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工劳小报

2023年,劳动者直面经济危机的一年(回顾、行业访谈、事件整理)

2023年,劳动者直面经济危机的一年(回顾、行业访谈、事件整理) 本文包括前言和四个行业的多篇访谈整理,目录: 1. 写在前面:回顾这一年 2. 物流货运:运价跌破谷底,司机忍无可忍 3. 制造业:产业萎缩转移下,收入难以维持 4. 生活服务业:天灾、财政紧张与暴力 5. 平台劳动:大量失业者涌入,僧多粥少竞争加剧 写在前面:回顾这一年 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回访了一些去年底参与民间访谈的工友,以及不同行业的一线工人,通过他们自身经历和观察,了解放开疫情管控后一年的工作生活大致情况。 访谈中,除了因零工市场泛滥而大赚特赚的人力中介,可以比较轻松地提升收入以外,其他一线劳动者面对不断恶化的劳动环境、上涨的生存成本,要么遭遇失业、工资克扣、减薪欠薪、待遇降低,要么被迫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收入或者降低生活标准,以避免入不敷出。 这与媒体报道呈现出类似的景象:疫情管控放开,并未扭转2018年以来日益明显的经济颓势。裁员、减薪、停产、倒闭等等话题,贯穿了整整一年,并且不止发生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一线工人中,房地产、医药、运输、教育、金融、IT、互联网……等等不同行业的不同职种几乎全线爆冷。各产业上游也哀声一片。北京、上海、南
 
2023年,劳动者直面经济危机的一年(回顾、行业访谈、事件整理)
By 蒋编辑 – 30 Dec 2023 – View online →

本文包括前言和四个行业的多篇访谈整理,目录:

  1. 写在前面:回顾这一年
  2. 物流货运:运价跌破谷底,司机忍无可忍
  3. 制造业:产业萎缩转移下,收入难以维持
  4. 生活服务业:天灾、财政紧张与暴力
  5. 平台劳动:大量失业者涌入,僧多粥少竞争加剧

写在前面:回顾这一年

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回访了一些去年底参与民间访谈的工友,以及不同行业的一线工人,通过他们自身经历和观察,了解放开疫情管控后一年的工作生活大致情况。

访谈中,除了因零工市场泛滥而大赚特赚的人力中介,可以比较轻松地提升收入以外,其他一线劳动者面对不断恶化的劳动环境、上涨的生存成本,要么遭遇失业、工资克扣、减薪欠薪、待遇降低,要么被迫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收入或者降低生活标准,以避免入不敷出。

这与媒体报道呈现出类似的景象:疫情管控放开,并未扭转2018年以来日益明显的经济颓势。裁员、减薪、停产、倒闭等等话题,贯穿了整整一年,并且不止发生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一线工人中,房地产、医药、运输、教育、金融、IT、互联网……等等不同行业的不同职种几乎全线爆冷。各产业上游也哀声一片。北京上海南京相继传出设计院欠薪、裁员甚至设计师罢工的消息。铜业公司停产,铝业公司关停,热闹了没多久的储能产业,也遭遇所谓“产能危机”(来源)。背后原因都是生产过剩,需求有限。

尽管官方不断调整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努力从下半年的数据中寻找经济转好的迹象,甚至不再公布引起全民热议的青年失业率,但都难以提振经济提振人心。生产过剩、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这些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特征,再也无法用折磨了人们三年的疫情来做遮羞布了。事实上,一线工人对此早有感知。在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开初期的一份问卷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工人对未来的工作机会、收入等前景并不抱乐观态度(来源)。

经济危机之下,劳动者受到的压榨明显加强。一些年纪大的劳动者迫于生存压力,在更恶劣的条件中费力求生;而一些家庭负担稍轻的年轻劳动者,看透拼命努力也换不到合理薪资和休假的现实之后,则宁愿将“劳动力倒进河里,我也不廉价卖你”(来源)。还有一些劳力选择出国打工希望博一条出路。

企业为压缩人力成本,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延长劳动时间,不给加班费;不与员工协商即跨区调岗,放长假发低保等等各类手段逼迫员工离职,不给补偿金(来源1来源2来源3)。对此,有很多人选择正面对抗。根据国家人社局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全国劳动仲裁受理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1%,涉及的劳动者达到135.4万人,平均每个工作日约7000余人提起劳动仲裁(来源)。此外也要看到,数量庞大的临时工群体,他们在遭遇多次欺诈、刁难之后,难以通过法律保卫自身利益,有些人只能靠手中的利刃来抵抗这个吃人的世界(来源)。

一线劳动者尤其明白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对抗资方的进攻。4月份,汕尾骑手发动全城罢工,联合抵制美团一降再降的补贴和单价。今年制造业工人的集体行动比往年也更为频繁。截至发稿前,仅CLB工人集体行动地图搜集到的制造业罢工已有426起,已是2019全年的两倍多(来源)。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珠三角地区,多为搬厂关厂欠薪等引发的工人抗争。由于资方急切压低支出,整体让步空间小,再加上官方对资方明里暗里的支持,罢工工人往往处于不利境地。比如深圳艾礼富工人罢工中,一方面资方不承认有搬厂裁员的计划,一方面地方劳动部门书面警告工人的行动有可能违法等等。工人面对重重压力,虽未能取得理想结果,但也坚持了数日。不过在一些外企罢工中,工人不仅要合法补偿,也在争取合理补偿(来源)。

2023年是无法再拿疫情做借口,迫使各类人群直面经济危机的一年。黯淡的就业前景,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不只是大学生的话题,甚至传导到劳动力预备役的中学生群体。青年一代对现行教育体系、学校官僚系统的反抗,也折射了他们对迅速恶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反应。

经过这一年,人们对未来生活转好的幻想越来越少。承受了社会层层重压的劳动者,面对资本的残酷压榨,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更有效地保卫自己的利益,甚至争取一些主动呢?可以看到,经由法律途径,能解决一部分个人的经济性问题,但事实上更多的问题法律解决不了,而且无法改变劳动者整体被动的现状。过去,各行业的基层劳动者通过集体行动拿回了一部分应得的利益。但由于长期无法进一步发展保卫劳动者利益的组织,也就无法在大环境恶化之后,继续通过松散的集体行动来有效抗争。因此,如何促进这类组织的发生发展,或许是以后可以着力思考的方向。

以下为几个行业的状况简述、对应劳动者访谈和2023年大事盘点。碍于篇幅,部分访谈为节选,后续会陆续发布完整内容。大事盘点部分,我们整理了每个行业的前五大集体性事件与五大重要个案,它们只是今年许多问题中的一小部分。

撰文:阿香

物流运输
运价跌破谷底,司机忍无可忍

全球化并不仅仅是资本的全球化,也是生产的全球化,而把这些形形色色的消费和生产空间联系起来的,是物流运输行业的工人。在中国,公路货运是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占整体货运量的70%以上。如果说中国制造是个人,那么货车司机们就是他的红细胞。尽管承担如此重任,但司机们的处境却并不尽如人意。据一份202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货车司机背负车贷较为普遍,近一半仍未还完贷款;六成处于挂靠经营状态,超过一半的司机表示自己没有稳定货源(来源)。

这样不稳定的状态经不起风吹草动,在出口颓势越发明显的今天,随着订单急剧萎缩,司机们发现自己单价也跟着下降,而公司的要求反而变得越发苛刻。但车贷房贷如山一样压着司机,使他们眼睁睁看着收入下滑却别无选择,甚至还要忍受从公司到政府的种种使人丧失尊严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平台的垄断加剧、地方政府为弥补财政漏洞而发明的讹诈、公司财务危机下的骗局、失业后家庭关系的紧张……压力一层又一层。但人是没办法一直忍耐下去的,2023年,从云南到杭州,司机罢工、司机堵路、司机把车沉入河底……反抗的声音此起彼伏。

撰文:可丽饼

5月山西省数百名卡车司机罢运,抗议物流园对司机的违规收费罚款

货运刘司机的访谈

刘司机在广东从事码头集装箱货物运输,做货车司机已经超过10年。

解封之后大环境立刻恶化

我的观察是,工厂货少了,很多工厂搬到国外去或者关闭了。上个月我去了一家工厂,装了货,工业园却不让我们出去。因为工厂欠了工业园6个月的水电费和租金,现在工厂已经被停水停电,工人都站在那里玩。我不太清楚工厂具体生产什么,一纸箱一纸箱的货物,可能是运动器材。

我在的车队一共有8台车。疫情之后,却只有4个司机在跑。现在行情价已经烂了。运费还在降。一趟路程,以前可能800块钱没人接单,现在只给600块却都有人愿意做。东莞的长安万达广场附近有一家电子厂,运费就是越降越低,还有另一家运输公司低价进来竞争,我们也只能跟着低价。疫情时候一趟大概800-850元,现在好像只有650元了。

你知道志高空调、美的空调现在怎么招标吗?物流公司都到齐,十几家一起到工厂,谁报的价钱低就给谁做。你的价格已经最低了,但是有人更低。现在我都不接远的,越远越亏钱,油费那么高,运费又低。疫情时候,跑汕头4000块,我接过3500的。公司说低于3300就赚不到钱,不做了。现在2800人家都跑,只能赚700-800元。跑汕头一趟要两天,路程400公里,中途不能休息,11-12小时到汕头。我们都走国道,高速费太贵,走高速没钱赚。

如果算我的收入的话,疫情时候一个月将近3-4万,利润对半开,也就是2万左右。现在一个月1.5-2万,利润对半开,只剩几千块钱。很多同行都想卖车。但问题是谁都不要车,谁都嫌车多。我这台车当年30多万,现在跑了3年,按以前行情最少值18-19万,现在只有12-13万。好多人车贷付不了,靠老婆赚钱。他们怎么办?不交停车费、不租房,一年到头在车上,有时候去码头、工厂冲个凉。这种人见得多了,他们半夜不睡觉,有人派单就敢接。一方面停在那里也怕交警,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车贷,只能继续跑。

赤峰货车司机被发现死在停车场内,涉事货车

换不了工作转不了行,递不出手的辞工书

现在做司机也受气。疫情时候,司机是大爷,现在老板是大爷。以前生意好,老板请司机难,现在老板说什么,司机屁都不敢放。不说别的,以前生意好,一天跑两趟,住的小区,10分钟就发车,现在每个司机,不要说一个小时,半天都愿意等。赚不到钱,不管谁都节约了,买菜都少买一些、也不去吃宵夜。我现在能省就省,自己煮饭,自己下个面条吃都不在外面吃饭。外面吃饭至少也要20块钱。以前自己懒得动手,现在变成都自己煮菜。之前有时候碰到几个司机,见面一起喝酒吃烧烤,现在见到只能打个招呼。

我在这家公司(车队)做的也很受气,但我没交辞工书。因为我老婆说了:“辞工了去哪里找工做?”。现在没办法找其他工作。以前生意好的时候,老板听司机的,有些地方不去就不去。现在老板“飞”起来,动不动说你两句。犯了一两个问题,地板有油、车上小破洞,老板直接停你的单。以前你想休息还要请假,现在一点没做好直接停单。

平台杀低价格抢市场、司机被监控没有隐私

我们这边集装箱货运,唯一的平台就是上海某公司。这家公司最讨厌,他们刚从上海来,就已经在我们这里搞了很多拖车。用人家的话来说,接一单不亏本超过300这家公司就敢接。有人说那家公司是来洗钱的。现在很多车、大工厂的订单都是被他们拿下来了,因为价格低。只要有港口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车队。也有很多人在他们公司拿的车,抱怨说上当了,赚不到钱想罢工。这种平台就跟刚开始的滴滴打车一样,先烧钱抢占市场。

政府也不知道咋想的,一个车装3-4个摄像头,甚至安装8路监控、12路监控。背后是交委、公司之类的在看。一点隐私都没有。我开车一摸手机它就报警了;你眨眼睛多了,系统都能说你疲劳驾驶;普通变道都说是偏离路线。如果你敢抽烟,它就直接一级报警到交委,整个公司都要整改、写保证书,公司需要给你拍个照上传上去。就像审犯人一样。

看不清未来,国外经济也不好

未来,希望一带一路能带动些经济吧,带不动就没办法了。国外大环境也不好,老外也很省、也节约,工厂生产再多卖不出去也没用。别说其他的,你看一线城市房价都掉了不少现在深圳最流行法拍房。好多房子供不起,给法院拍了。一家人打工都是房奴,以前付出的那么多钱,首付、利息现在都没了。我的老家有很多人现在医保都交不起了。

劳务中介小赵的访谈

小赵今年加入劳务中介,专门为物流园区招聘日结工。

今年日结工突然变多,劳务中介好赚钱

我从今年开始兼职做劳务中介,也是因为原本的行业收入低了,开始想别的办法。我有认识一个兄弟,他专门做劳务中介,还买了一台新的特斯拉。当时我就跟他讲了自己的状况,他说自己在物流园做了一个劳务派遣的小公司,我后来也加入了。办公室就在物流园里面,然后我们透过各个微信群、QQ群招人。这些群包括学生兼职群、同城日结群,透过这些地方去招日结工。

今年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在疫情前中介公司做的并不好。反倒是2022年底到现在,中介公司就做的非常好。说白了,是做日结工的人变多了。这个应该是属于一个社会现象,愿意去上班的人变少了,愿意去干日结工的人变多了。因为他这个招的全是日结工,你今天上完班,今天就把钱结给你,钱来的快。今年他的生意特别好,干日结工的人特别好找。应该是疫情过后,很多人失业了,他没有做原先的工作了,但也没有想找个正规的班上,可是又需要用钱,就会选择日结的工作。

目前,我招了不少人,虽然一百个应该没有,但是招几十个人肯定是有的。我招到的人中,其中大多数都是00后,很多人都还是学生。说白了,他们也不愿意上班,愿意干一天拿一天钱。 他们可能今天来,明天就不来了,后天可能又来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那种岁数大概在三五十岁的,他们不太好找工作,就来干日结。 但他们要干就干得长一些,不会干一两天就走。 这种人我特别喜欢,因为他们一干,最少都要干了半个月,或者至少也干个一个星期人。

分拣与卸货:不是人干的辛苦工作

我现在招的主要是分拣,分拣跟卸货是不同性质的。

分拣是干嘛的呢?它有一个传送带,快递从车子里面运下来的时候,是有一个大的收集口袋包好的。袋子上面有编号,每个编号都不同,装卸工从车厢里面把货搬到传送带上面。分拣工就把传送带上的货都倒出来,按照上面的地方给它扔到新的袋子里面,比如说你是什么区,就把这些货都放到对应的袋子里面,再把它扎好,扎好了之后扔到一个传送带上。之后到各个快递站的工作就跟这个物流园没关系了。分拣工,一天是300块钱。这里指的是工人干一天到手能拿300块钱一天,但它一个班是12个小时制。

装卸工工资更高,如果中途不休息都要350元一天,也可能有的是300,这种是比较正常的情况。装卸工是有人看着的。车子开过来之后倒车,对着一个专门的装卸口。一般情况是两个人搬一辆车的货。这两个人就负责去把这个车上的东西搬到传送带上。

但说实话,这个活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我不是说骂人的,我是真的很心疼这些人,但我没办法,我自己为了生活我去招工,因为它毕竟存在,你不干人家也会去干。现在天气很冷了,有些人都穿羽绒服、穿棉袄。但是,装卸工就穿个短袖就能干了,没有空调啊,他就穿个短袖而已。我的意思不是说他们没衣服穿,而是因为他们穿衣服会非常热。他们穿衣服浑身都是蒸汽在那冒,每个人都跟“超级赛亚人”一样。

物流装卸工晒出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内容

这种装卸的活,真的很累很累,这个300块钱是真的不好挣。你要让我干这个活,可能给我1000块钱我都不太愿意干。因为他们就是完全靠手扛把那个袋子搬到传送台上。而且他特别恶心的是什么,两个人一辆车,四个人就等于是两个工位、两个口子。然后每两个口子就安排一个人看着。一个物流园区,光看着的人都差不多100多个了。这些看的人每天也要吃饭,也要拿钱的,但是他们就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就在那边看着你搬而已。我说你物流园区有这个钱,你把这些看的人卸掉,多给装卸工发点钱,这些人干的更卖力啊。

工人偷懒就扣钱,但中介收入不受影响

我们跟工人不签劳务合同,什么都不签。工人只有填个基本信息表格,然后就去办公室。反正干一天活就是300块钱。他们干完了,也需要由监工填表,主要是评估这个人干活怎么样,有没有偷懒,有没有中途去玩手机。 因为有的人他可能过来干几个小时,干个三四个小时,突然说我要去吃饭上个厕所,消失一两个小时再回来。这种情况就要扣钱,扣50、100都可能。说白了是很不人性化的,没把人当人。

