因而有“花莲王”之称。2018年花莲地震后,花莲县府寄送“大礼包”给捐款人,内容包括感谢函、花莲地方报《更生日报》、一片 DVD 《“震”撼亚洲的震灾抢救》,内文报导则以“家园巨变 大家长傅崐萁指挥救灾”呈现傅崐萁“没日没夜”奔走于倒塌大楼,遭批评挪用捐款进行个人宣传。社群媒体上因此呼吁集中捐款卫福部专户,而非花莲县府。

面对外界质疑,徐榛蔚表示,花莲历经强震后要重建改建都是非常沈重的期待,乡亲甚至还背负著房贷走向重建之路,她呼吁,无论捐给卫福部或是花莲县府她都很感谢,两个专户都可以协助到受灾户,“希望中央跟地方一条心,让花莲尽快重建。”

2024年4月5日,花莲,救援人员为先前困在山上的人作检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救援人员为先前困在山上的人作检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有市民登记入住。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有市民登记入住。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秀林乡受地震影响道路中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秀林乡受地震影响道路中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一名女士抱著自己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一名女士抱著自己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居民被迫撤离大厦,行李上有一幅家庭照。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居民被迫撤离大厦,行李上有一幅家庭照。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的收容中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的收容中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得知亲人获救后,亲友们互相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得知亲人获救后,亲友们互相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名医师为疲累的救援人员拔罐。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名医师为疲累的救援人员拔罐。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集合并等待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集合并等待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地震引发山崩,沙泥堵塞道路。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地震引发山崩,沙泥堵塞道路。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日报|拜登促以总理保护加沙平民;721首名非白衣人暴动罪成;中菲冲突升温

2024年4月5日 21:00

「以色列使用AI识别攻击目标;花莲强震10死11人失联;马英九陕西出席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伊朗安全部队被袭」

2024年4月3日,古巴国家古典式摔角队成员在古巴巴拉德罗举行的训练中在垫子上伸展身体。摄:Ramon Espinosa/AP/达志影像
2024年4月3日,古巴国家古典式摔角队成员在古巴巴拉德罗举行的训练中在垫子上伸展身体。摄:Ramon Espinosa/AP/达志影像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曾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的 Ramon Espinosa:2024年4月3日,古巴国家古典式摔角队成员在古巴巴拉德罗举行的训练中在垫子上伸展身体。

今天是2024年4月5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7条新闻:

拜登与内塔尼亚胡通话,要求以色列保护加沙平民

美国总统拜登4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时明确表示,希望加沙实现停火,而且美国未来对以色列的支持将取决于以色列是否有具体方式保护加沙的平民。

根据 BBC 报导,这是非政府组织“世界中央厨房”的七名志愿者在以色列袭击中丧生后,拜登首次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并对以色列表达严厉谴责。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重申,若美方看不到以色列提出保护加沙平民的政策,“美方自己的政策就会改变”。

不过,白宫强调,拜登明确表达美国坚定支持以色列的立场。

在拜登与内塔尼亚胡的通话结束后,内塔尼亚胡办公室随即表示将“暂时”开放加沙北部的阿什杜德港口来接收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同时还将增加从约旦通过凯雷姆沙格姆(Karem Abu Salem)过境点进入加沙南部的援助数量。

另据《卫报》报导,以色列在“世界中央厨房”被袭事件后解雇了两名军官。报导指,以色列军事调查委员会指责军事人员在一系列无人机袭击中犯下了一系列“严重错误”,包括缺乏协调和身份识别错误,导致杀害了“世界中央厨房”的七名援助人员。惟“世界中央厨房”呼吁进行全面、透明和独立的调查,而以军仍拒绝回答战争期间是否发生过类似违反交战规则的情况。

以色列使用 AI 协助识别攻击目标,行动中授权平民身亡数字

《卫报》3日报导,以色列使用 AI 系统协助识别3万7千名位于加沙的潜在攻击目标,其中包含平民在内。

该 AI 系统称为“薰衣草”(Lavender),据消息来源指出,其设定允许将大量平民识别为攻击目标,且早已在数个月前开始使用。“薰衣草”是透过机器学习机制帮助以色列军方辨识目标对象。不过,这也引发了一连串的法律与道德上的质疑。

“薰衣草”是由以色列国防军的情报单位 Unit 8200开发。报导指出,以军在攻击哈马斯武装份子时,将被授权在行动中可接受的平民死亡人数,但数字会根据目标的级别有所差异。例如攻击哈马斯高官时,行动部队将被允许杀害超过百名平民,而目标为初级武装份子时该数字约为15名。不过专家对于以军批准杀害平民的授权感到惊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作法。

元朗7·21事件首名“非白衣人”暴动罪成

2019年香港元朗7·21事件中,一名42岁的何姓会计师遭指属于黑衣人方,向白衣人投掷物品。5日其于区域法院被裁定暴动罪名成立,押后至4月10日判刑,被告须还押。

据独立媒体法庭线报导,法官李庆年裁决时指,即使白衣人曾在地铁站车厢内暴力对待市民,黑衣人一方也不应主动在元朗站内非法集结,与村民对峙和对抗。法官称,黑衣人一方以暴力还击“以暴制暴”,“有道理也变成没有道理”,因此裁定被告罪成。

被告曾称,当时他出于“八卦”(好奇)才到现场,后来想保护他人,也不属于任何阵营。

不过,法官指出,“被告身边的人是在可以离开的情况下自愿逗留”,续指“被告人称要保卫留守在元朗站内的‘市民’,明显并非出于自卫或保护他人。再次印证被告人为黑衣人阵营的一分子,齐上齐落(指团结行动)。”

花莲强震10死11人失联

台湾花莲县外海3日上午7时58分发生里氏7.2级强震,全台震感强烈。截至发稿前,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统计,共有10死、1133伤、604人受困、11人失联。

强震后,全台余震不断。据联合报报导,直到5日傍晚五点,已发生524起余震。失联的11人中,有6人位于太鲁阁砂卡礑步道。5日特搜队在石堆中寻获2人,已呈现 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状态,2人身分也待确认。其中有2名失联者为新加坡籍。

强震引发各国关注,目前共有47国政要表达关切,美国、日本及韩国等主动表达愿意提供救援。台湾卫福部3日也开放捐款专户,可以透过三大管道捐款,直到5日,各界捐款已逾3.7亿元新台币。

据台湾气象署地震中心,这是继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最大规模的地震。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山区发生里氏7.3以上地震,导致超过5万座楼房倒塌,超过2000人遇难。

气象署指出,花莲这起强震的地震深度为15.5公里,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东南方25公里(位于台湾东部海域),最大震度位于花莲县,达到6强。

中菲冲突持续,美菲日澳将办领袖会谈

《欧亚时报》报导,菲律宾、日本、美国与澳大利亚将在4月11日于美国举办领袖会谈,届时将讨论太平洋联合训练与防卫技术领域合作,意在提高对中国的吓阻力。

中菲关系因南中国海的冲突持续升高而紧张。菲律宾驻美大使罗穆阿尔兹(Jose Manuel Romualdez)3日曾表示,美日菲三国会在正式会议前,由三国海军进行巡逻,目前还在讨论巡逻协议的细节,包括何时开始以及多久进行一次。

过去美国和菲律宾曾进行过联合巡逻,但这会是日本首次参与。

美国政府已宣布,11日的领袖峰会,预计将讨论扩大美、日、菲联合军演,以及日本对菲律宾的防御援助等。

另据《金融时报》报导,菲日即将签署“互惠准入协议”,该协议将允许两国军队在对方国家进行训练和演习。同时双方也讨论了在菲律宾部署日本军队的问题。

马英九陕西出席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根据中央社报导,4日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在陕西黄陵县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中国国台办主任宋涛陪同祭拜。

这是马英九第一次实地祭拜黄帝陵,他曾6度参加遥祭黄帝陵典礼,也是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第一位遥祭黄陵的元首。他受访时指出,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能带著台湾青年学子到陕西来亲自祭祀黄帝陵,“我个人深感意义重大”。

陕西省长赵刚则在今年的祭文提到,港澳一国两制,和舟共济;宝岛心系根祖,两岸一统历史必然。其在2023年的祭文则称,反独促统,大势之趋,两岸民心所望;一国两制,繁荣稳定,港澳路满朝阳。

前新党主席郁慕明也亲自前往参加活动。

伊朗东南安全部队被袭击伤亡惨重

伊朗国际3日报导,疑似为逊尼派穆斯林的激进分子,攻击位于伊朗东南部希斯坦-俾路支省的伊朗革命卫队总部,造成约11名维安部队人员死亡,其中包括7名革命卫队人员。

据报导,逊尼派团体“正义之军”(Jaish al-Adl)与维安部队爆发冲突,地点在希斯坦-俾路支省(Sistan-Baluchestan)的查巴哈镇(Chabahar)和拉斯克镇(Rask)。

伊朗内政部副部长米拉赫马迪(Majid Mirahmadi)表示,激进分子未能达成目标,已全部击毙,所有人质已获释。

“正义之军”成立于2012年,该组织宣称寻求让少数族群俾路支人在什叶派主导的伊朗,能够拥有更多权利和更好的生活条件。“正义之军”近年数度攻击位于希斯坦-俾路支省的伊朗维安部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庇护被拒、创伤后遗,谁来织起移英港人的情绪互助“安全网”?

「大量香港移民带着政治社会变动与连根拔起的创伤和不安涌入英国,谁在努力接住他们?」

特约撰稿人 陈琪 发自伦敦

三位移英港人郑家朗、Justin 与 Melody 。摄影:陈琪
三位移英港人郑家朗、Justin 与 Melody 。摄影:陈琪

2023年11月30日深夜,Justin 的合租室友早已呼呼大睡,他仍在凌乱的房间内,仰望着天花板,脑袋不断回想早上那一封电邮。电邮是一封拒绝信:他申请英国政治庇护失败了。两年多的漫长等候,换来一个噩耗。

究竟两年前流亡英国的决定是对是错?究竟当初走上街头抗争的行动对吗?2019年11月,他于香港理工大学外被捕,被控暴动罪。此刻,想着身为独子的自己,未能留在香港照顾曾患癌的妈妈,想着想着,他突然胃很痛、心跳加速。他决定要打一通电话给自己的“情绪出气袋”。

“我会认为他(心理辅导员)就是我的‘情绪出气袋’,他会明白我的感受,至少他会说‘it’s okay to be not okay’,让我明白不一定要挨下去,软弱是正常的⋯⋯”这位心理辅导员是英国港人组织“Stay Safe Project”的成员,每周和 Justin 通话一次。

“Stay Safe Project”由去年取得难民身份的香港众志前副主席郑家朗与前常委何嘉柔共同成立,截至2024年初已为包括 Justin 在内的9位在英港人提供协助。“漫长的等待,加上身边没有家人、朋友的支持,累积为很大的情绪困扰。”何嘉柔说,“我们熟悉整个政庇机制,过程中同步提供法律咨询及情绪支援,冀可分担他们的无力感。”

澳门赛马最后一天:由盛而衰至完场,赛马史里迷途的人和马

「家乡隆江没有马跑,失业的马伕现在只想赢多两注,往后最多“返乡下耕田”。」

端传媒特约记者马碧玉 发自澳门

澳门最后赛马日的前一天,马房内马伕牵著一只马。摄:林振东/端传媒
澳门最后赛马日的前一天,马房内马伕牵著一只马。摄:林振东/端传媒

澳门赛马会最后一个的赛马日,马场外罕有地筑起长长人龙入场观赛,场内的马迷埋头“刨马经”,全神贯注地看著前方的赛事。站在看台上,马主谭伟霖穿著雾蓝色西装外套,搭配白色西裤,缓缓地说:“已经有十年没见过马场这么多人了。”

2024年3月30日,马会举行了14场赛事,共有8场草地赛和6场沙地赛。不少市民、马迷和游客慕名前来马场见证打卡,亦有市民带长镜头拍摄马会的“最后一天”,观众席约有七成满座,现场气氛热闹。在一片喧闹之中,数十个公众投注窗口只有约10个开放,填划过的彩票散落一地,瓷砖裂开散落在路旁,就连赛马会大门的门牌也被锈迹掩盖了小半。

谭伟霖自1991年起开始接触赛马,在尝过赢马的滋味后便对马著了迷。他说自己不爱赌马,只爱养马,30多年来,他在澳门养了至少上百匹马,也在马会拉过无数次头马,经历不少辉煌时刻。现在马会结束了,他将要送他的八匹马离开澳门,到马来西亚和香港出赛。

在赛场上,马不知道自己将要献上可能是生涯中的最后一跑——这天过后,澳门赛马将继赛狗后步入历史。马主、练马师和马伕正在为生计和去向发愁,澳门博彩业前景在近年政府政策下亦未明。与此同时,马将被转手出售,又或是流落在不同的牧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今天读齐邦媛:历史不由权力定义,以文学超越政治结界

