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端传媒 - 最新

无力、不信任:记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阳花现场的人

作者 许伯崧
2024年4月6日 09:00

「“我们同温层的逻辑太过平整,很难去框架到像小陈这样的人。”」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3月18日,台北,太阳花学运10周年晚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3月18日,台北,太阳花学运10周年晚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不重磅记者自留地”是端传媒新开设的专栏,由来自不同地区的记者轮值书写。这些故事也许并不重磅、也非必要,却是记者生涯中,让我们心痒难耐、不吐不快的片刻。我是本次值班的记者许伯崧,这篇自留地,来自我参加太阳花学运十周年晚会的经历。

十周年晚会

台湾太阳花学运十周年的当晚,我虽然并未安排采访工作,但还是来到十周年的晚会现场。虽然迟了些,还是赶在学运总指挥林飞帆上台前抵达。从捷运出口到立法院一带,依序路过以中国城市命名的镇江街、青岛东路、中山南路、济南路,这些街道,在十年前涌入了成千上万反对两岸服贸协议的群众。不管是出自直接的“反中”情绪、或是对黑箱程序毁坏台湾民主宪政的不满,又或是新自由主义下的反自由贸易主张,集结成千上万抗议群众的场景,却是由来自中国的城市地名所构筑,站在“中国城市”反对中国。我一边前进,一边没来由地这么想著。

这些年来,我总是从捷运二号出口出来,先是经过气派的饭店,还得留意要转入的高级华车,接著左转镇江街后便可以看到议场的建筑物。此行单纯地以一般人的心情前来绕绕,不抱任何预期向会场踏进,街道旁明显感受增多的戒备警力。

从吵嚷发散的声响到逐渐清晰的演讲,济南路从一个普通不过的街道逐渐明亮起来,向前踏进一步,视线再亮起一个刻度。在这条黑幕降沉的街道,太阳花十周年晚会的鲜黄色舞台背板,像是黑暗中的安康鱼,打著微光亮起这一片魆黑大海,我像是好奇的海底生物,缓缓地向光点游去。

在这一片平和的气氛中,我试图从脑中的碎片找出当年直播现场的残像——十年前,这里热气蒸腾,一股蓄积而来的不满情绪,化成一阵暴雨倾泻在这座盆地。十年后,这里散晃著数百名群众,一旁的 NGOs 照例出来摆摊,偶有舞台上激昂的演说晃动了黑夜。想起台湾经典电影《女朋友・男朋友》中的台词:“你先睡,睡一觉起来,台湾就不一样了。” 台湾也许不一样了,也有可能一夜之间又回到十年前,一切又回复初始。

花莲震后大楼开始拆除,受灾户物品未取出待安置,县府募款遭质疑|Whatsnew

2024年4月6日 07:00

「在巨震过后,除了持续搜救失联人员外,花莲县府再因开设“捐款专户”一事在网路上引发争议。」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花莲

2024年4月5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与亲友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与亲友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花莲县外海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发生芮氏规模(港译:黎克特制)7.2强震,全台震感强烈。此次地震为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以来台湾遭遇的最强地震,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南南东方25公里的东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属于浅层地震。地震后,台湾各处均有灾情传出,其中,以位处台湾东岸的花莲县受灾最为严重。

截至4月6日上午8点10分,地震已造成10人死亡、12人失联、637人留置、1135人受伤。除了天王星大楼倾倒造成一名住户死亡,其余罹难者多于山区活动遭落石击中、掩埋身亡。在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天王星大楼是一栋集合式住宅,地上总共九层、地下有一层,共有79户住户,主要以套房为主。“天王星”为台湾常见的住商混合住居形式,地下一楼至地上二楼为商业使用,三至八楼为居住空间,其中,多数空间均为出租。

2024年4月5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大楼位处花莲市中心,对面即为花莲“东大门”夜市,前方广场设有著知名的地标“石来运转”。“石来运转”原来花莲车站旧址。1982年,旧花莲车站正式废止后,旧车站一带商圈也随之没落。天王星大楼建于1986年,十年后,时任花莲市长蔡启塔为重现旧火车站荣光,于此处设立该石雕。

4月3日,在长达一分钟的天摇地动后,大楼楼前的梁柱震碎后应声倒下,一、二层发生沉降。九层楼高的建筑倾斜在一片扬起的烟尘之中,半倒的大楼更危急一旁的旅店,从正面观察,两栋建筑之间的空间极为压迫。

2024年4月4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因地震而倒塌的天王星大楼。摄:陈焯煇/端传媒

实际上,这不是“天王星”在地震频繁的花莲所受的第一场损伤。2018年的0206花莲大地震后,“天王星”因为建物外墙玻璃与磁砖剥落被县府贴上“黄单”,2021年在完成修复后才县府核准下解除。在台湾,“黄单”指的是建筑物非主要结构损坏,或邻近建物损坏达一定程度以上致危险;“红单”则是指建筑物主要结构,如梁、柱、外墙、楼板损坏、或是地基掏空,导致倾斜达一定程度而有危险疑虑。

在天王星大楼的倾斜事件中,一名住在七楼的女性教师在主震后已离开大楼,但后续为了回头救仍在家中的猫,在众人劝阻下依然涉险进入大楼。遗憾的是,当这名女教师在当日晚间被寻获时,受困在一楼往二楼的楼梯间压在水泥块底下,发现时已失去生命迹象。

祝祷祭祀后拆除作业动工

由于损坏程度严重,“天王星”自4月5日起进行拆除作业。5日上午9点,花莲县府在天王星大楼前的广场举办拆除工程开工仪式。

司仪首先透过麦克风说道:“恭请花莲县徐榛蔚县长、立法委员傅崐萁为天王星大楼拆除工程祭祀,祈福祝祷暨抚慰亡灵。”祭拜者手上接获立香,一行人在摆设的祭坛前对著半倒的天王星大楼虔心祝祷:“花莲县长徐榛蔚、立法委员傅崐萁,亲率陪典人员,于花莲市轩辕路2号,为天王星大楼拆除工程开工祭祀祈福。”

接著,司仪继续念出:“敬备清香酒礼、牲果食馐、金银财帛,焚香拜,虔诚恭请天地诸神佛菩萨庇佑,土地公及花莲市轩辕路2号在地地基主等开恩赦罪、慈悲成全,祈求保佑拆除工程顺利,工地人员出入平安、机械运转顺畅、造福地方繁荣、万事大吉大利。”

“拜、再拜、三拜,祈求风调雨国泰民安,拜,请集香,工程顺利,工地人员出入平安,”在司仪的引领下,祭坛前一行政客与拆除团队拿香祭拜。司仪姓鲍,是国小老师,花甲之年的他说著一口在台湾被称之为“外省”的口音。他另向记者提及,“有请工地主任,拿著槌子到危楼找柱子、墙壁与门敲槌三下。”他说,这一动作的目的是要告诉这一栋房子的地基主,也就是房子的保护神,以及里头的亡灵,“我们现在要开始动工了,请不要受到惊吓,也请保佑工地人员平安。”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祭拜活动后,拆除作业在10点展开。一部粉红色涂装的重型机具缓缓驶入现场,漆有 Hello Kitty 图案的机具先是朝高楼层位置的玻璃帷幕凿下,大量的碎玻璃喷溅而出,且随著玻璃帷幕的卸除,大量的室内物品从倾斜的大楼流泻倒下,像是从破洞喷洒而出的雪片,哗啦啦地掉在紧急运往现场稳住基座的砂石土堆上。

在3日的地震后,花莲再有近500次余震持续发生。就在拆除工程进行不到10分钟时,再度发生余震。伴随地面一阵起伏,头顶的路牌指示亦随著晃动。

受灾住户场外焦急

在机具作业时,一名中年女士随著一名年轻女子以及一名再年长一些的女性就站在铁皮搭建出的隔离墙外,看著机具一次次地凿向这过去生活的居所。

一行人均未向记者透露名字。记者向她们确认是否为住户,其中一名女性告诉我,她租屋在靠近大路边的四楼,在此承租已逾十年了,一旁再年长些的女士是她的房东,房东说,这房子她买了约三十年,房子倒了,她可以同理租客的心情,跟租客一同回到广场上找官员陈情。这名女租客焦急地跺步、不断念著自己的家当还在里面,“怎么办啊!”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女子解释说,房子倒掉后,住户一直想回去大楼取回贵重物品,但县府碍于大楼倾斜角度过于危险,何况先前已有一位教师因回去救猫而不幸失去性命,“大楼变刑案现场,我也可以理解政府的规定”,但她也说,值钱的东西都放在家里,“里头有我女儿的未来”、“要存给女儿留学的钱都还在里面啊”。

此前,徐榛蔚受访表示,为了民众的安全为考量,会再跟住户来讨论,如果在拆除安全许可下,可以用大型机具把住户物品取出。她说,天王星拆除后,住户的用品也会有暂置的地方,拆除完毕后会再让乡亲去寻找。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上楼取回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记者向该名女子询问她想回去取回的珍贵物品是什么,“是金条吗?”她低声说“对啦!”。金条在台湾为常见的传统藏品,因其稳定保值成为许多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她带著焦虑的语气说,地震后她完全看不到正面的讯息,她们虽然接受了县府的安置,但只安置到4月6日。也就是说,6日后的生活、住处,目前都还没有安排。虽然受灾户有成立自救会,但对焦急如焚的她来说,她更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回去拿回贵重物品。“我女儿的未来都还在里头啊。”她又无奈地向记者强调。

这名女士说,县府告诉她们,在拆除作业现场拾获的个人物品,他们会派人巡视捡回,但这没有消减她的不安,“他们怎么知道哪些是个人物品、怎么知道哪些很珍贵?”她与房东质疑“值不值钱”与“珍不珍贵”由谁来判断,“况且东西就那样唏哩哗啦哗啦掉下来,掉在土推里,你怎么看得出来哪些东西重要?”

2024年4月6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不适送医。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困在山上的人获救后不适送医。摄:陈焯煇/端传媒

她甚至担心起在危楼玻璃帷幕下巡视的人员安危,“况且你还要他们在玻璃下面找我们的东西,万一玻璃整片掉下来,那很危险啊!”她认为,县府应该要设立服务站,让每户住户登记要寻回的物品,她说如果特搜人员日前都可以进去了,那还没失去最后的唯一希望,“但县府都没有一个可以让我们登记的地方。”

据该女子回忆,2018年花莲地震后,县府还会让住户返家拿贵重物品,“但可能这次倾斜角度更大、加上康老师回去却出事”。这个解释除了猜测,也像是女子想说服自己为自己的焦急找一个愿意放下的理由。

随后,她找上一名穿著印有县政府背心的人员,该名人士不断安慰他,告诉她政府的为难,他还举例说还有人要回去拿珍藏多年的酒,“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清出来的物品政府也会尽力找寻”。他又试著要住户放下,也要她放松心情,“遇到就是遇到了,也只面对了。”四处碰壁的该名女士,尔后随著房东与另名始终沉默不语的年轻女子离去。

稍早,另一名7旬妇人也焦急地在广场求助现场官员让他们进去捡家当,她称自己住在六楼,希望官员在拆除作业时可以帮忙留意家中一个灰色背包,“我儿子去年中风,背包里有证件跟钱,”她对著大批记者说,“有多少钱我也忘了,虽然不多,但很重要,吃饭钱都在里面,是我儿子中风后亲戚帮助的钱!”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3日,一幢受损的大厦遭拆除。摄:陈焯煇/端传媒

花莲县府开捐款专户引争议

据台湾中央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分析,地震的发生受到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欧亚板块所累积的能量,因为两个板块挤压导致地震频繁,该次规模7.2与九二一地震的7.3相近,但九二一震央在陆地上,灾情更为严重。

此外,依据气象署统计,截至5日上午9时16分,总计已发生487起余震,其中两起余震超过规模6,规模5到6的余震也有18起。吴健富是日向媒体说明,根据统计资料,余震发生的次数跟规模趋于稳定,较大规模的余震趋于平缓,小区域的余震则还有持续在进行能量释放。

不过,离开天王星大楼灾区,即便余震不断,但花莲市区气氛显得相对平和。对比2018年0206花莲地震,或是2022年的台东918强震,前者导致多栋大楼倾倒,后者亦造成大型桥梁翻搅断裂,0403花莲强震规模虽达7.2,但灾损情况相对还在控制范围。此前,花莲县长徐榛蔚表示,全县有43栋屋损,其中最严重的有四栋。

在巨震过后,除了持续搜救失联人员外,花莲县府再因开设“捐款专户”一事在网路上引发争议。

2024年4月6日,花莲,救援直升机载著困于山上的乘客,飞过山泥倾泻的地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6日,花莲,救援直升机载著困于山上的乘客,飞过山泥倾泻的地区。摄:陈焯煇/端传媒

针对花莲的受灾情况,行政院先是拨款3亿元给花莲县府,再责成卫福部辖下公设财团法人赈灾基金会开设专户接受捐款;同时花莲县府也开办帐户接受外界捐款。不过,在2018年花莲地震后,花莲县府募得27.9亿的赈灾捐款,直到2022年尚有10亿元未执行,四年来累计利息有851万元。这样的爆量的捐款也发生在2016年台南大地震,是次震灾捐款达43亿元,直到2018年仅花去23亿元,也就是有一半的捐款还未使用。而台南市府与花莲县府,后续也将余款转至“重大灾害赈灾捐款专户”使用。

不过,花莲县府此次争议,更来自2018年赈灾募款流向屡遭检视,例如有100万元的款项用作“地震装置艺术”而遭批评。此外,依据灾害捐款收支统计表内容,前县长傅崐萁主政的县府曾提案把八亿用在观光、石材业产业纾困上,虽后来都遭搁置,不过仍有民众申请退款,最终申请退款的金额高达4753万。

同时,花莲为国民党传统执政县市。前县长傅崐萁卸任后,由其妻徐榛蔚竞选胜选,傅崐萁一家因长年称霸一方,因而有“花莲王”之称。2018年花莲地震后,花莲县府寄送“大礼包”给捐款人,内容包括感谢函、花莲地方报《更生日报》、一片 DVD 《“震”撼亚洲的震灾抢救》,内文报导则以“家园巨变 大家长傅崐萁指挥救灾”呈现傅崐萁“没日没夜”奔走于倒塌大楼,遭批评挪用捐款进行个人宣传。社群媒体上因此呼吁集中捐款卫福部专户,而非花莲县府。

面对外界质疑,徐榛蔚表示,花莲历经强震后要重建改建都是非常沈重的期待,乡亲甚至还背负著房贷走向重建之路,她呼吁,无论捐给卫福部或是花莲县府她都很感谢,两个专户都可以协助到受灾户,“希望中央跟地方一条心,让花莲尽快重建。”

2024年4月5日,花莲,救援人员为先前困在山上的人作检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救援人员为先前困在山上的人作检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有市民登记入住。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有市民登记入住。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秀林乡受地震影响道路中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秀林乡受地震影响道路中断。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一名女士抱著自己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收容中心内,一名女士抱著自己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居民被迫撤离大厦,行李上有一幅家庭照。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居民被迫撤离大厦,行李上有一幅家庭照。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的收容中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的收容中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得知亲人获救后,亲友们互相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得知亲人获救后,亲友们互相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名医师为疲累的救援人员拔罐。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名医师为疲累的救援人员拔罐。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集合并等待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5日,花莲,一幢因地震而受损的大楼,居民集合并等待上楼取回个人物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地震引发山崩,沙泥堵塞道路。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4日,花莲,地震引发山崩,沙泥堵塞道路。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从学运领袖到走入体制,林飞帆离开“太阳花”现场之后|端闻 Podcast

「从学运抗争者走进体制,有哪些事是他25岁从没想过,到35岁才逐渐明白的?」

端传媒台湾组主编 许伯崧、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林飞帆。摄:陈焯煇/端传媒
林飞帆。摄:陈焯煇/端传媒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太阳花学运十年,当年的运动者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

林飞帆,从十年前太阳花学运的总指挥到今日担任民进党智库董事,作爲上一个20世代,从街头抗争到进入了体制,他对新一代的20世代有什麽看法?有哪些事是他25岁从没想过,到35岁才逐渐明白的?