这种扣钱是影响工人收入,但不影响我们中介的抽成,公司给的钱是不会变的。我们还反而希望这种事情多发生。哪怕你招的这个人什么活也没干,但是他来登记了身份证照片,小组长那边表也画勾了,就是确认工位是两个人,那最后算总数就是那么多人。工厂会按照人数把这个钱都发给劳务公司,他不会说这个人好像没干活,我少发你一份钱。如果你这样搞,那怎么合作呢,因为有人偷懒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是避免不了。

物流运输2023大事盘点

集体性事件

  1. 5月8日:成都百余名司机罢工围堵货拉拉线下门店,抗议抽成与会员费过高
  2. 5月11日:山西省数百名卡车司机罢运,抗议物流园对司机的违规收费罚款
  3. 9月19日:法院宣判处罚“套路运”物流公司团队,上千名货车司机遭欺骗
  4. 12月5日:货拉拉今年第三次被交通部约谈,被要求降低抽成比例
  5. 12月11日:湖南衡阳汽车运输集团的数百工人抗议,要求补缴养老保险

重要个案

  1. 3月10日:要求加薪被拒,杭州一货车司机将车沉入河底
  2. 5月19日:青海一货车司机溺亡,生前车贷逾期三个月未还
  3. 8月5日:河北涿州洪水退去,货车报废难以获赔
  4. 10月3日:赤峰货车司机郝某被发现死在停车场内
  5. 11月29日:大学生在广东一物流公司工作近6个月后,不堪负荷离世

制造业
产业萎缩转移下,收入难以维持

2023年,青年失业问题牵动所有人的心。我们目睹了城镇16 至 24 岁年龄段的失业人数数据从21%恶化到政府不再公开。从青年人就业比例最大的制造业来看,失业激增的直接原因,一是,三架马车之一的出口成萎缩态势;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工业领域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降低,三是产业转移加速,工厂正从沿海迁往内陆或海外。

在这样的背景下,劳资冲突的焦点自然和以往相比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大厂的关停带来有关裁员赔偿的纠纷,而随着小厂的不景气,紧随而来的还有降薪、欠薪、讨薪以及更加恶劣的工作环境——更少的钱,更多的工作,更糟的是,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工人面对老板能争取的更少更难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面对经济减速、失业增加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轻用人成本,国家陆续推出更多鼓励灵活就业、发展人力资源机构的政策。疫情期间,劳务中介更是爆发式增长,伴随出现了很多虚假招聘、克扣工资、乱收费的现象。虽然国家也有政策出台试图规范劳务市场,却都难见实效。并且相比正式工,临时工在遭遇黑中介的盘剥时,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损失,以至恶性事情屡有发生。(来源

面对就业困境,有人选择返乡,有人选择走线,当然还有更多留在工业园区的工人。他们是无奈的,但也并非束手无策,过往的经验不会消失,集体抗议时有发生,个体反抗也从未断绝。

撰文:可丽饼

河北钢铁大厂唐山德龙关停,3100余名工人失业

电子厂张大哥的访谈

张大哥工作的工厂做手机配件,给很多大品牌代工。目前工厂有1000多人,生产比较稳定。作为正式工,张大哥已经工作两年多。

疫情后奖金全无,小时工价跌得厉害

我看到的工厂利润很高,因为原材料成本低,卖价高。据说一年能卖十几个亿。我们厂订单还算稳定,据说是因为老板和大客户都有关系。生产会有淡旺季,订单多的时候就多招临时工,没有活的时候就解散了。

疫情的时候,我们都能正常生产,只有一次在宿舍闭环过两三天,不让出门。去年如果感染,可以休息2天,给病假工资。但今年再生病就没有了。我们厂的生产受疫情影响不大,前两年疫情的时候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可能是因为疫情,人们买手机的多了,一个是很多其他地方的订单转到我们这里来做。这些订单可能是其他工厂,比如一些小厂不能正常开工,或者国外做不了的都到我们这里了。

我在这里两年多了。刚来的时候员工收入还可以,一个月奖金能有几千块。但也很累。管理会一直催着把产量提上去,鼓励超产。疫情的时候不好招人,还有介绍费,头3个月每个月奖1000块钱,第6个月再奖1000。另外还有500-600块的什么奖,后来好招人了,这些奖金都没了。

我们现在一个月工资4000多,我听说很多工厂都是这个情况。说实话,这点钱够干啥的。我住工厂宿舍,虽然不用租房,但不能自己做饭,一天到晚在外面吃饭,每天至少40-50块,一个月1500,其他消费400-500元,这样2000块就没了。我花钱很省了,一年到头理发都很少。一个月剩下2000多,一年就是2万块钱,再扣除回家的路费、买点东西,还能有多少钱给家里老人小孩做生活费?现在的衣服鞋子动不动就几百块,别说房子车子了。这就是为什么干与不干的差别不大。所以我理解很多人为什么要躺平。不躺平,干那么辛苦也没意义。年轻人也找不到老婆,也买不到房子。

那些临时工看着工价高,算下来也是一样的,甚至还没我们多。就说他们一天两百块,可一个月也做不满30天,一个月最多拿到五千多,吃饭住宿也要花钱,还没有社保。而且现在小时工工价跌得厉害,疫情的时候还有20块,现在16块一个小时。

2022年罢工争取提高工资

2022年年中,我们罢过一次工。起因是我们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合并,但是那家公司员工的工资比我们高一倍。我们这里很多员工不高兴了,找部门领导申请要涨工资。申请了几次领导都没反应,有的人不干了就走了,有的人留下来,就想罢工了。

我们管理不是真心站我们这一边,只是员工意见很大,所以他们才会和上面去申请。因为我们公司奖金设置,是每个部门按照每个月的产能绩效做一个固定的奖金池,部门内部去分。这样一来的话,员工拿的多管理就会少。作为一个管理部门的经理,他才会拼命压缩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等各方面的成本。我们罢工的时候,疫情不稳,公司招不来新人,所以很快就让步了。最后我们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涨了一些,但不多也就100-200元。管理给几个资历老的、闹得凶的人多涨了一些。但那以后没两个月,我们订单也少了,经常5天8小时。

家庭支出压力大

我有三个孩子,大的快高考了。我算了一下,供一个孩子读到研究生,至少得要花35万。从出生到初中毕业,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花钱不多,我们也没钱给孩子报辅导班。这十五六年村里生活费再少也要5-6万块吧。高中在市里上,一学期学费一年是5000多,再吃喝拉撒路费,一年2万块钱都不一定搞得定,三年最少是6万。大学一年学费至少七八千,再加生活费,一年至少3万块钱。四年下来都12万了。研究生学费最低是七八千,高的都1万多,这三年你算一下多少钱,又要12万。算下来要35万。我要养三个孩子,你算一下要多少钱,不得了。小孩子你得给他搞个房子啥的,再多都不敢想,一想的话都没动力了。

社会的进步靠奴隶中的SB推动

现在很多人都奴性化了,他不能够改变这个现状,都适应这个现状了。但在那些奴隶当中,还是有提要求的SB,就跟我一样。说件小事情。我们宿舍区和厂区连在一起,厂区不让穿拖鞋。有人出宿舍穿个拖鞋,保安不让进来。后来那人就和保安吵起来了,后来还报警,说既然是宿舍,那为什么不能穿拖鞋呢?难道下班了还要穿个鞋子?我还不能舒服一下自己的脚吗?经过这么一闹,现在都允许穿拖鞋了。这就是说,利益的争取都是抗争而来的。但是很多人都想等待别人来抗争,自己来看笑话,所以说,社会进步很难的。

威马汽车欠薪,遭员工拉横幅讨薪

深圳陈姐的访谈

陈姐在一家小型电源公司做文员,四十多岁。

2020年开始订单减少,正式工陆续离开

我2019年中进公司,2020年初开始疫情,从我这边掌握的数据来看,2019年金额是最多的,2020年以后比之前少三分之二。这些销售额肯定不是我们正式工做出来的,一般都是叫的临时工。我刚进公司的时候,有五六个普工,一个技术员,一个维修。2020年的时候订单减少,正式工陆续离职,车间就剩了两个普工。去年技术员也离职了。

我们老板以前跟国企业务有关,估计是有路子,才自己开公司的。按现在我们公司的模式,估计回不到2019年了。今年会好点,我们公司新增了一个客户,也有一些订单。我倒不担心公司情况,反正月薪,工资也不高,主动辞职困难,但是被动辞职也可以接受。

我拿月薪,工资基本不怎么变。我是六天八小时工作制,如果车间忙不过来,我晚上可以在车间加班,20一小时加班费,车间同事周一到周五加班费是18,周六日是20。临时工工资18一小时,焊锡的19,严格来说工资比正式工高,但是不包吃住,没有社保,钱多,保障少,工作也不稳定,没事了就不要临时工了。

生活成本增加,期待与孩子团聚

今年房租涨得比较多,连续涨了两次,涨了200多。在深圳最低工资2360,我这一个十来平方的单房要800多房租。我现在四十多岁了,没技能也不好换工作,收入也没法再提高。要更多收入只能加班,如果我想加班,还是有班加的,少叫一个临时工,我就可以加班。但是我不喜欢,只有交期快到了,比较着急的时候才加班。白天要做好多事,脑子累,没精力加班。

我有个儿子在北方老家上幼儿园,农村学费不贵。现在我基本天天跟我儿子视频,有时候会看他写作业。但是明年我想让他来深圳读书,到时候房租、生活费也会增加很多。我本来打算回家陪他,在村里读公办学校比较省钱。但是不知道回家做什么,所以最后我想还是把他带深圳来读民办。虽然费用高,但起码我在这有工作。明年孩子来了,我估计更加不了班了。不过现在可以多加点,能增加点收入也好。加班只有20元一小时,连劳动法最低工资加班费都达不到,加着没劲,但又没办法。待在工厂久了,感觉没出路,但也不是绝路,还能过。

最近感觉临时工多了很多,以前公司贴招聘找临时工,不怎么有人过来。后来公司在余时保平台招人,来的特别多。有时候会听到老板说哪里哪里的厂倒闭了,哪里哪里的人失业,跳楼了。我们财务说其他公司业务也比之前少了很多,感觉能维持公司继续开下去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老板也在说现在是赔钱状态。

玩具厂孙哥的访谈

孙哥此前从事直播行业,疫情后直播行业衰退,所在的部门被关停,他转往沿海地区的工厂找工作。

南下难找工

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好多特别小型的厂。因为这里的工业区跟大型电子厂不太一样,车间可以在二楼的某一个房间或者三楼的某几个房间里头就完成流水线的搭建。有很多很奇怪的小厂,甚至还有路边的像是街边摊一样的工厂,这种摊位里边可能也有流水线。

我一走在街上,会看到像店铺一样的那种房子里,工人们看你路过就会你看一眼,也不妨碍他们手上在摆弄的东西。但我想去大厂,至少得有三四条线。然后我就一直在寻找,结果找到的工厂几乎都是特别小的。最后只有两个合适的工厂。这两个工厂规模比较大,车间也很高,生产汽车设备相关的产品,但都不招人了。来来回回看去全都是饱和的。我这么来回走,走了两三天,连小厂都饱和,不招人。

没办法我就去问中介,我说我找工作有点困难,能不能帮我去看一下?中介说如果以五到六个工人以上的工厂标准去找的话,确实有点困难。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现在经济下行导致需求量下降,第二个原因是七月中旬及以后,暑假工或者说其他零工会比较多。它会挤压很多岗位,在零工还没有离职的情况下,新人就很难进去,很难挪出位置来。最后机缘巧合吧,我去了一个玩具厂,它是做出口的,刚好有大量订单。

老的老,小的小,“暑假工”在工厂流转

我干的这家厂的基础薪资是16.7元每小时,加班乘以1.5,周六周天加班的话是按2倍算。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的十点。

这里很多长期工,很多人就是奔着这个加班来的。因为其他的小工厂工资低、加班少,挣不到钱。应聘的时候,工厂说每周只加班一天,依照订单情况周日会加班。但是我去的时候,他说订单是正火热的时候,大概率是连加。然就是从第一周的周一到第二周的周天没有一天休息过。

我去的时期比较特殊,工厂内有一半的长工和一半的暑期工。我们拼装车间这边,基本上就是学生工。学生里面职校的会多一些,还有辍学的。这些学生不可能成为正式工,因为他的年龄还没有到法定年龄,他就只能钻暑期工的漏洞,相当于以童工的身份在各个黑厂之间周转。我混在里面,都能算年纪大的了。暑期工里有一小部分人,暑假后回去上学了。但是我看可能有近半数的暑假工,是不打算继续学了,在成年前会反复周转在工厂间做零工。反正这个夏天,对他们来说,也不是自己第一次打暑假工了。

另一些人,年纪大的,基本都是结过婚的年纪了。总而言之,18到35这个阶段的同事,我们厂里基本上就看不见,不知道他们是被深圳的一些大厂给吸引走了,还是老了从大厂里出来到我们这里。我看我们这边就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身边欠薪讨薪频发

我们这个镇也不太平,近几个月有一些闹事的,都是要工资。但他们面对的问题不是欠薪,而是因为老板给的太少,不按劳动法给,导致工人不满。比如说没干满一个月,老板就要从你应得的钱里扣一半。我们厂就是,一开始进来的时候老板就跟你威胁,如果没有满一个月他就连一半都不给你发。进来时我就发现,扣一半这肯定是不合规的。有一些工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迟迟不敢离职。其他厂零零星星的都有爆发过一点抗议。但不是很大,大多数都是个人的。

网传东莞一工人当街杀死黑中介现场

制造业2023大事盘点

集体性事件

  1. 2月26日:威马汽车欠薪,遭员工拉横幅讨薪
  2. 5月31日:河北钢铁大厂唐山德龙关停,3100余名工人失业
  3. 7月1日:深圳余时保零工平台倒闭,数百工人前往讨薪
  4. 10月28日:抗议搬厂,深圳艾礼富电子厂数百工人罢工7天
  5. 11月29日:扬州宝亿鞋厂关厂,上千工人抗议要更合理赔偿

重要个案

  1. 2月13日:因被克扣工资,东莞一工人当街怒杀三位劳务中介
  2. 4月15日:河南女工在上海工厂宿舍猝死,每天工作12小时
  3. 5月13日:广州一工厂意见箱被发现多年未开启,箱内纸张几乎烂掉
  4. 8月10日:佛山光电公司吃午饭路上猝死,连上23天班无法认定工伤
  5. 12月15日:湖南药化厂一员工患血液病离世,留8000字长文控诉

生活服务业
天灾、财政紧张与暴力

今年,恶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箝制着环卫工们。极端天气频发,环卫工要按规定在烈日中穿长袖工作,也没有安全的地方躲避暴雨的袭击,江苏、浙江等地有多名环卫工因此丧命。经济低迷,政府财政紧张的问题从黑龙江、湖北等地裁减保洁、环卫工初见端倪。南昌、大理、郑州等地的环卫工也因公司拿不到政府拨款,被拖欠数月工资。老板和劳动者看似是受害者,但当贵州环卫工因讨薪被拘留时,政府和企业的合谋也露出马脚。

陕西64岁环卫工消失在街头,车祸夺走了她的生命。事后,公司否认劳动关系,拒付应有赔偿,以剥夺合法权益的暴力形式抹除了她作为劳动者的存在。侨银股份员工训斥、处罚环卫工激起网友愤慨;深圳某环卫公司员工飙脏话怒斥工人引发争议。视频中的例会场景,揭露出企业的管理者日常对劳动者的暴力(威胁、侮辱等)。当暴力都聚集到一个点时,环卫工人也不得不用暴力反击。山西某环卫工疑因“五元罚款”杀害队长,罚款的背后是劳动者长期被霸凌的现实。

依靠政府财政的环卫工人待遇下降,面临欠薪问题。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与房地产公司绑定的许多民间物业公司也陷入运营压力,而这些经营问题最后都落到了保安、保洁等基层工人身上。5月,深圳卓越物业一名保安猝死于出租屋内,死前一个月仅休息2天,每天工作时间都高达12小时。9月,南京朗诗物业被爆出拖欠保洁人员工资长达5个月。工作压力与到手的薪水越来越不成正比。