2024年4月4日 22:27

「“这样一个人的巨流河,从单一官方叙事里,松动、复活了历史。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权力自上而下定义。”」

特约撰稿人 黄润宇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2024年3月28日凌晨,齐邦媛在台逝世,享寿100岁。作为重量级作家、学者,齐邦媛的辞世引发华文各界追思,台湾作家袁琼琼、杨渡、林淇瀁(向阳)、媒体人董成瑜等都在社群平台以文追悼。作家杨照述说齐邦媛对自己的影响,感慨“一直到政治解严,一直到幸存者如齐邦媛,鼓气也无不赌气地终于写出自己的、家族的记忆。”现任台湾总统蔡英文也在专文写道:“谢谢齐邦媛老师,将台湾文学的湛蓝与静美,带到世界,她也永远是台湾文学长河中的粼粼波光。”

而齐邦媛在中国大陆也深具影响,不少读者于今感怀她的文字力量,微信公众号“玖奌杂货铺”直言:“人们悼念齐邦媛,是在悼念一个有骨气的灵魂;人们阅读《巨流河》,是在怀念那一代有骨气的知识分子。”

1924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的齐邦媛,在战火中国成长,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抗日战争开始,13岁的她随家人迁到汉口,又流亡至贵州;后入武汉大学,师从朱光潜。1947年收到国立台湾大学的聘书,“当时原以为是一个可以继续读书的工作,因在海外而添了些许魅力。两年后,风云变色。”在80岁写下回忆录《巨流河》,齐邦媛用简练语言说尽生命中的关键转折。来台后,她一直从事外文教育,以教学、编纂、著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知识人。

在被战争及其遗绪割裂的华语世界,为何齐邦媛的文字能超越政治结界、让不同国别不同立场的读者都为之动容?战后流徙的日子已过去那么久,如今我们能从《巨流河》中读到什么?我们访问了不同地域的学者、作家、媒体人,从他们各自的回忆与阅读中,再拼凑出齐邦媛与她身后的漫长时空。

“《巨流河》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历史并不是由权力筑成的封闭城墙,而是普通人经验汇成的流动大河。这是在今天和未来不断重读的意义吧。当权力再一次试图修筑城墙,每一个普通人的经验,都能够打开缺口,让历史再次流动如初。”张洁平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齐邦媛: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师从朱光潜,吴宓。1947年赴台,受聘为台湾大学外文系助教。1969年,创办中兴大学外文系并任系主任。1972-1977年,任职台湾国立编译馆,推动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浓厚的文章,加入杨逵、黄春明、杨唤等台湾作家作品。1977-1988年专任台大外文系教授。70年代起致力于将台湾文学英译推介到西方世界,被誉为“台湾文学的知音”。1998年公开呼吁“国家文学馆”必须独自设馆,给文学一个“家”,引起媒体与政府的关注。2009年出版自传《巨流河》,在中文世界引发广大回响。

教外文系的人

“台湾文学是什么?它一直是个有争论的名字。争者论者全出于政治目标,有时喧闹,有时噤声,全靠当时局势。他们当时不知道,文学和玫瑰一样,它的本质不因名字而改变。”——《巨流河》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林文月是自己笔下“读中文系的人”,而齐邦媛则是“教外文系的人”。1947年来台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其后亦在不同学院教授美国文学、外文翻译;60年代后期又短暂赴美教书、进修,两年后返台接续外文教育工作,直至1988年荣休。

埃尔多安透露去意,土反对派地方选举大胜更改政党格局|Whatsnew

2024年4月4日 07:00

「后埃尔多安时代的政治形势正在显露端倪。」

特约撰稿人 阿齐

2024年3月30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市长伊马木鲁(Ekrem Imamoglu)在集会上发表演讲。摄: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2024年3月30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市长伊马木鲁(Ekrem Imamoglu)在集会上发表演讲。摄: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在3月31日结束的土耳其地方选举中,最大反对党共和人民党(CHP)获得前所未有胜利。22年来,第一次在得票数上超过了土耳其政治强人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的正义与发展党(AKP),成为地方政府中第一大党。而正义与发展党也首次显露出盛极而衰、后继无力的势头。

在土耳其政治体制中,中央政府权力极大,在埃尔多安2017年通过全民公投修宪将内阁制转为总统制之后更是如此,全国81个省的行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命。由地方选举选出的,则是30个大都会区(büyükşehir)的市长,1300多个区长以及省、市级别的议会议员。

虽然权力较弱,但拥有地方行政权力预算审批权的市长和地方议会选举仍然是土耳其政治的重要风向标,也是政党政治的重要博弈场所。2019年的地方选举中,共和人民党一口气拿下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和首都安卡拉的市长宝座,就成为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民望减退的重要标志。而当选伊斯坦布尔市长的伊马莫鲁(Ekrem İmamoğlu)也被视为未来或竞争土耳其总统职位的重要人物。(延伸阅读:《从新移民到土耳其的统治者:埃尔多安的黑海同乡和他们的时代》)

此次选举中,共和人民党相较2019年选举更进一步。根据开票结果统计,共和人民党在全国拿到超过1700万票,得票率超过37%,成为全国地方政府中第一大党;正义与发展党22年来首次退居第二,仅拿到35%选票。在30个大都会市长职位中,共和人民党拿下14个,正义与发展党只获得12个。

此次选举中,土耳其前五大都市——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布尔萨(Bursa)和阿达纳(Adana)的市政首长全部由共和人民党胜出。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共和人民党籍市长伊马莫鲁(Ekrem İmamoğlu)和亚瓦什(Mansur Yavaş)更分别以11个百分点和接近30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成功连任。其中,较为年轻的伊马莫鲁将极有可能在2028年的大选中挑战总统职位。

2024年3月30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市长伊马木鲁(Ekrem Imamoglu)在集会上高喊口号并挥舞旗帜。摄: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2024年3月30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市长伊马木鲁(Ekrem Imamoglu)在集会上高喊口号并挥舞旗帜。摄: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在土耳其媒体讨论中,选举结果反映出几个趋势。

首先,选民对土耳其经济现状已极为不满。2023年的大选前,土耳其已经因为埃尔多安的“非正统经济学”而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选前埃尔多安政府通过大量发放福利和消耗外汇暂时稳定了通膨局面。然而在勉强胜出大选后,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已经难以为继,出山帮忙“救急”的正发党财政元老西姆谢克(Mehmet Şimşek)实质上夺回了央行的财权,并且回到传统经济学的道路,但也使土耳其的通膨率在“阵痛”下继续攀升。(延伸阅读:《土耳其特色的经济危机:虔诚与民粹,成功与失败》)

此次选举失败,也和选民投票率有一定关系。本次选举投票率只有78%,相比2019年的地方选举低了6个百分点。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的埃尔多安支持者对经济感到失望而“投不下票”,从而帮助反对党胜利。

其次,民众对埃尔多安的观感仍在下降。一些分析认为,埃尔多安仍在试图将2024年的地方选举作为自己和反对派的对决,从而在挑选地方首长候选人时更倾向于对自己更忠诚、更服从的人选,而没有选择更有地方行政能力的党内政治人物。此次选举中爆红的一首土耳其老流行乐《皇帝》(Padişah)也突显出人们对一人长期统治的厌倦。其歌词唱到:“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是国王/没有人是苏丹”。

其三则是正义与发展党的地方选战能力可能正在变差。这次地方选举中,除了传统具有优势的西部沿海地区和东南部库尔德人区域外,反对党还在一些从来没有获得过地方执政权的区域实现了突破。如2023年初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阿德亚曼(Adıyaman)本是正发党的“铁票”区域,但此次共和人民党在地方首长选举中拿下49.74%选票,超过正发党20个百分点。而在西安纳托利亚的马尼萨(Manisa)和阿菲永卡拉希萨尔(Afyonkarahisar)等多地,共和人民党也以领先10个百分点以上的优势史上首次赢得地方选举。这些是否意味着埃尔多安执政党经过多年的变化后已经变得在地方丧失动员力量和深耕的耐心,值得持续观察。(延伸阅读:《埃尔多安任内“基建膨胀”的土耳其,为何地震后“松饼坍塌”?》)

2024年4月1日,土耳其,市民在车上燃烧信号棒以庆祝选举胜利。摄:Tunahan Turhan/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1日,土耳其,市民在车上燃烧信号棒以庆祝选举胜利。摄:Tunahan Turhan/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此次地方选举,共和人民党和土耳其国内的其他中左派反对党将在未来数年的地方政府中获得更多资源,其政治人物的公开曝光和获取政绩的机会也将倍增。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地方选举前,埃尔多安已经在拉票时暗示自己将不会在2028年参选。尽管他先前曾经多次做出类似表示又继续选举,但此次其年龄、身体状态、宪法规定的两届任期和国会内单一政党未达到修宪门槛的情况,都将使得埃尔多安想要在2028年继续实现统治变得尤其困难。

关于选举之后土耳其政治的走向,一些土耳其学者提出了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埃尔多安可能采取更加威权、更加民族主义和对内排除异己的做法,从而让政治更趋向于两极化来增加自己的支持。但其结果或将是所有中间派都推向反对派联盟。(延伸阅读:《掌权二十年,有“苏丹梦”的埃尔多安如何改变土耳其?》)

另一种做法则是正发党存在为了未来的选举布局,主动削弱总统和强人政治人物的符号价值,回到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的轨道,从而减低伊马莫鲁等人的政治号召力的可能性。

但同样的分析文章中也有学者提出,埃尔多安可能通过扩大对海外库尔德工人党的战事,来用外交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比如继续在伊拉克或叙利亚北部展开军事行动,以“让人们忘记这场失败”。(延伸阅读:《埃尔多安再次连任土耳其总统,会为全球“新冷战”增加何种趋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回春丹提“中国台湾”引争议,台湾祭演出被取消,有群众现场抗议|Whatsnew

「此次回春丹的状况并不多见,中台两地乐团此前都惯以“城市”作为巡演站名。」

特约撰稿人 陈冠哼 发自台北

来自中国广西的摇滚乐团回春丹。图:回春丹乐队微博
来自中国广西的摇滚乐团回春丹。图:回春丹乐队微博

来自中国广西的摇滚乐团回春丹,日前受邀至台湾演出,预计于4月2日台北 Legacy 举办专场,并接续至4月4日清明节连假第一天,担纲屏东音乐节“台湾祭”的主舞台压轴。

可就在回春丹即将飞往台湾的前一晚,乐团在微博、Instagram 发文称将前往“中国台湾”演出,虽然 Instagram 贴文没多久便下架,截图仍在网路上疯传,引起台湾网友愤怒,甚至号召群众到回春丹的演出现场高举台独旗。而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上,回春丹则被视为某种英雄,敢于在台湾喊出“爱国”口号,许多网友在新闻报导下回复类似于“佩服这样的爱国情怀值得点赞了”的发言。

摇滚乐团回春丹在微博发文,称到“中国台湾”演出。图:微博
摇滚乐团回春丹在微博发文,称到“中国台湾”演出。图:微博

在回春丹的发文争议延烧半天后,台湾祭主办单位于下午三点发文公告回春丹的台湾祭演出取消,并将邀请其他乐团递补。台北 Legacy 的售票专场虽照常进行,场外仍集结了百位民众高喊“台湾独立”,宛若小型的示威现场;场内也可见到台独旗帜,甚至代表习近平的小熊维尼玩偶被高举。而在专场结束后,现场民众于后台出口集结,对著面无表情离场的回春丹成员,举旗高喊“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口号。侧拍影片在社群平台上疯传。

回春丹是谁?如何走红台湾?

回春丹于2016年成军,成员包含主唱兼吉他手刘西蒙、贝斯手郭泽群、鼓手简丹、吉他手韦高飞。2023年,回春丹参演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3》演出时,在“遗珠赛”桥段表演自创歌曲《鲜花》,并透过社群媒体传播在台湾爆红。除了《鲜花》,代表作还包括翻唱莫文蔚的粤语歌曲《初恋》、带有合成器摇滚味的《艾蜜莉》。

乐评人归纳《鲜花》在台湾走红的原因,除音乐上拥有英式吉他摇滚的招牌音色、副歌和弦进行与台湾乐团告五人的畅销歌曲《披星戴月的想你》相似外,中国乐团特有的豪放嗓音、煽情的大合唱,都让台湾乐迷感到既熟悉又新鲜。而透过《乐队的夏天3》节目,回春丹孤注一掷演出气势很快便被推播到台湾听众惯用的短影音平台,感染力倍增。(延伸阅读:《《乐队的夏天》围炉:中港台乐评人聊聊摇滚在中国》)

台湾祭年初以《鲜花》歌词“整栋出租”暗示回春丹来台时,便引起广大回响,随后台北千人专场也在开卖时秒杀完售,足见他们在台湾乐迷间的影响力。

乐团发文争议为何?