十年之间,台湾社会与政治景观经历不少变动。林飞帆的人生转变,某部份标示着社会运动与体制内部改革之间的複杂关係。他说,当初加入民进党,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中国威胁」的担忧。

然而,在「抗中保台」、「护国保台」的政治叙事未能持续吸引新一代20世代选民的情况之下,他又如何看待并回应年轻一代的政治需求和期望呢?

本期的「端闻」,台湾组主编许伯崧专访林飞帆,除了讨论太阳花学运的政治遗产,也将进一步了解,这场学运如何改变他的人生,即便多年后进入体制,他能否将此置于身后,或者,这场学运带来的碰撞与拉扯至今仍是他无法摆脱的。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製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製: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製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吴柏翰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花莲7.2级强震已致多人遇难,921后最大,楼房倾斜,苏花公路截断

「当地居民对端传媒表示,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地震的摇晃程度很长,令人受到强烈惊吓。」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许伯崧 特约撰稿人 萧函青 发自台北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花莲一座红色建筑部分倒塌。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花莲一座红色建筑部分倒塌。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台湾花莲县外海今天(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发生芮氏(港译:黎克特制)7.2强震,全台震感强烈。

截至台北时间19时,台湾中央应变中心统计指地震共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包括得卡伦步道3人、台9线与台8线各2人、欣欣水泥和仁矿区1人,均遭落石击中遇难,另外1人是受困花莲天王星大楼的住户,被搜救人员发现时已遇难。此外,地震还造成946人受伤,仍有137人受困。

已传出死伤,花莲有建筑受损,苏花公路截断

根据台湾气象署地震中心,这是继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最大的地震规模。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山区发生芮氏7.3以上地震,导致超过5万座楼房倒塌,超过2000人遇难。

气象署指出,花莲这起强震的地震深度为15.5公里,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东南方25公里(位于台湾东部海域),最大震度位于花莲县,达到6强。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表示,这是极浅层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台北因为盆地效应,高楼层的感受会更明显。

过去台湾规模6至7的地震一年会发生2至4起,规模7以上较少。此次是921大地震后,25年来最大的强震。最大震度6发生在花莲,宜兰、台北等地区为5强与5弱。

台湾同时也发布海啸警报,沿海居民在社群媒体上反应收到国家级海啸警报通知。海啸警报已于11时解除。不过,以往在地震中会收到的国家级警报却未响起。气象署对此表示一开始预估震度偏低,包含双北等6处地区震度未达发布标准。

2024年4月3日,台湾新北市近海地区公寓,地震后屋内家具倒塌。摄:Fabian Hamacher/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4月3日,台湾新北市近海地区公寓,地震后屋内家具倒塌。摄:Fabian Hamacher/Reuters/达志影像

台湾已经在上午9点开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由内政部长林右昌主持,总统蔡英文也于10点到达现场听取各部会报告,她表示“大地震后已发生多起余震,中央地方政府要相互合作,让伤害降至最低,相关讯息传递正确性,希望一切平安。”各县市已开设灾害应变中心。

根据消防署10点的简报,较严重灾情集中在花莲,共有15处建物倒塌,目前仍有部分民众待援。

在公路部分,根据社群媒体图片和综合媒体报导显示,位于花莲北部的苏花公路的隧道群受地震影响出现大量险情,致宜兰到花莲之间的公路交通被直接截断。其中,大清水隧道入口处的公路整体崩塌,下方露出数十米深的山谷;锦文隧道有大量土石崩落而无法通行;崇德隧道口落下巨石和大量碎石堆积地面。

此外,此次地震后续余震不断。据《联合报》报导,主震后一小时之内就已经录得7起余震。而截至发稿时,根据中央气象署纪录,已经有超过40起余震,其中最大震级达到芮氏6.5,另有多次达到5以上。气象署表示,未来3至4天会持续发生余震。

根据目前网上消息,花莲当地有两起大楼倒塌受到关注,一处为花莲重庆中山路口的“天王星”大楼,其因严重倾斜,最底层部分商店被压倒,民众表示,地震第一时间梁柱龟裂、磁砖掉落,大楼接著应声下塌,有多名民众受困,消防队进入搜救,目前已救出12人,还有6人受困;另一处则是北滨街的“透天”(独立小楼)建筑物,有报导指该屋没有人员被困,屋主仓皇中紧急逃生但确保了人员安全。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地区发生7.4 级强烈地震,造成灾难,寻找倾斜建筑物内的拯救人员。摄:Zhang Bin/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地区发生7.4 级强烈地震,造成灾难,寻找倾斜建筑物内的拯救人员。摄:Zhang Bin/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花莲民众:震感强烈,有人被困途中,有人接送孩子

今日(4月3日)一早6点多即驱车前往台北的罗女士告诉端传媒,她与先生在8点左右于连接花莲与宜兰苏澳镇的苏花公路上遇上地震,先是看到窗外的水泥厂冒出烟雾或粉尘,接著在高架路段感受到一阵晃动,像云霄飞车般起伏,路面明显隆起,前后车辆都停驶下来。

罗女士指他们原本卡在和平到南澳中间的隧道里,后来试著离开,出来苏澳后计划南返花莲,但也因为路断了回不去,原先打算绕道东澳路段,但听说山区一带也有落石,也无法北上,现在南北向进退不得。

“现在现场车辆因为无法通行都停在路上,像一条车河,”罗女士说明,往花莲的路上有许多救援车开过,救护车的响声也持续呼啸而过,路旁有许多店家提供便当给救援人员,他们应该想前进花莲援救。

罗女士表示,他们会想办法离开,但目前情况进退不得,询问交通警察也回答不清楚什么时候路会通,“大家都不能过,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地震后,台北地铁高架轨道受损。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地震后,台北地铁高架轨道受损。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另一名居住花莲市区的林先生对端传媒说,今天一早他准备要出门接长辈就诊,不料开始一阵天摇地动,虽然出生长大都在花莲,对花莲频繁的地震也早已习惯,“但摇晃的瞬间,还是觉得‘哇!怎么这么大!’”摇晃不是横向移动,更有上下震动的迹象,“发生上下震动时,花莲人会特别警觉”。他表示这场地震摇晃的时间十分漫长。(延伸阅读:《花莲大地震之后:“我们真的住在断层上,要学著与断层共生”》)

在电访当下,全台又发生有感余震,林先生说花莲当地余震没有停过,他下楼查看灾情,路边的机车已经倾倒一片。他说,地震后市区电力供应断断续续,长辈就诊也因此被打断。

家住花莲县新城乡,在市区工作的 Nini Ko 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开车。“开到一半突然剧烈摇晃,我以为车子坏掉或是破胎了。”她减速停车,发现后面几台车也是急停闪黄灯,才知道是大地震。

她表示当时她刚把孩子送到市区学校,地震后接到停课通知。小孩在学校戴好防震头套,被疏散到操场,然后到校门口等家长。“我儿子还问老师说书包在教室,作业怎么办?”老师慌乱地说:生命比较重要!

Nini 告诉端传媒记者,一路上严重塞车,很多家长都赶著接小孩。一路上商店都停业了,店家忙著整理货品。饭店的客人都被疏散到马路上。

而接孩子到家,惊魂未定又发生余震。孩子还在惊恐中,即使余震过了,也一直带著戴著学校发的防灾头套,蹲低身体。她和孩子互相安慰,试图平复心情。“花莲地震很多,学校昨天才刚防震演习过。”

Nini正好在花莲的政府单位工作,她得知政府已经成立安心关怀站,提供民众紧急咨询。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规模7.2强震,造成中和区连城路160号仓库倒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4月3日,台湾发生规模7.2强震,造成中和区连城路160号仓库倒塌。摄:陈焯煇/端传媒

全台震感强烈,许多民众被强震吓醒

由于强震发生时为上午8点左右,许多民众在睡梦中被强震吓醒,但更多人正准备上班、上学或在清明连假返乡的交通过程。

震后,震度最大的花莲县先发布停班停课,台北市也紧急宣布学校可自行决定是否停课。

民众在网上发出屋内物品倒塌、猫狗吓坏的画面。全台多处出现大楼的磁砖外墙如雪片般剥落的情况。也有人抱著孩子在空旷的街上不敢回家,余悸犹存说“想起当年的921地震”。

本次地震发生后,网路社群上传出一些消息,例如“新北市停班停课”“龟山岛的龟首断掉”,新北市长侯友宜马上澄清停班停课是不实资讯;东北角及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则表示龟首未断,而是土石崩落。

全台交通部分,地震之后各县市的捷运都一度停驶。由于捷运停驶,要上班的民众从捷运蜂拥至公车站排队。截至发稿时,台北捷运已恢复通车。而新北捷运环状线中和段则传出有位移状况。此外,台铁、高铁与机场捷运皆受影响,也因故调整班次。

前花莲县长,现任国民党立委傅崐萁在脸书表示,地震发生时正在开车,原要赶往花莲救灾,但火车停驶,宜兰通往花莲的公路目前中断,只能改绕西台湾的公路并从南部绕到花莲。至截稿为止,内政部长林右昌已联络傅崐萁一同搭乘直升机飞往花莲勘灾。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新北市一个地陷现场。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7.3 级强烈地震,震动整个岛屿,新北市一个地陷现场。摄: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过去十年中,花莲曾经历两次较大地震影响。

其中,2018年2月6日发生的芮氏6.2地震和贯穿花莲市区的米仑断层地质敏感区有关,导致多座大楼和民居严重倾斜、底层被压倒,包括9名中国大陆与2名加拿大籍香港人在内的17人遇难。(延伸阅读:《统帅饭店最后一夜:“最后一个客人安全,我才能离开”》)

2022年9月18日的芮氏6.8地震则发生在台东县池上乡,地震中花莲县玉里镇一栋三层楼房建筑倒塌,大禹里一间水泥预拌厂1名工人被压伤身亡。(延伸阅读:《花东连续地震后:从繁荣走向老迈的玉里,遭震灾夹击的生机》)

本次花莲地震后,日本也发出海啸警报。根据《读卖新闻》报导,日本气象厅在地震后向冲绳本岛地区、宫古岛和八重山地区发布海啸警报。到上午9点18分,与那国岛、石垣岛和宫古岛等地出现约30公分海啸。相关警报在中午解除。

此外,据香港《星岛日报》报导,和台湾南部相隔海峡的中国大陆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沿海部分铁路和高铁线路也调整运行速度和班次以确保安全,并因此出现晚点情况。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重回太阳花学运现场,听见「20岁」的声音|端闻 Podcast

「十年前,「太阳花学运」改变台湾,十年后,时间改变社会与记忆,不同世代的年轻人也有着不同的学运记忆。」

端传媒台湾组主编 许伯崧、端传媒音频製作人 陈莉雅

2014年3月27日,台湾,学生抗议者继续占领立法院,一名女生站在阴影下。摄:Lam Yik Fei/Getty Images
2014年3月27日,台湾,学生抗议者继续占领立法院,一名女生站在阴影下。摄:Lam Yik Fei/Getty Images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社会运动,让三月的台北街头,陷入狂躁的情绪;十年后,「太阳花学运」的馀波,依旧瀰漫在台湾。

对一些曾经身处学运现场的青年而言,「太阳花学运」是他们的政治青春期。但随着时间的流转,台湾社会经历翻天复地的变化,如今,人们对这场学运的解读与记忆出现变动。

在这麽一场浩大的社会运动中,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立场、社会身份,而有不同的观点和记忆。这些不同视角,塑造出对于学运的认识与回忆,这突显出一个事实:没有人能拥有完全相同的学运记忆。

本期的「端闻」,製作人陈莉雅与台湾组主编许伯崧将以亲历者身份,重返学运现场。同时进一步探讨,十年来「太阳花学运」给台湾留下什麽,又是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製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製: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製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走入体制后,学运领袖林飞帆:后太阳花世代“想要一个新的政治认同”

2024年3月27日 07:00

「但这一次,年轻世代想要一个新的政治认同,或许代表一种反叛、一种叛逆的精神或潮流。」

端传媒记者 章凯闳 许伯崧 发自台北

林飞帆。摄:陈焯煇/端传媒
林飞帆。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2014年3月18日晚间,一群不满国民党立委张庆忠以30秒通过“两岸服贸协议”的学生及公民团体,冲进立法院瘫痪议事,并展开为期24日的公民运动,台湾社会也因著这种全面性的运动受到剧烈摇晃,那股盘据街道对峙的余热,依旧弥漫至今。

一念之变,十年之途,当年的运动者如今有著截然不同的际遇,各自走出不同的人生,台湾政治版块在太阳花学运后亦面临重组洗牌,公民社会随之兴起、茁壮与健步迈前,持续在后太阳花时代吹拂台湾社会。如果记忆有期,十年之后,你还记得哪些?如果记忆无法抹消,参与者又如何与其相伴?端传媒将自3月13日起,刊载太阳花学运十周年系列文章及特制页面,向著记忆的碎片发出回声。

3月18日晚间,台北的济南路上重现十年前的历史场景。数百名群众集结立法院周边,额头绑上黄色的布条、上头印有“国民党不倒 台湾不会好”的黑字,手持象征运动的太阳花。十年前的这晚,与其他学运领袖一同带领群众冲进立法院的林飞帆,再一次地站上台前,出席这场太阳花学运的十周年晚会

接下前一位宣讲者的麦克风,甫上台的林飞帆脑袋一片空白,支吾数秒后,说出口的话是先向台下的群众道歉:他说的对不起,是向过去十年身负创伤的参与者道歉,也是向对政治失望的人道歉。

相较十年前站在议场主席台上坚定宣讲的林飞帆,这晚台上的他显得百感交集。在不到五分钟的短讲中,他时而要台下的参与者,为十年前的运动成果给自己一个掌声,时而激昂地喊出“台湾人的命运,我们要自己决定”,这一份带有歉疚、喜悦与政治激情的致词,乘载了林飞帆十年来所背负的投射与标签——这场占领国会行动,成为台湾近代史上的的公民不服从运动,也冲击了香港的雨伞运动,但林飞帆无心也无愿纪念。

在十周年晚会后两日,现任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文教基金会董事的他告诉端传媒,他没有什么纪念318的仪式,忆起这段运动经历让他 PTSD 发作,“对我来讲,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学运领袖”成为媒体锚定林飞帆的关键字,但对他自己来说,他清清楚楚明白,自己仅是这场运动的“工具”,而延续24天的抗争就是他将自己工具化的过程。太阳花学运汇聚了一个社会对政治的不满,从民主程序、中国因素到自由贸易,25岁的他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被批评过渡英雄主义、骂他占尽运动的光环,“有人喜欢我、也有人不喜欢我,但无论如何,我都得去承担这个结果。”

2019年加入民进党担任副秘书长一职,讥讽与批判也跟著如影随形,当体制外的运动者进入了体制,这样的不谅解也许伴随著是更大的期待与更大的失落。

如今,当上一个20世代从街头抗争进入了体制,他怎么看新一批的20世代?当年轻世代对执政的民进党已感不耐,政治认同也不再稳固依附在民进党身上后,25岁的年轻人又要如何接受“中国威胁”这一大套叙事?有什么是他25岁没想过,35岁才理解的?面对执政党在内政议题推展的困境,十年前的林飞帆会接受吗?以下是端传媒与林飞帆的对谈全文。

2014年3月19日,台北,示威者占领台湾立法院。
2014年3月19日,台北,示威者占领台湾立法院。摄:Ashley Pon/Getty Images

新世代的政治转向

端传媒(下称端):太阳花学运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环境,反中浪潮催化出新的选民结构。当时的二十世代成为新一批的民进党支持者,在2016年、2020年总统大选支持蔡英文;作为学运领袖,你也在这段期间加入民进党内。可是10年之后,我们看到新的二十世代(20-29岁青年)对民进党的支持度下跌,大幅转向支持民众党,你怎么看待新世代的政治转向?