撰文:Xay

环卫工抗议河北轩昂环卫公司拖欠17个月工资,

环卫陈大哥的访谈

陈大哥,广州某所环卫工,工作十余年。

好收入、好工作都需要有好背景

我在的环卫所归城管局管,有开扫地车的、有管理绿化的。现在我的岗位光是保洁,责任范围内的绿化上的垃圾也要动手捡起来。也有的组开扫地车、管理绿化。因为垃圾分类的原因,现在还有专门的组负责倒垃圾。开扫地车的人比保洁的工资要高700-1000块钱,他们多个驾驶钱每天还能多加班2个小时。但你要没有关系没背景,也没法开上车。

现在上面没人也不行,哪个单位都有这种规矩。干的久通常是不会轻易辞工或者被炒掉,他们要想让你走就穿小鞋,逼你自己离职。比如,你搞得再干净,他也会故意丢垃圾。一般拍照到违规、工作没做好、迟到或者被投诉了才会扣分,当然这也要看所长。我如今的所长扣分前会连续打招呼提醒,比以前好多了。

限制加班下,收入、福利大缩水

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来源不多了,没有那么多加班费去又没时间做零工。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班加,一个月最少加班50-60小时,每个月到手收入5000-6000元。从2022年开始加班就减少了,收入自然也跟着降低。到了今年,上面控制我们加班时间,一个月加班只有十几个小时。导致现在工资少了1000多块,除了社保大概到手3000-4000元。一个岗位两个人要两班倒半个月轮一次,10-14点、17-21点的是一组,另一组就5-10点、17-21点,很多兼职至少要做一个月,根本没法找兼职。

今年的工作内容和疫情前也没大变化,但福利变化的太多了,我们很生气。以前热天最少发水8箱,但现在都是小箱子的水,还只有6箱。说白了,上面贪了一些,你哪里还有那么多?哪个当官的不贪。以前过节还会发10斤油、20斤米,今年国庆只发了2.5斤油和10斤米,感觉福利太差了缩水了不少。每个人都觉得如今的福利都比不过外包公司。

大环境恶化,进退两难、深陷窘境

干十多年了,现在越干越烦。人感觉被卖在这里了,买保险十多年舍不得丢,而且再换工作谁还要你?最近听说社保都要缴满二十年之后才能领养老金,再做几年就五十岁了谁还要你?我姐夫社保二十年,退休后每个月1900块钱都不到,我想等退休后领广州退休金回老家生活,只能慢慢熬了。我们的医保之前打到账户200多,今年只有100多一点,广州每个人的个人账户钱少了一半。现在社保费、医保费都在涨,如今我的保险费加公积金一起就接近1400,但我们的工资自2015年开始就没涨过了。拿我的工作来说,一般情况下工龄长的到手4000多一点,短的只有3000多。我的房租水电加一起来2600,再除去生活费,就没剩的了。今年又没了加班,只能路上捡捡瓶子,每个月卖200-300块钱。钱要不够了只能问我两个在广州租房生活的小孩要。

今年对我来说,经济都在下降,做哪一行都不好。恒大那么大公司都垮掉了,更别说小公司老板了。例如我们上班那里有做餐饮店的,做几个月店又转,这肯定是亏了。最近几年银行的影响是很大的,银行里都乱套了。之前,我办了一张银行卡里面有100多块,有半年没去管。一去银行查,工作人员说自动销户了,我和他们理论为什么不通知,凭什么销户?如果我贷款40万,是不是也帮我销户?他们不吭声还报警,警察来了也没用,我这100多块就这样被银行扣了。另外,现在去办卡都还要去打证明,肯定也跟大环境有关的。

物业李师傅的访谈

李师傅为物业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小区设备维修。2022年,他被晋升为主管,升职后三个多月他的待遇才被提为主管对应的水平。

解封后工作仍然繁重,人手不足、待遇不高

一个月休假仅有4天,每天在公司会待12个小时。因为正好我要送孩子上学,七八点就到单位,到了之后就开始工作,比如先开始梳理今天要工作的内容和文书工作。有时下班了回家之后我接到工作电话,就必须又去处理出现的紧急情况。几天前,晚上八九点我在送小孩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电话说消防栓喷水,没有人会处理,只好自己到现场,发现消防栓喷水了一个小时连水阀都没有被关闭。其实相关的基本应对办法在工作指南里有,但其他员工不会。

无论是防疫期间还是现在,物业工作人员不能满编的情况一直存在。具体来说,工程部分本应该是5人,但现在只有3人,我们长期工作量都是超过本职范畴的。尽管就业市场不好,不过因为物业工作待遇一般,很多人工作了几个月找到了更合适的就跳槽。而且工作要求也比较高,例如公司的考勤严格,还有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要求员工学习使用一些电脑平台或者软件,每周安排一次课程学习,但其实还是要自己花时间多去用和总结。新员工刚来的话就不会用这些工具。今年我培养了一个新员工专门做文案工作,学这些软件,花了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但过了两个月左右他离职了,我也觉得有些泄气。对我们老员工来说,熟悉学会了一些平台软件之后,1-2年公司又会让你学新的。

除了维修和工程部的工作,我们还要应对业主们的投诉,不得不维护地产和开发商。和业主们扯皮也是工作日常。有些业主觉得缴了物业费,就可以提出任何要求,要求卫生环境一尘不染,或者帮他们取送快递。我们会找业主群中煽动力很强、脾气大的业主沟通,比如帮他免费维修家电,帮他们一些忙,多和他们聊聊,因为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他们一投诉物业员工就会受处罚,这不是业主的本意。所以我和他们沟通之后,大家能多互相理解一些,他们态度也会变好。这部分既要花很多时间,也有消耗心力。电梯问题比较典型。有的开发商为了省钱,在建房的时候就没有买质量很好的电梯。业主们在使用期间遇到问题,我们工程部就要花钱维修,尽量让电梯能工作到五年,因为五年之后出问题就是业主们出钱换电梯了。我们工资不高,但也不得不维护地产公司和开发商的利益,在夹缝中工作。

行业欠薪频繁,希望早日退休

我对地产行业,还有物业行业的前景都不太看好。我知道几个很大的地产公司都遇到危机,物业作为下游行业,也很危险。疫情前地产还是盈利的,就能给物业发钱,但现在“大河枯,小河干”,觉得物业行业未来会大洗牌。但是物业行业是很有市场需求的,尤其是维修行业。

中介跑路,杭州亚运会数百名保安维权

因为我们工程部是公司自己人,今年没有遇到欠薪,但安保、保洁这些部分之前都是外包,欠薪情况严重。这些外包公司加入的时候是通过低价竞争,我们公司拖欠他们薪水之后外包负责的经理也会不满,来讨薪。疫情之后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更显著。我们公司现在不把这些部门外包了,而是提前决定需要的工作人数和工资。但公司会先把他们的工资欠着,来弥补项目中其它开销,维持假性盈利状态,如果被讨薪诉讼,诉讼失败了再补付工钱。另一方面,保洁和安保工作没做好的时候,也会造成业主投诉或者对物业公司直接的经济损失,这是物业资金不足的一个原因。

我希望以后能早点退休,休息下来,现在太忙了,也挺累的。工作中遇到的不公平的事不少,比如做了很多事,但工资水平不匹配。不过我知道自己个性就是不喜欢争抢,比较老实吧。

生活服务业2023大事盘点

集体性事件

  1. 3月2日:侨银股份管理人员怒斥员工,威胁罚款
  2. 4月17日:南昌县134名环卫工被欠薪3个月,公司推脱是政府欠费
  3. 6月30日:中介跑路,杭州亚运会数百名保安维权
  4. 9月19日:南京朗诗物业拖欠保洁人员工资长达五个月,保洁罢工
  5. 12月1日:河北轩昂环卫公司拖欠环卫工17个月工资

重要个案

  1. 4月22日:西安曲江大道一位环卫工打扫时遭车撞击身亡
  2. 7月11日:山西一环卫工因被罚款杀害队长
  3. 7月19日:南京一位环卫女工在桥洞避雨时被冲走身亡
  4. 8月24日:陕西工厂保安猝死,高温下工作超190天未被安排休息
  5. 11月3日:昆明两环卫工人掉入垃圾池中被运行机器碾压身亡

平台劳动
大量失业者涌入,僧多粥少竞争加剧

制造业在订单锐减下裁员关厂,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也早从去年(2022)开始就陆续进行大规模裁员缩编。不论先前是高管、程序员,还是工厂普工,不甘失业的人们都将目光转向了平台劳动,这个劳动市场最后的蓄水池。有些积蓄的去开网约车,没钱的当上外卖骑手。

两个行业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多少人呢?2018年美团的骑手为270万人,截至2022年,骑手数量已经增长到624万人,今年更是超过了700多万,且还在增加中。网约车部分,截至11月底,光是今年全国各地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就高达643万本。而2019年,这一数字仅有250万本。下半年以来,东莞、三亚、温州等超过10个城市发布了网约车饱和预警(来源)。

大量竞争涌入,面对的却不是更多的平台订单消费。正如接下来的林师傅访谈中,他认为竞争者多固然造成问题,但没人消费了却是更大的麻烦。整体经济恶化下,乘着消费升级的势头起飞的网约车和外卖行业如今也要衰退。降薪、失业,朝不保夕的大环境下,公共交通替代打车,自己做饭替代外卖,正成为越来越多打工人的被迫选择。

僧多粥少下,平台已不愁劳动力,反而更是趁势利用劳动力充沛的时机来降低单价、变相增加抽成。例如,今年4月的美团汕尾骑手罢工,引起骑手们愤怒的就是外卖站取消了各项补贴并削减单价。而有地方的网约车司机也表示几个月来单价从每公里2元多降低到1.5元左右。甚至,交通部也对平台运输业者进行了三番五次的约谈,试图压低抽成。按公开说法,各网约平台在2023年11月底之前将抽成比例/会员费下调了1%-3%。不过其中又有部分透过会员费等名义重新转回到司机身上。依靠政府部门的调控,终究难以奏效。

撰文:非洲大蜗牛

凌晨三点多,骑手黎安突发心梗倒在夜宵店门口

网约车林师傅的访谈

林师傅从疫情前就在江苏跑网约车,经历过封控。

疫情以来,网约车行业波动明显

今年的一句话总结就是,钱更难赚了。我身边很多朋友,做各行各业的都有,我们也会经常在一起聊这些话题。 你看疫情过后,现在已经完全开放了,感觉各种问题跟疫情的关系好像不是很大了,跟疫情这件事本身已经不沾边了。但大家在说,突然都发现今年钱很不好挣。为什么呢,很多人说因为老百姓手里都没钱了,大家都没钱了就都不消费了。那你都不消费,那肯定各行各业都不会好挣钱了。包括我们自己,消费肯定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我还记得,2019年的时候,我正常跑车,一般一个月都有7000-8000块钱。如果再跑一跑顺风车,一下子可以额外挣到不少。 运气好的话,顺风车可能一天就能挣个600块钱。 但那个时候,如果跑了顺风车的话,肯定就会想歇个两三天,在家里面玩一玩。2019年的时候,差不多一个月六七千块钱是好跑的,七八千有的时候也有。你要说破万的话,也有可能,但只有像逢年过节的时候。

在2020年的时候,疫情爆发了。那是管控最严的时候,大家从不戴口罩变成戴口罩的期间。其实疫情刚发生时,其实是网约车特别好挣钱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这边,跑一个顺风车单子一趟400-500块钱,甚至有的要到600-700块钱。当然这个甚至不能算是网约车了,只能说是网上预约,因为我们都不走平台,是微信群里面去预约的。因为那时候疫情很严重,大家都不敢跟陌生人接触。所以,你如果想去其他地方,想要用车的话,我们大家网约车司机普遍都会收很多钱。顺风车的单,比如说我要从A城市到B城市,约好了几点钟,就是跨城市的长途单。

不过,顺风车的高价日子也没持续多久。疫情刚严重的时候是过完年,那个时候是价格最高的。但它大概也就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到后面疫情真正严重起来,我们大家都不出门了,封城了。

后来稍微有点放开的时候,可能我一天多跑个三、四个小时,跑到十个小时。我可能也能挣到200-300元钱,一个月也能到大概6000-7000元收入。单子虽然有点下降,还是能够靠多跑一些时间来补上来。

车子变多、打车人却少了,收入下降

到了2022年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车子多了,然后打车的人少了。 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去年的话,我们有很多网约车群都加了很多新人、新的司机。 有很多人是租车跑的,都进来了。而且这些人都玩命了。因为他们车是租的,他们跑得很卖力。 要不然你到一个月,除了把这个租车钱交了,你自己剩不下什么钱了。 很多人他还要付房租,他还要吃饭,他还要买点衣服、生活用品,所以他会比较卖力。 这就导致了平台派单,他怎么派都派不到你头上。 这就是概率学嘛,来盛饭的碗太多了,那饭可能就盛不到你碗里了。 一直到现在就都是这样,比较平稳。那个时候我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换一个大型的七座MPV(多用途汽车),去专门跑顺风车。

今年2023年,收入下降更明显了。

2022年的时候,我们遇到问题还能归咎给疫情。说白了有个东西可以去怪。但是现在2023年了,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完全开放,疫情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

我记得今年刚过完年开始跑车的时候。下午吃过中饭了,我可能玩会儿手机、玩会儿电脑。两三点钟开始我准时出去一直跑车到晚上,一直到10-12点。一天我跑多久呢,正常一天跑10个小时左右,肯定是至少超过8个小时的。我晚饭都在车上解决,这样长时间我才跑多少钱呢?每天才跑200块钱,以前正常的话不会这样子的。 而且,我说的200块钱不是纯赚200,我说的200块钱是总共只收到200块,我要是再把吃饭、充电再去掉,那可能到手里就100多块钱。

最近还好一点,因为现在我基本上接顺风车的单子,比正常在市区里跑要收入更高。但是其他司机跑市区的单子,我相信他收入肯定是没有之前高的。正常跑一个月6000-7000元能挣是肯定能挣的。但还是那句话,你之前6个小时能挣的,跟现在10个小时能挣的,那是不一样的。

外卖网约车2023大事盘点

集体性事件

  1. 4月19日:汕尾骑手罢工一周,美团宣布恢复部分骑手待遇
  2. 9月8日:网约车平台下调抽成比例,有司机称收入不升反降
  3. 9月15日:多地外卖柜开始向骑手收费,一个月收入少几百元
  4. 11月6日:美团外卖骑手到45岁被强制下线
  5. 12月7日:网约车聚合平台“上班模式”被揭发隐藏扣费违约金陷阱

重要个案

  1. 1月12日:海口网约车司机倒在车上,每天18小时没日没夜干
  2. 3月31日:杭州外卖骑手凌晨心梗倒地,月跑1100单送医途中仍被平台扣款
  3. 6月23日:深圳外卖员骑车摔倒,被遮阳伞扎伤身亡
  4. 8月3日:北京网约车司机深夜猝死,曾连续出车24天,最长工作20多小时
  5. 12月5日:山东一小区保安连捅外卖员数刀,疑因不许骑车进小区送餐引起

访谈与整理:Xay、溏心蛋、阿香、非洲大蜗牛、可丽饼

编辑:非洲大蜗牛

校对:Xay

在最后

以上是本期工劳小报特刊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我们关注中国基层劳动者的处境与权益。欢迎透过Telegram机器人投稿或推荐内容。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Twitter账号TG频道
2023年终回顾pdf档案,欢迎传播分享
2023年,劳动者直面经济危机的一年(回顾、行业访谈、事件整理)_compressed.pdf • 2 MB
小报材料收集与编辑均由志愿者协力完成,如果你也愿意加入参与贡献,请回覆这封信并注明“申请志愿者“!
工劳小报|工劳快讯 © 2023 – Unsubscribe
Powered by Ghost
 

富士康工人反抗一周年纪念与访谈

富士康工人反抗一周年纪念与访谈 2022年的富士康工人反抗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总结反思的经验。既是为了纪念此次工人的高光时刻,也是为了激发更深入的反思,工劳整理了三份去年对富士康工人的访谈,内容包括:工人的经历、疫情期间在富士康的工作模式、在暴动发生过程中的行动和认识、以及自身对疫情和暴动的看法等(此处称“暴动”主要为体现工人反抗的激烈,并不包含贬义)。这些访谈来自民间志愿者在2022年事件后对工人的访谈,都经过了受访者的同意,此次是首次发布。从三位受访者的回忆和叙述中,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看到工人的切实诉求,以及从工人视角出发理解身处其中的他们的感受。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暴动的产生有其经济和社会根源。一方面,富士康未能兑现招聘时提升待遇和给予奖金补贴的承诺,让工人感到被欺骗。这是引发不满的直接经济动因。另一方面,严格的防疫措施令员工感到疲惫和厌烦,积怨已久,而工厂内部混乱的管理,隔离政策反复变动,物资保障供应不足,以及核酸检测、病例人数信息不透明,更加剧了工人的不安全感。 工人暴动并非漫无目的,逞一时之快,而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诉求:一是要求富士康按招聘约定按时发放工资和补贴,不得随意增
 