2023年疫情解封以后,已有数组中国乐团来台演出,包括新一代的 Schoolgirl Byebye、橘子海、和平饭店、郑兴,以及睽违六年再度来台的万能青年旅店,票房皆不俗,台湾乐迷反应也相当正面,并无任何状况出现。和回春丹近似的争议,顶多只有中国饶舌歌手刘聪在2月刊出世界巡演海报时,将台北站列为“中国台北”,短暂成为媒体焦点。

相较之下,此次回春丹的状况实属罕见。在两岸议题越发敏感的当下,无论是台湾团前往中国巡演,或是中国团来台演出,都惯以“城市”作为巡演站名,避免触碰红线,鲜少会作如此明显的“表态”,何况是在启程前往台湾演出的前一刻。过去,中国艺人就算要写“中国台湾”,也顶多在审查严苛的微博、小红书等中国平台张贴,避免于台湾人惯用的 Instagram 与 Facebook 上使用如此触动底线的称谓。​​(延伸阅读:《被封杀的台湾乐团,和他们背后的中国“听团仔”》)

此外,“中国台湾”四字仅是引爆点。回春丹的争议持续扩散,和他们出演的台湾祭名称、主办单位为屏东县政府也有关系。早在2024年初,回春丹甫公布参演台湾祭时,便有乐迷发文揶揄一组中国乐团竟来参加名为“台湾”的音乐祭,甚至发问是否要到现场举台独旗。不过,倘若回春丹没有后续的发文争议,主动举旗恐怕会被多数乐迷视为没必要的挑衅。

台湾祭为何取消回春丹演出?

2024年迈入第四届的台湾祭为屏东县政府主办的免费音乐祭,每年四月于垦丁举办,有接续昔日“春天呐喊”“春浪”等摇滚音乐祭风光、达成观光宣传效应的目的。和同样由屏东县政府主办的“屏东三大日音乐节”不同,其演出内容主打独立音乐,而非主流歌星。由于举办时间、演出规模,和高雄大型音乐节“大港开唱”相当接近,台湾祭也因此常被乐迷拿来作比较。

台湾祭在取消回春丹演出的贴文中写到:“我们希望除了音乐,至少我们还有信念、无法撼动的信念”,概念源于台湾祭的精神标语“至少我们还有音乐”。其承办人岛楎(刘君辉)也是山海屯音乐节、摇滚连续技等活动主办,同时身兼摇滚乐手。由于主办演出活动常遇到特殊状况,导致演出被迫取消、甚至负债,因此在台湾独立乐迷间拥有“地狱倒霉鬼”的称号。回春丹事件发生后,便有乐迷笑说“地狱倒霉鬼再度发威”。

当台湾祭取消回春丹演出的贴文发布后,许多人便留言声援、感谢他守住台湾认同的信念。而岛楎在同日晚间,也在 Line 的独立音乐讨论社群“绿洲”上直播说明来龙去脉,包括最早只是单纯想邀请回春丹来交流音乐,但想到这个活动由屏东县政府主办,邀请回春丹演出却被他们的发文“侵犯”活动价值、“矮化”身份认同,“自己心里过不去”。

岛楎在直播中也说,曾想过让回春丹继续演,同时开放大家在现场举台独旗、办台独策展活动,可一方面音乐节举办在即,难以临时筹划,另一方面也无法预期,这样做会导致回春丹回国后受到何种影响。盘算结果,不如“各退一步”,取消他们的台湾祭演出,请他们演完售票专场即可。

摇滚乐团回春丹3月30日在中国江苏南通的演出。图:回春丹乐队
摇滚乐团回春丹3月30日在中国江苏南通的演出。图:回春丹乐队

专场内外皆有示威,气氛如常也尴尬

台湾祭宣布取消回春丹演出后,2日晚间回春丹的“开炉”专场仍照旧举办,只不过现场多了简单的安检,但并未阻挡歌迷带示威或有政治象征的物品进场。

回春丹在删除 Instagram 贴文后,仍保留微博贴文,直至3日晚间截稿前,对外再无相关回应。他们的演出以“你好台北”的视讯开场、“谢谢台北”的画面作结;面对满座台湾观众,主唱刘西蒙只讲了两段无关事件的话,包括:开场提醒观众注意身边财物、有女性觉得被欺负或骚扰,可以向工作人员求助等注意事项,以及演出尾声号召大家合照、为离场观众送行时说“下次见”。

据入场观众转述,演出场馆外虽有群众集结,社群讨论也沸沸扬扬,场内气氛仍趋于平和。回春丹卖力演出,乍看没有受到舆论影响;观众区起初有些尴尬,可随著音乐一首接一首,仍反射性地在歌曲间,如常地欢呼或合唱。专场演出直到名为“正义”的歌曲间奏,才有观众陆续举出台独旗、雪山狮子旗、“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黑旗、彩虹旗等。

然而,也有部分观众表示受到举旗影响,视线遭到遮蔽,听音乐的情绪受影响,未等到安可曲《鲜花》,便气愤地提早离场。而相关群众集结举旗、示威,或向离场乐团喊口号送行的影片,也在网路上出现两极的反应。有人为举旗者的勇气感到骄傲,也有人认为举旗太过挑衅,向离场乐团喊口号,和小粉红的霸凌作为没两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坠落的审判》北大放映争议: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的女性主义角度被拒绝讨论

2024年4月4日 05:48

「观众讨论这部电影的过程,就是审判在戏外的延续。」

特约撰稿人 张晓琦

《堕下的对证》剧照。图:高先提供
《堕下的对证》剧照。图:高先提供

获得第76届戛纳(康城/坎城)电影节金棕榈奖、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的《坠落的审判》(Anatomie d'une chute)在中国(港译《堕下的对证》,台译《坠恶真相》)的首映礼引起轩然大波。映后交流环节,主持人陈铭与嘉宾董强的言行在现场引发不满,在网络二次发酵,引发了对“爹味”的强烈批评以及对女性处境的热烈讨论。董强近日再发出与杨紫琼的合照来回应争议,似乎未有效果。

董强对于导演年轻漂亮的恭维,以及他对女性视角的拒绝都引起了观众不适。而陈铭对于“真相”的排比陈述因太长则直接被观众打断。

《坠落的审判》是一部将悬念保留到最后的电影,虽然女主人公被判无罪,但之前的蛛丝马迹仍令许多观众无法完全打消疑虑。而桑德拉这样强悍、危险,明显有别于传统女性形象的角色,也对观众的心理接受程度提出了挑战。因此从电影上映以来,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对于真相的探寻还是对于片中人物的评价都像是电影中审判的延续。而中国首映礼上这一幕,则将所谓审判做了一次通俗演绎。

抹煞女性视角的现场

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首映礼,主持人为武汉大学讲师、因《奇葩说》走红的陈铭,嘉宾为北京大学从事中法文化比较研究的董强与从事电影与大众文化、女性文学研究的戴锦华两位教授。董强对于导演Justine Triet(茹斯汀·特里耶/积丝汀蒂耶/洁丝汀楚特)年轻漂亮的恭维,以及他对女性视角的拒绝都引起了观众不适。而陈铭对于“真相”的排比陈述因太长则直接被观众打断,观众要求导演多发表看法,认为陈铭过多占用了本该属于导演的时间。无论是观众还是网友对于出现在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交流会上男性仍旧要把控话语权、喧宾夺主的现象表现出了强烈不满。虽然最后陈铭向全场道歉,言语间暗示观众是在针对他的性别,将现场的不满推向高潮。

当男性视角被视为客观的无性别视角,女性话语的频繁出现自然会被认为是在挑起性别对立,甚至是罔顾艺术本身误入意识形态歧途;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将认可、有同感的女性话语归为客观人类(男性)视角,如同将有成就的女性封为“先生”——男性话语具有天然豁免权,是超越意识形态的纯粹艺术与宇宙真理。

不愿进入性别议题的董强,将女性视角视为《坠落的审判》的一种理解方式,对此非常抗拒,他认为电影“不该只有一种理解方式”,需要从各自角度经验出发。相比之下,另一位嘉宾戴锦华的观点得到了观众的强烈认同,戴说无需为反驳自己浪费时间时,董强表示失望,让他们重看。这样的反应与他对导演“年轻漂亮”的点评相结合,引爆了网络讨论。如果面对一个男导演,他还会如此反应吗?那么观众与他不同的感受,算不算从自己经验出发的另一种理解呢?

日报|花莲强震;习拜通话;唐一军被查;以杀死援助人员事件发酵

2024年4月3日 21:00

「香港更改身分证性别将无须完成整套手术;台湾摄影家张照堂逝世;马英九到访广州」

2024年4月2日,加沙走廊南部拉法,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冲突持续,一名女孩在以色列空袭建筑物的现场。摄:Mohammed Salem/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4月2日,加沙走廊南部拉法,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冲突持续,一名女孩在以色列空袭建筑物的现场。摄:Mohammed Salem/Reuters/达志影像

预告:2024年4月4日星期四清明节,日报栏目将休息一天。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曾在两次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上获奖的路透社巴勒斯坦摄影师 Mohammed Salem :2024年4月2日,加沙走廊南部拉法,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冲突持续,一名女孩在以色列空袭建筑物的现场。

今天是2024年4月3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7条新闻:

台湾花莲7.2强震已致多人遇难

台湾花莲县外海今天(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发生里氏7.2级强震,全台震感强烈。

截至台北时间19时,台湾中央应变中心统计指地震共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包括得卡伦步道3人、台9线与台8线各2人、欣欣水泥和仁矿区1人,均遭落石击中遇难,另外1人是受困花莲天王星大楼的住户,被搜救人员发现时已遇难。此外,地震还造成946人受伤,仍有137人受困。

根据台湾气象署地震中心,这是继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最大规模的地震,地震深度为15.5公里,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东南方25公里(台湾东部海域)。按照台湾的震度分级,最大震度位于花莲县,为“6强”,意味“部分耐震能力较差房屋可能损坏或倒塌,耐震能力较强房屋亦可能受损。部分地面出现裂痕,山区可能发生山崩”等影响。

台湾已经在上午9点开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应对灾情,上午11时,台湾气象署已解除海啸警报。另外,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表示,后续3、4天可能会有规模6.5以上至7.0的余震。

有关地震的详细消息,请参阅 Whatsnew 栏目的最新报导

习近平拜登通话

东亚时间时间4月2日晚间,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通了电话。这是2023年11月两人在三藩市(旧金山)会面之后首次通话。

《人民日报》报导指两人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乌克兰和朝鲜半岛局势等“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报导指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台独的“外部纵容支持”“不会听之任之”。习近平还指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措施层出不穷”是在制造风险,又警告“如果美方执意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中国将“不会坐视不管”。

白宫在官方新闻稿中指会谈是“坦诚和建设性”的,双方谈论了“禁毒合作、持续的军事交流、应对人工智慧相关风险”,此外还谈及了促进应对气候变迁和人文交流。

新闻稿中还指拜登强调了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南中国海航行自由。两国领导人也提到美国财长耶伦和国务卿布林肯将会在接下来访问中国。

白宫在通话前的吹风会上对记者谈及两国前次沟通的成果时提到台海、南中国海问题和中国-菲律宾冲突。参与会议的国家安全官员提到,在上次元首会面后,中国军机在南中国海对美国飞机的危险拦截行为变少。被问到对台的“灰色地带”行动时,官员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期做法”,并指白宫不认为“中国在海峡两岸或南海的行为并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地方。关于菲律宾和中国近期围绕岛礁的冲突,官员指相关话题或将在接下来的日本-菲律宾-美国三方会谈中予以讨论。

中国前司法部长唐一军被调查

据上海《澎湃新闻》4月2日报导,现任江西省政协主席的前中国司法部部长唐一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唐一军生于1961年,是山东莒县人,历任浙江省舟山市委秘书长、浙江省纪委秘书长、宁波市政法委书记、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2020年到2023年间任司法部部长。

加上唐一军,2005年至今5位中国司法部长中已有3名“落马”。2005年到2017年任司法部长的吴爱英2017年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2018年到2020年担任司法部长的傅政华2021年10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次年9月,被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唐一军被查后,其司法部长任内召开会议“坚决拥护中央对傅政华的处理决定”的新闻被大量从网上删除。当时会议指“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坚决支持党中央决定,坚决彻底肃清傅政华流毒影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以色列杀死援助人员事件持续发酵

4月2日,非政府慈善组织世界中央厨房(World Central Kitchen)的援助车队在加沙(加萨)“非冲突区”运送人道主义粮食物资时遭到以色列攻击,事件造成7名援助人员死亡。

此前,据 BBC 报导,7名遇难者分别是25岁的巴勒斯坦人赛伊菲丁(Saifeddin Issam Ayad Abutaha)、43岁的澳大利亚人福兰克姆(Lalzawmi “Zomi” Frankcom)、35岁的波兰人索伯尔(Damian Sobol)、33岁的美国加拿大双重公民弗里金格(Jacob Flickinger)、57岁的英国公民查普曼(John Chapman)、33岁的英国公民韩德森(James Henderson)和47岁的英国公民柯比(James Kirby)