林飞帆(下称林):过去十年下来,新一代年轻人对政治的普遍感受,我认为可能落入一种套套逻辑。

一念十年:台湾20世代的太阳花记忆,会是什么模样?

「“我们是不是真的很容易被煽动?”」

端传媒实习记者 林宣佑 陈禹蓁 钟依静 江亮儒 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图:Rosa Lee

【编者按】2014年3月18日晚间,一群不满国民党立委张庆忠以30秒通过“两岸服贸协议”的学生及公民团体,冲进立法院瘫痪议事,并展开为期24日的公民运动,台湾社会也因著这种全面性的运动受到剧烈摇晃,那股盘据街道对峙的余热,依旧弥漫至今。

一念之变,十年之途,当年的运动者如今有著截然不同的际遇,各自走出不同的人生,台湾政治版块在太阳花学运后亦面临重组洗牌,公民社会随之兴起、茁壮与健步迈前,持续在后太阳花时代吹拂台湾社会。如果记忆有期,十年之后,你还记得哪些?如果记忆无法抹消,参与者又如何与其相伴?端传媒将自3月13日起,刊载太阳花学运十周年系列文章及特制页面,向著记忆的碎片发出回声。

2014年,一场突然其来的占领立法院行动,让3月的台北街头陷入一股狂躁的情绪。这场运动,经常被媒体称为太阳花学运,透过彼时的社群媒体直播以及大众媒体的接棒,铺天盖地吹袭这座岛屿。

如果记忆有层次,那么以占领地立法院为中心,议场内的学生为记忆的原点,渐次向外辐射,随著距离立法院的远近、身处地点的地理空间,人们对这场运动的视角切换,亦如万花筒般折射出不同形状的记忆面貌。

这群上个十年的20世代,在运动的冲撞中历经了自己的社运青春期,启蒙了政治,也成为台湾近十年来公民社会的一股新生力量。

那么,现在的20世代呢?在十年以前,他们仅是十多岁的国高中生,他们是否也被卷入这场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中;又或者,他们挣扎于十多岁的苦恼之中,看著运动的浪沫,而未被卷入时代的巨变之中。

端传媒找了四名实习记者,问问在他们那个世代,太阳花学运对他们来说是什么?不若二十多岁的运动者,他们否定了原生家庭保守的政治意识形态,上街呼喊口号、时而与镇暴警察对峙。当年仅十多岁的他们,原生家庭如何影响自己?是继承或是挣脱,继承的又是什么,想挣脱的如何言明?在记忆的外层,他们的太阳花会是什么形状,记忆又是什么模样?

林宣佑,当时14岁,国中生,屏东人,偏蓝家庭

无论电视、报纸还是周遭大人都将318定调为“学运”,暗暗指涉运动本身是不成熟的举动,没想到在真正不成熟的中二生脑中,却成了一种英雄式的梦想。

2014年,“社会运动”于我仍是国中社会课本里一行带过的定义,没有独立章节甚至段落来说明,如果前一年的“万人送仲丘”凯道游行没有发生,我猜课本上甚至不会有参考图片。3月18日,当时国中二年级的我,为了教育会考记下“社会运动”的核心概念是“由下而上发起的”,不知道300多公里外,聚集在立法院前的大学生、教师、各行各业的民众,正在为我们示范比课本字句更重要的民主政治。

经过电视新闻的大力播送后,连位于台湾最南端屏东的国中全校都知道立法院被占领了,校园弥漫著一股躁动,但其实大部分的国中生无暇担心国家,躁动只是来自青春期的荷尔蒙。当时28岁的历史老师,周末从屏东搭车北上参与抗议静坐,再赶回课堂分享他的经验和热血情绪。他说他垫著薄薄的纸箱在柏油路上静坐了一整天,后来屁股痛到没办法正常行走。在老师活灵活现的描述下,原本毫无生气的上课时间突然开始有了反应。那时候的国中生日常里,“中国”才不是敏感词,“服贸”当然也不是,但对“屁股”话题绝对充满惊呼和兴致。

十年后,我认为“318运动”在我短暂的人生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国二那年在记忆中仍是模糊的“岁月静好”,但不表示它对我而言没有价值。

上高中之前,我得遵守多项严格的家规,每天学校与家里两点一线,禁止上网且一天只能看电视15分钟,9点一到就上床睡觉,也没有零用钱。宝贵的15分钟电视时间我会收看同侪间的热门偶像剧,绝没有新闻频道插足的余地,因此我对时事的认知,来自经过客厅时瞥见的晚间新闻片段,以及书房外偶尔传来的政论节目声音。

2014年3月19日,太阳花学运的学生继续占领立法院。摄:Patrick Lin/Reuters/达志影像
2014年3月19日,太阳花学运的学生继续占领立法院。摄:Patrick Lin/Reuters/达志影像

我不但没机会接触非主流的新闻媒体,连主流媒体如何报导318运动都不晓得。回想起来最荒谬的是,我印象最深的相关新闻是知名综艺主持人徐乃麟当时的评论,他唱衰现场学生:“有本事就在立法院住两年,住到马英九下台,我天天都会送物资。”无论电视、报纸还是周遭大人都将318定调为“学运”,暗暗指涉运动本身是不成熟的举动,没想到在真正不成熟的中二生脑中,却成了一种英雄式的梦想。

那是我幻想中大学生的特权,要在离屏东老家300公里外的地方为内心理想挥洒热血、不做总是令人安心的孩子⋯⋯做当时的我做不到的事,318运动在国中生的心中成了“叛逆”的象征,对比四年后真的考上台北的大学,常常在凯道和行政院前流连、掉眼泪的我,不知道算不算“梦想成真”。

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长,重回台湾政治舞台中心|Whatsnew

「立法院长有何职权?可以对政局构成哪些影响?多次争议的“警察权”又是什么?」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院长。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院长。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政坛众所瞩目的国会选举今天(2月1日)结果出炉,经过两轮投票后,国民党韩国瑜最终以54张票数,无意外地坐上院长宝座。民进党籍的立法院长游锡堃则以三票之差落败。

副院长选举于下午展开,在第一轮投票无人过半下,举行第二轮投票,国民党立委江启臣拿到54票、民进党立委蔡其昌51票,江启臣当选第11届立法院副院长。

1月13日台湾大选落幕,总统副总统由民进党赖清德、萧美琴胜出,立委选举结果三党不过半,在113席立委席次中,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八席,两席友蓝的无党籍席次。(延伸阅读:《数说2024台湾大选之二:蓝绿立委席次消长,民众党坐大第三势力?》)

原预料本届国会议长选举充满变数,尤其民众党握有关键的八席,这八席选票的流向,将直接影响未来台湾四年的国会政局生态。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进行立法院长选举期间,其中一张问题选票。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进行立法院长选举期间,其中一张问题选票。摄:陈焯煇/端传媒

不过,民众党党团此前已宣布将票投给民众党籍立委黄珊珊,第二轮则不进行投票。 在上午新任立委前往立院报到,宣誓典礼于上午9时37分开始,新国会在大法官吕太郎见证下宣誓就职,在誓词上签名,院长选举随后于10时半进行投票。

第一轮投票结果在11时43分出炉,国民党韩国瑜54票、民进党游锡堃51票、民众党黄珊珊七票、一张无效票,无人过半。其中一张选票无效票是投给黄珊珊,但在其他立委盖章处有印污,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坦承是她所为,并在脸书发文致歉。在民进党籍民众党监票人争执不下,会议主席、民进党立委柯建铭裁定为无效票,并宣布12点半进入第二轮投票。

这起“意外”,也引起网路论战。由于民众党先前称八席立委将采“团进团出”策略,岂料开票结果仅有七票,此前同党立委黄国昌亦称“跑票就开除党籍”,党主席柯文哲也公开做出同样宣示,不过,民众党团副总召黄珊珊与立委林国成事后受访回应,不会对陈昭姿祭出党纪处分。

在随后中午12点半展开的第二轮投票,韩国瑜与游锡堃两人中得票较多者当选。在这两轮投票中,民进党立委盖完选票,以技术性“亮票”方式给同党立委、监票员陈亭妃看后才投入票匦;国民党立委则是集体亮票,将选票高举过头,大方给媒体拍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傅崐萁在接受媒体联访时强调:今天票票入匦,绝对不会少一票。

第二轮投票结果于下午1时45分出炉,共105人领票、剩余票八票(民众党此前已宣布不会参与第二轮投票),韩国瑜拿到54票、游锡堃获得51票,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长。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并宣誓就职,立法院长选举结果出炉后,原立院院长游锡堃旋即以“个人规划”为由,自2月2日起辞去立委职务。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并宣誓就职,立法院长选举结果出炉后,原立院院长游锡堃旋即以“个人规划”为由,自2月2日起辞去立委职务。摄:陈焯煇/端传媒

游锡堃请辞,王正旭递补

这样的结果,即便充满变局,但务实来说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国民党在既有的52席次下,加上两席友蓝的无党籍席次,就席次来说,即便未计入民众党八席,依然以54席多过民进党的51席。最终韩国瑜的票数,便是以54张票胜过游锡堃。

在结果出炉后,原立院院长游锡堃旋即以“个人规划”为由,自2月2日起辞去立委职务,这席立委依民进党不分区立委名单,将由排名第13名的 HOPE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长、长庚纪念医院基隆院区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王正旭递补。

面对选举结果,民进党也发表声明表示,尊重立法院长选举结果,祝福韩国瑜委员当选院长,民进党指“期许韩院长未来能够秉持务实精神,继续为台湾在国际发声,与台湾人民共同守护主权。”

民进党表示,过去八年,该党成立国会频道,让民众可以随时看到国会动态,也规定党团协商需全程录音录影,落实国会公开,并开放公民记者入内采访,降低参访国会的门槛。民进党还说“尊重游锡堃院长的辞职决定,感谢游院长过去对国会改革及外交深化的贡献。”

韩国瑜遭“双杀”后,重回政治舞台中心

新任院长韩国瑜,是过去几年是台湾政坛的关键字。

韩国瑜先是在2018年的高雄市长选举中,以“韩流”炫风夺下民进党经营八年的高雄市长一职,同时当年国民党也在韩国瑜“超强母鸡”的带领下,横扫全台选情,最终导致民进党大败,时任党主席蔡英文请辞下台。(延伸阅读:《自边陲出发的奇袭:韩国瑜如何从“林园”走上高雄市长大位》)

在“强势”重返政坛前,韩国瑜曾任第二届到第四届立委,2001争取立委连任失利一度从政坛消失。直至2013年出任北农总经理、以及2018年激情高昂的地方选举,自称“政治边缘人”的韩国瑜才再度重回政治视野,并以其辩才无碍、金句连发、以及关键字下标法的个人风格,成为冲击台湾蓝绿政治版图的一方之霸。

岂料,任职高雄市长不到半年,韩国瑜自恃其高人气,旋即宣布参选2020总统大选。然此举引发舆论强烈抨击,被外界讥讽为“落跑”市长,最后以260万票的差距败给对手蔡英文。败选后,韩国瑜更于大选同年的6月,遭高雄市民以高于得票数的罢免票数“高票罢免”,成为台湾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遭罢免的地方首长。(延伸阅读:《数据解密“韩流”起落,谁从投韩转向罢韩?》)

在历经总统败选、市长职位遭罢免的“双杀”下,韩国瑜逐渐低调,转向投入公益活动,且无论是发行年历等商品,每年皆几乎是“秒杀”的程度,“韩总”的人气与魅力始终维持不坠。如今,不仅以不分区第一位重返立法院,并在党内同志的簇拥下坐上院长宝座,再度攀上另一权力之巅。

韩国瑜会否在议长任内再有争议言行将成为舆论重点关注之处。2019年他曾发表“男人的生命在下半段,女人的生命在上半段”的言论;1993年,他也曾于国会殴打时任立委的前总统陈水扁。韩国瑜是否能调和党团纷争、强化国会监督力量,甚至是外交事务的娴熟程度与符合国际礼仪,都将成过去言行争议不断、并被斥为民粹领袖的韩国瑜的严峻考验。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宣誓就职,并进行立法院长选举。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宣誓就职,并进行立法院长选举。摄:陈焯煇/端传媒

选举结果出炉后,泛蓝媒体《联合报》发表社论认为韩国瑜的立法院长位置重要:“在新民意面前,赖清德弯不弯腰?”“少数总统(指赖清德)还没上任就已跛鸭,面对朝小野大的国会,赖清德招式已老,韩国瑜不再让拳,这场擂台接下来怎么打?”

而在国会选举前,中正大学政治系蔡荣祥教授在媒体发表评论指出,立院院长另一重要工作是国会外交,过程中若出现不得体的黄色笑话、或是贬抑性的言论,将会成为外交的失态,导致访台国际政治人物的尴尬。他还认为,假如让一个过是曾使用暴力对待不同意见的立委的当上国会议长,将面临“为什么过去可以,为什么现在不行”的反驳,也质疑是否会将施暴委员送到纪律委员会惩戒。

彰师大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教授刘兆隆也评论指,台湾“由于外交处境受对岸长期打压,总统出访不易”,国会议长的国会外交就成为重要的外交手段。他评论到,进行国会外交时,国会议长的国际视野与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极其重要。从而“台湾不需要的是带头喊打喊杀的国会议长”,而是“与我国总统分进合击不畏强邻打压,为我国争取国家利益的国会议长。”

本届的朝野格局,也不比过去扁政府时期的蓝绿对抗态势,在加入八席民众党席次后,不管是蓝白合、绿白合都有让人想像的空间,未来国会生态也许不会是铁板一块,而是更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是否合作、如何合作、哪些法案可以合作,未来预料更频繁的党团协商、朝野攻防,都将是新任院长韩国瑜的试题。未来四年,韩国瑜能否“蓝绿通吃”、处事圆融、调和鼎鼐,也关系到台湾的民主将是更深化,或是更对抗。

即使政治评论对韩国瑜仍有些顾虑,但傍晚新任院长韩国瑜、副院长江启臣依旧在大法官杨惠钦监誓下宣誓就职。韩国瑜随后受访时指出,他感受到大众对国会改革的期待,他会立刻启动国会改革,协调各政党。面对媒体提问是否动用警察权,韩国瑜则回应,立法院是讲道理的地方,不是讲拳头的地方,“当然不会动用警察权。”

韩国瑜还说,就他过去在立法院的经验,立院有时像丛林一样,充满阳刚之气,甚至激情演出,“我期待2024年的立法院,是个讲理的地方,不再是一个力气和暴力的地方。”

他表示,全世界华人都在看台湾的民主,走到这一步是何其可贵,他呼吁113名委员,“希望再也不要发生像过去那种动不动就暴力冲突,大家都能够好好地坐下来谈,我也会谨守议事中立的原则,尊重并尽量维护小党的权利。”

立院院长怎么选出来的?