富士康工人反抗一周年纪念与访谈
By 蒋编辑 – 25 Dec 2023 – View online →

2022年的富士康工人反抗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总结反思的经验。既是为了纪念此次工人的高光时刻,也是为了激发更深入的反思,工劳整理了三份去年对富士康工人的访谈,内容包括:工人的经历、疫情期间在富士康的工作模式、在暴动发生过程中的行动和认识、以及自身对疫情和暴动的看法等(此处称“暴动”主要为体现工人反抗的激烈,并不包含贬义)。这些访谈来自民间志愿者在2022年事件后对工人的访谈,都经过了受访者的同意,此次是首次发布。从三位受访者的回忆和叙述中,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看到工人的切实诉求,以及从工人视角出发理解身处其中的他们的感受。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暴动的产生有其经济和社会根源。一方面,富士康未能兑现招聘时提升待遇和给予奖金补贴的承诺,让工人感到被欺骗。这是引发不满的直接经济动因。另一方面,严格的防疫措施令员工感到疲惫和厌烦,积怨已久,而工厂内部混乱的管理,隔离政策反复变动,物资保障供应不足,以及核酸检测、病例人数信息不透明,更加剧了工人的不安全感。

工人暴动并非漫无目的,逞一时之快,而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诉求:一是要求富士康按招聘约定按时发放工资和补贴,不得随意增添或修改条件;二是公司应保证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健康安全。

此次工人暴动不同于以往的静坐抗议、聚集示威或罢工,而表现出鲜明的战斗性、暴力性。工人拿起可以使用的物品进行打、砸和武斗,与当前提倡的和谐社会格格不入。这或许是工人长期在高压管制、逼仄环境中积累的压力和怨气的一次释放,是工人们缺乏组织及合法渠道进行沟通和商议,另寻他路的一次朴素尝试,是工人们在当时情势下表达诉求、发泄情绪的手段。这一暴力行动看似过于激烈, 实际上是工人们不得已的行为,也表现出工人在当下劳动体制中的困境。

工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

  • 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正式工往往工作稳定,待遇较好,有上升空间,且受到工厂严格精密的管理。所以,正式工要么接受公司规定,要么主动规避,进行消极反抗(如离职或请假),很少进行直接的、积极的反抗。临时工工作不稳定,没有晋升空间,待遇较差,流动性较大,工厂管理集中于生产过程中的规训,对生产之外的生活管理有限。临时工尤其看重招聘补贴或返费,所以对合同变更十分敏感。尤其一些员工是冒着疫情风险应聘富士康,企业的变卦和不守承诺让他们更加难以忍受。
  • 本地员工和外地员工的区别。外地员工似乎表现出更强的激进性或团结性,或许是因为外地员工来到当地后大多会基于亲缘、地缘进行再组织,以应对可能的风险;而异地受到不公待遇,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更加不能忍受。
  • 临时工内部的区别。这一区别有许多可能性,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成家、经济压力等。仅从访谈资料无法肯定其中关联。例如,年轻的临时工因没有家庭压力,对参与暴力反抗顾虑不大;又或是经济压力让许多工人选择坚守工厂,既不愿意逃离,也害怕参与暴力活动。另外,也有许多工人选择回避,表示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此次富士康暴动工人们主要还是经济诉求,涉及工资待遇、奖金补贴和工作环境等,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的主张。所以,在企业愿意提供补偿和协助工人返乡后,暴动很快就结束了。

这次暴动并非是有组织的行动,更多是工人们一种自发的抗争。抗争为何会由小变大,由温和转向激进,由聚集抗议到暴力反抗,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探讨。

长期以来的教育和政治环境,工人们对市场秩序形成了一种自觉认同,对国家与政府也多停留于“好”“坏”的朴素判断上。但是,这次暴动所展现出的战斗性和取得的成果,让一部分工人感到振奋。或许,经过这些行动的锻炼和启发,更多工人会逐渐认识到反抗的必要。

背景回顾

2022年10月还是国内对新冠疫情实行“清零”政策,采取严厉管控措施的时期。期间,随着郑州市区感染病例的增多,富士康园区也开始对员工进行闭环管理,防疫措施不断升级。频繁更动的隔离政策、感染人数增多、物资供应不足等情况,引发了富士康员工的担忧。一时间,拉着行李箱、携带着衣物包裹,行走在高速公路或郊野小路上的工人成为短视频平台上广泛流布的形象——河南富士康员工大逃亡的消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有报道称,郑州富士康园区因出现疫情,郑州政府将厂区封控,数万名员工被迫关在宿舍,食物、饮用水和生活空间都被严格限制。也有消息称,因为检测和治疗资源有限,部分员工在生病后不能得到及时医治,甚至带病工作,还出现了健康员工和患病员工混住一个宿舍的情况。

于是,因忍受不了封锁的生活,也是出于对自己生命健康的担忧,许多员工冲破重重关卡,准备自行返乡。为了避免路途的盘查,他们放弃了正常的返回渠道,选择徒步回家,由此上演了一出21世纪的大逃亡。这一荒诞景象只是富士康危机的前兆。

事后,这一事件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一方面,富士康试图提升工人待遇,改善工厂管理,缓解工人焦虑。11月1日,富士康发布通知,称要“逐步恢复有序生产”,并将出勤补贴从100元/天提高至400元/天,如果员工全勤,还可以在11月获得超过15000元奖金。另一方面,河南省多地政府也出台接送富士康员工返乡的政策,国务院还专门批评了郑州市政府,指责当地随意以“静默”、“封城”代替管控。

但是,工人可以放弃一时的工作和收入,企业却不能停止生产。大量工人返乡,部分员工阳性后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隔离,以及厂内疫情管控措施带来的生产阻力,使得富士康园区面临着工人短缺的局面。对此,富士康发布新的招聘启事试图吸引新员工填补用工缺口。富士康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纳税大户和就业岗位提供者,自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河南省政府回应企业需求,鼓励居民前往应征,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应积极宣传和组织当地人前往富士康工作。

富士康在招聘广告中给出的工资和奖励承诺,的确吸引了不少人冒着感染的风险前去应聘。这些承诺包括:支付新聘工人30元/小时的工资,这比早些时候的时薪高5元左右;此前因疫情逃离但愿意返回的工人将得到一次性补贴500元;11月中旬前到岗的工人,公司则承诺在职满30天后将获得3000元补贴。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在丰厚招工条件和政府的积极协助下,截止11月17日,郑州富士康航空园区预招工总报名人数超过10万,“用工荒”问题得到缓解。

然而,政府、富士康与工人间矛盾的激烈展开才刚刚开始。2022年11月22日晚,富士康员工因薪酬与合约等问题与厂方产生冲突,厂区爆发大规模抗议。根据流出的现场视频和报道,可以发现,富士康员工大批涌出宿舍并聚集,与厂区管理、保安、大白和当地警察及政府工作人员发生口角、争执及至暴力冲突。工人们拿起棍棒、扛起栏杆,冲开安保、警务人员构成的人墙,使用折叠椅、石头等物品打砸核酸检测亭、监控摄像头。

正如视频显示的热斗场景,有限的安保人员难以抵挡成千上万工人的突进,工人们则表现出近些年来不曾有过的战斗性和激进性。直到11月24日白天,富士康方面表示将给予工人1万元的补偿,并且会与政府协助想要回家的工人返乡,冲突才得到缓和。暴动持续整整一天两夜,是当时国内各种抗议活动中,由工人主导、极富战斗性且获得成功的一次行动。

11月25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发表声明,称工薪同原定招聘不符是内部员工的“技术性错误”,并对员工深表歉意,承诺公司各项薪资政策将与官方招工海报完全一致。不久后,迫于全国各类抗议活动的压力,政府放弃了坚持三年之久的防疫策略,“清零”政策成为历史,全国各项生产生活逐步“正常化”。

老刘的访谈
逃亡不是平白无故的,当时形势像气球一样,一扎就爆

受访者情况:老刘是富士康劳务派遣类型小时工
主要内容:访谈者对10月中下旬富士康工人大逃离的回忆和看法

疫情严重导致减产,管理不透明难以保证员工健康

我是小时工,也算是派遣。因为厂里直招正式工工资低,很少有人去。当时招的时候工价已经涨上来了,大概八千。在岗出勤达到规定的天数还可以得到额外奖励。我当时签的工期是两个月。隔离后,我从2022年8月5日开始进车间,工期到10月25号。在这之前疫情已经很严重了。

产线上人多,大家上班干活各干各的,平常我们也接触不到什么人。干部基本都是老员工。我们工站的干部还可以,但是大部分干部不太好,管理粗暴。你干的慢了,然后催你,或者大声吆喝,有的时候还说些难听的话。还有你干不好了,干得慢,就不让你加班。因为大家都知道不加班,工资就很低。不让你加班,其实就等于变相降低你的工资,把人逼走。干部没有开除的权力,但可以透过调整加班来逼走那些他不喜欢的人。

宿舍没有管理,全靠自己自觉。我们宿舍刚开始住七个人,有上白班,有上夜班的,能聚在一起的情况很少。如果不住住宿,就在厂外。步行大概半个小时,张庄就是比较多人租房的地方。租那里的有正式工,还有一部分是情侣、夫妻。

早餐一般是两个面包,一盒牛奶。中午我们12点半下班,然后领盒饭走到宿舍里吃。刚开始的时候盒饭量特别小,都吃不饱,菜做的也不行。但是没有别的吃,我们没办法,有时候吃不饱,我们提前就备着泡面。后来量稍微大了一点,还能吃饱,但是饭菜还是很一般,也有吃到坏的。晚餐就是下班的时候领一份盒饭,然后领第二天的早餐。

我们宿舍还没有阳,但是出现过混检异常,把别人吓得不轻。比如说上班的时候通知你,检验异常了,然后把你拉出去排队,单独采样。然后采完样有的结果都没出来,然后就回到宿舍了。一般就是给你一个快筛抗原,加做一次核酸。核酸结果出来没这么快,抗原出来如果结果正常,就可以回宿舍。等到核酸结果正常,就可以去上班。阳性的人会隔离,然后阴性的继续上班。转运的速度也慢,慢慢的出现征兆。以前都是晚上拉,后来白天也拉了,有的在那等一天,等着安排。单独让你拉出来,带着行李,然后穿上防护服,集中到一个地方,让你在那等。

恐慌从20几号以后,一天比一天增多,人肯定是一天比一天恐慌,因为你在上班的时候。天天就从你身边拉走人,你说怕不。然后这个人不对外公布了,都偷偷的。比如说我旁边一个工站,出现有一个阳性的,然后领导偷偷让他下去,然后就这样走了,拉去隔离。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车间很大。因为现在阳性这么多,就是密接也得去上班,为了产量就这样干这能行吗?再一个就是好多人阳性,一扔没人管了,服务跟不上。为啥好多人没有安全感,我阳性了,被隔离了,没人管,然后我买东西又买不到,所以很无助。回到家以后,最起码你家人了,有人管你,有药吃,有人给你治疗。

厂区内疫情加剧后,10月26号我就没去上班。我们工站的干部有来劝说去上班。因为当时不去上班的有不少,这直接影响出勤率。我们车间正常的情况下有6000多人在岗,疫情厉害的时候,人员就降了一半。出勤人数少了,产量下降。比如说,原来四个人,现在成了两个了,剩下的人工作量肯定会大,有的线长也会根据情况调动。

闭环管理给生活造成影响,工人内部出现恐慌,有人讨论返乡

闭环管理有很大影响,比如说你买东西都买不到。只能各自想尽办法,让人家送。工厂也不让走,都圈着,进行封闭式管理。有围栏都偷偷的还出去的,应该是小时工多一些,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正式工走的也蛮多的,我们宿舍就有一个正式工走了。返费工肯定不甘心。比如我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说,一些返费工没有拿到返费就不想离开,不愿意返乡。

我个人感觉工人之间应该没有大批的商量返乡,但可能会有小范围的讨论,比如说同乡几个之间互相问走不走。很少有说一下子集合几十个人一起走的情况。28号那天已经出现逃走的现象。当天采样员也少,异常了出来要单采,排队排了好长时间。人有一点害怕,然后就乱,大家有点躁。大家一起采样的时候,恐慌情绪也开始蔓延。我感觉正式工是不轻易走的,因为好多都是附近的。郑州周边近一点的地方正式工多一些,他们有的在这干了好多年了。

工人们也很少和管理沟通,因为根本都组织不起来,没有这种组织怎么跟他们谈嘛。就是核酸检查出来,你阳了就把你拉走隔离。同宿舍的人也会按要求隔离。产线上的人,该怎么上班,还是怎么上。其实管理员不会怎么跟工人沟通和交流,他就是直接拉人,然后信息也不太透明。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因为厂区特别大,好多好多车间,部门也比较多。

出现舆情后,政府开始介入

前期好像没有相关报道。舆论发展比较大就从28号,29号开始,最开始是在抖音上有零星声音,29号那天出现大爆发。之后就有人计划去富士康把工人接出来。那时候还没说到富士康接,因为好多人都跑出来了。

在那之前好多都靠自己回去。29号那天晚上就有周边的政府就开始来接想返乡的人。然后到30号下午的时候,港区搞了一个集中点,直接让你坐厂里的大巴,拉到几个点,再通知每个地方政府过去接。

在抖音上曝光那个工人图,被人刷到上热搜时候,我感觉可能是政府承受不了这个压力。然后媒体才出来报道。以前媒体根本不敢提。就比如我,在29号那天。我给我家那边的当地政府报备。他们就和我说最好别回来,当时我也没说什么。第二天,他们那边就主动跟我联系,和我说要联系社区,我说行,后来中午的时候又接电话,说可以回来,可能是他们政府已经有协调两。后来又说政府会派车过来接,让我们别乱,不要私自回去。

工人出走既是对疫情的害怕,也是对企业的不信任

工人出走的关键时间节点就是厂区发布公告,说不做核酸了,以抗原快筛为准。我们以前都是做核酸,在APP上传阴性证明。然后那两天不用做核酸了,就拿抗原自己检测,上传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很多工人就认为工厂肯定阴阳不分,车间肯定有阳性了,在一起上班比较害怕。还有就是10月29日那天,从隔离区放出来一部分人,这些人只要两天都是核酸阴性,就可以解除隔离上班。大家感觉这有些不靠谱。当时还有谣言,说园区要封闭,造成了恐慌。

10月29日,我当天本来想去买点吃的,偶然发现原本28号还能通过的地方,29号就已经搭上铁皮,不让通行了。我看自己所在的宿舍区,外围也开始焊铁皮,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所以,我就开着车往外走。后来那天下午到晚上,许多人就硬往外闯。我们宿舍有一个连返费也不要了。反正29号那天跑的人特别多,就那天开始大爆发,像一个气球一样,你本来就有点膨胀了,然后拿根针一扎,就爆了。这些事情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人心惶惶的。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感觉主要还是大家没有安全感。再一个,我感觉也不全是疫情原因,还有对富士康的不信任和寒心,觉得企业没有人情味,有些积怨埋在心里,在这种不确定情境下,积怨一下子就爆发了。

叁柒的访谈
前途未卜让人感到害怕,工人争取权益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

受访者情况:叁柒是在富士康APP上直接签订合同的返费员工
主要内容:受访者对富士康10-11月发生事情的回忆和叙述

厂区疫情严重,管理混乱,媒体却“无暇”关注

我在年初本来还有一个很稳定的工作,在中国电信做外聘人员。虽然工资少一点,但各种福利都有保障。后来因为个人情况发生了意外,我出了个小车祸,在家休息了六个月。当时,我奔着散心的想法,去温州找朋友做酒店行业。在那边因为和领导意见不合,又回来家里。后来,我来到富士康,主要是想体验一下老师说的电子厂到底是什么样子。结果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样。因为我之前高中毕业那会儿在比亚迪的一个电子代工厂工作过,那边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服务也周到,各种福利也有,但来了富士康就发现真的天差地别。

我是派遣工,10月3号入职,10月6号上岗。10号当天下午已经有抖音在传我们的G区被拉走了很多人。因为一个车间里出了阳性,一整个车间人被拉走,然后公司也没有做出管控措施,比如说大面积消杀。直到13号左右又有一个厂区出现了一例阳性,后来慢慢就有同管异常了。有的是被拉到酒店,有的是被拉到我们公司的隔离点。但公司一直管控不到位,一直没有对厂区进行全面的消杀。