事件发生后引发强烈反应,美国总统拜登在2日晚间发出的声明中称对事件感到“愤怒和心碎”,CNN 分析指这是白宫首次对以色列表示“愤怒”

拜登还在声明中表示死者“在战争期间为饥饿的平民提供食物。他们勇敢无私。他们的死是一场悲剧。”他表示“以色列在保护试图向平民提供急需帮助的援助人员方面做得不够⋯⋯以色列在保护平民方面也做得不够。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台译:内坦雅胡)已经承认攻击是以色列所为。他指这是一次“悲惨事件”。

以色列《国土报》报导,车队共遭到来自无人机的三发导弹的袭击。《国土报》指,尽管车队搭乘有明显 WCK 标志的车辆,但以军认为有武装人员在车队中,并因此向车队发射了第一发导弹。而在车队人员疏散并报告他们遭到袭击时,以军通过无人机发射了后两发导弹。《国土报》又引述消息人士称,以军的各个指挥官正“自行其是”。

塞拉利昂特别法庭(SCSL)在 Fofana 与 Kondewa 案的判决中指出,“即使平民可以被视为直接参加了敌对行动,他们也只有在他们直接参加敌对行动期间才有资格作为合法的军事目标。”

据《卫报》报导,英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正面临来自保守党内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停止向以色列输送武器。此前,英国下院外交委员会主席 Alicia Kearns 在3月13日的保守党筹款活动上表示,英国外交部此前收到的法律意见表明,以色列已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

《金融时报》报导,自2023年10月以哈战争开始至今,已经有至少196名人道主义工作者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被杀。

香港更改身分证性别将无须完成整套手术

据网媒“香港01”4月3日报导,香港入境处已经根据2023年2月终审法院的一宗民事上诉案裁定,更改相关规定,使跨性别人士不需要完成完整手术即可更改身分证性别。

报导指去年的终审法院裁定指政府要求跨性别人士须完成完整手术才能更改身份证性别的政策违宪。

香港入境处指由即日起,除已完成整套性别重置手术人士,未有完成全部性别重置手术的人士在已经完成指定手术改变其性征,并符合各项经修订的资格准则及要求的前提下,就可以申请更改香港身份证上的性别记项。

此前的更改性别准则要求申请人由女性重置为男性时需要完成切除子宫及卵巢和建造阴茎或某种形式的阴茎的手术;由男性重置为女性时需要做切除阴茎及睪丸及建造阴道的手术。

而根据新准则,申请人在女转男时完成了双侧乳房切除术、由男性重置为女性时完成了切除阴茎及睪丸手术,即可再根据是否有证据证明患有或曾经患有性别不安;是否已长期以另一性别生活; 余生将会继续以另一性别生活;是否已持续接受异性荷尔蒙治疗等因素,加以个案考虑。

不过,香港政府发言人强调称,上述修订只有关身份证上性别记项,并不代表该人在法律上的性别。有关修订也不会影响任何其他政府政策、香港法律下或相关法律程序上关乎性别的处理方法。

台湾摄影家张照堂逝世

据独立文化刊物“摄影之声”(VOP)消息,台湾著名摄影家张照堂于4月2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1岁。

张照堂的创作横跨电影、电视、纪录片、实验电影与静态摄影等视觉艺术,长年投身编辑、策展与教育,对台湾摄影暨影像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 ​ 张照堂生于1943年,大学期间受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开启概念性与实验性的摄影创作。196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摄影记者、电影摄影师和纪录片制作等工作。参与的作品包括了《新闻集锦》、《大甲妈祖回娘家》、《古厝》、《王船祭》、《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台湾摄影家群象》等。 ​ 张照堂曾获颁台湾国家文艺奖(1999年)与行政院文化奖(2011年),是台湾唯一获得这两项荣誉的摄影家;他也曾获得金马奖终身成就奖(2022年)与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杰出贡献奖(2024年)。

关于张照堂的生平和他的艺术,请参阅影像频道此前对他的专访

马英九到访广州,参观黄花岗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的第二次访中行程进入第3天。

马英九在4月2日到访大陆广东省中山市,期间参观孙中山故居。4月3日,他在广州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并参观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黄埔军校旧址。

《联合报》报导指马英九在黄花岗参观时获悉花莲地震消息,随即指“希望大家一切平安”。他在黄花岗致词时指72名烈士中包括来自苗栗的罗福星和来自台南的许赞元。此外他还即场念出黄花岗烈士中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的选段,强调自己“真正为这些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精神感动不已”。他还指希望“黄花岗精神”能传承,“让后代子孙,两岸的中国人,都能永远记得这些先圣先贤为我们的牺牲与奉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从学运领袖到走入体制,林飞帆离开“太阳花”现场之后|端闻 Podcast

「从学运抗争者走进体制,有哪些事是他25岁从没想过,到35岁才逐渐明白的?」

端传媒台湾组主编 许伯崧、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林飞帆。摄:陈焯煇/端传媒
林飞帆。摄:陈焯煇/端传媒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太阳花学运十年,当年的运动者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

林飞帆,从十年前太阳花学运的总指挥到今日担任民进党智库董事,作爲上一个20世代,从街头抗争到进入了体制,他对新一代的20世代有什麽看法?有哪些事是他25岁从没想过,到35岁才逐渐明白的?

十年之间,台湾社会与政治景观经历不少变动。林飞帆的人生转变,某部份标示着社会运动与体制内部改革之间的複杂关係。他说,当初加入民进党,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中国威胁」的担忧。

然而,在「抗中保台」、「护国保台」的政治叙事未能持续吸引新一代20世代选民的情况之下,他又如何看待并回应年轻一代的政治需求和期望呢?

本期的「端闻」,台湾组主编许伯崧专访林飞帆,除了讨论太阳花学运的政治遗产,也将进一步了解,这场学运如何改变他的人生,即便多年后进入体制,他能否将此置于身后,或者,这场学运带来的碰撞与拉扯至今仍是他无法摆脱的。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製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製: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製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吴柏翰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首设以哈战争特别奖:世界新闻摄影奖2024 公布地区得奖作品

作者 难分
2024年4月3日 08:24

「我们要向报道以哈战争,特别在加沙的摄影师致敬,他们承受巨大的风险、创伤和个人损失。」

特约撰稿人难分

2024年度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亚洲组单张照片冠军,Mohammed Salem 《巴勒斯坦妇女拥抱姪女尸首》。
2024年度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亚洲组单张照片冠军,Mohammed Salem 《巴勒斯坦妇女拥抱姪女尸首》。

2024年度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于4月3日,各个地区组别冠军出炉。评审从来自130国家、3851位摄影师、提交61062份作品中,选出了30组地区得奖作品,全球总冠军将于4月18日公布。

照片分为“单张照片”、“图片故事”、“长期摄影计划”和“开放形式”4大种类;以非洲、亚洲、欧洲、北美及中美洲、南美洲、南东亚及大洋洲6个地区组别作赛,今年特设两项以哈战争特别奖。

评审团认为:“这两个奖项,反映了2023年以哈战争的严重性,平民遭受的极端苦难,其对全球政治的影响。每张照片虽然只展示了个人面对可怕袭击后的状况,但透过比对不同场景,观众可了解到战争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只是最小个人化的苦难。我们要向报道这场战争,特别在加沙的摄影师致敬,他们承受巨大的风险、创伤和个人损失。”

这两张得奖作品,分别是以色军《超新星音乐节现场后续情况》和《以色列空袭加沙》;而路透社摄影师 Mohammed Salem 《巴勒斯坦妇女拥抱姪女尸首》,也得到亚洲单张照片组别冠军,足见评审对于以哈战争的重视。

亚洲组评审代主席Elyor Nematov 形容这张照片:“当你看著这位女士,你看不到她的脸,然后有一秒钟你会代入她的处境:那提醒了相中人也可能是你,你也可能经历,这种在任何突衡中最可怕和最痛苦的时刻。”

比较直观的照片有土耳其地震中,一位父亲不肯放开埋在瓦砾下女儿的手。部分摄影师采用比较诗意的表达方式,例如拍摄乌克兰卡霍夫卡大坝被爆毁,社区被淹没,洪水淹盖一片牡丹花丛。

今届得奖作品也多了记录事情发生后续情况(aftermath)的照片,包括阿拉伯之春10多年后,突尼西亚青年人现在的处境。塔利班掌权3年后,阿富汗经济面临崩溃,一群孩子盯著母亲乞讨得来的苹果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得奖作品也有比较个人和私密的拍摄计划,例如患癌的中国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最后时光。分别有摄影师关注日本和马达加斯加失智症问题;另外,也有摄影师以完全虚构的手法,拍摄出《同性恋太空总署》。

去年11月大会宣布禁止AI作品参赛后,公开形式组别得奖者,多为混合媒体创作,例如乌克兰摄影师结合新闻摄影和个人日记的网站作品;美联社两位摄影师以照片、地图、法医证据拍摄跨大西洋偷渡故事的《飘流》;还有摄影师在实体照片上用颜料加工,反映对澳大利亚山火的恐惧。

【非洲组,单张照片,冠军】 Vincent Haiges 《战后归家》

2023年9月21日,衣索比亚(港:埃塞俄比亚),24岁的 Kibrom Berhane 在加入防卫军后,首次与母亲见面。摄: Vincent Haiges, Real 21
2023年9月21日,衣索比亚(港:埃塞俄比亚),24岁的 Kibrom Berhane 在加入防卫军后,首次与母亲见面。摄: Vincent Haiges, Real 21

自2020年起,政府军持续与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爆发冲突,暴力席卷全国,直至2022年11月达成停火协议为止。 2021年初,在政府军袭撃他居住的村落后,Berhane 加入了隶属 TPLF 的武装部队提格雷防卫军。在和平协议达成的一个月前,他一直作战,直到受手榴弹所伤,失去了一只脚。 Berhane 落力重新投入日常生活,摄影师受他的启发,希望拍摄战争后续情况和可怕的后果。

【非洲组,图片故事,冠军】Lee-Ann Olwage 《Valim-babena》

2023年3月12日,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Dada Paul 与孙女Odliatemix 准备上教堂。他患上失智症11年之久,那时候人们都以为他疯了,或者把症状归于过度喝酒。只有女儿Fara 的想法不一样,持续照顾他。 摄:Lee-Ann Olwage, for GEO
2023年3月12日,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Dada Paul 与孙女Odliatemix 准备上教堂。他患上失智症11年之久,那时候人们都以为他疯了,或者把症状归于过度喝酒。只有女儿Fara 的想法不一样,持续照顾他。 摄:Lee-Ann Olwage, for GEO

在马达加斯加, 由于公众对失智症缺乏认识,当人们表现出失去记忆的症状,便会经常被污名化。多年以来,患有失智症、91岁、别称Dada Paul的Paul Rakotozandriny,被他的41岁的女儿Fara Rafaraniriana 长期照顾。这个故事展现出该国称为Valim-babena的原则--成年子女要帮助父母。摄影师采用富有尊严、亲密的手法,以另一个视角观看这个议题,让世界各地的家庭产生共鸣,也人们对抗非洲以冲突为核心的刻板印象。

【非洲组,长期摄影计划,冠军】Zied Ben Romdhane《出口》(The Escape)

2023年4月14日,突尼西亚,突尼斯市。高中生在西迪布赛义德海滩,庆祝校年完结。由于容易搭乘铁路抵达,这片沙滩是不同社会阶级的青年人聚会的热门地点。摄:Zied Ben Romdhane, Magnum Photos, Arab Fund for Arts and Culture, AIM LAB
2023年4月14日,突尼西亚,突尼斯市。高中生在西迪布赛义德海滩,庆祝校年完结。由于容易搭乘铁路抵达,这片沙滩是不同社会阶级的青年人聚会的热门地点。摄:Zied Ben Romdhane, Magnum Photos, Arab Fund for Arts and Culture, AIM LAB

在2011年突尼西亚的革命,引发了“阿拉伯之春”,为追求民主、社会正义、言论自由的突尼西亚青年人注希望。然而,接下来10年,政治动荡、持续的经济问题和政会不欲,对青年人的影响尤其大。突尼西亚超过40%人口,年纪介乎15-34之间。24岁以下的青年失业率达到40%。这个计划拍摄年青人的生活,希望引发更多讨论,令他们带来更好将来。

【非洲组,开放形式,冠军】Felipe Dana and Renata Brito《漂流》

《漂流》截图,摄:Felipe Dana and Renata Brito, 美联社
《漂流》截图,摄:Felipe Dana and Renata Brito, 美联社

2021年5月,加勒比海,多巴哥海岛,发现了一艘来自非洲西北部国家茅里塔尼亚的船只,船只载满死者。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为何会身处大西洋的另一边?两位影像记者尝试寻找答案,揭发了一个关于西非移民,先横越大西洋,再前往欧洲寻找机会的故事。这条通路愈来愈流行流行但非常危险,许多人永远无法登岸,他们的船在惊险的洋流中飘流,将这些“幽灵船”带到加勒比海。记者们收集法医证据,在三个大陆的消息来源帮助下,他们证明了一位男子 Alassane Sow 的身份,让他在西非马里的家人了结了心事。