宪法第66条规定,立法院长、副院长由立法委员互选。另依《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3条规定,立法院每届第一会期报到首日举行预备会议,以本届来说,2月1日为报到首日,除宣布就职外,也于上、下午两个半天选出立院院法及副院长。

此外,另依《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需有三分之一立法委员出席,院长、副院长以出席人数过半数之票数者为当选人,如若第一轮投票无人得票过半,将进入第二轮投票,以票数为多的前两名重新投票。如第一轮投票有两名以上候选人票数相同,也会一并列入第二轮投票名单中。

在今日的投票中,由于此前韩国瑜曾于2020年6月遭罢免,“罢免立法院长”也一度成台湾舆论场热议话题。

实际上,现行法规并无针对立院院长罢免的规定,须回到欲罢免人选的立委身份讨论。以韩国瑜为例,其以“不分区立委”的身份当上立委,据《选罢法》规定,不分区当选人,不适用罢免之归定。不过,正副院长人选是可以透过改选换人,但须有全体立委三分之一以上人数提议改选,且出席委员三分之二以上人数通过才能改选。 换言之,以民进党在国会的51席而言,如要改选正副院长,依期席次可提议改选,但出席委员以全员出席的113席计算,仍需有76席同意才能改选。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立院外有反对韩国瑜的示威。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立院外有反对韩国瑜的示威。摄:陈焯煇/端传媒

院长有哪些职权?

立法院院长的主要功能,有主持会议、调解纷争等功能,也主导法案排审,掌握国会审查与立法节奏,该人选必须对议事规则熟悉。在本届立委三党不过半下,在议程安排与党团协商两项院长的权力将至为关键。

据《立法院组织法》,立法院长是立法院会议主席,因故不能出席时,由副院长代理。而依《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规定,会议表决时,假设赞成、反对同票数,就会由会议主席、也就是院长做出最后结论。

同时,院长依法可主动召集“党团协商”,各委员会审查议案有争议时,主席得裁决进行协商。实务上来看,党团协商会议,由院长、副院长及各党团负责人或党鞭(编按:党鞭指的是立院各党团支干部,负责统筹党团事务、以及居中协调各党团之不同意见,职责是在立法机关中维护该党党纪,党鞭亦为党的“强制执行者”)出席参加,并于院长主持,原则于每周星期三举行。 由于本届立委选举结果三党不过半,各党之间的冲突可能愈加激烈,此时院长发动党团协商的功能实为重要。

除此,无论是正副院长虽可保留党籍,但会议主席需保持“议事中立化”的角色,亦即,不担任党职、不参与党务、不介入实质问题讨论、不采取特定立场,且照例不用质询与表决。议事中立化的内容,也包括遵守议事程序、排除破坏纪律或违反程序之行为,其目的在于确保议事程序能顺利进行。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摄:陈焯煇/端传媒

院长的“警察权”

立法院长除在主持会议与调解纷争的功能外,院长也被授予维持立院秩序的权力,无论是《立法院组织法》、或是《立法院警卫勤务规则》皆提及院长在维持立法院秩序、以及在保护委员安全下,得动用警卫人员进场执行勤务。此也让院长兼有议会秩序的守护者角色。

台湾史上著名的318占领国会行动(又称反服贸运动、太阳花学运),2014年立院遭到学生团体占领、并反锁在议场内,瘫痪议事,时任院长国民党籍的王金平则对学生采取温和态度,并未动用“警察权”强力清场,受到舆论讨论。不过当年王金平话说得明白,他指出占领议场的学生并非“国会自主”对象、国会自主的对象是立法委员,不存在是否动用警察权的问题。他称国会主席如果动用警察权清场,“是迫害民主制度、必须受人谴责。”

回顾台湾政治史上最爱“叫警察”的院长,为国民党籍第一届立院院长梁肃戎,在他担任院长的一年又十个月间,总计叫了四次警察,警察权动用的对象都是在野党的立委。这几次“叫警察”的背景,都于朝野爆发冲突时,梁肃戎即刻动用警察权压制在野立委抗争。

梁肃戎任内最后一次动用警察权,则在1991年4月12日,时任民进党籍立委张俊雄在递交抗议书给梁肃戎时,轻轻在梁脸上打了一巴掌,称“代表台湾人民拍醒他”,盼他“不要捍卫党意践踏民意”;梁肃戎当即大怒回手,并叫警察将同为民进党的立委卢修一等拖出议场,卢修一遭撞击晕倒送医。这也是最后一次立法院长动用警察权。 此前,尚在“万年国会”所谓的“老贼”时代下,立院院长总计动用六次警察权对付在野立委,梁肃戎占了四次,另两次为刘阔才发动。但1992年国会全面改选后,刘松藩、王金平两位院长,皆都未曾动用警察权。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民众党黄珊珊到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今天报到并宣誓就职,民众党黄珊珊到场。摄:陈焯煇/端传媒

王金平在位最久,2016才出现首位民进党院长

1992年,台湾国会完成全面改选后,由国民党籍的刘松藩当选第二届立法院院长,连任至1999年1月31日,后由同党立委王金平掌管立院龙头。

王金平也是台湾政治史上任职最久的立院院长。王金平原为第二、第三届副院长,1999年2月当选第四届院长后,直至2016年1月第八届会期后卸任,总计连任五届院长、任期长达17年,

王金平在台湾政党有“桥王”称号,“凡事圆满,善缘常临”,王金平圆融的性格、加上长袖善舞的手段,让他不分党派皆能获得认同。王金平连任41年立法委员,经历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共五任总统,也是国会改选后至今任期最长的国会议长。

不过,即使“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王金平,2013年9月亦卷入“马王政争”,王金平遭特侦组指控,在调查柯建铭司法案过程中,监听到柯请王金平关说的电话内容,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以党主席身份,公开痛批王金平,并称“这是台湾民主法治最耻辱的一天”。

随后,王金平历经撤销党籍处分、丧失立委资格、也失去立院龙头宝座,虽然2015年继任党主席朱立伦宣布停止诉讼,王金平也才保住党籍与立委资格。(延伸阅读:《两岸“官方”交流:从密使、白手套到王金平的“百分之百不去”》)

但在2016年民进党声势大好下,在国会取得68席的过半席次,立法院长首度政党轮替由绿营夺下,王金平虽继续连任不分区立委,但至此结束17年的院长生涯。继任者则由民进党籍苏嘉全、蔡其昌获74席立委支持,当选第九届正副院长,苏嘉全成为史上首位民进党籍立法院长。

2020年第10届立委选举结果,民进党取得61席再度单独过半,民进党推荐前行政院长游锡堃搭档蔡其昌竞逐正副院长,获民众党、时代力量及无党籍立委支持,取得73席同意,游锡堃成为第二位民进党籍的立法院长。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报到并宣誓就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1日,立法院,第11届立委报到并宣誓就职。摄:陈焯煇/端传媒

不分区立委担任院长非法定规则

在本届大选国民党排出不分区立委名单后,舆论多认为被放在不分区第一位的韩国瑜,即是争霸立院龙头的人选,在选前民进党造势场合,助讲者也多以“阻止韩国瑜当上立院院长”为演讲内容,并呼吁选民将政党票投给民进党。(延伸阅读:《民意如何代表:政党票、不分区立委,它们是什么?》)

不过,就国会史来看,自2008年第七届立委选举改为单一选票两制票以来,立法院长的确都是由不分区立委担任,但这仅是惯例,并非法定限制。

以王金平来说,他在1992年当上立院院长时,先是当上第二届高雄选区立委才坐上龙头宝座,此后直到第七(2008)、第八届(2012)立委选举,才被列进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第一位。

此外,当上民进党首位立院院长的苏嘉全,名列该届不分区立委提名人第九位,进而当上院长;继任的同党立委游锡堃,则于2020年大选名列民进党不分区名单第七位。

从这些纪录观察,不分区立委担任立院院长只能说是“默契”,毕竟并无明文规范仅能由不分区立委担任,而无论从苏嘉全、游锡堃的前例观之,不分区提名排序实际上无关是否能当上院长。人和、对议事规则的了解、中立以及声望等,都是被推举成为国会议长的原因之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太平洋岛国瑙鲁将转向中国,台湾宣布与瑙鲁断交|Whatsnew

「瑙鲁将寻求与北京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台湾外交部表示,瑙鲁要求金援的金额令台湾政府无法接受。」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3年10月11日,诺鲁,诺鲁总统 Russ Kun在台湾玉山论坛发表演说。摄:Annabelle Chih/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11日,诺鲁,诺鲁总统 Russ Kun在台湾玉山论坛发表演说。摄:Annabelle Chih/Reuters/达志影像

1月15日下午14时15分,台湾外交部召开临时记者会,外交部次长田光中出席。其在记者会上表示,即日起,为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中止与太平洋岛国诺鲁(港译:瑙鲁)的外交关系,包括终止双边关系、撤离大使馆以及当地技术团,并要求诺鲁关闭驻台大使馆。

台湾总统大选13日落幕,外交部14日才透过新闻稿指出,诺鲁总统亚定(David Adeang)透过诺鲁外贸部转达祝贺,今日则宣布与台湾断交。

田光中在记者会上表示,2023年台湾政府已掌握情资,中国欲以经济援助诱使诺鲁外交转向,前总统昆洛斯(Russ Joseph Kun)在2023年来台出席国庆活动及第七届玉山论坛活动前,态度已反复摇摆,一度欲取消访问台湾。最后,昆洛斯仍访台会晤蔡英文总统、并接受蔡总统及吴钊燮设宴款待,就两国合作议题交换意见。

田光忠指,诺鲁国会去年10月通过昆洛斯不信任案,同月底改选亚定继任总统并进行内阁改组,期间台诺关系一度回稳,亚定10月就任总统时,台湾驻诺鲁大使还代表台湾政府致贺。

田中光说明,诺鲁新政府上任后,台湾积极与诺鲁接洽各项合作计划,但诺鲁持续就澳大利亚关闭诺鲁难民处理中心的巨额财政缺口,以及将于2026年主办密克罗尼西亚运动会的场馆工程经费,向台湾要求巨额经济援助,甚至就中国提供金援方案“比价”。

田光中称,这次断交是“突袭式”,由当地大使口头告知,并在通知后拒绝再与台湾联络。他也数度提及,诺鲁要求金援的金额令台湾政府无法接受,现场记者追问追问实际金额数,答复是“我无法在这里告知具体金额,但比起其他邦交国都来得来得大。”他回应记者提问时说,台诺断交后,外交部会密切注意其他邦交国的动向。(延伸阅读:《面对连续断交,台湾援助式外交的未来何在?》)

“台湾选出自己想选的总统,这对中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田光中回应记者提问称,这次选举让世界看到台湾,他认为台诺断交后,国际拥护台湾的声量会前所未有的高。

台湾-诺鲁在1980年5月4日建交,2002年7月一度断交,转与北京建交,并因与中国的建交日是民进党陈水扁总统兼任民进党主席的日子,一度引发政治解读。直到2005年,由扁政府时任外交部长陈唐山与诺鲁总统史科帝(Ludwig Scotty)签署联合公报,宣布台诺两国恢复邦交。

诺鲁共和国也发出外交声明指,诺鲁将转向一个中国原则,该原则符合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该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PRC)作为唯一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并寻求与其恢复全面外交关系。

诺鲁声明指,此意味诺鲁共和国将不再承认中华民国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自即日起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不再发展任何与台湾的官方关系或官方往来。

中国外交部网站在15日下午刊发发言人答记者问文字。其中指“诺鲁作为主权独立国家,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愿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中方对诺鲁政府决定表示赞赏和欢迎。”其并指“诺鲁政府决定同中国复交,再次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宏都拉斯去年3月与台湾断交后,台湾便仅剩13个邦交国,包括中美洲的贝里斯、瓜地马拉、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圣露西亚、圣文森及格瑞那丁、以及太平洋地区的马绍尔群岛、诺鲁、帛琉、吐瓦鲁,还有非洲的斯威士兰,欧洲的梵蒂冈,以及南美洲的巴拉圭。如今在台诺断交后,目前台湾邦交国数仅剩12国。(延伸阅读:《台湾的“东向战略”,横跨太平洋东西岸的美中台外交战火》)

太平洋区域的数个国家近年来连番与台湾断交,其中所罗门群岛于2019年和台湾断交,其总理在2023年更访问北京和习近平见面。吉里巴斯(港译:基里巴斯)也于同年和台湾断交。 随著两岸外交争夺,近年来,澳、纽和美国都开始加强对太平洋岛国的外交投入。美国在2023年重开了1990年代撤并之后的多个大使馆,拜登政府承诺将在今后十年为太平洋岛国提供价值八亿多美元的援助,其中有1.3亿美元用于治理温室效应问题。(延伸阅读:《所罗门群岛总理访问中国,为基建和连任而来》)

在诺鲁断交后,现在的太平洋岛国中,马绍尔群岛、图瓦鲁和帛琉(港译帕劳)是台湾的邦交国。2022年,图瓦鲁总理访台时曾表示“我们继续坚定地致力于继续成为中华民国持久和忠诚的盟友”。而和中国大陆建交的斐济则在2022年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并多次试图将台湾驻当地代表改为“中华民国(台湾)驻斐济商务代表团”。

台湾外交部此次亦表示,与台湾友好的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会一起共同维护太平洋区域的稳定和平”。

诺鲁国土面积21.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和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仅大于摩纳哥及梵蒂冈。诺鲁的人口约1.1万人,位居世界倒数第三,仅多于吐瓦鲁及梵蒂冈。

依据《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的定义,“与他国建立关系的能力”也是当代主权国家的要件。 有分析认为,法理与实务上,外交关系分为法定外交与实质外交,而台湾为例,有越来越多的免签国、以及与各国政界来往和签署的各项法案,在在说明台湾在国际上拥有独立自主地位,但若北京持续施压,预料台湾的邦交国将持续受减少。

在邦交国短少下,台湾在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卫组织中的地位和声量会更为受限。在维系既有邦交国数量、及持续经营实质外交内容,会是台湾新任政府持续要面对的议题。(延伸阅读:《海地总统被刺案,与台湾在加勒比海的外交阵地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选前之夜三党“大车拚”,终局之战号召支持者归队|Whatsnew

「台湾的下一个四年将由谁掌舵,结果将于13日揭晓。」

端传媒摄影组 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民众党、民进党的选前之夜。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民众党、民进党的选前之夜。

台湾大选进入最终读秒阶段。在密集的大型造势活动助燃下,选民热情高涨。选前最后一个夜晚,蓝绿白三党分别在台北市及新北市展开“终局之战”,号召选民加入最后的这场民主派对。这晚的造势场,支持者摩肩擦踵比邻或坐或站,在“输人不输阵”的对决态势下,成为最后一场气势的擂台战。

位于总统府正前方的凯达格兰大道是选前兵家必争之地,在投票日前夜于此举办造势活动,政治意涵浓厚。凯道路长400公尺、路宽40公尺,路型笔直且宽阔,为举办大型集会的最适场地之一。过往诸多大型集会游行活动,如2013万人送洪仲丘、2014年反服贸游行、或是更早的2006年红衫军倒扁,皆在此处创造历史。

2024年大选前夜,凯道由民众党抢下路权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公民凯道之夜”造势晚会。从下午4点安检入场开始,现场摆出的1.8万张红色塑胶椅,在晚间活动开始便已坐满,人潮向凯道后方的景福门蔓延,一路满至中山南路外的自由广场及国家图书馆一带。一般而言,景福门作为粗估人潮数量的指标之一,假若人潮蔓延满过景福门,便会被视为声势惊人,反之,则普遍被认为表现一般。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晚间的凯道上,柯文哲热情的支持者不若外界认知的以“年轻男性”居多,一眼望去,到场的支持者年龄层虽已青壮年为主,但也覆盖不少中高龄选民,也有许多年轻家长推着婴儿车、带着幼儿上街支持。此外,年轻女性亦不在少数。

现场支持者不少头戴着发出绿光的“民主小草”头饰。不过,“小草”的符号并非柯文哲首创,早于2014年,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便提出,希望透过“民主小草”计划,支持青年投入基层选举。

此外,现场的支持者也手举各式标语团结气势,“我从来不追星,但我第一次追阿北,我在为孩子追一个美好的未来”、“不包租、不赖皮,唯一选择柯文哲”,支持者更自发性地呼喊起口号:“台湾的选择,柯文哲”、“最好的选择柯文哲、唯一的选择柯文哲”、“义无反顾拚一次”;现场发动口号不论男女老少,当口号一出声,支持者随即跟上,现场齐声呐喊,激情高涨。

晚间9点,活动主持人喊出现场人数突破30万人,线上也有超过25万人收看直播,欢声雷动,支持者频高呼“台湾的选择柯文哲、唯一的选择柯文哲”。

而压轴人物柯文哲则在晚间9点15左右现身景福门前的肥皂箱进行短讲,三分钟后便在走进人群朝台上前进,象征走进总统府,热情支持者夹道簇拥,欢呼声如声浪袭来。

柯文哲上台宣讲慷慨激昂,他说:“这场选举我们一定要赢、一定要赢!距离胜利只剩最后一哩路,大家不要放弃,回家投票,一起把国家迎回来,走向属于我们的未来!”他还说,只要你们不放弃,阿北就不放弃,“现在我还没放弃”、“自己的未来自己救,义无反顾投下一票!”