当时,所有的媒体没有拿这个去做话题,大部分员工首先是因为这个东西才开始起反抗意见,有些基层领导甚至解读为只要你不是阳性,不管你是不是密接、次密接都得上班。最开始大家只是关心被隔离后的安置问题,这个早会内容分享出来后,大家开始恐慌,一直到后来恒大未来之光那些被隔离人员,阳性转阴性的放出来之后,大家更加恐慌。

企业急于生产,忽视工人健康,核酸检测结果不透明

住宿环境就普通工厂那样,也就多了个独卫和24小时热水,8人间。工人刚入职就需要隔离。郑州富士康这边有个宿舍区是专门用来做隔离点(豫康北)的。当时是疫情原因吧,需要集中隔离三天,然后三天两检。入厂区的规定是四十八小时核酸,一直到15号往后开始闭环管理要查验二十四小时核酸。其他车间不知道,我们车间是因为有天出了一个阳性,然后把整条生产线的人拉走。我们是从21号、22号左右开始,每天要求做一遍抗原、一遍核酸。

20号左右开始是属于大面积的爆发,高层领导也是不想耽误产量,为了更好地筛选出阳性感染者。抗原就是直接发。线长检查,然后线长报备给组长,组长再一级一级往上报。有问题的话就会直接带出车间去做单采。当时有奖金激励,大家都想上班多挣钱。如果是抗原两道杠,同宿舍的人需要去做单采。官方都有报道过不准确的,但只要你抗原两条杠了,那说明你离阳不远了。

我感觉“抗原+单采”的筛查方式有用,不过为时过晚。28号往后通知不再做核酸,每天让我们做单采。直到11月2号航空港区发布,说港区要静默7天,我们才刚开始做。从那个试管异常开始,厂区和宿舍都没消杀,而且我们自己对卫生也不是很介意,那会儿就已经开始大面积的交叉感染。如果要说研判的话,富士康的每一环都有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11月3号开始,因为港区的静默管理才做单采,没有做混采,也没有说明情况,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什么情况。大家伙都知道公司的态度,一味保产量。如果要说做核酸的话,做一次少一批人,做一次少一批人。前期都是我们自己找的,后来是四方责任落实后做核酸被河南疾控接管了。

是否上报,上报多少确诊,具体数字我不知道。因为现在整个郑州是整个河南省,都没有具体和如实的去汇报这个疫情感染人数。当时鸿海辟谣两万人确诊,这个确实没有。两万人可能是确诊、无症状、密接和次密接的总和。因为我毕竟是派遣工,能力有限,根本拿不到这个具体数据。而且公司现在是比较注重舆论和形象,上层领导口风变严了。虽然没说,但身边处于每天少人的状态。之前看到数据,我们车间有一千七百多号人,出勤率才百分之十七,也就是说出勤二百多个。有的厂房直接被征用为临时隔离点,改成临时方仓。上班就每天一味地赶产量,也没人在乎我们的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甚至消杀也只是敷衍性的消杀。

突如其来的搬家和疫情中前途未卜的个人

25号开始,旷工的人变多。因为在金钱面前命更重要。今天叫工人搬宿舍的推送就很突然。昨天晚上消息刚有,然后今天就得搬宿舍。我在群里还看到有的人从宿舍搬出来,但新的宿舍不接收的情况。毕竟人家新宿舍都有自己的生活圈了,突然再进来一个新人,受不了的,而且有的新宿舍多多少少会有一两个阳性。

我们考虑过现状,走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留下来也是种新生,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不是那么害怕感染,更多怕的是被感染后怎么安置。那些害怕的多数是害怕他的后遗症,毕竟人都想健健康康的,不想有什么问题。富士康没有和员工公开科普过病毒现在的情况(包括传播力、毒性和后遗症之类),我还提交过建议,也没人给反馈。信息都不公开,每天只知道自己身边少一个同事,再少一个同事。如果当时有积极的去宣传疫情的严重性,及时做消杀的话,我们厂区也不会这样子。

虽然网上说那些管三餐送饭的送药的,这些确确实实都是真的,不过具体落实不是很到位,毕竟人力物力都匮乏。当时有因为试管异常被隔离三天(在宿舍),官方要求就地管控。那会儿就是做核酸,送饭送餐也不及时。我曾经提建议,希望多给员工做一些安抚,也希望能多多去宣传新冠的严重性,同时希望加大力度把物资缺乏的问题解决一下。我给员工关爱中心(打电话),还有邮箱,APP发消息都没用,没有人回复的。当时也有客服叫我留下工号姓名,说会去反映,然后就没了。自从15、16号把我放出来之后,厂区也没有安排医生进行检查,也没有进行宣传。我很多同事都说这两天就是咳嗽,只要阳转阴的就都来上班。

暴动影响其他工人,部分员工试图采取类似的方法

我的了解有限,更多是通过抖音了解。因为我不在那个宿舍区,而且我是夜班,上班也没看手机。那个信息已经发出之后是被屏蔽掉,信息一直被管控。但我知道暴动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31元小时工资的政策被改动,另一个就是公司的安排管理的不妥当。

对于他们的行为的话,我是比较支持的。但因为我们在上班,也无法再去参与其中,去更好地给予支持。而且就因为一万块钱的补贴,我们一些老员工也准备学习人家的方法,去要求一个新冠后遗症的赔偿。我们心思得了新冠,后遗症的话也没人管,大家都想去维权,但就只是存在于理论阶层,在具体的实践阶层一直没有人愿意去付出。大伙谁都不想当这个刺头,只能通过网络去发音,打各种维权电话,但效果非常地不显著。

我们是有维权的想法的,但是政府那边让我们无法作为,毕竟每天被那么多特警和警察包围,看护着我们,我们也没法做什么。我所在的宿舍区楼下就有三种人:一种是物业,一种是厂区内的志愿者,第三种就是那些保安和人民警察。每天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

我们有创建维权群。我感觉现在大家不齐心,一直没有商量出一个具体的方案以及具体的内容。一些人只是希望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就负责享受。而且昨天晚上那个公告应该你也看到了,就郑州派工作小组到富士康。然后昨天晚上夜班出来吃饭的时候,我接到了老家那边片警的电话,因为政府已经把名单划分完,说希望我作为江苏的员工,不要去参与这种事情。其他很多员工都已经收到消息,或者被打电话。社区或者村里面的人问候工人,给他们做安抚,说不要去闹,你需要通过合法的一个途径去维权。

因为12月7号是发薪日,然后大家可能会在那天去进行这个维权行为。11月份厂区给我们画了很多大饼,400块钱出勤加码政策以及说另外的奖金,如果说这个没有到或者延迟,或者有其他情况的话,我们会开始像之前一样去进行大规模的维权。现在情况就是小部分的人,靠现在有的潜在的激发点去让大家团结起来,但是没用。我感觉:第一大家都被做过工作了,第二大家只想老老实实地挣钱,冲锋陷阵让别人去。

这两天的情况,让我们也有点害怕,包括目前政府和公司也是在做工作,希望通过一个正规途径去维权。我昨晚有打法律热线去咨询,我们因为这个疫情管理不当导致新冠,那边给的答复就说可以拟定为工伤。所以我们就差个头带领我们去维权,不然我们就像一群乖宝宝一样,只顾着每天累死累活地搞钱。而且以前上班,正常上班点就是说加两个点,现在为了赶产量,有的是加到2.5,有的是甚至加到3小时,去一味地赶产量。

王哥的访谈
突然发生的暴动让人措手不及,如果有钱,谁愿意冒着风险来工作?

受访者情况:王哥是富士康大逃离发生之后,经由本地政府组织进入富士康工作的
主要内容:受访者对富士康11月招聘和工厂暴动的回忆和看法

村里帮助富士康招工,隔离后被拉去园区

我是河南本地人。我是在村里知道富士康在招工,当时每个村子都有发富士康招聘广告,听别人说大概要招10万人。主要就是村委会和街道办跟我们交代具体信息。在县里待了4天后(其中隔离3天),大巴车把我们一起拉到富士康。到厂区门口后,我们排队进去做核酸、领工牌和吃的喝的。之后,大巴车把我们拉到园区宿舍进行隔离,说是三天后进行入职培训。

我们随机分配到富士康的宿舍楼,隔离环境不能说太差,也不能说特别好。隔离期间天天有人送吃的喝的,每天都有人做核酸。早上一个面包,一盒优酸乳。午晚餐的伙食就豆芽、白菜、萝卜,一个肉菜。我们还要在富士康的APP“我要聘”线上学习,学习内容有怎么预防火灾,厂里上班有什么危害,怎么防护之类的。我们一般都不能出楼,如果有通知下楼领东西,才会出去。实在有事就和管理人员说一声,但还是不能出大门。有个小超市弄了群,如果要买东西的,可以在群里面让人家送。

合同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更改,员工询问无果,逐渐聚集讨要说法

刚开始说的是补贴随工资发放,然后来了没几天,他这政策又改了,说是必须干到3月15号,然后才发。刚开始说的是干够一个月就发了。等于就是你要是离职了,你干半个月他也给你发,改了之后就变成必须干到3月15号才有这个钱。富士康大概是在20号、21号左右把这个合同改了,陆陆续续地在改。当时在“我要聘”APP上面有一条消息,通知大家合同改了。还有上班也有问题,让新员工和老员工一起上班。一开始人家说已经全面消毒了,啥都做好防护了,来了发现都一起上班。

晚上就发生了(暴动),发现这合同改了,然后下面就问管理。他们就说不知道,人家只是上班的。问负责人,负责人说不知道,然后问领导也说不知道,反正没人知道没人管,然后就慢慢的越来越闹事了越来越多,越闹越大。主要是没有人解决,如果有人解决就不会闹事。那些人只说会跟领导反映。

大家先在楼底下找人要说法,然后没有人回应,人就越聚越多。大家在宿舍楼就听见下面吵,然后都在说这事,慢慢的就越来越多人去下面。23号,24号那两天,我身边也有人去了,穿着防护服的人站那不让随便走动。随后爆发冲突了,很多人就冲进去。原本就想要去厂区找办公室讨个说法,然后慢慢演变成打架。

员工和企业尝试沟通,地方政府出面进行协商

我觉得这个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改合同,另一个是员工混合上班。不过主要还是钱不到位,补贴啥的都没到位。原本是说,补贴到厂区就发;有的地方是干完活发。工作安全也不行,人家上班了就说要跟阳性的一起上班的。人家老员工自己说自己是阳性,好几天没做核酸了,不敢做,做了就上不了班,挣不到钱。

暴动的情况每个园区都不一样,加起来估计有个几万人。公寓厂区大马路哪都去了。有打架的,有拍视频的,有跑的,啥人都有。有人出来沟通了,但不知道是什么人,说是富士康的领导。他们说会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让大家先回宿舍。后面给的方案是一人发1万块钱,想回家的可以回家,不想回家的也可以留在这继续上班。这个方案是现场说的,还说不要在外面逗留,外面太危险,都让先回去。

人太多了,都在暴乱,有人砸东西,有人打架,太危险,让人都先回去。砸东西就是因为太愤怒了,经常说话不算话的。反正两方打架了肯定都有受伤的。管理也说有什么诉求了,就发到群里面,他会跟领导反映。工人们提的诉求主要还是合同问题,还有跟老员工一起上班的问题。

想在年前挣点钱,合同更改影响收入

我想着就是没钱了,老百姓太穷了。人家说高工资一个月能挣一万六七,然后我就来了。如果按照刚开始的合同肯定是能挣一些钱。大家愿意来都是希望年前挣点钱。合同更改了,工资肯定受影响。原本是说干够第一个月补贴3000,干满60天还会再补贴3000,如果干不到那个时候了,也有第一个月的3000。然后他合同改了之后必须干到3月15号,还不能离职,如果离职了就没有这个钱。我觉得他修改合同,就是想让工人们多干些时间。但是按照他的改法,如果工人们干不满时间过年就走的话,3000块钱补贴就没有了。反正就是有点骗人的意思。

疫情影响也特别大。是你想想三年都是断断续续,都没挣到啥钱。各种限制,工作也不好找,本来大家都想着工资这么高,年前来可以挣点钱。你不挣钱你怎么办?媳妇都娶不上。结婚要彩礼钱,有的地方七八万,有的地方十来万。开销也大,像我们那儿每两天疫情了,钱都挣不到,但天天在家都得吃着喝着。买个衣服都不舍得买,得去拼多多几十块钱买一件。

冲突之后:企业发放1万元补贴,工人可自愿回家

最早大概就是在22号晚上五六点。那时候一打架,我们都赶紧回宿舍。因为我胆小,我害怕这暴乱打我,也害怕疫情感染上,害怕就想回家。各种视频都在发,有人在外面让领导给个说法。有人跑,有人看,有人在拍照。回宿舍的人也不少,一说暴乱了,人员都骚动起来,反正是有喊的,有叫的,要么就赶紧回宿舍去。有的人他都不睡觉,一直在外面,持续很久。

22号隔离还没有结束,就已经爆发冲突了。大家发现合同变了,然后也都不上班了,开始闹事。后来一些人觉得1万钱太少了,还想继续闹,要求加钱。大家也不知道这钱是政府发,还是富士康发,只知道会有这钱。也不是离职就有1万块,先给8000,上车了之后再发2000。早上大概是9点多到账。有人在群里面说,也有领导在外面说,反正过了八九点钟的时候,富士康APP也发送推送信息了。外面楼道里面有广播里边也说了,说这钱是隔离补贴、误工费,还有返乡费之类的。

员工随时都可以走,你这钱到账了,也有车了,人家车过来接你就随时都可以坐。听别人说的,周边的可能都是县派车,别的省好像是富士康组织车送走了。但还是有人留下来,想在这多挣点钱。富士康反正是啥人都有吧,人多了肯定是不好管理。大家肯定也害怕暴乱、打架,害怕感染了。谁不害怕感染,人家不是说富士康已经全面消毒了,我就想都隔离这么长时间,肯定都没啥事。感觉得病之后肯定有后遗症,肺部纤维化肯定很严重。还是穷,如果有钱谁会来这打工?

总结和展望

2022年底的富士康暴动是近些年中国工人争取权益最为激烈、最具战斗性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

  1. 行动没有人刻意组织,也缺乏相应的领导,是成千上万名工人自发聚集起来,在与企业、政府沟通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激进。
  2. 工人行动有着明确的诉求,在诉求得不到满足并且感到屡遭欺骗的情况下,工人们忍无可忍,选择了用暴力手段来争取权益。此次抗议为何会走向激进,还需要更多的细节,但通过新闻和访谈可知,工人并非一开始就想借助暴力,而是曾尝试找到企业方要求其给出合理解释,满足自身诉求。这里只能给出一个猜测:工人缺乏工会等维护权益的组织,也没有合适的渠道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例如其中的一个访谈人曾多次向企业提出建议,但都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富士康方面似乎也并不想让步于工人。加之政府始终倾向于企业,工人们感到十分无助。在被欺骗,担忧患病和多种积怨之下,一部分工人选择用暴力发泄自身的情绪,这一行动或许点燃了工人们中的不满,推动着运动向前发展。
  3. 暴动从发起到高潮的时间很快,在企业方面妥协之后,结束得也很快。这一事实表明,此次暴动虽然极富战斗性,但是工人们缺乏组织和更长远的诉求。大多数工人只想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偿和合理的工作安排,所以在企业提出1万元补偿,并可以协助工人返乡后,运动很快就归于平静。
  4. 这次行动以工人获胜、企业妥协告终,是难得的一次大胜利。这次胜利与工人们的英勇战斗有很大关系,但也与企业、政府方面的主动妥协有关。对于企业来说,生产已经十分紧张,大规模集聚,既会直接影响生产,还可能加速病毒传播,这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十分不利。尤其是运动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会影响仍在工作员工的情绪,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对于政府来说,疫情环境下,希望尽快恢复稳定,避免疫情传播和造成更大政治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虽然尝试镇压,但强度十分有限,更多地是希望尽快恢复秩序以及满足工人需求。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次暴动折射出的一些信息。一方面,通讯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大众传媒技术,提升了工人间交流的能力,也使得行动进展/消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尽管这些信息会受到官方有意识的屏蔽和删除,但事实证明,删除的速度很难跟上发布的速度,前线信息传出去后,还会经过多次保存和转发,最终形成舆论压力。这一定程度说明,现有的技术还难以完全隔绝官方所不喜的“有害信息”,而工人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软件、技术发出自己的声音、记录下反抗过程,以及争取更多舆论支持。