【非洲组,优异奖】Arlette Bashizi《生还者》

2023年11月2日,衣索比亚,提格雷地区。32岁的Shila 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经营著一家美发沙龙。厄立特里亚士兵入侵她的城镇,在三个月内多次强奸她,让她怀孕并生下了一个男孩。她的其他孩子不知道她的母亲遭到了殴打,她不确定自己有足够勇气告诉孩子真相。摄:Arlette Bashizi,《华盛顿邮报》
2023年11月2日,衣索比亚,提格雷地区。32岁的Shila 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经营著一家美发沙龙。厄立特里亚士兵入侵她的城镇,在三个月内多次强奸她,让她怀孕并生下了一个男孩。她的其他孩子不知道她的母亲遭到了殴打,她不确定自己有足够勇气告诉孩子真相。摄:Arlette Bashizi,《华盛顿邮报》

2023年11月2日,衣索比亚,提格雷地区。32岁的Shila 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经营著一家美发沙龙。厄立特里亚士兵入侵她的城镇,在三个月内多次强奸她,让她怀孕并生下了一个男孩。她的其他孩子不知道她的母亲遭到了殴打,她不确定自己有足够勇气告诉孩子真相。摄:Arlette Bashizi,《华盛顿邮报》

【亚洲组,单张照片,冠军】Mohammed Salem 《巴勒斯坦妇女拥抱姪女尸首》

2023年10月17日,加沙,汗尤尼斯市,36岁的Inas Abu Maamar 拥抱 5岁姪女 Saly 的尸首。她与其他家人一起,在家中遭到以色列军队轰炸身亡。摄:Mohammed Salem, 路透社
2023年10月17日,加沙,汗尤尼斯市,36岁的Inas Abu Maamar 拥抱 5岁姪女 Saly 的尸首。她与其他家人一起,在家中遭到以色列军队轰炸身亡。摄:Mohammed Salem, 路透社

【亚洲组,图片故事,冠军】 Ebrahim Noroozi《崩溃边缘的阿富汗》(Afghanistan on the Edge)

2023年2月2日,阿富汗喀布尔,流离失所的人而设的难民营里,几位孩子双眼盯著母亲乞讨得来的苹果,紧紧不放。摄:Ebrahim Noroozi, 美联社
2023年2月2日,阿富汗喀布尔,流离失所的人而设的难民营里,几位孩子双眼盯著母亲乞讨得来的苹果,紧紧不放。摄:Ebrahim Noroozi, 美联社

自2021年8月,塔利班对阿富汗掌权后,饱受战争蹂躏、濒临崩溃的经济,持续受到国际援助撤离的影响。4年的旱灾和2次大地震加剧了这场危机。联合国估计有97%阿富汗人活在贫穷线以下,社会服务几乎不存在,因为战争、国家驱逐、而流离失所的人,超过600万人。评审认为,这个计划很有力量,以人为本,能诉说出危机之中的现实情况。

【亚洲组,长期摄影计划,冠军】Wang Naigong 《我依然在你身旁》(I Am Still With You)

2021年1月26日,辽宁,人们经常误以为Jiuer是三个女儿的姐姐。她说:“把时间光在美好的事物上,然后遇见更好的自己。”摄:Wang Naigong
2021年1月26日,辽宁,人们经常误以为Jiuer是三个女儿的姐姐。她说:“把时间光在美好的事物上,然后遇见更好的自己。”摄:Wang Naigong

这个拍摄计划,是个私人的视觉纪录,旨在探索家庭照片的概念。摄影师拍摄年轻母亲Jiuer的故事,她来自中国北方,有三个孩子。她在确诊癌症后,对生命最后的时光,感到更加理解和感激。她在进行手术前,邀请摄影师为她家人拍摄,在病情恶化后,让摄影师记录她与孩子相处的时刻。

【亚洲组,开放形式,冠军】Kazuhiko Matsumura 《心弦》

Masaharu坐在大厅中,周围是她太太Kimiko 和照顾者的照片。Kimiko与家人面对悲伤、失落、疲惫与孤立。摄: Kazuhiko Matsumura 《京都新闻》
Masaharu坐在大厅中,周围是她太太Kimiko 和照顾者的照片。Kimiko与家人面对悲伤、失落、疲惫与孤立。摄: Kazuhiko Matsumura 《京都新闻》

失智症是老年最主要的残障之一,日本人口老化问题严重,是世上患有失智症老年人口最高的国家之一,预计在2025年,将会有约700万人出现失智症状。评判认为,这个计划不但以独特方式将社会问题视觉化,也记录失智症患者的个人私密生活,他们与家人和照顾者的关系。

【亚洲组,优异奖】Zishaan A Latif《边缘》

2023年6月18日,印度下阿萨姆邦,孟加拉穆斯林村习惯每年洪水,他们乘坐社区船只,从雅鲁藏布江上,淤泥沉积形成的小沙洲岛屿查尔岛,前往大陆。他们以采炭和务农维生,面对社会、政治和经济边缘化。他们在风雨来临时,站在塑胶布下。摄:Zishaan A Latif
2023年6月18日,印度下阿萨姆邦,孟加拉穆斯林村习惯每年洪水,他们乘坐社区船只,从雅鲁藏布江上,淤泥沉积形成的小沙洲岛屿查尔岛,前往大陆。他们以采炭和务农维生,面对社会、政治和经济边缘化。他们在风雨来临时,站在塑胶布下。摄:Zishaan A Latif

【欧洲组,单张照片,冠军】Adem Altan 《父亲之痛》

2023年2月7日,土耳其,卡拉曼马拉斯市,Mesut Hançer 握住 15岁女儿Irmak的手。祖母的房子一场地震中倒塌,她于睡梦中丧生。摄:Adem Altan, 法新社
2023年2月7日,土耳其,卡拉曼马拉斯市,Mesut Hançer 握住 15岁女儿Irmak的手。祖母的房子一场地震中倒塌,她于睡梦中丧生。摄:Adem Altan, 法新社

2月6日4时17分,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7.8级地震。连串地震之中,超过 55,000 人死亡,330万人失去家园。造成惨重伤亡的原因,包括建筑质量参差,有些是非法建筑,而且地震发生的时间较早,许多人正在睡觉。照片中女儿被埋在瓦砾堆中,父亲拒绝放手,情境让评审动容,认为照片描述了自然灾害和腐败造成的悲剧。

【欧洲组,图片故事,冠军】Johanna Maria Fritz《卡霍夫卡水坝:战争地区的水灾》

2023年6月7日,乌克兰,赫尔松,聂伯河一个岛上的牡丹丛被洪水淹没。由于该城市靠近战争前线,阻碍了重建工作。摄:Johanna Maria Fritz, Ostkreuz, for Die Zeit
2023年6月7日,乌克兰,赫尔松,聂伯河一个岛上的牡丹丛被洪水淹没。由于该城市靠近战争前线,阻碍了重建工作。摄:Johanna Maria Fritz, Ostkreuz, for Die Zeit

2023年6月6日,乌克兰东南部,俄罗斯控制的卡霍夫卡大坝,爆炸爆毁了水坝,第聂伯河下游赫尔松发生大规围洪水。国际媒体报导,大坝溃决导致17,500 间房屋被完全淹没,数百人死亡。乌克兰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向国际刑事法庭,提告俄罗斯生态灭绝的行为。评审认为,摄影师的手法揭示了,自然环境被武器化,对人们的影响。

【欧洲组,长期摄影计划,冠军】Daniel Chatard《无人之境》

2017年8月26日,德国,贝德堡市,示威者避开警察封锁,再次爬上公路,到达路轨。煤炭经铁路从巴赫矿场,运至三个发电厂。当地三个煤矿年产1亿吨煤炭。摄:Daniel Chatard
2017年8月26日,德国,贝德堡市,示威者避开警察封锁,再次爬上公路,到达路轨。煤炭经铁路从巴赫矿场,运至三个发电厂。当地三个煤矿年产1亿吨煤炭。摄:Daniel Chatard

欧洲企业将再生能源、食品生产新技术和循环经济,视为绿色转型的主要方向。联合国联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表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是世界有史以来,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对最大最普及的威胁。这促使欧盟制定了目标,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5%,2050年达至零排放。摄影师记录了为达至这些目标的创新科技。

【欧洲组,开放形式,冠军】Julia Kochetova《战争是个人的》

《战争是个人的》照片。摄:Julia Kochetova
《战争是个人的》照片。摄:Julia Kochetova

俄乌战争造成数以万计军人和平民伤亡,战事持续数月陷入僵局,可以未来没有任何和平迹象。新闻媒体利用统计数字地图,向观众跟进最新情况,但国际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其他地方。摄影师制作了个人网站,将新闻摄影和个人纪实形式的日记结合,向世界展示生活在战争中的日常现实。

【欧洲组,优异奖】 Rena Effendi 《Looking for Satyrus》

2023年8月8日,阿塞拜疆,纳希切万。俄罗斯昆虫学家 Dmitry Morgun 整理当地的蝴蝶品种。2017年Morgun 在靠近亚美尼亚边境的 Parağaçay 村附近成功采集到了 Satyrus effendi品种的蝴蝶。摄:Rena Effendi, VII Photo,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023年8月8日,阿塞拜疆,纳希切万。俄罗斯昆虫学家 Dmitry Morgun 整理当地的蝴蝶品种。2017年Morgun 在靠近亚美尼亚边境的 Parağaçay 村附近成功采集到了 Satyrus effendi品种的蝴蝶。摄:Rena Effendi, VII Photo,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北美及中美洲组,单张照片,冠军】Charles-Frédérick Ouellet 《魁北克消防队的一天》

2023年7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Theo Dagnaud 扫视地平线,确保消防员巡逻队已离开,他就可以将将该区域标记为“受控”。摄:Charles-Frédérick Ouellet, for The Globe and Mail, CALQ
2023年7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Theo Dagnaud 扫视地平线,确保消防员巡逻队已离开,他就可以将将该区域标记为“受控”。摄:Charles-Frédérick Ouellet, for The Globe and Mail, CALQ

2023年夏季,受高温和干燥影响,大型山火席卷加拿大,影响所有13个省和地区,魁北克省北部地区尤其严重。 创纪录的火灾季节开始得早,结束得晚,燃烧的地区比平常多了近三倍。评审认为,照片构图令人想起一座纪念碑,象征我们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持续失败,隐喻人类对面对危机时的集体傲慢。

【北美及中美洲组,图片故事,冠军】Jaime Rojo 《拯救帝王斑蝶》

2023年2月24日,墨西哥米却肯州,帝王斑蝶保护区内,蝴蝶在冷杉林中翩翩起舞。那里的山边是理想的越冬小气候。摄: Jaime Rojo, 《国家地理》
2023年2月24日,墨西哥米却肯州,帝王斑蝶保护区内,蝴蝶在冷杉林中翩翩起舞。那里的山边是理想的越冬小气候。摄: Jaime Rojo, 《国家地理》

自1990年中期,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东部,帝王蝶迁徙数量下降了 80% 以上,三地人民正齐心协力扭转这一局面。原因包括繁殖栖息地丧失、毛虫的唯一食物乳草,由于工业化农业扩大而消失,以及气候变迁。评审认为,这个故事对环境变化和保育,提供了一个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美丽而有力量的视觉。

【北美及中美洲组,长期摄影计划,冠军】 Alejandro Cegarra《两道墙》

2023年1月20日,墨西哥伊达尔戈城,Ever Sosa 揹著女儿,从危地马拉出发,穿过苏恰特河前往墨西哥,加入了3000 名移民和寻求庇护者组成的队伍,试图前往美国。2019年,墨西哥为类似的队伍发放人道签证,但2020年,政策改变,要求解除队伍。摄: Alejandro Cegarra, 《纽约时报》/ Bloomberg
2023年1月20日,墨西哥伊达尔戈城,Ever Sosa 揹著女儿,从危地马拉出发,穿过苏恰特河前往墨西哥,加入了3000 名移民和寻求庇护者组成的队伍,试图前往美国。2019年,墨西哥为类似的队伍发放人道签证,但2020年,政策改变,要求解除队伍。摄: Alejandro Cegarra, 《纽约时报》/ Bloomberg

从2019年起,墨西哥从一个欢迎移民和寻求庇护者,从南部边境进入的国家,变成执行与美国相似的严格移民政策。在美国政府移民和外交政策改变,新冠疫症和中南美洲政治经济动荡,加剧了墨西哥边境的危机。移民家庭面临暴力和腐败。摄影师借鉴自己 2017 年从委内瑞拉家乡移民到墨西哥的经历,自2018年起拍摄这个计划,记录移民社群的困境和韧性。