主办单位约在9时45分,柯文哲结束致词时,宣布现场人数已超过35万人,线上人数达32万人,线上、线下合计超过67万人。

无论是柯文哲、或是赖清德与侯友宜现场喊出人数,均为政党自行估算的数字,并没有任何官方背书或科学数据支持。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1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护国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而前晚(11日)凯道的路权则由民进党阵营拿下。因为路权时间重叠,导致民众党在12日的选前之夜舞台搭建作业时间来不及。民进党先是说,“我们很大方”,让民众党沿用舞台搭建,然而民众党则回击,要民进党准时拆除舞台,“民众党有自己的舞台设计”。双方在选前造势场地上便已迸发火药味。

先是在11日率先于凯道举办“护国之夜”大造势的民进党,喊出现场突破20万人的数字。在该场造势活动前,前总统马英九在8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为了缓和两岸的紧张情势需要和平对话,而不是强调武力备战。当被追问是否信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马英九说就两岸关系而言“必须相信”习近平。这番谈话为“护国之夜”添薪加柴,几乎每位上台助讲的立委候选人皆连将马英九作为“打点”,并大声问道台下支持者:“习近平可以信任吗?”“不行!”

12日晚间,民进党阵营移师新北市板桥第二运动场举办“美德站出来!TEAM TAIWAN 迎向胜利选前之夜”造势,现场亦是人潮涌现,周遭道路塞满热情的支持者、水泄不通。晚间7点,现场主持人喊出已有20万名支持者到场力挺赖萧配;线上同步收看直播的人数也突破25万人。

总统蔡英文也到场登台助讲,她呼吁支持者投给民进党的赖萧配、政党票支持民主进步党,要让全世界看到,“台湾走对的路,继续走民主路”。

最后压轴登场的赖清德,历经选前最后一周的造势车拚,以沙哑的声音向支持者喊话:“如果担心的话,明天一定要去投票;如果焦虑的话,就要继续拉票;如果烦恼的话,就要努力去催票,“如果大家觉得‘不差你这票’,那一下要合作一下分手的闹剧就会回来。”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最后一组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同样在板桥举办“赢回中华民国”选前之夜,地点则选在板桥第一运动场外。晚间七时,络绎不绝的人潮涌出广场,支持者挥舞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现场旗海飞扬。活动尚未开始前,主办单位也喊出现场已破十万人的数字。

而将选战主轴设定在“战争与和平”的蓝营,在最终场的大造势中,主题依旧是台海安全与战争阴影。侯友宜登台发表演说提及,他昨晚回家搭电梯时,遇到从国外赶回来的邻居要孩子一起返台投票,因为“台湾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回来顾家”。侯友宜引述邻居说法指:“这次中华民国不能输,要为台海安定、台湾安全投票。”

侯友宜还说,全球政治风险咨询机构“欧亚集团”把赖清德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并称“美国的危险朋友”,乌克兰与以色列接连爆发战争,“这就是邻居特地回台投票最大的原因。”

而面对此前蓝白合的破局,侯友宜更意有所指的说:“不管民众党、柯文哲、怎么污辱我、糟蹋我、抹红我,我一句坏话都没说。”侯友宜指自己“为了台湾更好,我可以忍耐;为了政党轮替,我可以吞下去。”

侯友宜并引用柯文哲自诩的蒋渭水名言“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呼吁蓝白选民,集中选票投给他。他说,现在是他跟赖清德“一对一的对决”,而台湾不能再浪费八年,“台湾的灵魂,不能再输下去了,这一战我们不能输、我们输不起,我们一定要赢。”

选前之夜的大车终有拚落幕散场的时刻,谁能催出最多的选民支持自己,谁就能赢下这场大选。台湾的下一个四年将由谁掌舵,结果将于13日揭晓。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民进党、民进党的选前之夜。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民进党、民进党的选前之夜。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众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吴欣盈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台湾选哲1定会赢 公民凯道之夜”。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新北市板桥第二体育场「台湾美德站出来,迎向胜利选前之夜」。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12日,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赵少康在新北市板桥第一体育场举办“赢回中华民国 选前之夜”。摄:林振东/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从北到南“近身肉搏”,台湾选前“黄金周”造势现场|Whatsnew

「选前最后的“超级星期六”及“超级星期天”,蓝绿白三阵营无不在各地赶场拚“陆战”。」

端传媒摄影记者 林振东 记者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台湾大选距离投票日剩不到一周。

在台湾,选前一周的周末向来有“黄金周” 之称,刚刚过去这两日又被称为“超级星期六”及“超级星期天”,蓝绿白三阵营无不赶场拚“陆战”,透过密集的造势现场催出选战气势,迎向最终胜利。

“造势”是台湾大选中的传统策略,而选战中,“气势”是足以影响选情走向的关键元素,一场选战中,哪个阵营的“气”是盛是衰,都得以让选民及媒体嗅出风向:居于下风的想透过造势来逆转,领先者也想透过气势拉开与竞逐者的差距。

在大选前的黄金周,赖清德、侯友宜及柯文哲在台湾北、中、南各处展开陆战行程。先是在周六,柯文哲启动“决战中台湾”,侯友宜与赖清德则分别在新庄造势、晚间则前进桃园拚场。赖清德更不停蹄到嘉义辅选、并在结束行程后调头北返回台中与柯文哲拚场。当晚,柯文哲在台中大里振坤宫举办大造势,赖清德也在台中丰原举办造势晚会。

决战中台湾,固守新北大票仓

从地点来看,虽然过往以浊水溪为分界的“南绿北蓝”传统板块在近来几次选举结果中已不明显,但中台湾一向被视为选战的胜负关键,黄金周前的周五,柯文哲更称,中台湾在台湾选举就是“摇摆州”,他认为“中台湾会赢,选举就会赢,长期以来就是如此。

实际上,若从2020年的总统大选观察,2019年12月29日,彼时国民党籍总统候选人韩国瑜阵营打出“决战中台湾”选战策略,集结蓝营中部地方派系,当晚的“大台中胜选晚会”,主办单位声称现场涌入30万人。随后,蔡英文则在元旦加排辅选行程,前往台中为寻求连任的友绿立委洪慈庸站台助选。不过原定于选前黄金周举办的台中大型造势晚会,则因空军黑鹰直升机失事意外,各阵营皆暂停竞选活动,因此这场造势并未办成。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再从选举结果资料显示,“决战中台湾”之所以成为大选前的关键战役,在于2016、2020两届总统大选中,皆呈现出谁先赢下台中、彰化,谁就赢得总统大位的趋势。

2010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先拿下台中市与彰化县,两年后的总统大选由马英九成功连任;2014年,在太阳花学运的助攻下,民进党赢得台中市与彰化县,2016年蔡英文成为台湾首位女性元首,创下史上多项纪录,当年选举,民进党在台中、彰化、南投拿下130.8万票,国民党只有70.6万票,前者赢了60万票。

不过这一胜选方程式未必时时奏效:2018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乘著“韩流”旋风席卷全台,不仅赢下台中市与彰化县,并在两地比民进党多得30万张选票。但2020年的总统大选,民进党在中彰投拿下155万选票,大赢国民党107万票,差距约48万票。

除了中台湾以外,周六的竞选行程,赖清德与侯友宜主战新北市。新北的选民数破340万,“首投族”过4万。按照本次大选中选会估算的1950万选民,新北占比超过17%,是蓝绿白各阵营欲积极抢攻的大票仓。

作为新北市现任市长的侯友宜,在2018年胜选上台,并于2022年连任,但在2023年接受国民党征召参选总统后,多有反对意见批评侯友宜是“落跑市长”,并将侯与2018年刚选上高雄市长、却于2019年出战总统大位的韩国瑜相比。柯文哲多次批评侯友宜参选对新北市民不公平,“如果(侯)没有要当市长,干嘛出来选?”

作为侯友宜“本命区”的新北市,对蓝营来说自然是重中之重,得票数一定要胜过另两组候选人,假设总统票输给赖柯,对于侯友宜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周六侯阵营展开车扫行程,先是从板桥启程、沿途前往土城、五股及泰山,下午再与副手赵少康在新庄体育馆为新北市议长蒋根煌的儿子蒋欣璋站台,现场人潮涌现、溢到场外,这样的行程安排显示为新北市固守票仓的意味浓厚。同天,赖清德也与副手萧美琴在侯阵营的场地隔壁举办大型户外造势,现场更喊出破三万人,蓝绿阵营相互拚场的态势明显。

蓝绿白高雄拚场南台湾

到了1月7日的“超级星期天”,蓝绿白三党都选在高雄进行黄金周的最终造势,三场造势地点分别选在前镇、凤山及鼓山。

国民党“南台湾的怒吼,高雄团结胜利大会”先是在7日下午3时在梦时代“时代大道”举行,包括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高席朱立伦、前高雄市长韩国瑜、台北市长蒋万安等人皆出席助讲,展现大团结的气势,主持人谢龙介喊出现场人数12万人,并高喊“给我一个总统侯友宜”。

而在2018年从高雄出发、后于全台刮起“韩流”的韩国瑜也现身助讲,这名在2018年击退民进党当选高雄市长的前市长,后参加2020年总统大选落败,并同年遭高雄市民以“超越当选票数”的票数罢免,创下台湾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被罢免的地方首长之纪录,任期528天也是史上最短的直辖市长。

韩国瑜在本次大选中回归政坛,名列国民党不分区立委提名人第一,并有问鼎立法院院长宝座的态势。在造势大会上,韩国瑜指“民进党贪污腐败太严重”,并称高雄人对民进党太宽容,做错都原谅,让民进党被宠坏,“等多年后恢复清廉爱乡土的政党再回来执政,但不是今年。”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而在高雄的另一处凤山,民进党赖清德也于晚间五点半举办“黄金周团结胜选之夜”,支持者涌入捷运凤山西站旁广场,晚间九点半,现场也喊出破12万人的声势。凤山区为高雄最大的行政区,2023人口统计达近36万人,在2020大选中,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在凤山拿下60.63%的选票,对手韩国瑜则是36.17%,2016大选,蔡英文在凤山区也有61.29%的得票率,对手国民党的朱立伦仅有27.32%。在“选前黄金夜”这晚,民进党选择在高雄的大票仓凤山造势,巩固地方气势之意不言而喻。

相较对手国民党有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登台助讲,赖清德则乘势以韩国瑜为打击对象,赖清德向现场支持者喊话“总统百万票,立委八仙过海(编按:指高雄八席区域立委)、民进党国会一定要过半”,赖清德更提醒,如果国会没过半,依照往例,名列国民党不分区立委提名第一位的韩国瑜,将有机会成为立法院院长。赖清德在台上喊:“高雄人最了解韩国瑜!”并向支持者呼吁:“再拒绝韩国瑜一次,好不好?把他三振出局,好不好?”

民众党柯文哲也在凹仔底神农路“相信美好台湾、改变从高雄开始”造势大会,柯文哲先是在市区车扫,晚上则在鼓山区神农路封街举办晚会,现场气势与人潮亦不俗,热情的支持者涌入现场,现场摆放的座椅不到六点已被坐满,人潮外溢到一旁的凹子底公园,前时代力量党主席黄国昌、现转投民众党并名列不分区立委第二名,也现身助讲力催选情,现场支持者气势高昂,高喊“台湾的选择,柯文哲”、“112上凯道,113去投票”、“弃蓝绿,保台湾”,支持者更高呼“把柯文哲送进总统府”,白营的造势现场与蓝绿两大党相呼应,喊出现场破八万人的声势。

需注意的是,造势现场的人数仅为主办单位自行评估的数字,并未获得官方且经科学评估的认可。

在选前的黄金周后,台湾大选将进入最后一周的近身肉搏,三组候选人的持续在陆战比拚,最终选战高潮将落在1月12日的“选前之夜”,届时三党候选人将会再度翻炒支持者的激情,更大规模的造势、更加慷慨激昂的宣讲,蓝绿白最终谁能夺下总统大位,1月13日投开票后揭晓。

2024年1月5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台南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5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台南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民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5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台南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5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台南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5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台南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5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台南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6日,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台中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7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高雄造势大会。摄:林振东/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蓝绿以外的台湾大选,为何“第三势力”始终难以突围?|音频报道

2024年1月5日 20:00

「在没有解决统独问题之前,台湾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第三势力”吗?」

端传媒记者 陈莉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3年11月20日,板桥,民众党总统参选人柯文哲的造势大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11月20日,板桥,民众党总统参选人柯文哲的造势大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收听并关注端传媒音频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YouTube | Pocket Casts | KKBOX | SoundOn 或使用节目的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2024台湾大选进入倒数计时阶段,除了国民党、民进党两大政党,由柯文哲所领导的民众党也希望角逐大位,同时争取在国会形成一股新的“第三势力”。

新兴政党意图成为“第三大党”,这在台湾并不算新鲜事。自从台湾实施民主化选举以来,除了国、民两党之外,不乏其他政党希望以“超越蓝绿”的路径而起,凝聚选民之力,形成足以撼动蓝绿的第三势力。

2000年,宋楚瑜夹带过往担任前台湾省省长所累积的高声量与民意,以无党籍身份参选总统,最终虽以微小差距败给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却在此后成立亲民党,在国会成为两大政党之外的另一股力量。然而,在经过几轮选举之后,这股势力还是无法在蓝绿两大党的夹杀中突围而出。

2023年12月31日,台北,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谕委员及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陈泰源进行大车扫。摄:黄永俊/端传媒
2023年12月31日,台北,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谕委员及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陈泰源进行大车扫。摄:黄永俊/端传媒

直到2014年,台湾社会爆发太阳花学运,促成空前的抗争浪潮,整个社会弥漫起一股对新政治的想像与期待。2015年1月,由律师林峰正、林昶佐、邱显智等人成立的新政党“时代力量”,普遍被认为是承接太阳花学运的能量而出现的“第三势力”,在隔年的选举受到年轻世代的欢迎。但是成立几年之后,在诸多因素交会之下,时代力量的势力正逐渐消退,到了2024年的选举时,更面临泡沫化的危机。

有人说,在台湾没有解决统独问题之前,很难有一个真正的“第三势力”。事实真是如此吗?