另一方面,工人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工种、岗位、年龄、是否婚配和有小孩,以及地域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人的选择。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工人们的不同选择:一些工人消极抵抗,选择逃离;另一些员工选择用暴力手段发泄情绪;还有一些工人则害怕暴动,避之不及。

访谈还发现,这次暴动的影响绝不仅是帮助富士康工人争取到补贴和更好的工作环境,还带动了更多的人尝试运用类似的手段争取权益。比如访谈中提到的一些老员工想要争取后遗症补偿。此外,工人们战斗的热烈场面,也给许多人以振奋。政治高压下,尽管工人的政治意识已经非常淡薄,但是长久的压榨和经济下行的压力,愈发激起工人们对现有劳动体制的不满。富士康暴动给了工人们一次很好的示范,或许也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争取。

不过,我们也看到这次暴动缺乏组织和领导,喷薄的能量很快就耗尽了。尤其是在面对企业方的妥协和分化策略后,运动很快归于平静。运动结束后,工人们也四散而去,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可以继续为工人争取权益的组织或机制。这或许是当下工人运动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访谈:匿名

访谈整理与撰稿:索修

在最后

以上是本期工劳小报特刊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我们关注中国基层劳动者的处境与权益。欢迎透过Telegram机器人投稿或推荐内容。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Twitter账号TG频道

小报材料收集与编辑均由志愿者协力完成,如果你也愿意加入参与贡献,请回覆这封信并注明“申请志愿者“!
工劳小报|工劳快讯 © 2023 – Unsubscribe
Powered by Ghost
 

【转发】“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

【转发】“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 以下为推荐各位读者参与的活动——“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相关报名和活动讯息请以讯息来源为准。如果你也在举办与劳动议题有关的活动,希望工劳小报协助传播、推荐,也欢迎来信 [email protected] 劳动新闻正在消失。 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工人资讯不断碎片化、主流化,当独立新闻调查愈加受阻、遭遇信源不足,当劳动者的故事只能千篇一律的以“受害者”又或是“受助者”的形象出现...劳动作为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社会议题,我们却再也难以找到一个真实客观、以工人为主体的视角来讲述中国工人的故事。 “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希望借用数据的力量、用创新的方法,来挖掘散落四处的互联网数据背后的中国工人叙事。很多经验告诉我们,数据不仅仅可以展现劳动议题的变化趋势、核心矛盾,甚至可以从中窥探个体劳动者真实的命运变迁。 但寻找、辨识、处理这些信息常常是一项耗费时间、令人头疼的任务。这些数据可能以周期性的报告出现,也可能散落在政策文件、新闻通稿中,形式有时是数字表格,也有时是未经整理的文本内容。此次训练营旨在缩小技术鸿沟,让普通的劳动议题关注者也能自如地将数据分析作为一种生活工具,在掌握相关
 
【转发】“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
By 蒋编辑 – 21 Dec 2023 – View online →

以下为推荐各位读者参与的活动——“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相关报名和活动讯息请以讯息来源为准。如果你也在举办与劳动议题有关的活动,希望工劳小报协助传播、推荐,也欢迎来信 [email protected]

劳动新闻正在消失。

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工人资讯不断碎片化、主流化,当独立新闻调查愈加受阻、遭遇信源不足,当劳动者的故事只能千篇一律的以“受害者”又或是“受助者”的形象出现...劳动作为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社会议题,我们却再也难以找到一个真实客观、以工人为主体的视角来讲述中国工人的故事。

“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希望借用数据的力量、用创新的方法,来挖掘散落四处的互联网数据背后的中国工人叙事。很多经验告诉我们,数据不仅仅可以展现劳动议题的变化趋势、核心矛盾,甚至可以从中窥探个体劳动者真实的命运变迁。

但寻找、辨识、处理这些信息常常是一项耗费时间、令人头疼的任务。这些数据可能以周期性的报告出现,也可能散落在政策文件、新闻通稿中,形式有时是数字表格,也有时是未经整理的文本内容。此次训练营旨在缩小技术鸿沟,让普通的劳动议题关注者也能自如地将数据分析作为一种生活工具,在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将它应用于劳动议题的社会分析和新闻撰写。

本次训练营除了讲授数据分析的入门课程之外,还邀请了任职国内外知名媒体的数据新闻记者、数据可视化编辑、调查记者与劳动研究学者,来分享数据新闻生产的思路与经验,以及如何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工人处境。

在为期七周的课程里,“解读劳动”数据新闻营将带领学员掌握 Python 数据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数据可视化工具、Web API基础等技能,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数据处理任务中;与此同时,课程也将讲授和分享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和有关中国的劳工处境与主要议题介绍。课程最后,学员将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份与中国工人议题有关的数据新闻作品。我们将协助参与者修改作品并邀请专业数据新闻记者进行评价反馈,如果内容合适,将会发布在“中国劳动趋势“网站。

谁适合参与

  • 对劳动议题或工人处境有兴趣或热情
  • 承诺课程期间每周可投入至少 5 小时
  • 无需编程或新闻写作基础
  • 需要备有电脑设备(Mac OS 、Windows 系统均可)

基本信息

  • 开营时间: 2024 年 1 月 13 日
  • 结束时间:农历春节后2-3周(春节期间会休营),预计在2月底结束
  • 同步课程时间:周末的晚间9点后(北京时间),每周一次
  • 涵盖内容:Python 基础、Web 与 NLP 基础、数据可视化、新闻写作、数据新闻案例分享等

训练营的形式为线上课程,跨度总计七周,包含同步共学与非同步自学的内容。同步共学内容以线上讲座分享的方式进行,每周一次,时长约 2 小时;非同步内容以材料与作业的方式分发,由学员自行完成。每周结束后会有围绕本周课程与作业的交流和答疑,所有作业将会由训练营助教进行反馈。具体安排将后续发给成功录取者。

主办:“中国劳动趋势”编辑团队

报名方法

为确保训练营顺利高效进行,也让学员有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本营将限制参与人数。当报名人数较多时,我们会综合本报名表的填写内容契合度与报名时间筛选其中更适合的报名者。录取方式采滚动录取,额满为止(届时本表单将关闭,因此如果本表单尚可填写,意味着名额仍未满,原则上报名表最晚开放至 2024 年 1 月 6 日)。如果你有兴趣,建议尽早填写报名表。

报名人请填写报名表:https://forms.gle/p6miRPiWN7BaKidx9

小报材料收集与编辑均由志愿者协力完成,如果你也愿意加入参与贡献,请回覆这封信并注明“申请志愿者“!
工劳小报|工劳快讯 © 2023 – Unsubscribe
Powered by Ghost
 

鞋王搬厂,工人罢工|工劳小报#33

鞋王搬厂,工人罢工|工劳小报#33 01 本期重点 鞋王搬厂,工人罢工待赔偿 江苏扬州的宝亿鞋厂计划关闭工厂,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宝亿鞋厂是台湾宝成集团与来亿集团的合资企业,也是知名运动品牌匡威的代工厂,它的消失,代表着成百上千的中高龄工人将陷入生计问题。人走茶凉,产业变迁的趋势或许无法阻挡。但对于在此付出人生最精华时光的工人,工厂和地方政府都负有责任,并不是关厂就可以一走了之。 合法赔偿未必是合理赔偿 11月29日,宝亿厂方突然发布通知,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关停工厂、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但通知中并未写明具体赔偿方案,仅表示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计算。这一点引起工人愤怒,质疑老板不想给赔偿金,于是在11月30日集体罢工,要求公司立即给出合理的赔偿方案。 当天晚些时候,宝亿公司回应按照劳动合同法最低标准赔偿,即俗称的“N+1”,工人每工作一年发给一个月赔偿,+1是提前一个月通知的对应工资(来源)。 不过,这样的赔偿方案并未让工人满意,罢工仍在继续,截至12月5日已经是罢工第六天(来源)。在抖音上,这起事件也引起许多讨论。一些网友认为宝亿给的赔偿方案符合劳动合同法,已经不错了,工人们应该知足、拿钱走人。还有劳
 
鞋王搬厂,工人罢工|工劳小报#33
By 三不沾 – 07 Dec 2023 – View online →

01 本期重点
鞋王搬厂,工人罢工待赔偿

江苏扬州的宝亿鞋厂计划关闭工厂,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宝亿鞋厂是台湾宝成集团与来亿集团的合资企业,也是知名运动品牌匡威的代工厂,它的消失,代表着成百上千的中高龄工人将陷入生计问题。人走茶凉,产业变迁的趋势或许无法阻挡。但对于在此付出人生最精华时光的工人,工厂和地方政府都负有责任,并不是关厂就可以一走了之。

宝亿工厂罢工(来源

合法赔偿未必是合理赔偿

11月29日,宝亿厂方突然发布通知,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关停工厂、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但通知中并未写明具体赔偿方案,仅表示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计算。这一点引起工人愤怒,质疑老板不想给赔偿金,于是在11月30日集体罢工,要求公司立即给出合理的赔偿方案。

当天晚些时候,宝亿公司回应按照劳动合同法最低标准赔偿,即俗称的“N+1”,工人每工作一年发给一个月赔偿,+1是提前一个月通知的对应工资(来源)。

不过,这样的赔偿方案并未让工人满意,罢工仍在继续,截至12月5日已经是罢工第六天(来源)。在抖音上,这起事件也引起许多讨论。一些网友认为宝亿给的赔偿方案符合劳动合同法,已经不错了,工人们应该知足、拿钱走人。还有劳务中介称,按照5000元月工资、工作10年的老员工来计算,可以拿到5万元补偿金(来源)。但视频下方,多位宝亿工人留言反击:

那个跟你说宝亿员工工资五千多的是干部,我是宝亿员工我工资才两千多。

这两三年大多是两千多,就是为了少赔偿,产量增加20%,工资减少20%,逼着工人跑路。

都40大几的年龄了,干好多年了,以前的工资也还可以就是今年才低的。

原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赔偿金中的月工资标准是按照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今年出口贸易惨淡、经济下行,宝亿鞋厂刻意压低在厂工人工资到最低工资标准的2000元左右。这样,年底关厂的时候月工资基数就仅有2000元,即使是工作10年的老员工,能够拿到的赔偿也仅2万元。

扬州宝亿建于2006年。留到现在的工人大多是40-50岁的中年女性,她们离开工厂后几乎不可能再在扬州找到同样稳定的工作。退休前的多年时间里,工人的生存都必须仰赖工厂的赔偿金。而即使到了退休年龄,每月仅千元左右的退休金也不足以支持工人生活。这种情况下,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最低赔偿金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赔偿金。

此外,宝亿公司还有刻意隐瞒具体赔偿标准的嫌疑。在11月30日工人罢工后,厂方随即公布了具体赔偿方案。但方案文件的落款却是11月28日。厂方在发布通知前实际就已经做好了赔偿方案,却没有及时公布。这更加增加了工人们的不满。

拿不到订单,还是为了赚更多?

扬州宝亿公司的背后是台湾宝成集团。宝成常被称为世界鞋王,因为它几乎为所有知名的运动品牌代工,包括阿迪达斯、耐克等。宝亿代工的是耐克旗下的匡威品牌,匡威近年发展迅速,2022年营收高达23亿美元。

宝成位于越南的工厂

按照宝亿厂方的说法,关厂是因为缺少订单、迫不得已。但这个说法缺少证据支持,因为宝成几乎垄断运动鞋代工业,订单分配实质也是宝成集团的分配结果。根据宝成2022年报,扬州宝亿在该年度的获益达到4301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不低,高于同样是宝成旗下的东莞裕盛(约3000万)、裕元(约1600万)。

一个获益的工厂为何要突然解散?更可能的原因是宝成希望赚得更多。在2015年之后,宝成陆续将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至越南和印尼。2022年时,中国大陆的生产比例只占整个集团的9-10%。疫情爆发后,宝成也关闭了在湖北的工厂(来源),甚至今年对越南鞋厂也进行了裁员(来源),准备投资印度(来源)。原因无它,当地劳动力更便宜,利润更高。

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只有在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时才可以合法与工人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雇,要支付双倍赔偿金(即2N)。如果按照此标准,宝亿显然并不属于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不过,跨国企业在各国间的腾挪几乎都是用类似订单不足的名义来规避法律义务,而工人们鲜少有成功获得2N赔偿的先例

身处裁员潮与搬厂潮的工人

自进入2023年以来,工厂倒闭或搬迁的情况屡次发生,并接连引发大规模裁员与经济补偿纠纷。在这过程中,“搬厂不告”、“搬厂不赔”、“搬前逼退”都是厂方的常见操作。11月25日,深圳市龙腾电路公司企图在工人休息期间偷偷搬走设备,被工人发现并拦截。为迫使工人自动离职以便于搬厂,其曾故意不安排订单给工人(4)。同样是在宝安区,10月底艾礼富电子公司爆发工人罢工,起因是工厂的部分生产设备运去河南的工厂,部分工人的职位被裁,而工人并未收到工厂搬迁和补偿方案的消息(5)。

在这一波裁员搬厂潮中,宝亿鞋业并非个案,也不能简单视之为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重组的必然趋势而被迫接受。过去20多年的时间内,企业从工人的劳动中赚取巨额利润,地方政府也依靠其获得大量税收,但工厂工人却大多非本地户籍,享受不到大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还可能要忍受长期高强度劳动下的病痛、职业病。工人罢工,虽然结局难料,但至少表明现在这种资方单方面说了算的局面需要被改变。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

十余名建筑工人阻断巫溪高速入口要求支付被拖欠的工资

11月23日开始,十余名建筑工人因被拖欠建设高速公路的工资而发起讨薪行动,一度凭借人墙阻断了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中坝村的巫镇高速入口。工人们参与建设的巫溪高速是首条连接重庆和陕西的高速公路。为实现元旦前通车,公路建设自今年10月起进入抢抓工期阶段,约有1100余工人参与了施工。记录显示,最新讨薪活动持续至12月1日。12月4日巫镇高速建成通车,尚无消息跟进拖欠工资是否已经结清。阅读原文/视频

黑龙江双阳煤矿发生矿难,11名工人遇难

11月28日拍摄的双阳煤矿矿区(无人机照片)

11月28日14时40分,黑龙江双阳煤矿发生事故,共11名煤矿工人遇难。据报道,本次事故,初步判断为冲击地压所致。双阳煤矿是国有煤矿,共有员工2000多名,隶属于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曾有过多次违反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定的记录,今年就已被处罚超过10次。其中,11月10日煤矿被处罚事由就包括“采煤工作面个别液压支架未接顶”等原因。阅读原文/阅读原文2

—— 服务业 ——

乌蒙山区某县卫生系统宁可临聘员工省钱,空编率达16.57%

11月底,乌蒙山区某县卫生系统共有编制2475个,实有2065人,空编410名,空编率16.57%。该县整体情况显示,全县招聘的无编制医务人员数量远超在编人员数量。尽管编制已成为招聘方吸引优秀人才的有力筹码,但财政窘境迫使一些单位大量使用非编制人员以降低成本和投入。据某基层卫生院院长计算,除去绩效工资,编制人员基本收入为4100元,临聘医务人员每月基本工资则为800元,编制内外职工收入差距较大,编制外人员的工作稳定性保障也更差。阅读原文

游戏主播通宵直播猝死,公司拒不承认与其存在雇佣关系

《协议》要求每月开播有效时长不少于240小时

11月中旬,河南平顶山大三学生李昊(化名)在游戏公司通宵直播9小时后猝死。涉事公司认为,李昊和公司签署的是合作协议,二者不存在雇佣关系,且出事时死者正在出租屋的休息,拒不承认意外和公司有关。点开李昊的抖音账号,发现其在25天内共进行了89场直播。死者父亲从合租同学处得知,从11月5日开始,游戏公司对李昊进行规劝和诱导,要求其夜间通宵直播。而在猝死前,李昊刚刚“通了一个大宵”,进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彻夜直播。阅读原文

陕西蒲城全县出租车停运,反对交通局回收和重新分配出租车经营权

近日,蒲城县政府部门出台通告,将对全县出租车的经营权,分批次进行重新配置。此举引发司机们不满。在多次上访无果后,11月21日起,357辆出租车集体停运,反对县交通局的新政策。车主认为,出租车原本由个人出资从前车主处买下,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应属于个人,新政策执行后经营权将由出租车公司垄断,车主仅拥有出租车的承租权,就没有权利对出租车转卖了,这将严重损害车主权益。阅读原文