【北美及中美洲组,开放形式,冠军】Mackenzie Calle《同性恋太空总署》

《同性恋太空总署》照片。摄:Mackenzie Calle
《同性恋太空总署》照片。摄:Mackenzie Calle

这个计划将虚构与事实结合,对抗美国太空计划,历来排斥 LGBTQI+ 太空人的做法。摄影师在美国太空总署和美国国家档案馆,找不到任何有关酷儿社群对太空计划贡献的文献,激发她想像出“同性恋太空总署”,这个多元包容的机构,纪庆酷儿太空人的历史。

【北美及中美洲组.优异奖】Sandra Mehl《美国第一批气候难民》

2017年11月5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Island Road 是连接Jean-Charles 岛和大陆的唯一通道。许多家庭下班后或周末在这条路上钓鱼。 在涨潮和飓风期间,道路会被淹没。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艾兰路。摄: Sandra Mehl
2017年11月5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Island Road 是连接Jean-Charles 岛和大陆的唯一通道。许多家庭下班后或周末在这条路上钓鱼。 在涨潮和飓风期间,道路会被淹没。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艾兰路。摄: Sandra Mehl

【南美组,单张照片,冠军】Lalo de Almeida 《干旱的亚马逊》

2023年10月13日,巴西,亚马逊。一名渔民走过普拉亚港,原住民社区附近,亚马逊河支流干旱的河床。摄:Lalo de Almeida, for Folha de São Paulo
2023年10月13日,巴西,亚马逊。一名渔民走过普拉亚港,原住民社区附近,亚马逊河支流干旱的河床。摄:Lalo de Almeida, for Folha de São Paulo

2023年,亚马逊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干旱,对原住民、农村和河流社区造成极大影响。普拉亚港没有公路,一般只能经过河流到达,居民必须沿著干涸的河床步行数公里才能回家。这个画面,记录了全球环境变化和亚马逊干旱的严重性。

【南美组,图片故事,冠军】 Adriana Loureiro Fernandez 《赤红的天,碧绿的水》

2022年11月24日,委内瑞拉,卡比马斯市,两名渔民在马拉开波湖,碧绿的湖面上划船。除了石油之外,湖水还被排放的化学肥料、污水和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的藻类覆盖。摄: Adriana Loureiro Fernandez, 《纽约时报》
2022年11月24日,委内瑞拉,卡比马斯市,两名渔民在马拉开波湖,碧绿的湖面上划船。除了石油之外,湖水还被排放的化学肥料、污水和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的藻类覆盖。摄: Adriana Loureiro Fernandez, 《纽约时报》

在这世纪之交,石油资源丰富的委内瑞拉一度繁荣,由油价暴跌、经济管理不善、制裁和政治不稳,令财富下降。陈旧的基建让炼油过程,泄漏出石油和甲烷,让环境受到破坏。联合国指,82% 委内瑞拉人活在贫穷之中,故事记录了工业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南美组,长期摄影计划,冠军】Pablo E. Piovano 《马普切:古代声音的归来》

2019年7月28日,智利洛斯里奥斯,马普切墓地,孩子们戴著传统恩吉拉图(Ngillatun)面具。 当地社区成功反对了兴建水坝,因为水坝可能会淹没邻近的仪式场地。© Pablo E. Piovano, Greenpeace Award, GEO,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019年7月28日,智利洛斯里奥斯,马普切墓地,孩子们戴著传统恩吉拉图(Ngillatun)面具。 当地社区成功反对了兴建水坝,因为水坝可能会淹没邻近的仪式场地。© Pablo E. Piovano, Greenpeace Award, GEO,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马普切社区是属于阿根廷和智利两个国家领土的原住民社区。他们祖先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商业开发,智利用于采矿、林业和水力发电;阿根廷用于水力压裂(fracking )。虽然新法例支持马普切人权利,但对社运者的歧视和惩罚依然存在。土地对许多马普切人来说,是文化和精神认同的一部分,商业化破坏了自然、祖先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平衡。

【南美组,开放形式,冠军】Marco Garro 《沉默的罪行》

《沉默的罪行》照片,摄:© Marco Garro, Pulitzer Center
《沉默的罪行》照片,摄:© Marco Garro, Pulitzer Center

这份研究报告收集了秘鲁亚马逊地区LGBTQI+ 群体,遭受迫害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 1980 年到 2000 年,左翼革命叛乱组织如秘鲁共产党(光明之路)及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MRTA),在多个地区恐吓、折磨和谋杀 LGBTQI+ 人仕。政府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2003年报告中,注意到这些系统性暴力,但没有承认 LGBTQI+ 群体遭受人权侵犯和伤害。

【南美组,优异奖】Gabriela Biló《叛乱》

2023年1月8日,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冲进巴西巴西利亚总统府。摄:Gabriela Biló, for Folha de São Paulo
2023年1月8日,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冲进巴西巴西利亚总统府。摄:Gabriela Biló, for Folha de São Paulo

【东南亚及大洋洲组,单张照片,冠军】Eddie Jim, The Age 《奋战,而非沉下》

2023年8月8日,斐济,基奥岛萨利亚湾。72岁的社区长老Lotomau Fiafia 和他孙子John,站在 Fiafia 记忆中,小时候的海岸线所在的地方。摄:Eddie Jim, The Age/ 《雪梨晨锋报》
2023年8月8日,斐济,基奥岛萨利亚湾。72岁的社区长老Lotomau Fiafia 和他孙子John,站在 Fiafia 记忆中,小时候的海岸线所在的地方。摄:Eddie Jim, The Age/ 《雪梨晨锋报》

基奥亚岛上住有 500多人,前身是图瓦卢(Tuvalu)于 20 世纪 40 年代,人们因海平面上升避难而来的定居点。现在,他们的渔业和农业经济受到威胁,斐济周围的 600 多个社区可能在未来几年被迫搬迁。

【东南亚及大洋洲组,图片故事,冠军】Michael Varcas《主权之战》

2023年9月22日,54岁的渔民Arnel Satam 站在他的小木船上,在试图进入黄岩岛潟湖时被中国海警追赶。摄: Michael Varcas, for The Philippine Star
2023年9月22日,54岁的渔民Arnel Satam 站在他的小木船上,在试图进入黄岩岛潟湖时被中国海警追赶。摄: Michael Varcas, for The Philippine Star

中国透过岛屿建设和海军巡逻,加强控制拥有主权的南海,令人担忧该海域或会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争执爆发的地点。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航运业经过这些水域,一半渔船在这里作业。中国阻止菲方渔民进入传统渔场作业,菲律宾政府向渔船供应粮食和燃油,延长渔船的捕鱼时间和维护作业权利。

【东南亚及大洋洲组,长期摄影计划,冠军】 Ta Mwe 《缅甸革命》

2021年2月7日,缅甸仰光,数千人聚集抗议军事政变。摄:Ta Mwe, Sacca Photo, VII Foundation, Frontline Club, W. Eugene Smith Grant
2021年2月7日,缅甸仰光,数千人聚集抗议军事政变。摄:Ta Mwe, Sacca Photo, VII Foundation, Frontline Club, W. Eugene Smith Grant

2021年2月,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引发全国的抗议,遭到军方暴力镇压,后来演变成内战, 人民国防军与全国各地叛乱组织合作,在多条战线上作战。 随著内战持续,这些联合叛军,可能在缅甸的未来发挥关重要作用。 评审赞赏摄影师的承受个人风险,记录事件的巨大勇气。

【东南亚及大洋洲组,开放形式,冠军】 Aletheia Casey 《 A Lost Place》

2023年9月21日,左边是飞狐标本,在英国伦敦伦敦大学,学院格兰特动物学博物馆。照片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由摄影师在照片上手画上颜色。右边是澳大利亚巴瑟斯特的风景,照片表面透过墨水和其他颜料进行重新加工。摄: Aletheia Casey
2023年9月21日,左边是飞狐标本,在英国伦敦伦敦大学,学院格兰特动物学博物馆。照片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由摄影师在照片上手画上颜色。右边是澳大利亚巴瑟斯特的风景,照片表面透过墨水和其他颜料进行重新加工。摄: Aletheia Casey

摄影师将殖民历史和气候变化连结起来,照片经过处理,表达她对于2019-2020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洲山火,感到可怕的情绪。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型的火灾。她将颜料和墨水直接涂在印刷品的表面上,选择性地刮擦。将自然景观和景物,变成山火造成的破坏。

【东南亚及大洋洲组,优异奖】 Arie Basuki 《Cileungsi River》

2023年8月27日,印尼 Curug Parigi,一名居民在Cileungsi 河中钓鱼,那里曾经是风景优美的瀑布。 水面上的浓稠泡沫,来自附近工业废水。 摄: Arie Basuki
2023年8月27日,印尼 Curug Parigi,一名居民在Cileungsi 河中钓鱼,那里曾经是风景优美的瀑布。 水面上的浓稠泡沫,来自附近工业废水。 摄: Arie Basuki

【以哈战争评审特别奖】Leon Neal 《超新星音乐节现场后续情况》( The Aftermath of the Supernova Festival Attack)

2023年10月12日,以色列雷姆,一名以色列安全部队官员,在超新星音乐节现场,查10 月7 日哈马斯袭击受害者的个人物品。袭击导致约1200 人死亡,超过2500人受伤,音乐节的参与者和附近社区约250人被劫为人质。摄:Leon Neal,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12日,以色列雷姆,一名以色列安全部队官员,在超新星音乐节现场,查10 月7 日哈马斯袭击受害者的个人物品。袭击导致约1200 人死亡,超过2500人受伤,音乐节的参与者和附近社区约250人被劫为人质。摄:Leon Neal, Getty Images

【以哈战争评审特别奖】Mustafa Hassouna《以色列空袭加沙》

2023年10月19日,加沙市,一名居民走过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房屋。空袭撃中了25 个公寓大楼,截至2024年3月4日,以哈战争中,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袭撃造成3万人死亡,7万人多受伤。摄:Mustafa Hassouna, Anadolu Images
2023年10月19日,加沙市,一名居民走过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房屋。空袭撃中了25 个公寓大楼,截至2024年3月4日,以哈战争中,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袭撃造成3万人死亡,7万人多受伤。摄:Mustafa Hassouna, Anadolu Image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惘闻乐队:疫情两年封控创作新专辑,“有那么多恶果,哪颗才是你种下的?”

2024年4月3日 17:56

「“有那么多火种,哪颗才是你播撒的?”“趋同,所有东西都朝着一个方向,要做什么就要挤压,榨干最后一滴血。”」

特约撰稿人 杨不欢

中国后摇滚乐队惘闻,乐队目前由吉他手谢玉岗、吉他手耿鑫、贝斯手徐增铮、鼓手周连江、键盘手张岩峰和号手黄凯组成。摄:林振东/端传媒
中国后摇滚乐队惘闻,乐队目前由吉他手谢玉岗、吉他手耿鑫、贝斯手徐增铮、鼓手周连江、键盘手张岩峰和号手黄凯组成。摄:林振东/端传媒

把耻辱当成苦酒和鲜血——《辛丑》

这个3月,后摇乐队惘闻在中国南方五个城市举行成立25周年的巡演。从中国摇滚乐成长的时间线来对照,这只1999年成立于辽宁省大连的乐队,是只名副其实的“老”乐队。25年,乐迷里也已经转换了不知多少世代,而乐队场景里常见的纷争、解散、重组⋯⋯似乎都没有太多与他们的瓜葛,稳定度的同时他们也维持著高频率、高能量的创作。

从1999年第一张专辑开始,不计其他创作,25年里惘闻共发行了12张专辑,几乎是两年一张。最新一张专辑《辛丑|壬寅》是2022年底发布的。“辛丑”是2021年,“壬寅”是2022年,专辑写的就是这两年,众所周知,这也是中国一切随疫情部署的两年。在大连,那是今天这个地区封控,明天那地区封控,每个区政策都不一样的时候。

当其时乐队要凑齐人排练十分困难,六个成员住在大连的不同区,封控时间不一。而工作室经常整座楼就被关闭了。成员没法做音乐,谢玉岗每天也只能在家里呆着。“每天要去做核酸(检测)。录音、创作计划都被打乱了。”他说,“你会很焦虑,这焦虑源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回归正常到底是哪一天,完全不确定。这种焦虑肯定会影响创作。”

而疫情中被压抑的文艺与文化能量,在刚过去的一整年时间里,在中国似乎得到极大程度的释放,这可以从中国疫后各地大中小型音乐节、摇滚演出、live house产业成为话题的热潮中看到。除了进来中国的外地、外国乐队(虽然伴随著依然严格的审查),中国乐队也继续疫情前的轨迹,外出演出与巡演。例如惘闻在中国巡演的同时,也刚刚宣布5月的欧洲与英国巡演。此前,因为他们曾三次出现在欧洲最大的器乐音乐节Dunk!Festival上,还被评选为2015Dunk!Festival上最大惊喜,很多人说,他们是中国“后摇”的名片。