本期是“2024台湾大选音频报导”系列第一篇,端传媒台湾组主编许伯崧将为您解析,在台湾国家认同的深层矛盾当中,第三势力容易遇到怎样的困境?为何第三势力难以持续?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第三势力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来宾:端传媒台湾组主编 许伯崧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录音:Stanley Leung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台湾新北国中生割喉案,未成年犯罪掀社群媒体隐私与人权风暴|Whatsnew

「司法制度,包括少事法在内,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压制“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冲动。」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3年12月25日,新北市某国中发生学生割颈命案,伤者紧急送往亚东医院急救,最终不治。 网上图片
2023年12月25日,新北市某国中发生学生割颈命案,伤者紧急送往亚东医院急救,最终不治。 网上图片

台湾新北市一所高中附设国中部25日发生持刀割喉事件,遭刺的一名男学生现场失去生命迹象,送医后仍宣告不治。

这起事件发生在25日中午12点左右,该所高中附设国中部的一名女学生,趁中午休息时间到其他班级找同学却遭到伤者拒绝,双方发生口角冲突。校方指,在女学生遭拒离开后,找上一名男学生回头理论进而发生拉扯。过程中,这名男学生持预藏的弹簧刀挥舞,割伤伤者脖子及左胸口,造成伤者大量出血,当场失去生命迹象,校方获报后立即通报救护车送医急救。

伤者在经送亚东医院急救,并在装上叶克膜及紧急手术后虽一度恢复心跳,但仍于26日晚间因伤势过重不治。校方及新北市教育局随后证实伤者死亡。涉案的男、女学生依涉杀人未遂罪移送少年法庭审理,少年法庭后裁定男学生收容、女学生责付家长。

这起事件发生在大选倒数不到20天,因而也引起三组候选人的前后表态,自然成为三党以及支持者与媒体阵营间相互攻防的素材。大批反对民进党的网友到总统蔡英文的脸书洗版批评“国中生被割喉了还在忙选举”、质疑“社会安全网在哪”?(延伸阅读:《未来的社会安全网,能否既接住精障者又接住普通人?》)

而由于案发地点位于新北市,作为新北市长的侯友宜自然也成众矢之的。民进党竞选总部、新北市议会民进党团接连批评不仅新北市政府不置一词,侯友宜也未发声谴责暴力,更提出数据表示,今年到10月为止,新北市查获涉及刑事案件的青少年嫌疑犯达4481人,甚至比起去年同期增加1123人。

新北市议会民进党团还引述媒体报导指,涉案少年已是治安列管对象,但新北教育局却称未接获该少年校园生活异常通报,质疑教育局是否确切掌握实际状况。柯文哲则在脸书发文向学生呼吁,冲动行事不会解决事情,反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期盼校方尽速启动辅导机制,帮助师生早日走出阴霾。

在政治的攻防以外,这起事件也在台湾社会余波荡漾。除了在台湾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时经常成为网友出征对象的“废死联盟”外,《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存废也成为舆论场的争议焦点。

一名自称家属的网友在网路论坛 Dcard 称:“什么狗屁少年事件处理法,犯罪就一律刑法处理好吗?我的外甥的命就这样没了,谁能懂我们心理面的痛。不良学生就应该不要让他们进校园了,希望我外甥的死能废除少年事件处理法让好学生跟坏学生不要同一个环境。”这篇贴文经网友转发后卷起舆论圈火气十足。虽然家属后续删文,并发文对自己的情绪化行为表示抱歉。他也称,此前质疑社会安全网怕在大选期间有政治立场,另考量法律规范不得公开当事人前科,所以删除文章。他还呼吁:“希望家人的死,可以换来少事法的修法。”

少事法早于1962年制定,多次修正后始于1971年正式施行。1997年再次全文修正后,明定目的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长,调整其成长环境,并矫治其性格”,目前适用的对象为12岁以上未满18岁的少年,今年5月底再度进行修法。一名不愿具名的法官对端传媒解释,少事法是一部为了避免“曝险少年”沦为少年犯、避免少年犯变成成年犯的法律。在台湾,“曝险少年”(过去称为虞犯少年)指的是:经常携带危险器械、施用毒品但尚未达第四级毒品程度,以及有从事预备犯罪或犯罪未遂、但依法还不会处罚之行为。

这名法官说明,少事法存在目的,一方面是积极导正少年的行为,另一方面则要消极避免刑罚的负面效应。一般刑事司法,只能在犯罪发生之后介入,并以刑罚为主要甚或唯一手段,少事法开启犯罪发生之前介入的可能,并且主要透过刑罚以外的手段处理。

实务上,少事法是对曝险少年与触法少年的特别措施与保护程序,又分为“少年保护事件”与“少年刑事案件”,少年法院对于少年刑事案件具有先议权,由少年调查官接手调查少年与事件有关之行为、品格、经历、身心状况、家庭情形、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以及其他必要的事项,提出报告并附具建议。(延伸阅读:《是什么遮掩了伤口?少年在安置机构遭遇性侵背后》)

实际上,少年法院于调查后,若少年所犯为最轻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少年于事件后审理期间年满20岁,即应移送予检察官,纵使不符合该条件,少年法院认为少年犯罪情节重大,认为受刑事处分适当的话,也可以裁定移送给检察官。检察官接受少年法院移送后,就必须开始侦查,若认符合起诉要件且有起诉必要,即向少年法院提起公诉,由少年法院审理、论罪科刑。

但在台湾的舆论场上,对于涉案少年之后的司法判决大多投以嘲讽语气,认为未成年犯罪轻判的结果八九不离十,“何况还会注销犯罪纪录”。

法官指出,少事法的收容或感化教育并不是刑罚,所以没有所谓轻判重判的问题,“刑罚会拘束人身,但不是所有拘束人身自由的措施都叫作刑罚。”至于注销前科纪录,法官指出,此为少事法第83条之1规定,执行完毕或赦免视为未曾受各该宣告,以及涂销前案纪录及有关资料的规定。他强调,前科涂销指的是透过一般途径查不到,“但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变成没发生过。”

此外,少事法第83条规定禁止公开揭示少年个人资讯,台湾亦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第16条则规定,应保障儿童的相关隐私(公约定义的儿童指18岁以下),公约第40条针对触法儿童也规范有相应的隐私保护。换句话说,包括台湾在内,签署《儿童权利公约》的各国,在针对触法的未成年儿少皆订有相关规定以保障权益。(延伸阅读:《两公约审查,看见台湾“人权立国”的系统失灵》)

但台湾媒体在报导本事件时,引用涉事少男过往因伤害遭收容的纪录,甚至有承办员警向媒体对外透露相关案情,例如,少男平常出没的场所、认识的黑帮份子,以及过去在另所学校的素行纪录,从媒体报导细节几乎已可勾勒出少年轮廓。此举显然游走在法规限制的灰色地带。(延伸阅读:《媒体猎巫,与官民共犯的集体霸凌》)

不只如此,在这波沸腾的舆论中,有自称教师的网友在网路论坛 PTT 发文指出案件发生区域,愤怒的网友接连将涉案的少男及少女及其社群媒体的发文截图公布上网,发文内容更引发民众另波愤慨情绪。少事法的相关规定也及于网路论坛的言论。

法官指出,网路跟社群媒体既降低言论的成本,也提高滥用言论自由的收益,这不是少事法的课题,而是网际网路治理更一般性的议题。新北地院则不得不于28日两度声明警告,“任何人不得于媒体、资讯或以其他公示方式揭示有关少年保护事件或少年刑事案件之记事或照片,使阅者由该项资料足以知悉其人为该保护事件受调查、审理之少年或该刑事案件之被告”,并指 Dcard、PTT 等社群媒体应下架相关记事及照片,“吁请资通主管机关正视此一问题,以符法治。”卫福部则回应:传播者可开罚三万以上,15万以下罚缓。

棘手的是,显然多数舆论对这样的规范并不买单,《联合报》报导称新北地院警告社群平台下架照片是“烂官烂法”即可显见。这样的冲突,也发生在2020年一起未成年男学生涉嫌性侵女同学的事件上。该性侵案涉案少年因适用《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儿少法),涉事地方警局依法要求网友讨论不得提及涉案少年身份资讯。然而,由于嫌疑人与地方员警有亲属关系,遭网友质疑少年背后势力雄厚、“水很深”,批评此要求无疑是“包庇、纵容”。

此事件后续延烧,更于2022年地方选举中成为热议话题。原名颜翎熹的直播主,受到该事件的影响,将自己改名为“颜色不分蓝绿支持性专区颜色田慎节”参选嘉义市议员当选。“田慎节”三字,即为该疑似性侵案涉案少年的姓名读音,因规定不得提及,所以颜翎熹以音译方式希望让人们持续关注该起性犯罪事件。日前,“颜色不分蓝绿支持性专区颜色田慎节”在就职满一年后,已改回原本的名字颜翎熹。

新北国中生割喉案发生迄今,台湾舆论场上大多一面倒地抨击包括社会安全网、少事法、少年及其社群,不满的声浪也讥讽底层逻辑与阶级复制,甚至将此单一事件延伸到公校与私校的学生素质优劣的对比。至于少年为何携带刀械、家庭是否失功能,以及案发前学校有哪些辅导资源,在火气十足的网路风气下几乎无人提及。(延伸阅读:《血是怎么冷却的:一个随机杀人犯的世界》)

预料此案若持续延烧,将掀起少事法修法余波。法官告诉端传媒,人们对正义的想像,仍脱不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司法制度,包括少事法在内,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压制这种冲动。”(延伸阅读:《为了对抗怪物,我们必须变成怪物?》

独立撰稿人章怡璇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2024台湾大选的十个关键字:蓝白合欲下架民进党,认知作战影响战与和

「这十个关键字,除特写岛屿的喧嚣日常,也素描了大选的鲜艳图像。」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黄奕潆 王怡蓁 实习记者 陈禹蓁 江亮儒 钟依静 发自台北

图:Rosa Lee

这年的台湾大选,对总统大位富有野望的柯文哲,在历经筹党准备、2020年首次投入大选便越过门槛、取得2024总统大选的门票,亦如预期般参选2024总统大位。四年前的柯文哲在选后表示,民众党会在蓝绿夹杀下设法突围,民众党就是人民在蓝绿以外的新选择。在柯文哲眼中,民众党是改变台湾政治文化的杠杆;四年后,它则撑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治?

作为国会第三势力的民众党,在柯文哲宣布参选总统后,与国民党的蓝白合,始终是牵引民众党政治议程的叙事。实际上,柯文哲或民众党的历史,即为政党合作的缩影,从柯文哲2014年获得民进党的礼让参选台北市长并胜选,此后,绿白嫌隙增生,2018年民进党决定自提人选参选北市长后,白绿正式分手,柯文哲仅以三千多票险胜国民党,惨胜的结果,让他将民进党视为罪魁祸首,自此彻底决裂。

2019年,台湾民众党创党,拉拢亲民党市议员黄珊珊、林国成,由于柯文哲时常尊称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是“老前辈”,并找宋楚瑜担任台北市政府首席顾问,如今在“没有报备”下成立民众党,被视为过河拆桥。

在绿白分手、白橘尴尬后,柯文哲这年要再与国民党合作,在“下架民进党”口号下,蓝白合作展开多轮对话,只是最后在那场难堪的“君悦会谈”后,双方不欢而散,蓝白正式破局。

不合拍的蓝白合,柯文哲先是喊出“下架民进党”,尔后却又以反对蓝绿对抗、出言反对这样的政治口号;面对原先欲搭档参选的侯友宜,对其提出的“恢复特侦组”政见,却又反对这样的政治操纵,这也凸显出蓝白合前,两党的基础矛盾与冲突。

要超越蓝绿的柯文哲,前后找了蓝绿合作,撕破脸的民进党、如今又被国民党视为毫无承诺,2024台湾大选的开局,便是满满的政治肥皂剧,却也推进著大选节奏。

2024年,也是太阳花运动冲击台湾公民社会后的十周年。十年前,与青年学生一同在国会议场反锁的黄国昌,在太阳花后,一同参与催生了时代力量,作为第三势力的时力,在2016年首度参选时一举拿下五席国会席次;2014年撞开立法院大门的社运青年,2016年以胜选之姿走入立法院。但当年的他们或许没料到,彼时一同在立法院席地抗议、或是死守议场的伙伴,在十年间几经分合后,如今在2024年大选狭路上,再度相逢。

这年的大选,烟硝味既远又近,选战中的战争与和平,成为恐惧动员的政治宣传。而认知作战则是影响战争或和平的手段,在这样的母题中,持续催发效应。相较于战争与和平所隐隐映照的统独议题,像是《人选之人》中那个被议论的架空社会——一个不谈统独、回避台湾政治真实处境的社会——却也是因为不谈统独,而撑开更多议题面向的空间,让 MeToo 当事人得到一定的力量与勇气,进而成为台版 MeToo 的前浪。

这样的“女力”,也在大选中呈显,有至少三成的女性获得政党提名参选,即使女性参选的趋势逐年提升,但依旧存在的事实是,性骚确认的政治人物,依旧代表政党竞逐连任。

在传统男性的政治场域,女力成为一股新力量,而竞选小物则是选战激情中的片刻疗愈。从狗派与猫派的“大战”,到祝福选民的“侯你平安”的平安符,以及贴近年轻选民的各种标语服饰,竞选小物也是不同阵营间的品牌大战。

端传媒继2020年推出“台湾大选的十个关键字”系列报导后,本次大选再次自选十组选战关键字。这几组关键字间,有的彼此映照,有的则是相应而生;有的呈现阵营间的转捩,有的则是“亡国感”隐微的尾音。这十个关键字,除特写岛屿的喧嚣日常,也素描了大选的鲜艳图像。

2023年12月17日,台中,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在竞选活动上。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12月17日,台中,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在竞选活动上。摄:陈焯辉/端传媒

蓝白合

选前50天。台湾选民才得以确认,选举投票单上,赖清德以外的人选,不是侯柯、不是柯侯,而是侯友宜、以及柯文哲。

蓝白合”作为一组2024大选的政治修辞,除了是在野力量整合的政治象征外,也是这年大选一连串事件与人物的背景图像。在政党围绕著蓝白合推进选战进程、政治人物以蓝白合作为合作对话的密语的背后,则是一幅更宏大的政治叙事——为了“下架民进党”,及“终结民进党一党独大”。

蓝白合也是在野政治行动的策略。最大的在野国民党,与2019年由前台北市长柯文哲一手筹组的民众党,在吹响“终结民进党民主独裁”的号角后开始实质接触,思考如何透过策略性的合作,促成台湾民主史上第四次的政党轮替

数说2024台湾大选之二:蓝绿立委席次消长,民众党坐大第三势力?

「明年的新国会将呈现什么样的政治生态?」

实习记者 江亮儒 陈禹蓁 钟依静 记者 许伯崧 设计师 郭瑾烨 发自台北

【编者按】台湾将于2024年1月13日举行第16任总统、副总统大选,并由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民进党现任副总统赖清德,以及国民党现任新北市市长侯友宜三人共同竞逐,这也是台湾第八次总统副总统公民直选。

除了总统人选,本次大选中国会113席次将全数改选,其中包含73席区域立委、34席不分区立委,以及六席原住民立委。

数说2024台湾大选”将以系列报导,透过数据图表,在选前为读者呈现本次选举的各种面貌,并进一步加以分析,呈现台湾论域场上所呈现的大选图像。

历年蓝绿立委总席次消长

2024台湾大选除了将选出新任总统副总统人选,国会113席立法委员也将全面改选。台湾国会由区域立委、不分区立委以及原住民立委组成,2004年台湾修宪,2008年正式实施“单一选区两票制”,在新选制下,选民将拿到三张选票,除了一张投给正副总统,另外两张则分别为区域立委选票、及“政党票”,政党票将以得票比例分配各政党不分区立委席次。原住民立委,则包括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两个复数选区,各选三席计六席。

在台湾,区域立委候选人,往往是在地方长期经营选区、基层实力雄厚的人选,在过往,也有“新人”在求新求变的时代气氛下“逆转胜”击败政治老将。但一般而言,区域立委侧重地方实力,且在地方选民结构下,也形成几个传统蓝营或绿营票仓。亦即,在这样以基本盘为主的选区,挑战者面临的当选难度更为提高。

此外,以不分区立委来说,各政党的提名人选各有不同的策略,有的会以政党票最大化为考量,将吸票机等级的人选放入不分区名单(如本届国民党不分区排序第一的为前高雄市长韩国瑜);也有平衡党内派系人选的必要;而在政治面的考量外,也有政党价值的体现,例如:对新创、妇女与劳工权益、交通安全、或是认知作战的重视等,亦有摆出年轻阵容作为重视青年世代之意涵。换句话说,如果区域立委相较下是地方政治实力的对决,不分区立委在“政治组”以外,更像是特定议题的专业工作者进入体制从事改革的管道之一。

近四届蓝绿区域立委席次

回顾台湾历届选举,国民党在立院的席次呈现递减,民进党席次则是往上升。2008年选举制度正式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立委席次从225人减半至113人,当年国民党获得81位席次;2012年国民党拿下64席、2016年获35席,2020年提升3个席次,共获38席。

同时,民进党则在2008年拿下27席,2012年拿下40席,2016共得68席,2020年下降7个席次拿到61席,连续两届国会席次单独过半。其中的转捩点,在于2016年除了延续此前太阳花学运风潮吹拂之效外,国民党自2014年地方大选溃败后就此一蹶不振、民心向背,蔡英文后于2016年以大胜之姿入主总统府,促成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国会选举民进党亦抢下多数席次。该年,国民党在国会仅剩35席,是国民党政权来台后最惨烈的纪录。

数说2024台湾大选之一:是否再次政党轮替?谁能影响总统选战?