货拉拉等货运公司下降抽成比例后,司机权益受损程度反而升高

11月23日,交通运输部通报,货拉拉等互联网货运平台公司均已下调抽成比例或会员费上限,降幅在1到3个百分点。司机获得的实际利益却并没有增加。数据显示,货拉拉等公司更多利用会员费、抽佣两套模式,做了数字层面的调整,先提高会员费,再下调抽佣比,使得司机权益受损程度不降反升。据统计,2020-2023年,司机侧补贴金额占收入总额的1.39%、2.19%、0.44%、0.32%,呈下降趋势。阅读原文/阅读原文2

—— 白领 ——

公司要求新员工加班至晚上十点,称辞退请假员工是对工作态度进行培训

11月中旬,济宁吴先生称,其新入职公司在工作群中强制要求员工加班至晚上10点,请假按旷工处理。吴先生晚上7点因家中急事请假被拒后坚持下班,因此被人事要求签署自愿离职申请书。人事称,公司不是真的希望员工天天加班,而是试探他们的工作态度,而吴“撞枪口上了”。由于吴先生拒绝签字,公司也没有结算应付给他的工资。人事部门表示,因为吴先生不符合用人标准,所以希望在其它方面“对他加强一下培训”,并称吴先生上网公开此事违反公司规定,公司可能反诉。阅读原文

深圳一公司给员工放10个月长假,涉嫌变相辞退员工

11月底,深圳华迈兴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长达10个月的放假通知引发关注。该公司是一家医疗健康诊断企业,流传的《放假通知》中称因公司订单不足,为缓解经营压力,给部分员工分两批时间段放假,共放假10个月,第一批放假中没有自行离职的员工和第二批继续一起放假。放假期间首月工资正常发放,其余时间按照深圳基本工资的80%发放。工作人员表示此举实际上是希望被放假的员工“不要回来了”,但公司没有钱赔偿,因此采用“合规”的方式逼迫人离职。阅读原文

03
深度与评论

I. 北青深一度:陷在“课外任务”里的老师,想拒绝,却拒绝不了

发给老师们迎检材料的细则

10月31日,河南一名23岁女教师吕聪慧因工作压力太大跳楼自杀,引起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困境的关注。一份关于教师工作量的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都在54小时以上,但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四分之一。她们日常需要填写报表、编辑公众号、各类App打卡等非教学任务,这些工作令她们身心俱疲,“和其他琐碎的事情相比,上课对老师而言,是最舒服的事情了。”这是大部分教师的心声。今年3月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也显示,60.3%的受访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工作量加大,70.9%的受访教师呼吁减轻非教学负担。阅读原文

II. 澎湃新闻:当一位高空作业者从8.4米坠落

去年7月23日金华市某小区内,五十一岁的空调安装工人王柱力不幸从高空落下。事业刚有起色的他急于赚钱,每次工作时都有侥幸心理,为省下几分钟往往少系一次安全绳。虽然早在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就规定空调器安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但这些规章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像王柱力这样的劳动者“无证上岗”了整整二十三年。同时因王柱力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公司以王柱力是“临时工”的理由只愿意承担部分赔款。阅读原文

III. 红歌会网:“只有退休证,没有退休金”——开封轴承厂退休问题调查

开封轴承厂是1971年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家带座外球面轴承生产企业,在经历了两轮改制后,工人们发现他们“被下岗”了。“被下岗”后,公司一直没有为他们缴纳社保和医保,书面承诺的待岗期间的生活费也未见分文,导致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无法领到退休金和职工医保待遇。于是从2008年12月开始,工人们不断向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进行信访、检举控告,但政府的回应却屡次让他们失望。这群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的工人纷纷步入晚年,谁来保障他们的养老和医疗?阅读原文

IV. 三联生活周刊:上百人被公司“贷款上班”,走向债务深渊的女教师们

2019年起,为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状况,郑州育人教育集团要求员工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额度5万元至20万元,承诺贷款归集团所有,到期返还本金。该集团181人累计借款2602万元,而现在不少员工贷款已逾期,成为失信人。同意贷款的员工被外界指责太轻易上当。事实上,在层层压力下,他们无法拒绝这个荒唐的提议,甚至有人被威胁“要不贷款就别在这干了”。随着事情发酵至今,老板刘亚敏依然不厌其烦地允诺员工“不会让你们承担任何利息和罚息,我在推进”,而员工们对此也无计可施,她们害怕离职后“就真的什么都拿不回来了”,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辞职离开阅读原文

V. 深圳微时光:深圳“外卖村”里,渴望“翻身”的人,有人月入3万,有人撑不过一个月

宝安翻身43区是纯外卖店的聚集区。虽然纯外卖店看似免去了很多店租等一系列费用,但平台成本却很高,利润被平台大大摊薄,纯外卖店需要做更多的单量才有利润空间。同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纯外卖店会不那么规范和卫生,他们往往会避开这类门店。今年外卖行业竞争加剧,仅前8个月全国新增的餐饮店就达到了200多万,且每新开3.5家店的时间,就有1家店正在倒闭,而90%的纯外卖店撑不过3-6个月阅读原文

VI. 经济观察报:八十年代电影中的劳动者与个体户

八十年代电影的叙事母体及场景,从前期到后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田地、工厂走向酒吧和商店。同时也对传统劳动者的概念进行了拓宽,出现了四化青年、有前卫理念的个体户,以及其他商业从业者这些群体。以“劳动者”形象的变迁为指标,我们可以发现八十年代电影中社会意识变迁的逻辑。例如,在八十年代早期,小商贩、个体户的合法性仍然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往往作为控诉者出现,直到八十年代后期,这种个人商业行动的主体才获得真正的合法性,不用为自己的商业行动进行辩解——即劳动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阅读原文

VII. 海报新闻:1个正式工背后1.8个临时工,一个欠发达县的临聘人员之困

乌蒙山区A县的一份工资支出预算表显示,该县工资预算总支出为26.3亿元,其中在职人员20亿元,数量是前者1.8倍的临时工总工资预算小于在职人员总工资的四分之一。但是2022年A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7.0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高达42.3亿元。调查发现大部分临时工的招录和管理都没有统一部门负责,招录程序较为随意,存在着大量人情聘、关系聘的乱象。虽以节约成本、弥补编制人员不足为初衷,但是现在却造成了临时工膨胀,在职人员“吃空饷”,给各地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阅读原文

VIII. 中国劳动趋势:隐忍、认同与时间性——在法华人移民劳工的劳务市场与劳动控制

法国对工人权利的法律保护和结社支持都非常健全,而身处群内劳务市场的华人移民尽管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却并未寻求法律或者结社力量的帮助,而是对这种剥削持一种隐忍的态度。本研究以巴黎的华人移民劳工为例,探寻影响其抗争策略选择的多重因素,进而讨论国际移民背景下的劳动控制问题。本文先对剥削进行了类型学分析,然后指出造成该选择偏好的两种解释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民工人的主体性形成的问题。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1. 新公民计划:《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3》
  2. 中国青年报:《第一学历作为评价标准的调查》
  3. 易观分析:《在线招聘求职行业洞察2023》
  4. 中国青年报:《职场青年健康调查》
  5. 首都师范大学沙莉等:《三孩政策下未来中长期我国托幼服务供需关系分析》

05
法律与维权

维权:仲裁过程中公司竟然做伪证,还进行死亡威胁!

2023年9月,一位打工人在成都被公司解雇,过程中公司逼退不成还向其进行死亡威胁。该员工对公司提出了仲裁要求,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以及非法解雇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在2022年11月的开庭中,公司代表不同意原告的所有诉求,竟然拉拢其他职工作伪证,甚至有10月才入职的员工表示当事人工作能力差。公司代表还提出最多支付7000元的解决方案,不同意就上诉拖两年,逼迫这位员工和解。至目前为止,这起案件的最终结果尚未明确,但公司做伪证的问题需要打工人提防,也需要法律专门进行惩处。(来源

06
资源推荐

纪录片:《飞升》

富士康"连环跳"幸存者田玉

应该有很多读者仍记得2010-2011年的富士康员工连跳事件,两年内有24名富士康员工跳楼。这部纪录片一条线讲述了跳楼后幸存的17岁女工田玉的经历,一条线则描绘出现代工业化和全球化中工人是如何被剥夺尊严和最基本需求的制度结构。导演在影片中提出质疑,科技为什么没有让人变得更轻松和快乐,而是让人成为了流水线上的零部件。距离当时已经十余年了,科技又获得了更多的进步,而我们回头看富士康的悲剧时会觉得是那样熟悉而写实,被物化的劳动者已从工厂蔓延到了办公大楼。

观赏链接

07
图片故事

网约车价格太低,北方有师傅拒绝开暖气,直接用棉被开启抗冻模式……

12月1日,在上海宝龙集团讨薪的农民工们露宿了一个月,几名保安用蓝布将工人们围住,为工人“遮风挡雨”。(来源

08
劳动碎语

开始上班之后,领导的态度是,实习生是来学习的,所以句句谈的都是奉献。如果去问薪资问题,就会被批评说不够奉献、不够老实,只想着钱,很物质。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实习的师范生,不给学校交钱就很不错了。因为是我们在学习他们的东西。

来自《一封遗书和四位小学老师

长年累月的等待与焦灼,以及路途中的全神贯注、缺觉、饮食不规律,卡车司机通常都有胃病、腰肌劳损等问题。刘师傅说,卖掉第一辆车时,他也想过就在本地物流园干装卸工,一个月也有六七千,但他发现自己由于常年坐在车上,体力上根本支撑不了。

来自《60小时穿越新疆戈壁,货车司机们不敢停下来

儿科具有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相对于某些其他专业方向的医生)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儿科医生缺乏,导致了儿科候诊时间长,医生压力大。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一名儿科医生一天甚至要看超100名儿童。有的开设儿科的医院,为了减轻医生负担,还会临时限流停诊。因为人手缺乏,很多医院晚上、节假日和周末都不开设儿科急诊。相比有的科室“大处方大检查”,儿科辅助检查少,用药相对要谨慎很多,收益自然也少,累死累活也赶不上那些治疗费高的科室。有人说自己所在医院,儿科就三个大夫轮班倒,一天300个号,早上七点去,晚上七八点回来,饭都没空吃,回头工资还没人家双休后勤钱多。

来自《医院儿科人满为患背后:儿科医生为何长期缺乏?


本期小报周期(2023/11/21- 2023/12/03)

撰稿:Xay、溏心蛋、伊甸、非洲大蜗牛、蓝水、索修、马乙己、超级64

编辑:三不沾

在最后

以上是第33期工劳小报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本期小报pdf版,欢迎传播分享
鞋王搬厂,工人罢工|工劳小报#33_compressed.pdf • 3 MB
小报材料收集与编辑均由志愿者协力完成,如果你也愿意加入参与贡献,请回覆这封信并注明“申请志愿者“!
工劳小报|工劳快讯 © 2023 – Unsubscribe
Powered by Ghost
 

三十年不熄的大火|工劳小报 #32

三十年不熄的大火|工劳小报 #32 01 本期重点 三十年不熄的大火 过去三十年,工作场所的大火吞噬了无数工人的生命。是什么让火焰无法熄灭? 1993年的11月,深圳的港资致丽玩具厂发生大火,87人死亡。30年后,同样是11月,山西吕梁的永聚煤业发生火灾,26人遇难。而一年之前的2022年11月,河南安阳的凯信达服装公司也发生了大火,42人去世。除此之外,我们还记得北京长峰医院、天津港大爆炸、吉林宝源丰禽业大火…… 随着资本迁徙的步伐,火灾的发生地逐渐从沿海工业区转移到内地。从外资工厂转移到民营企业,从制造业逐渐扩及到服务业、农业。但是,火灾发生后,我们得到的讯息却是类似的,调查结果往往是工厂的违规操作、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尽管事件后每年都会有加强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的新政策,但火灾事件仍然没有消失。 我们想问,除了工厂管理方的“错误”与监管“不力”之外,我们还能从这些事故中学到什么?这些火灾事故背后有哪些顽疾是政府与企业不愿意真正面对的?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 天津港火灾大爆炸事件的调查报告中,出现了数十次违规许可、违规审批等类似字眼。这种情况违背常理,如此多的漏洞本应在事故发生前就暴露出来,而事件中的瑞海
 
三十年不熄的大火|工劳小报 #32
By 蒋编辑 – 23 Nov 2023 – View online →

01 本期重点
三十年不熄的大火

过去三十年,工作场所的大火吞噬了无数工人的生命。是什么让火焰无法熄灭?

1993年的11月,深圳的港资致丽玩具厂发生大火,87人死亡。30年后,同样是11月,山西吕梁的永聚煤业发生火灾,26人遇难。而一年之前的2022年11月,河南安阳的凯信达服装公司也发生了大火,42人去世。除此之外,我们还记得北京长峰医院、天津港大爆炸、吉林宝源丰禽业大火……

永聚煤业发生火灾的大楼,起火点附近还挂着安全应急宣传横幅

随着资本迁徙的步伐,火灾的发生地逐渐从沿海工业区转移到内地。从外资工厂转移到民营企业,从制造业逐渐扩及到服务业、农业。但是,火灾发生后,我们得到的讯息却是类似的,调查结果往往是工厂的违规操作、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尽管事件后每年都会有加强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的新政策,但火灾事件仍然没有消失。

我们想问,除了工厂管理方的“错误”与监管“不力”之外,我们还能从这些事故中学到什么?这些火灾事故背后有哪些顽疾是政府与企业不愿意真正面对的?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

天津港火灾大爆炸事件的调查报告中,出现了数十次违规许可、违规审批等类似字眼。这种情况违背常理,如此多的漏洞本应在事故发生前就暴露出来,而事件中的瑞海公司却一路畅通无阻。原因在于,公司主要股东董社轩和于学伟,一位是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长,一位是大型央企中化集团的前任高层,与天津港政府部门高层关系良好。牢固的政商关系才是天津港大爆炸的真实原因。而涉及储存、生产危险品的行业却大多都有这类官商勾结。

当然,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也不必然都有黑幕,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的政绩,也会降低审查门槛,协助企业逃避安全规范。例如2013年发生的吉林长春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造成121人死亡。这起事件中的地方政府(德惠市)也专门为招商项目“多开绿灯、特事特办”。安阳大火涉及的安阳市政府甚至为了避免企业被查,专门发布通知,要求下级部门“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行为。结果,地方政府没有监督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反而成为企业门神。近年来的经济困境下,内地的城市为了达到经济指标,能引进的几乎也都是低利润的传统产业,为了保护其经营,只能尽可能降低安全标准。

节省成本的极限操作成为常态

多起火灾事件的调查都将问题指向了企业在生产或建筑安排中的危险操作。这些操作大多被认为违规、危险,是企业负责人的错误。然而,可怕的问题是,这类危险操作往往是该行业的常态行为。

安阳大火的其中一项原因是凯信达公司违规分隔铁皮工厂,将其出租给多家公司,增加了安全风险(下图)。光看调查报告中的描述,似乎这只是凯信达公司贪图利润的做法,可以避免。但其实,在经济危机之后,传统制造业面临利润下降问题,大多都从以往的大厂代工转变为了小工厂模式,这类分租厂房在东莞等制造业中心早已是常态(来源)。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北京长峰医院火灾中。该医院护士人数不足、走道宽度不足,都导致起火后病患无法迅速疏散。而护士人数不足则并非长峰医院的个别问题,而是许多医院的普遍情况。背后原因是护理服务收费过低、护士低收入易流失等。这些问题都是行业内为了节省成本所发展出的普遍做法,个别企业不可能违背市场趋势达到更高标准,即使有的企业做到也会被市场淘汰。但可惜的是,现在对于安全事故的检讨无法处理这些问题,结构性问题迟迟被掩藏。

专职背锅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各级政府都有应急管理局(以前名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监),总是为安全事故承担玩忽职守、监管不力的责任。但实际上,安监部分人手不足、权力有限,在现状下几乎无法避免存在工作漏洞。

举例而言,最近出现纺织厂火灾的无锡市,市级应急管理局只有约30位执法人员,这些人力仅够在一年内对162家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58家企业进行一般检查,除此之外还要负责事故调查、投诉、上级检查等任务(来源)。而无锡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重镇,全市光规模以上(年营收超过2000万)工业企业就达到7700家。

网络上有许多基层安监人员的无奈吐槽,其中有人表示“我国的安全管理是政治上极其重视,技术上管理上极其轻视甚至无视。” 于是,每次事故后调查报告洋洋洒洒数十页,却几乎都没有提出针对该行业的长期改善办法,只有不断的个人式追责。而安监则不幸沦为追责顶罪的工具性部门。

三十年的大火至今仍在燃烧,继续夺取工人的性命。说白了,现在的安全生产监督模式表面看上去对事故不留情、严格要求企业和政府部门,但这些惩罚与监督都无法处理“向下竞争”、“政商勾结”等经济模式的既有问题。再多、再长的惩罚名单也无法阻止大火继续燃烧。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