中共如何破解威权宣传的两难困境:新媒体时期的官媒策略与大众动员技巧分析

作者 肖克艾
2024年4月3日 13:27

「官媒超出预期地全面激发了群众的兴趣和认可度,“十年前,没有人读《人民日报》,今天,所有人都读《人民日报》”。」

肖克艾

2023年7月1日,中国武汉,年轻人举红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摄:Ren Yon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7月1日,中国武汉,年轻人举红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摄:Ren Yon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习近平在其2013年刚刚上任中共总书记时曾这样强调过。然而,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内部逻辑和结构,外界的观察者却往往只能做出捕风捉影的黑箱式解读。

近期,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政治传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上的论文,对中国的宣传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经作者授权,端传媒将该论文编译为中文,并简化了其中较为理论化的部分,重点译介关于宣传系统组织结构和话语策略的内容,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宣传工作的意涵。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威权宣传的两难困境

在社会主义语境中,宣传工作对意识形态正统性和意识形态的大众接受度往往存在着一个“既要又要”的困境。

一方面,列宁主义中包含着对普罗大众的不信任(这一点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列宁认为,革命工作必须由掌握历史真理的知识精英领导——正如列宁本人在《怎么办》明确表示的:“工人中不可能自发形成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它必须从外部传输给他们。” 以列宁组织为指导原则的苏共和中共都由此发展了其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理念:先锋政党将先进思想传输给落后的民众,这依赖于从上到下的组织和说教。

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运行也需要基层被动员,参与到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做贡献之中来。群众不能仅仅是顺从,还要有活力。正如历史学者 David Hoffmann 所指出的:即便是非民主国家,也需要它的公民了解“国家利益”之所在、自己的职责使命并投身于其中,这个目标也要依靠宣传或者广义上的公民教育来完成。

简而言之,宣传工作需要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一体,这个充满张力的目标自20世纪初以来就困扰着宣传工作者。列宁派遣的布尔什维克宣传队在农村进行正统但枯燥抽象的阶级意识说教,对群众缺乏吸引力;而斯大林依靠更好理解、更有煽动性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获得了民众对政权的支持,代价则是背离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列宁的国际主义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宣传机关并不讳言类似困境的存在:几十年来层级化、充满条文、纪律和禁令的宣传方式有巨大惯性;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宣传也需要更有效地抵达和动员公众。从邓小平时期起,宣传方针一直在“定于一尊”和“各显神通”之间摇摆。在2016年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指出宣传工作面临着“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问题——这一借自改革开放期间对经济工作困境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如今的宣传阵地。

花莲7.2级强震已致多人遇难,921后最大,楼房倾斜,苏花公路截断

「当地居民对端传媒表示,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地震的摇晃程度很长,令人受到强烈惊吓。」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许伯崧 特约撰稿人 萧函青 发自台北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花莲一座红色建筑部分倒塌。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花莲一座红色建筑部分倒塌。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台湾花莲县外海今天(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发生芮氏(港译:黎克特制)7.2强震,全台震感强烈。

截至台北时间19时,台湾中央应变中心统计指地震共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包括得卡伦步道3人、台9线与台8线各2人、欣欣水泥和仁矿区1人,均遭落石击中遇难,另外1人是受困花莲天王星大楼的住户,被搜救人员发现时已遇难。此外,地震还造成946人受伤,仍有137人受困。

已传出死伤,花莲有建筑受损,苏花公路截断

根据台湾气象署地震中心,这是继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最大的地震规模。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山区发生芮氏7.3以上地震,导致超过5万座楼房倒塌,超过2000人遇难。

气象署指出,花莲这起强震的地震深度为15.5公里,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东南方25公里(位于台湾东部海域),最大震度位于花莲县,达到6强。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表示,这是极浅层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台北因为盆地效应,高楼层的感受会更明显。

过去台湾规模6至7的地震一年会发生2至4起,规模7以上较少。此次是921大地震后,25年来最大的强震。最大震度6发生在花莲,宜兰、台北等地区为5强与5弱。

台湾同时也发布海啸警报,沿海居民在社群媒体上反应收到国家级海啸警报通知。海啸警报已于11时解除。不过,以往在地震中会收到的国家级警报却未响起。气象署对此表示一开始预估震度偏低,包含双北等6处地区震度未达发布标准。

2024年4月3日,台湾新北市近海地区公寓,地震后屋内家具倒塌。摄:Fabian Hamacher/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4月3日,台湾新北市近海地区公寓,地震后屋内家具倒塌。摄:Fabian Hamacher/Reuters/达志影像

台湾已经在上午9点开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由内政部长林右昌主持,总统蔡英文也于10点到达现场听取各部会报告,她表示“大地震后已发生多起余震,中央地方政府要相互合作,让伤害降至最低,相关讯息传递正确性,希望一切平安。”各县市已开设灾害应变中心。

根据消防署10点的简报,较严重灾情集中在花莲,共有15处建物倒塌,目前仍有部分民众待援。

在公路部分,根据社群媒体图片和综合媒体报导显示,位于花莲北部的苏花公路的隧道群受地震影响出现大量险情,致宜兰到花莲之间的公路交通被直接截断。其中,大清水隧道入口处的公路整体崩塌,下方露出数十米深的山谷;锦文隧道有大量土石崩落而无法通行;崇德隧道口落下巨石和大量碎石堆积地面。

此外,此次地震后续余震不断。据《联合报》报导,主震后一小时之内就已经录得7起余震。而截至发稿时,根据中央气象署纪录,已经有超过40起余震,其中最大震级达到芮氏6.5,另有多次达到5以上。气象署表示,未来3至4天会持续发生余震。

根据目前网上消息,花莲当地有两起大楼倒塌受到关注,一处为花莲重庆中山路口的“天王星”大楼,其因严重倾斜,最底层部分商店被压倒,民众表示,地震第一时间梁柱龟裂、磁砖掉落,大楼接著应声下塌,有多名民众受困,消防队进入搜救,目前已救出12人,还有6人受困;另一处则是北滨街的“透天”(独立小楼)建筑物,有报导指该屋没有人员被困,屋主仓皇中紧急逃生但确保了人员安全。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地区发生7.4 级强烈地震,造成灾难,寻找倾斜建筑物内的拯救人员。摄:Zhang Bin/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地区发生7.4 级强烈地震,造成灾难,寻找倾斜建筑物内的拯救人员。摄:Zhang Bin/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花莲民众:震感强烈,有人被困途中,有人接送孩子

今日(4月3日)一早6点多即驱车前往台北的罗女士告诉端传媒,她与先生在8点左右于连接花莲与宜兰苏澳镇的苏花公路上遇上地震,先是看到窗外的水泥厂冒出烟雾或粉尘,接著在高架路段感受到一阵晃动,像云霄飞车般起伏,路面明显隆起,前后车辆都停驶下来。

罗女士指他们原本卡在和平到南澳中间的隧道里,后来试著离开,出来苏澳后计划南返花莲,但也因为路断了回不去,原先打算绕道东澳路段,但听说山区一带也有落石,也无法北上,现在南北向进退不得。

“现在现场车辆因为无法通行都停在路上,像一条车河,”罗女士说明,往花莲的路上有许多救援车开过,救护车的响声也持续呼啸而过,路旁有许多店家提供便当给救援人员,他们应该想前进花莲援救。

罗女士表示,他们会想办法离开,但目前情况进退不得,询问交通警察也回答不清楚什么时候路会通,“大家都不能过,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地震后,台北地铁高架轨道受损。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地震后,台北地铁高架轨道受损。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另一名居住花莲市区的林先生对端传媒说,今天一早他准备要出门接长辈就诊,不料开始一阵天摇地动,虽然出生长大都在花莲,对花莲频繁的地震也早已习惯,“但摇晃的瞬间,还是觉得‘哇!怎么这么大!’”摇晃不是横向移动,更有上下震动的迹象,“发生上下震动时,花莲人会特别警觉”。他表示这场地震摇晃的时间十分漫长。(延伸阅读:《花莲大地震之后:“我们真的住在断层上,要学著与断层共生”》)

在电访当下,全台又发生有感余震,林先生说花莲当地余震没有停过,他下楼查看灾情,路边的机车已经倾倒一片。他说,地震后市区电力供应断断续续,长辈就诊也因此被打断。

家住花莲县新城乡,在市区工作的 Nini Ko 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开车。“开到一半突然剧烈摇晃,我以为车子坏掉或是破胎了。”她减速停车,发现后面几台车也是急停闪黄灯,才知道是大地震。

她表示当时她刚把孩子送到市区学校,地震后接到停课通知。小孩在学校戴好防震头套,被疏散到操场,然后到校门口等家长。“我儿子还问老师说书包在教室,作业怎么办?”老师慌乱地说:生命比较重要!

Nini 告诉端传媒记者,一路上严重塞车,很多家长都赶著接小孩。一路上商店都停业了,店家忙著整理货品。饭店的客人都被疏散到马路上。

而接孩子到家,惊魂未定又发生余震。孩子还在惊恐中,即使余震过了,也一直带著戴著学校发的防灾头套,蹲低身体。她和孩子互相安慰,试图平复心情。“花莲地震很多,学校昨天才刚防震演习过。”

Nini正好在花莲的政府单位工作,她得知政府已经成立安心关怀站,提供民众紧急咨询。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规模7.2强震,造成中和区连城路160号仓库倒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规模7.2强震,造成中和区连城路160号仓库倒塌。摄:陈焯煇/端传媒

全台震感强烈,许多民众被强震吓醒

由于强震发生时为上午8点左右,许多民众在睡梦中被强震吓醒,但更多人正准备上班、上学或在清明连假返乡的交通过程。

震后,震度最大的花莲县先发布停班停课,台北市也紧急宣布学校可自行决定是否停课。

民众在网上发出屋内物品倒塌、猫狗吓坏的画面。全台多处出现大楼的磁砖外墙如雪片般剥落的情况。也有人抱著孩子在空旷的街上不敢回家,余悸犹存说“想起当年的921地震”。

本次地震发生后,网路社群上传出一些消息,例如“新北市停班停课”“龟山岛的龟首断掉”,新北市长侯友宜马上澄清停班停课是不实资讯;东北角及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则表示龟首未断,而是土石崩落。

全台交通部分,地震之后各县市的捷运都一度停驶。由于捷运停驶,要上班的民众从捷运蜂拥至公车站排队。截至发稿时,台北捷运已恢复通车。而新北捷运环状线中和段则传出有位移状况。此外,台铁、高铁与机场捷运皆受影响,也因故调整班次。

前花莲县长,现任国民党立委傅崐萁在脸书表示,地震发生时正在开车,原要赶往花莲救灾,但火车停驶,宜兰通往花莲的公路目前中断,只能改绕西台湾的公路并从南部绕到花莲。至截稿为止,内政部长林右昌已联络傅崐萁一同搭乘直升机飞往花莲勘灾。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新北市一个地陷现场。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新北市一个地陷现场。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过去十年中,花莲曾经历两次较大地震影响。

其中,2018年2月6日发生的芮氏6.2地震和贯穿花莲市区的米仑断层地质敏感区有关,导致多座大楼和民居严重倾斜、底层被压倒,包括9名中国大陆与2名加拿大籍香港人在内的17人遇难。(延伸阅读:《统帅饭店最后一夜:“最后一个客人安全,我才能离开”》)

2022年9月18日的芮氏6.8地震则发生在台东县池上乡,地震中花莲县玉里镇一栋三层楼房建筑倒塌,大禹里一间水泥预拌厂1名工人被压伤身亡。(延伸阅读:《花东连续地震后:从繁荣走向老迈的玉里,遭震灾夹击的生机》)

本次花莲地震后,日本也发出海啸警报。根据《读卖新闻》报导,日本气象厅在地震后向冲绳本岛地区、宫古岛和八重山地区发布海啸警报。到上午9点18分,与那国岛、石垣岛和宫古岛等地出现约30公分海啸。相关警报在中午解除。

此外,据香港《星岛日报》报导,和台湾南部相隔海峡的中国大陆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沿海部分铁路和高铁线路也调整运行速度和班次以确保安全,并因此出现晚点情况。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日报|土地方选举反对派大胜;马英九抵广东;以轰炸伊驻叙使馆与救援车队

2024年4月2日 21:00

「伊朗曾就袭击预警俄国;台北食物中毒案环境验出米酵菌酸;印尼当选总统应邀访问中国」

2024年4月1日,日本航空 (JAL) 集团新聘员工在东京羽田机场的集团成立仪式上放纸飞机。摄:Issei Kato/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4月1日,日本航空 (JAL) 集团新聘员工在东京羽田机场的集团成立仪式上放纸飞机。摄:Issei Kato/Reuters/达志影像

预告:2024年4月4日星期四清明节,日报栏目将休息一天。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路透社日籍摄影师Issei Kato :2024年4月1日,日本航空 (JAL) 集团新聘员工在东京羽田机场的集团成立仪式上放纸飞机。

今天是2024年4月2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6条新闻:

土耳其地方选举反对派大胜

综合土耳其媒体报导,在3月31日结束的土耳其地方选举中,反对党阵营取得了空前胜利。

地方选举选出土耳其全国30个市、1363个区的首长和21001名政务委员等职务。其中,最大反对党共和人民党(CHP)获得了14个市和406个区首长;总统埃尔多安所属的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AKP)则仅获得12个市和493个区首长,相比2019年失守超过300个区首长席位。得票率方面,共和人民党共获得超过37%选票,正义与发展党则22年来首次在全国同时举行的选举中退居第二。

其中,土耳其前五大都市——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布尔萨(Bursa)和阿达纳(Adana)的市政首长全部由共和人民党获得。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共和人民党籍市长伊马莫鲁(Ekrem İmamoğlu)和亚瓦什(Mansur Yavaş)分别以11个百分点和接近30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成功连任。

这也是共和人民党1977年之后第一次在地方选举中拿到超过30%选票。

是次选举投票率约78%,比2019年的上次同类选举低6个百分点,也比2023年土耳其大选的第一轮选举低9个百分点。

有关土耳其地方选举和政治变化,请关注 Whatsnew 栏目的后续报导。

以色列疑轰炸叙利亚伊朗使馆与人道主义援助车队

据路透社4月1日报导,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伊朗大使馆当日遭到轰炸,包括3名伊朗高级指挥官在内的至少7名军事顾问在事件中身亡,其中有伊斯兰革命卫队精锐情报和特展部门“圣城旅”的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

伊朗指控以色列制造了该起袭击,伊朗外交部表示“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违反了所有国际义务和公约”,伊朗外交部又表示,伊朗将在“保留采取反措施的权利”的同时,“决定对侵略者的反应类型和惩罚”。4月2日,伊朗外交部传召了瑞士驻伊朗临时代办并向其通报了袭击细节,又强调美国政府作为以色列的“支持者”,必须“承担责任”。自1979年以来,瑞士一直是美国在伊朗的委托保护国(Protecting Power)。

在4月2日以色列议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以色列国防部长表示以色列将“到处行动”,让“针对以色列的行动付出沉重的代价”。

慈善组织世界中央厨房(World Central Kitchen)4月2日指尽管其已与以色列军方进行协调, WCK 的援助援助车队在加沙(台译:加萨)“非冲突区”运送人道主义粮食物资时遭到以色列空袭,事件造成7名援助人员死亡,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波兰、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巴勒斯坦籍公民。WCK 与其合作伙伴美国近东难民援助组织(Anera)在事件后均即时暂停在加沙地区的行动。

WCK 的创始人 José Andrés 呼吁以色列政府“停止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停止限制人道主义援助,停止杀害平民和援助人员,并停止使用食物作为武器”。Anera 则回应指“根据国际法,占领国有义务为被占领的人民提供食物。”

澳大利亚外交部确认澳大利亚公民 Lalzawmi “Zomi” Frankcom 的死讯,并指事件“令人愤慨和不能接受”,又指其“已向内塔尼亚胡政府提出交涉,并寻求彻底、迅速的调查”。英国外交大臣呼吁以色列提供“全面、透明的解释”。波兰外交部指“波兰不同意不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不保护平民的做法。”波兰外长此后指以色列军队已承认对事件负责。以军指正在“最高级别进行彻底审查,以了解这一悲惨事件的情况”。

联合国表示,加沙地区至少有576000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正处于饥荒的边缘。国际组织难民国际(Refugee International)3月7日的报告批评以色列“毫无根据地阻碍加沙境内的援助行动,阻碍合法的救援行动,并拒绝实施真正增加人道主义援助流入加沙的措施”。以军在过去数周回应批评时一直以 WCK 为例证明其未曾阻碍救援物资进入。

马英九抵深圳开始第二次中国大陆之行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于4月1日乘坐包机抵达广东深圳,开始为期11日的第二次中国大陆之行。其将带领“大九学堂”青年学子,在广东省停留3日,之后赴陕西、北京参观。

路透社指马英九可能在下周在北京和习近平第二次见面。

中央社报导指马英九行前在桃园机场发表讲话,指希望在“当前两岸情势紧张时候”传递台湾人民“爱好和平、希望两岸交流、避免战争”的心声,“尽一己之力,推动两岸青年交流,推动两岸间减少敌意、累积善意”。

据和中国国台办系统关系密切的中评社报导,马英九一行4月1日抵达深圳后,会晤了中国国台办主任宋涛。宋“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英九的亲切问候”,并表示“要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积极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宋涛还陪同马英九参观了腾讯、比亚迪等深圳科创企业,并游览深圳湾公园。

马英九表示“两岸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血脉,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他还指“九二共识”,是两岸当年“运用智慧,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才达致难能可贵的共识”。

中央社报导还引述多名学者意见,指马英九受到接待的规格、场地都会有政治含义,从中可以看到北京对台湾是“矮化”还是尊重。

伊朗曾就袭击预警俄国

据路透社4月1日报导,在3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于发生导致144人死亡的音乐厅武装袭击之前,伊朗曾经向俄罗斯预警了“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可能对俄罗斯发动袭击的消息。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伊朗在1月发生 ISIS-K 策划的袭击事件后,伊朗安全部门逮捕了大量可疑人员,并在审讯中得知 ISIS-K 在策划对俄袭击。此后伊朗已向俄罗斯通报相关信息,但双方均不掌握具体的袭击策划时间和地点。

袭击前的3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曾发出安全警报,指接获“有关极端分子即将针对莫斯科大型集会(包括音乐会)发动袭击的报道”,建议在莫斯科的美国公民“在未来48小时内避免大型集会”。

《纽约时报》指美国今年3月收集到的情报显示,ISIS-K 一直在计划对莫斯科发动袭击。《纽约时报》又引述美国反恐官员称美国已向“俄罗斯同行”共享了信息。不过,当时普京称警告是“彻头彻尾的敲诈”,旨在破坏俄罗斯社会的稳定。

根据莫斯科袭击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Whatsnew 栏目已刊出的报导

台北食物中毒案环境验出米酵菌酸

据中央社4月2日报导,台北市政府表示台大法医所在此前发生导致2人死亡的严重食物中毒事件的宝林茶室采集的环境及生物检体中验出米酵菌酸阳性反应。

台北市长蒋万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确认“宝林责任跑不掉”,并已同步将讯息转知检警,待完整报告出炉后正式移送。

此前,台北市知名素食餐厅“宝林茶室”信义 A13店3月24日获报有多名民众到店用餐后发生恶心、腹泻等情况,至今2例死亡,分别为39岁与66岁的男性,两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肝肾衰竭情况,急救无效。

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是一种强烈的粒线体呼吸毒素,多于食物受致病型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后由该菌分泌生成,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且无解药。印尼、中国大陆等地曾多次出现发酵椰子保存不当、泡发木耳过久、凉皮、粿条处置不当而导致的米酵菌酸中毒致死事件。

印尼当选总统应邀访问中国

《人民日报》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在北京同到访的印尼当选总统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会面,双方讨论了中国印尼关系和国际局势。

报导指习近平祝贺普拉伯沃当选总统,并强调“中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印尼关系,愿同印尼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

普拉伯沃则称“中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和印尼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他指会延续印尼现任总统佐科的对华友好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恪守印尼政府一贯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同中方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此外他还感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主持公道正义”。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指普拉伯沃还有6个月才会正式就任总统,此时就获邀访问中国是打破了惯例,显示中国极为重视同印尼关系。

普拉伯沃和印尼前反共独裁者苏哈托关系颇深,2014年与2019年连续在两届总统选举中败给现总统佐科,此后的2019年他决定接受佐科邀请加入政府担任国防部长,二人关系变得密切。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他和佐科的长子、梭罗市长吉布兰(Gibran Rakabuming)搭档,成功当选新一届印尼总统。

有关普拉伯沃当选反映的印尼政治和公民社会生态,请参阅国际栏目此前的深度报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中国央企竞标首遇欧盟反补贴条例,冲击效应仍可能持续扩大|Whatsnew

2024年4月2日 10:00

「值得观察的是,欧盟在此次调查中所做出的判断对中国电动车的类似调查有何影响。」

特约撰稿人 洛松齐

2023年5月18日,中国天津,中车集团展位在第七届世界智慧大会展出。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5月18日,中国天津,中车集团展位在第七届世界智慧大会展出。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3月26日,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东(Thierry Bre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央企“中国中车”已退出保加利亚组织的公共采购招标。

根据保加利亚公共采购登记处的信息,该招标涉及20辆推拉式电力动车组及其15年的维护服务,价值约为6.1亿欧元。除中车外,还有西班牙 Talgo 公司参与竞标。

保加利亚媒体 [Economic.BG 指]这项招标是“保加利亚复苏及复原计划”的一部分。这项价值104亿欧元的计划由欧盟委员会资助63亿欧元,旨在促进保加利亚在疫情后的复苏,其中绿色转型的部分提出要为保加利亚的郊区与区域间铁路引入新兴电动机车。

布雷东在声明中指出,中车是在欧盟委员会宣布根据《外国补贴条例》(FSR)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撤回其投标的。

2017年,欧盟委员会首次在一份报告中关注非欧盟的国家补贴可能对欧洲内部市场造成的“市场扭曲”问题。2019年,欧洲议会与理事会就此问题通过了《外国直接投资条例》(FDI Regulation),当中规定了欧盟成员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机制的最低要求以及成员国间协调外商直接投资审查的机制,条例又强烈“鼓励”各成员国建立这一机制。

2020年,欧盟委员会又发布一份白皮书,特别关注非欧盟国家补贴的问题。欧盟委员会特别指“非欧盟国家为进入欧盟市场的企业提供各类外部补贴的行为,对欧盟内部市场的公平竞争造成了扭曲性影响,对欧盟开放的贸易市场和投资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亦破坏了欧盟各种经济活动的公平竞争环境。”欧盟委员会又在该白皮书中详细提出针对非欧盟国家补贴的事前及事后审查机制。(延伸阅读:《欧盟境内一带一路工程之一的匈塞铁路正面临困难》)

2021年,在该白皮书的基础上,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外国补贴条例》FSR 草案,并在2021年11月正式通过该法案。该法案于2023年1月12日正式生效。

根据 FSR,“补贴”这一定义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其既包括赠款、注资、贷款、担保,也包括债务减免、税收优惠甚至是提供或购买产品或服务,而判断非欧盟国家补贴是否对欧盟市场的竞争造成了实际或潜在的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外国补贴的性质及金额、外国补贴的目的及条件、企业状况及相关市场、企业在欧盟市场内部从事经济活动的规模以及外国补贴对欧盟市场的作用等。

法案又要求经营者在合并欧盟企业或投标欧盟国家的公共采购招标时,一定程度下必须强制事前申报。而欧盟委员会亦可以对任何其他情况主动进行调查。若欧盟委员会认定非欧盟国家补贴扭曲了欧盟内部市场,欧盟委员会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下令偿还补贴、要求企业进行行为承诺,或者在存在重大问题的情况下取消交易等。

2024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车的投标进行调查。这是欧盟委员会首次根据 FSR 进行调查。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指出,根据中车提交的事先申报,欧盟委员会认为“有充分迹象表明该公司获得了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补贴”,因此需要进行深入调查。《金融时报》的报导指出,中车的报价比保加利亚铁路估算的成本低46.7%,比最接近的竞争对手 Talgo 的报价低47.5%,欧盟委员会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提供的17.5亿欧元补贴的结果。

当时,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中国“希望欧方审慎使用外国补贴条例工具,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为中方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不过,中车始终拒绝对此置评。直至其撤回投标,中车仍然没有回应任何媒体的置评邀请。(延伸阅读:《中欧双方高级经济官员互访,欧洲在贸易上施压中国》)

布雷东在声明中表示,“几周内,我们根据《外国补贴条例》进行的首次调查已经有了结果。我们的单一市场向真正具有竞争力和公平竞争的公司开放。我们将继续果断、迅速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欧洲的经济安全和竞争力。”这被外界视为是欧盟在非欧盟国家补贴问题上的首胜。

国际知名商事律师事务所翰宇律师事务所(Squire Patton Boggs)在其分析中指出,“如果欧盟委员会认定该公司从中国收到的财政捐款属于补贴,并且对竞争产生扭曲性影响,那么其他中国公司收到的类似性质的捐款或投资与欧盟法律的兼容性将受到质疑。”

事实上,欧盟正在对中国制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指控其受惠于“非法补贴”。欧盟委员会3月7日开始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EV)进行海关登记。这意味着欧盟在完成贸易调查后,若认为中国电动车享有不公平补贴,将可能从登记日起征收关税。(延伸阅读:《担忧本土车企,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启补贴调查》)

欧盟在本次有关中车的未完成的调查中所做出的判断对电动车的相关调查有何影响仍值得观察。

此外,美国《2022降低通胀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中的补贴条款曾引发欧盟的担忧,欧盟后续推出欧盟的绿色工业协议以应对该法案对欧洲相关产业的冲击。同时,IRA 也被广泛视为是欧盟推出 FSR 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尚不清楚 FSR 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受到 IRA 资助的企业实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