「台湾自1996年总统直选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执政党可以连续执政第三任期。」

端传媒实习记者 姚拏云 记者 许伯崧 设计师 郭瑾烨 发自台北

【编者按】台湾将于2024年1月13日举行第16任总统、副总统大选,并由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民进党现任副总统赖清德,以及国民党现任新北市市长侯友宜三人共同竞逐,这也是台湾第八次总统副总统公民直选。

除了总统人选,本次大选中国会113席次将全数改选,其中包含73席区域立委、34席不分区立委,以及六席原住民立委。

数说2024台湾大选”将以系列报导,透过数据图表,在选前为读者呈现本次选举的各种面貌,并进一步加以分析,呈现台湾论域场上所呈现的大选图像。

台湾将出现第四次政党轮替?

政党轮替,在台湾有个通俗的说法叫做“换人做做看”;国民党做不好就换民进党、民进党做完再换国民党。

2024台湾大选进入倒数计时阶段,本次选举呈现由柯文哲与同党立委吴欣盈赖清德与前驻美代表萧美琴,以及侯友宜与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赵少康的“三脚督”格局。

赖清德为现任副总统,欲带领民进党挑战第三次连任。然而,台湾自1996年总统直选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执政党可以连续执政第三任期;换句话说,在历经两任八年的任期后,历史上,台湾选民会更倾向将选票投给在野党,以促成“政党轮替”。执政党挑战第三任期的失利,也被称为“八年魔咒”。

在民主政治中,定期选举并由公民选出新任政府,为民主政体的特征,在野政党都有机会在定期选举中上台执政,执政党也可能因为不再受到选民的青睐而败选下台;政党轮替被视为民主政治的“防腐剂”。

政党轮替,在台湾有个通俗的说法叫做“换人做做看”,加上在台湾过往的历史经验中,有著38年之久的戒严记忆,这也是世界所罕见的现象,因此,人民对于一党长期执政心生警惕;“政党轮替”在这样的历史记忆中便成为避免独裁统治的工具性目的,此也意味著一种近似公平性的原则——国民党做不好就换民进党、民进党做完再换国民党(或其他政党)。这样的公平性,散发著一股素朴的情感,“换人做做看”的说法也因而在台湾广为流传;就算新上台的政府做不好,民主政治在下一次的选举中还是可以让它下台。

在本次台湾大选中,已经执政两任的民进党政府,在先天上即面临不利的起跑点。根据台湾多家民调的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选民期待政党轮替——而此,也是先前“蓝白合”的大背景,蓝白阵营声称在野整合是为了拉下民进党,实现政党轮替,并多次强调:“有六成民意期待政党轮替。”

民主政体中,政党轮替通常被认为可以防止政府腐败、提高竞争力及增加监督压力,但反之可能促使政府决策者急于短期成效、减少必要的长期规划。台湾自1996年总统直选以来,已经历过三次政党轮替,分别是2000、2008及2016年,每隔八年即轮替一次,这也是“八年魔咒”的由来。

根据台湾中选会数据,2000年民进党总统陈水扁、吕秀莲在五组候选人中夺得39.30%的选票,达成台湾史上第一次和平的政党轮替;2008年马英九、萧万长组合则战胜民进党候选人,获得台湾史上最高的58.44%得票率,国民党重返执政,为第二次政党轮替。2016年民进党总统、副总统参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得票数则在三组候选人中以56.12%当选,在国民党执政八年后,击败国民党重新入主总统府,再次达成政党轮替。

郭台铭“选择成全”退选,四脚督如梦一场|Whatsnew

「虽然比2019年更接近他的总统梦,郭台铭却在离梦想更近一步时,黯然退出这场大选。」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2023年9月18日,台北,郭台铭竞选总部内的纪念品。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9月18日,台北,郭台铭竞选总部内的纪念品。摄:陈焯辉/端传媒

11月24日,2024台湾总统大选进入登记参选的读秒阶段,依规定,总统参选人需于24日下午5时前,前往中央选举委员会完成登记。在24日之前,仅有民进党赖清德与萧美琴率先完成登记,而国民党的侯友宜、民众党的柯文哲,则仍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任何一丝“蓝白合”的希望。

然而,随著23日傍晚“郭柯侯”三人在君悦饭店举行的蓝白会谈,在彼此阵营针锋相对却又毫无交集下不欢而散,事实上,这场最早可溯及自2020年初便开始萌生的蓝白合作,几乎已可宣告“破局”。特别是,在双方仓促离场后,蓝白阵营各自发出采访通知,宣布将在24日上午11时前往中选战登记参选,就此将2024年蓝白于总统人选的合作大门关上。

24日上午,柯文哲偕副手吴欣盈、以及侯友宜连同副手赵少康前往中选会登记参选,蓝白合退回原点,为这拉扯数月的在野整合,暂时划下句点。

值得关注的是,另一位独立参选人、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却从昨晚结束“郭柯侯”会谈后,便不再有对外发言;对郭办所设立的媒体联络群组中记者的各种提问,发言人也都不予回应。

而面对群组中记者一个又一个“+1”的询问,甚至有记者质疑“今天有人上班吗”,但发言人们仍集体沉默。直到下午2时左右,郭办才在媒体群组发布一份由郭台铭亲笔签名的声明;内容表明,“人退,志不退”,呼吁完成政权轮替,改变台湾。

这张白纸黑字、没有标题、总计15行字的声明说:“在世界的商业战场上,我从来不曾低头;在疼惜台湾人民这个关卡上,我始终放不下。如果没有人愿意弯腰,对期待政权轮替的台湾人来说,情何以堪?”郭台铭又说:“成大事者不计毁誉,郭台铭或许可以被人遗忘,但为中华民国的未来,选择成全,已是我能够奉献给故乡全部的爱。”

选择成全的郭台铭,在退选声明中强调“人退,志不退;STOP RESET RESTART”;他并呼吁,“一定要赢好吗?完成政权轮替,改变台湾。天佑中华民国。”

郭台铭问鼎总统大位的野心不是新闻。

有著“总统梦”的郭董,2019年首次尝试将总统梦成真,几经波折,最后却于申请登记为连署人的前一日深夜11时,发出声明决定“不参与2020连署竞选总统”。声明中,郭台铭说:“不是因为任何人的劝说与影响,而是因为我再三思考之后,希望让社会在关注国家领导人的选择时,能够回归理性思考与政策层面的讨论,于是,我决定不参与2020连署竞选总统。”

而更早几天,郭台铭宣布退出国民党,并公开批评国民党是迂腐的政党,指“国民党把政党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前,跟郭台铭返回国民党初衷背道而驰。”首次的总统梦不仅戛然而止,还将他与国民党间的矛盾与冲突升高到难以回复的处境。

直到2023年,郭董的总统梦又再度浮现。

在4月5日自美国返台的记者会上。郭台铭表示,将全力争取国民党的2024年总统大选提名;他也提到,如果新北市长侯友宜的民调超过他,“国民党决定征召他, 那么我会全力支持侯友宜,帮助国民党团结胜选。”

但在5月民调中,当时挟2022年新北市长选举大胜气势的侯友宜人气扶摇直上,不仅成为党内最强母鸡,也颇有党内共主之姿的味道,侯友宜的民调也显示,他才是代表国民党挑战2024总统大位的最佳人选。

就在国民党将正式宣布征召侯友宜为2024年总统参选人前,郭台铭便于脸书率先发文恭贺侯友宜,他表示将信守承诺并尽最大努力支持侯友宜胜选,“战胜2024的大选,让无能的政府下架”。

2023年9月6日,台北,郭台铭到宁夏夜市扫街。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9月6日,台北,郭台铭到宁夏夜市扫街。摄:陈焯辉/端传媒

但此后,勃勃野心的郭台铭并未真正放弃他的总统梦。在支持者的劝进下,郭台铭积极游走蓝营县市,与地方议会议长互动频频,种种政治动作也让观察家认为:郭台铭还没完全放弃参选野心。

随著政治动作一搭接著一搭,8月份,郭台铭更前后前往金门抛出金门和平宣言与和平倡议,各路媒体也在揣测:郭台铭会不会在金门就地宣布投入总统大选?

直到8月28日,眼见时机成熟了,郭台铭召开“主流民意大联盟”记者会,宣布将投入独立参选,争取连署参选总统。依据规定,郭台铭必须取得有效连署书件29万份,始取得参选门票。而自1996年总统直选以来,七届总统大选共有33组人选寻求连署参选,只有五组人选达标。

9月14日,郭台铭抛出震撼弹,宣布副手人选为艺人赖佩霞,而赖佩霞因在出演台湾现象级政治题材职场剧《人选之人》中饰演参选总统的林月真为人熟知。但当天随即爆出赖佩霞拥有美国国籍;依据台湾法规限制,有双重国籍者不得参选。赖佩霞之后火速办理退籍手续,放弃美国籍身份。

在台湾,要进行连署参选,首先必须搜集支持者的连署书件。对于亿万富豪“郭董”来说,钱并非问题。他找来2018年以核养绿公投案领衔人、2021年核四商转公投领衔人黄士修替他擘画连署事宜,这对连署经验丰富的黄士修来说,自然不构成挑战。

随著各县市连署站一站一站的开启,郭台铭搜集连署书件的速度效率十足。但连署过程中,也屡屡传出连署站以行贿方式向民众“购买”个资参与连署,并遭检方调查。不过,这些仅是郭台铭壮阔连署之旅中的小波澜。对郭台铭来说,冲连署书数量、花钱设置连署站不是问题,但由于郭台铭的大动作参选,观察家也指出,鸿海集团与富士康,恐怕会成为中国政府打压的对象。

果不其然,10月份,中国政府对鸿海集团在中国的富士康旗下多地企业,同步展开税务稽查与用地调查。郭台铭对此查税事件一语不发,鸿海则低调声明:“合法合规为鸿海在全球各地的基本原则。集团会积极配合相关单位的作业办理。”最后,11月21日传出,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以富士康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开罚人民币2万元(新台币约8.8万)。

自此,郭台铭的行程转趋低调,不仅临时取消行程,之后更一连五天“神隐”;直到现身出席世界郭氏宗亲会会员大会,接下理事长一职,面对媒体询问,他也仅表示“我们全力拚连署”,对于富士康被查税一事避而不谈。

最后,郭阵营总计送交103万6778份连署书,中选会认定合于规定之连署人数为90万2389人。11月1日,郭台铭前往中选会送交连署书时,也对媒体表示“每一份连署书对他们都是一份责任、鞭策,他与副手赖佩霞会继续奋勇向前。”

2023年11月1日,台北,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与副手赖佩霞赴台北市选委会递交总统、副总统选举连署书件。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11月1日,台北,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与副手赖佩霞赴台北市选委会递交总统、副总统选举连署书件。摄:陈焯辉/端传媒

在连署通过、且取得台湾史上第二高的连署书数量后,郭台铭却于登记参选截止前的三小时,以“为中华民国的未来,选择成全”宣布退选。

弃美国籍、投入连署参选的副手赖佩霞,于脸书发文指出,“今天早上,郭董召集了团队告诉大家:2024年,我们不会出现在选票上了。”她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再三思考后,此刻所能做的最好决定。” 她还说,昨日在大家的见证下,整合破局是让我们最难过的,“然而,参与政治并不是为了一个人或一个党,更不是为了一次选举,而是为了我们共同挚爱的家园。”

赖佩霞引述郭台铭所言,“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她说“我们将会继续守护这片,你我都深爱的土地——中华民国。”但记者问到,赖佩霞是否会重新考虑申请回美国护照?她则透过郭办声明:“美国护照已经失效,没有重新申请的规划。”

随著蓝白合的破局,这场2024总统大选,最终总算确定由赖萧配,对上“柯吴”与“侯赵”,回到三脚督的状况。而这样的竞选格局,事实上跟上半年台湾社会所认知的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半年之后,一切又回到原点而已。

11月24日,郭台铭结束这段从8月底以来独立参选之旅。他曾说,他的参选是为了促成“在野整合”,然随著蓝白阵营在君悦饭店的龃龉交火,蓝白合的期待已然破灭。如今,怀抱总统梦的郭台铭,虽然比2019年更接近他的总统梦,却在离梦想更近一步时,在曾经的“四脚督”后,再度悄然退出2024的大选舞台。

而回到三脚督的台湾社会,则像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蓝白合火药味中不欢而散,“桶箍者”郭台铭迎“无言结局”|Whatsnew

「五人对话就在你一言我一语鲜有交集下逐渐出现歧异,最终以诡异的方式突然划下休止符,众人在火药味中不欢而散。」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王怡蓁 发自台北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及前总统马英九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柯文哲坐在倒数钟旁。摄:唐佐欣/端传媒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及前总统马英九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柯文哲坐在倒数钟旁。摄:唐佐欣/端传媒

2024台湾总统大选登记截止进入倒数计时阶段,蓝白合也进入最后读秒,总统参选人依据规定,必须在24日下午5时前完成登记,但蓝白合持续陷入僵局,且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与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的副手人选,截至发稿为止仍未见名单。

为解决蓝白合合不合、破不破的困局,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选的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在取得符合台湾法定的连署门槛后,23日仍以“桶箍”(编按:台语读音 tháng-khoo,指的是将木桶的木片箍住的铁线圈或竹篾环)角色,与柯文哲、侯友宜相约在台北君悦饭店进行会谈。

郭台铭竞选办公室发言人黄士修当时表示,“郭台铭与柯阵营之间具有一致的共识和完全的互信”,而促成“在野力量”的整理,蓝白郭三方缺一不可。但当记者问到是否郭台铭会退选时,黄士修则回应没有谈到这件事。

下午,先是郭台铭抵达君悦饭店,侯友宜随后在4点46分,在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陪同下抵达。原先郭办安排侯友宜前往君悦饭店25楼的2538房进行会谈,但侯友宜则希望能在马英九、朱立伦陪同的状况下公开透明地谈。双方因此先就究竟是侯友宜要去2538房会谈,还是郭台铭与柯文哲前往马、朱、侯所在的大会议厅会谈争执不下。

而在现场大批媒体与国民党三人等候逾20分钟后,郭台铭才与柯文哲在黄珊珊等人的簇拥下进到会场。在等待郭台铭及柯文哲下楼进场中,现场意外出现了“主角”们沉默不言,幕僚隔空驳火的局面。

当时,黄士修与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为了会面形式,数度言语交锋,黄士修多次催凌涛落座,更反讽凌涛是“政论节目上太多”。凌涛说到一半时,一名郭台铭支持者突然对着凌涛怒骂“你算什么”、“你又不是主持人”等,随后这名支持者被制止请出场外。

这一起步如此波折,预示着接下来的这场会谈,将颠颠簸簸甚至不欢而散。会谈也就在这样的你不情我不愿下开始。

郭台铭与柯文哲两人步入会场走上台前,先后与马英九、侯友宜与朱立伦握手致意,五人并在现场媒体要求下合影。五人的座位分配,由左而右分别是:柯文哲、郭台铭、马英九、侯友宜与朱立伦。在两位在野候选人之间,以郭台铭与马英九加以隔开。

在显得紧张与焦虑的气氛中,饭店内正因应感恩节上演一场感恩音乐会。悠扬的音乐声穿透门壁,渗入气氛时而针锋相对、时而促狭不安的会议厅。会场内除了满座的媒体记者,台前还放着一个倒计时钟,提醒登记的倒数时间。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摄:唐佐欣/端传媒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摄:唐佐欣/端传媒

作为这场会谈的“主人”,郭台铭说他坐着说就好,“今天是感恩节,我们以感恩的心情在这里齐聚”,郭台铭细数君悦饭店对他的意义与重要性,也提及他的第二段婚姻,便是在这里举行婚礼。当时,马英九担任他的证婚人,他也因此开启他的第二人生,“这一点让我回忆起来,是一个多么感恩的事情。”

然而,郭台铭对于马英九与朱立伦的无预警现身似乎感到“意外”。言谈中,他多次沉默数秒,似在思考应该说什么话。

郭台铭说,他在促成这场会谈前,于前晚(21日)与侯友宜在电话上谈了二十多分钟,并与团队花费六小时将这份对话纪录制作表格上传脸书。郭台铭说:“侯市长非常诚恳地说,你是老大、你是大哥,给你出来做桶箍,看怎么促成蓝白郭的合作。”

但郭台铭话锋一转,直指现场出席人员跟当初约定的不一样,“我特别问了侯市长,你是一个人?”“我一个人来。”“那我说马前总统会不会来?”“他不会来。”“朱主席会不会来?”“他不会来 。”郭台铭说:“我们在楼上准备2538的房间,只有准备了三个位置。”他又说:“马总统是我的大贵人、大恩人,我们有所怠慢,先给你道歉失礼。”

郭台铭表示,马朱两人已是“不速之客”,而且是“重量级的不速之客”。似是想要请马和朱让出空间,郭台铭谈到想为两人准备房间休息。然而恰逢今天感恩节,饭店的房间已客满。郭台铭因此“措手不及”,而他又表示不愿邀请马英九到“小房间”谈话。在他的眼里,将“权高位重”的前总统邀请到小房间,是非常不恰当的一件事。

此时,郭台铭亦将手上的麦克风要交给坐在左边的马英九,希望马英九讲几句话,但马英九回:“我是见证人,原则上不发言,谢谢大家。”直到此时,郭台铭始终一人主持这场显得有些尴尬的会谈。

郭台铭再说,他想要跟侯友宜与朱立伦确认,“今天谈判的过程,是站在候选人的立场?还是国民党的立场?还是中华民国的立场谈?这是有所偏差的。”郭台铭直说:“如果是政党协商,那这是国民党跟民众党的事,我等一下就退出,因为我不是政党。”他指朱立伦在现场使得对谈变成政党立场,而不是“侯郭柯”的三人对谈。对郭台铭而言,他想要先确认朱侯的立场,“好调座位。”

被点名的朱立伦则略显尴尬地回应:“谢谢郭董事长,在感恩节这天,让大家有机会去谈⋯⋯台湾的主流民意,是能够在野整合,我们都共同在努力,也是我们持续在进行的工作。”

朱立伦表示,自己是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陪同国民党总统候选人参与今天的会谈,不但具有正当性,也有必要性,他虽然代表了国民党,但也获得党的信任与支持。他强调:“我们彼此有这样的决心 、用最大的诚心、最多的耐心和最多的同理心,希望今天的感恩夜,会是是一个非常圆满、非常成功的晚上。”

而后,侯友宜接过麦克风。他称原先郭台铭邀请他早上八点到郭台铭家见面,三人坐下好好谈,不要再讲民调,但侯表示自己婉拒在郭台铭家见面,希望能在公开场合进行。“很抱歉婉拒郭董。”

他还谈到今日的会谈原因,强调目的就是要蓝白整合能快速、公开、透明的落幕。而“落幕”之后,很乐意郭台铭来做“桶箍”见证,“跟马总统一样以桶箍的身份见证历史的一刻。”颇暗示今天仍是没有郭台铭位置的蓝白对谈。

紧接着,侯友宜转头征询柯文哲的同意后,再念出两人的手机简讯内容。他指柯文哲的简讯是这样写的:“大家最后一次来解决台湾的问题是好的,既然你昨天打电话给郭董(实际上是郭打给侯),提出见面想法,三个人一起见面也是塑造团结台湾的意象。如果可以,找一个场合,但是是公开的,大家见面谈,还是你只需要我跟你两个先谈?但他比较主张三个人谈⋯⋯时间今天早上,地点公开的地点就好,不是秘密见面。如果 credit 要给郭董,直接在他家也可以,不然找一个饭店都可以,他(郭)需要找一个理由退选,所以给他面子,但太多人在看,所以要秘密见面有困难,所以干脆公开见面不要私下谈。”

侯友宜称自己回讯给柯文哲:“需要见证人马英九在,划下句点,无论句点好坏。”他更致电给柯文哲,他与马英九在马英九办公室等候,柯文哲未拒绝。但接下来,侯友宜却是透过媒体才得知三方会面地点定在君悦饭店。“马英九跟我等了五个小时,我跟柯文哲说这很不礼貌,对马英九很抱歉。”

郭台铭这时补充询问:“我安排这个地方,我是主人,刚侯友宜说我是见证人,我的角色到底是什么?”侯友宜回应,如同马英九,是见证人、桶箍的角色。郭台铭听闻后下了一句评语:“这个剧本超过我的预期了。”“桶箍和见证人好像不一样。”

五人对话就在你一言我一语鲜有交集下逐渐出现歧异。其中引爆现场火气的,莫过于柯文哲的“首度”发言。

说是“首度”,在于这场“蓝白合”主角之一的柯文哲,从进场的5点12分起,到半小时后的5点54分才第一次开口谈话。此前,柯文哲坐在对向记者会的最左边位置上,神色凝重地不发一语。

柯文哲先说:“今天在场这么多媒体关心,这是决定台湾未来命运的重要时机,但我老实讲,虽然我是同意的,但把私人之间的简讯拿出来念,通常这个是名嘴跟侧翼在做的事。”侯友宜则迅速回应:“我是经过你的同意,你也可以不同意啊。”柯文哲再回:“你不要打断好不好。”

柯文哲说,15日他在马办签了六项协议,但民调那项吵了一个礼拜,也没办法解决,“要解决怎么办?就把这一个翻过去。”柯文哲说:“在这一刻、这一秒,我们要思考什么是对台湾最好的⋯⋯我的逻辑很简单,组成最强的组合才是我的目的。”他强调,他是一个很尊重数字的人,“如果过程中要为了政党利益、身份的利益,这不是台湾未来长远发展希望看到的。”

就在柯文哲话一落毕,郭台铭便紧着说,“如果现在要公开谈判,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来谈。”但要从哪里谈起,郭台铭则说他也不知道,“我想刚才大家已经有点小争执,我要降温一下,今天感恩节,感恩的心坐在一起,让我有机会再见到我的老恩人马前总统,感恩有几会在见到朱主席,真的不容易;第二点,这是我结婚的地方,我非常高兴。”郭台铭还说:“就大家现在开始谈,还是我们要摆个擂台?”他并预告,要有挑灯夜战的准备,便当跟宵夜都要先准备了。

柯文哲此时再提到18日签订的六点政党协商共识,并提及关于民调认定的分歧,郭台铭发话中断柯文哲的谈话:“如果现在要谈民调,我统计学不及格,你们要吵统计,我要先退席上厕所。”他说:“这个问题跟我无关。”

郭台铭随后退席,主持人黄士修表示休息五分钟,其他四人也前后离席。现场一阵骚动,现场记者面面相觑,有记者因不耐久候已先离席。

不消几分钟,柯文哲率先回座,其他几人陆续回座,唯郭台铭实现诺言,并未回座,更在脸书上发出与赖佩霞在场外喝咖啡的照片,他说,“里头上统计课,我们在外面喝咖啡”,并特别标注“登记倒数22小时”。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侯友宜和朱立伦在交谈。摄:唐佐欣/端传媒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侯友宜和朱立伦在交谈。摄:唐佐欣/端传媒

四人坐定后,柯文哲首先发言。他认为距离登记总统、副总统后候选人只剩下不到24小时,下一任总统人选应该要有能力单独面对困难。侯回应内容则又重申当时的六点协议,更指称协商时多由蓝白两党主席发言,“他们都是台大的,很熟悉统计,”只要解决民调疑虑,就能厘清问题。

朱立伦这时补充,不要再谈民调问题,当天也没有讨论要让几%,继续纠结民调无法解决问题,全台人民都在看直播,大家都能理解柯文哲承受幕僚及家人很大的压力。 这时作为主持人的主流民意大联盟发言人黄士修突然发言:“这个场地只借到六点半,剩下十分钟”,决定接下来的时间让柯文哲与侯友宜发言,朱立伦一度要说话却被制止。

柯文哲强调合作的目的就是胜选,“要上场打仗,有机关枪可以用,为什么要用步枪?有最强的组合为什么不那样做?”侯友宜则指,无论侯柯配或柯侯配,都有可能赢民进党,“赢得胜利不是个人就能得分,需要靠团队,就像棒球,不是一个投手强就有用,”他直指签了六点协议就要负责任,团队要互信。他说,“人真的要面对自己所签的内容,要负起责任来”,希望柯文哲可以跟侯友宜一起努力,放下过去的纷争,把未完成的篇章完整。

“虽然说不要再提民调落差了,”黄士修举麦克风发言,他说“现场只有我是数学系⋯⋯”话未落毕,凌涛接着开麦抢话,两人你来我往、互相争话,现场一名身穿黑色西装与白色衬衫的男子在走道上大喊“你不要讲话啦!”要凌涛“闭嘴”。现场也有声音要求取走凌涛的麦克风“以维持现场秩序”。

之后,黄士修提出开放现场提问的要求,柯文哲对此略显不悦,他说:“这是个严肃的现场,你不要搞得像 Call-in 节目!”黄士修此时再提郭台铭的立场,“真心不希望蓝白再执着民调的争议”,他举例郭不会要求朱立伦检视先前的民调内容,但他口误说成5月的十几份民调,朱立伦打断他并澄清,“三份参考民调,每一份都是真实,用污蔑的方式是我们今天非常不乐见的”,黄士修赶紧致歉,澄清是4月份与5月份民调。

但此时,朱立伦已起身准备离开,侯友宜也起身向柯文哲走去,两人握手寒暄。柯文哲又与马英九握手,随后工作人员则打断黄士修的话,说“因场地时间问题,希望媒体朋友先撤场”。会谈以诡异的方式突然划下休止符,众人在火药味中不欢而散,现场不断有记者大喊问道“确定破局了吗”,但侯友宜等人均未置一词。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摄:唐佐欣/端传媒
2023年11月23日,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登记结束前一天,民众党主席及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前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在台北君悦酒店举行记者会。摄:唐佐欣/端传媒

最后,会场独留柯文哲与随后进场的郭台铭。郭台铭表示,他没有料到今日会是这样的发展,“本来我也是主角,却突然升格为见证人”,他说自己本来希望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但统计课还没上完就结束了。”

郭台铭又说:“很不幸的,大家今天这样的公开讨论,却对台湾的未来丝毫没有帮助,还占用媒体的时间。”他直言他不希望迎来无言的结局,也对这样的不欢而连喊道“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最后,郭台铭似乎仍在为这场超出剧本外的发展与结果缓颊:“明天的太阳的依旧从东边升起。”

随后的晚间7点半,国民党在中央党部召开记者会,由文传会主委林宽裕、侯友宜竞办发言人李利贞、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出席发言。

林宽裕表示,国民党参加会谈前已清楚说明全程得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进行,不要密室谈话。杨智伃称,今日的会谈无论是马英九、朱立伦还是侯友宜都受到很大的屈辱,但他们都希望小我小一点,大我大一点。国民党将秉持诚心、同理心与耐心等到最后一刻,不到最后一刻国民党不会放弃,这样的蓝白合才会是最强的团队。

不过,民众党总统参选人柯文哲办公室则于晚间发出采访通知,指柯文哲将于24日上午11时,与副总统参选人赴中选会登记参选,但未提及副手人选。

国民党随后也发出采访通知指出,24日上午11时,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将在中常会上发表谈话。一般预料,将正式对外公布侯友宜副手人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我的支持者都没有投票权”:总统大选青年论坛上,学生怎么看柯文哲?

作者 许伯崧
2023年11月22日 06:59

「“作为医生的他,怎么能将多元性向视为精神障碍?”」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实习记者 陈禹蓁 发自台北

2023年10月30日,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蓝白政党协商期间,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聆听传媒的提问。摄:陈焯辉/端传媒
2023年10月30日,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蓝白政党协商期间,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聆听传媒的提问。摄:陈焯辉/端传媒

台湾总统大选倒数不到60天,11月15日,在野的国民党及民众党,历经连月的整合颠簸,在前总统马英九的见证下,在上午达成“蓝白合”的初步共识,纷扰不休的正副手人选,最终决议将以民调结果决定是“侯柯配”,还是“柯侯配”。

然而,一直令观察家困惑的,国民党与民众党在政党结构、选民组成,以及立场及理念上显有不少出入,蓝白即便“合”了,这样的整合是否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并将执政八年的民进党政府拉下台?

柯文哲坦言,“整合恐怕流失年轻族群,要他们去投票给国民党很困难”,原先支持柯的年轻支持者,真能将原先对其的热情无痛转化到对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的身上吗?

蓝白政党协商当日下午,柯文哲马不停蹄地前往台北晶华酒店出席网媒《NOWnews今日新闻》与青年民主协会合办的“2024总统大选青年论坛”,上午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赖清德已先出席,两人均接受现场 NGO 团体及现场“青年面试官”的提问。

就两场气氛观察,赖清德的场次虽然掌声欢呼也热烈,但演讲气氛仍较为“严肃”,下午场的柯文哲光是“进场”所迎来的欢呼与鼓噪就已经超过上午。现场青年更摆出柯文哲招牌的“搔头”姿势大合照(赖清德场并未有合照的桥段),让场面的气氛更显热络。

柯文哲将 LGBTI+ 病理化,引现场青年议论

“我觉得最大的错误是,为何要把 LGBTI+ 群体归类为精神疾病?”

不过,台湾青年世代的所受的教育与价值观,也让他们不是方方面面都能接受柯文哲的各种言论。就像是,柯文哲在回应 NGO 同志咨询热线的提问后,现场一阵骚动,青年学生纷纷拿起手机侧录,亦有现场参与者将动态转发到限时动态。柯文哲的言论让他们错愕。

同志咨询热线提问:“LGBTI+ 学生严重缺乏来自学校人员与政策的支持,影响其心理健康。请问您将如何具体改善 LGBTI+ 学生的校园处境,并请提出规划期程。”(注1)

柯文哲回复:“如果把 LGBTI 扩大成心理障碍、情绪障碍、适应障碍等,在台北的国高中班导师都有基本训练,把学生转给辅导老师、甚至转给精神专科医师,有建议完善的系统,但大学没有。因此应该把目前这些适应障碍的问题先列出来,一条一条解决,这是社会安全网的部分,其实也不只是 LGBTI,包括更多心理与适应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