佛山男子连上23天班,午休出车间后猝死却不被定工伤

8月,在佛山一工厂车间工作的35岁男性工人何某在连续工作了23天后,于午休时间去吃饭的路上突然倒地猝死。然而,当地人社局不认定这起事件为工伤,认为何某的死亡发生在休息时间,并且不在工作岗位上。对于家属提出的连续工作23天属于过劳死的观点,用人单位表示每天的工作时间并不长,不存在过劳情况。家属对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南海区政府最终维持了原本决定。阅读原文

山西大同又一司机清洗危化品运输车槽罐去世

9月10日晚,山西大同云岗镇,危化车罐口窜出的气体导致正在洗罐的47岁司机白莉波晕倒后掉进罐内窒息死亡,同车的危化品押运员叶振奇和一个前来搭救的路人也因中毒被送往医院。近年来,因缺乏安全防护、私人老板不遵守操作规程等原因,司机或洗车员洗罐而丢掉性命的事故并不罕见:今年8月,一男子在洗刷槽罐时吸入罐内残存气体昏迷;2022年12月,一洗车员清洗槽罐车时中毒死亡······有关危化品槽罐车我国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了利益一些私人老板会让司机冒着危险进行不安全合规的清洗行为。阅读原文

—— 服务业 ——

外卖骑手到45岁被强制下线,美团官方回应公然撒谎

11月5日,有美团骑手因年满45岁而被辞退。然而,为了避免承认其有违反《劳动法》的规定,美团在11月6日回应媒体采访时谎称骑手年龄上限为57岁。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蓝领工作之一,平台在招聘外卖骑手时设置年龄要求并不让人意外。饭店招聘服务员、工厂招聘流水线工人时,很多都公然写明年龄要求,美团的多个招聘广告上也都有限制45岁的条件。阅读原文

—— 白领 ——

郑州教育公司要求员工贷款千万元养企业

9月,河南郑州育人教育集团被曝出让员工贷款养企业。该集团从2019年至今约3年多时间,一直让员工向郑州市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供企业使用,总额2000余万元。并且该集团存在拖欠利息情况,有个别员工贷款已逾期,甚至被影响个人征信。董事长刘亚敏曾回应称,真正供集团使用的员工贷款大致有1000余万元,争取10月底把钱全部还掉。员工贷款养企业已是骇人听闻。银行对贷款实际用途、育人集团经营情况是否知情,工作人员是否为了业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值得警惕。阅读原文

苏州某公司公然歧视,不招聘河南人

11月初,一名求职者在与江苏苏州三九和信(昆山)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的HR对话中表示自己是河南人后,HR明确表示不招河南人。公司的人事部负责人回应称,不招河南人是用人部门领导的规定,并表示这并不是公司一直以来的做法,公司也有河南籍员工。公司老板表示,个人喜好不同,后面会一视同仁。地域歧视在就业市场上是不合理的,法院在类似案件中也认定地域歧视侵害了其平等就业权。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应受到法律的规制,不应该突破法律禁止的红线,应该建立公平、效率的用工秩序和市场环境。阅读原文

—— 青年劳动者 ——

中山二院多名学生患癌,导师将患癌学生踢出群聊

中山二院学生患癌可能与实验环境中未做好防护有关

11月7日,一网友曝光长江青年学者、中山大学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苏士成团队有多位学生确认患癌,其中有学生在上半年出现腹痛症状,并在就医后查出患癌,病理分析为胰腺未分化癌。舆论发酵后,18日中山二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但对于网友的质疑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应,并且导师苏士成在未与当事人沟通情况下将直接其移出群聊。患者黄某的家属称,“我们现在不想管那么多,只是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救我姐姐。”阅读原文

新乡市教育局被指毁约40余名应届生

双方签订的聘用协议

11月14日,河南师范大学40余名学生被教育局毁约。他们参加了新乡市教育局举办的2023年局属学校专场招聘会,等待3个月后却被告知专项招聘未获上级部门审批通过,项目被暂停。在签订聘用协议中提到,专项招聘岗位带有编制,一经录用可入编。不少人因错过就业黄金期或证件被签约单位扣押,错失再找工作的机会;而有的同学为参与新乡市专项招聘,于原工作单位解约并赔付两万元。这些学生认为,新乡市教育局存在失职。阅读原文

职校克扣学生巨额实习报酬,院长助理名下就有600万

11月13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公开举报称,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克扣学生实习报酬,有教职工在其中牟利,数额巨大。根据账本显示,涉及商业贿赂(回扣)的总额超过6000万元。颜某某作为院长助理只能拿到赃款的10%,其余90%都要按比例分配给院领导。学院校办工作人员回应称两位涉事老师目前已不在学校任。江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科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将去核实了解。阅读原文

03
深度与评论

I. 财新周刊:残保金调查,残障者最低工资层层被克扣,真实就业退潮

就业市场低迷的当下,残疾人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今年9月,残障人士王斌接到了运营岗位的面试邀请,但向对方告知自己的残障情况后,对方直接取消了面试。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全国城乡就业年龄段的近2000万持证残疾人中,实际就业率不足45%。虽然相关促就业政策不断优化,但残疾人真实就业规模和收入实际上是下降的,不少企业以“挂靠”方式减免残保金,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学者杨立雄建议对企业按1%、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按2%要求聘用残疾人,以改善残疾人的就业状况。阅读原文

II. 南方周末:家政女工之死

去世育儿嫂洪欢欢生前工作的小区

10月22日上午,38岁的育儿嫂洪欢欢在雇主熊某家中倒地,家人随后在她的遗体上发现伤口和多处淤青。去年9月以来,她一直负责照顾熊某的一对龙凤胎。洪欢欢曾向朋友抱怨雇主情绪不好会骂人,甚至没收她的手机。10月初,洪欢欢带孩子玩滑梯时,大宝不慎腿部骨折。家政公司提出上门看望,但被熊某拒绝。因熊某要求洪欢欢赔偿,洪欢欢在微信上向亲戚朋友累计借了6.1万元。洪欢欢去世后,许多家政阿姨在她的社交账号下表达哀思,“大家思念她,也有一部分是想到了自己。”阅读原文

III. 刺猬公社:冬跑深圳,夏跑北京,候鸟外卖骑手迁徙记

2023年,中国外卖骑手数量已超过1300万人。00后男孩樊华为躲避酷暑来北京送餐,降温后则返回深圳继续工作,而且相比于北京,深圳的订单量更大,骑手更多,而且政策措施也领先。尽管候鸟骑手的现象存在,但其规模尚未形成,因为对于许多骑手来说,要在一个城市稳定下来仍然是一项难题。在冬季,订单价格较高,在北京一天的收入可媲美南方城市两天的收入,所以也有骑手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选择长期留在一个城市。阅读原文

IV. 三联生活周刊:“次日达”背后, 快递货车司机已经“卷”不动了

为了节省开支,司机每晚都住在车上

临沂位于中国东部南北大通道的枢纽,快递业务近十几年持续增长,2021年全国全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083亿件,快递行业收入占GDP比重接近1%。今年“双十一”再度掀起快递高峰,中通临沂转运中心的司机葛成飞每隔一天行驶熟悉的路线,全年无休,但对他而言,开车如同朝九晚五的常规工作,经过多年的奔波,如今“一家人能够安稳地待在一起”成为他最牵挂的事。另一位司机沈飞感到自己开车“卷不动”,于是决定创办小型运输公司。他发现平台存在很多问题,某些掌握了信息的中间人控制了货源信息,司机辛苦跑出来的钱成了信息费。沈飞逐渐摸索,慢慢开拓了自己的生意。阅读原文

V. 西芦葫:拒绝遗忘,一位致丽大火幸存者的回忆

1993年11月19日,深圳葵涌致丽玩具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事故,造成87人死亡,51被烧伤,这是一起因监管不力而发生的悲剧。30年过去了,那些幸存者们是幸运的,却也与病痛相伴一生。本文是烧伤最严重的小英在事故发生30年之际的回忆文章。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她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我的人生过得有多累有多苦,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但是我不想卖惨,只想卖阳光。在这三十年里,我也越来越明白拒绝遗忘。我永远坚信,致丽大火不应该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秉持这一理念,在这些年里她积极地联系那些幸存者和死者的家属,通过组织聚会、制作纪念品的方式纪念逝者。阅读原文

VI. 界面新闻:房地产红利不再,学土建的状元们掉进“天坑”

建筑专业跌落神坛,从昔日的“状元专业”变成了“天坑专业”,高校建筑学三年内的录取分数平均降低超过35分。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热潮退去,大批人不得不逃离“建筑围城”。建筑类专业学生主要有三个出路,房地产公司、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近两年以来,不少设计院都出现降低基本工资和奖金比例的情况,加班成为日常,又卷又累还看不到希望。建筑公司这两年面临大量整体转让的情况,大多数房企也普遍降薪裁员。阅读原文

VII. 少数派说:全国首例「残障就业歧视胜诉案」始末

先天性脊髓灰质炎人士李文光在入职体检时被告知体检结果有问题,无法入职。尽管医生认为该病并不会影响工作,但该公司认为肢体残障的职员存在“潜在风险”。李文光对此感到愤怒,随后寻求律师辛钧辉的帮助,捍卫自己的权益。官司历时两年,尽管最终赔偿不多,但他坚持进行官司,呼吁社会保护残障人士的就业权益。这个案件为其他残障人士遇到此类事情的维权提供了一些参考,例如建立法律意识、寻求专业援助、保留证据,并寻找更多路径维护自己的利益。阅读原文

VIII. 中国劳动趋势:华南地区罢工的组织机制、工人积极分子的作用与罢工案例分析

本文为《Labor Activists and the New Working Class in China》专书其中第四到六章的翻译。这三章内容聚焦于罢工的组织方式、国家和资本对于工人行动的回应、工人积极分子、劳工NGO的参与、劳动法体系产生的影响,涵盖了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主要议题。虽然作者讨论的罢工案例与组织大多距今已经至少有十年的间隔,但是尽管当下的经济环境、劳动条件有所差异,文中所提到的工人组织模式、工厂管理层与政府的打压与分化在近期的工人运动中仍然持续出现,这些历史经验积累成的知识并不过时。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1. 拉勾招聘大数据研究院:《2023年00后职场生态洞察报告》
  2. 中国劳工观察:《成都富士康2023调查报告》
  3. 前程无忧:《2024届应届生秋招行为观察》
  4. 拉勾招聘:《2023年双11电商领域人才洞察报告》
  5. 58同城:《双十一热门岗位招聘就业趋势》
  6. 麦克思研究院:《高职院校毕业生月薪统计》
  7. 中国青年报:《应届生对企业招聘内容意见》
  8. 智联招聘:《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

05 工运谈
农村工业的兴起和衰落及其中的工人(三)

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国家在各个方面全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放开生产资料价格管控,推进教育、住房、医疗市场化改革等等,允许中小国企破产重组,同时放开国内市场逐步融入世界资本体系。

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曾经依靠地方扶持政策和资源而兴旺起来的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越来越难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和那些可以灵活应对市场,投机倒把而不守规则限制的私人企业竞争。同一时期中小国企的衰落也直接影响到和其业务相关的集体乡镇企业。曾经风光一时的集体乡镇企业陷入产权不明晰,管理层贪腐,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差等等各类负面评价中。

长江村布厂

1993年,农业部发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实际上是鼓励将乡镇企业的集体资产全部或部分出售给个人。但这一私有化进程,最初受到一些来自企业管理层的抵制,特别是在沿海一些乡村集体工业发达,经营较好的企业中,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进行比较彻底。[注1] [注2]

从学者调研资料和企业家个人口述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乡镇企业管理者并不确定国家对私有化的决心,有些人担心日后翻盘算账;有些人担心企业是否还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对于资产庞大的乡镇企业,个人购买股份也需要途径拿到足够资金;而那些经营不善亏损的乡镇企业,则无人愿意接手,干脆直接关门。[注3] [注4]

相对管理者对于改制的疑虑和盘算,没有资料显示乡镇企业工人对于乡镇企业改制发出过明显的反对声音。与国企改制过程中国企工人的抗争浪潮相比,乡镇企业工人显得格外安静。不难理解,乡镇企业工人一开始对企业生产管理就没有发言权,接受曾经的“领导”或者领导的儿女,转变为“老板”,这一过程并不困难。毕竟对乡镇企业工人来说,在企业做工只是提升生活收入的作用,没有任何政治地位改变。乡镇企业改制,工人不会得到更多,但也无法丧失更多本来就没有的权利。

曾经红火一时的农村集体工业,在私有化大潮中默默地消亡了。

对于整体乡村经济来说,1990年代,受市场经济冲击,各类物资价格变动频繁,国家政策偏向发展城镇经济,农民个体难以抵御,需要从农业生产以外寻找出路。而内地农村工业发展的规模有限,本就无法完全承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再加上乡镇企业衰败,更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出。相较之下,大中城市的私人资本、沿海地带工业区在不断发展壮大,内地农村的劳动力开始涌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带。1994年11月,劳动部发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实质上放开农村劳动力流动,由此形成了1990年代规模逐年扩大的民工潮。

而这以后,在沿海工业带聚集的产业工人,又形成了新的工人群体。

[注1]岁月留声——建县(市)60周年口述史连载三:扎根长江,奉献一生

[注2]建县(市)60周年口述史连载四:从社办小厂到中国企业500强的跨越

[注3]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 (秦晖)

[注4]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潘维)

作者:欢欢

06
法律与维权

判决1:试用期考核不应采用“事后标准”

在2020年底,小裴与一家上海公司签订了五年的劳动合同,包括4个月的试用期。但公司在一个月后基于一份从未事先告知的评估表,以其试用期内的实际表现不佳为由,单方面解除合同。小裴因此申请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实践,在是否给予“试用期转正”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必须基于具体、客观的条件来考核,且应在聘用时明确这些条件,并由劳动者确认。而如果采用“模糊标准”或“事后标准”或“主观标准”是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因为该评估表无劳动者本人签字,所以无法证明小裴是否不符合录用条件。最终机构审理裁决该公司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阅读原文

判决2:开挂靠车辆的司机也是事实员工

李某于2021年在某运输公司担任司机,他主要通过微信群聊的方式从公司处获取工作任务并领取工资。但公司从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为其缴纳社保。此外,公司声称李某驾驶的车辆是第三方所有而后挂靠在公司名下运营,而并非公司所有,否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法院认为,不能只以车辆挂靠关系推断司机与挂靠公司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规定,法院认定李某与运输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裁定公司赔偿李某未签订书面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及经济赔偿金。阅读原文

07
资源推荐

网站:新打工人文化博物馆

2008年,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创立。2023年,迫于种种压力,打工博物馆关闭。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终章,但这不是打工者文化的终结,也不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行动的终止。网站《新打工人文化博物馆》最近上线,它保存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以线上的方式带我们回顾打工文化,了解工人群体的变迁。

博物馆主要纪录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亿万打工者的文化和历史。新网站也按照原本博物馆的展厅分布进行展示:第一展厅回顾了建国以来打工人群体坎坷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第二展厅关注女工群体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第三展厅聚焦打工者子女面对的教育问题,第四展厅展示劳工NGO组织对保障工人权益的贡献。通过信件、暂住证、工资单、欠条、生活用品、工作服、打工文艺作品等展品,打工者的生活、工作、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得以被社会所了解。访问网站

08
图片故事

上海万圣节cosplay作品....行业暴起暴落,苦了每个身不由己的打工人。

前阵子网传,有人坐滴滴的时候跟司机讨论工资问题,结果被滴滴警告。北京某出租车疑似也因为有录音系统而让司机不敢与顾客闲聊。对打工人的监控已经无处不在了。

09
劳动碎语

“我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会这么的难,面对学生很想真的做到教书育人,但是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让我们这些没有培训过就直接当班主任的毕业生像入了牢笼。”

来自《接连自杀,中国老师的无声崩溃

我们这行30岁以下的很少,我都看不到几个。这个工作一直与脏、苦、累、没面子等关联,愿意干的人少,薪水、工价不涨不行。

来自《装修工高薪惹人艳羡的背后:人员稀缺、“青黄不接”

《我的诗篇》上映后,热度来了又散。邬霞并没有靠写作挣到什么钱,也没能靠它得到一份办公室的工作。她出了三本书,第一本没有公开发售。第二本是她的诗集,出版社说卖到5000册以上有版税,邬霞从来没拿到。后来,她写了一本非虚构。写的是工厂往事。依然卖不出去。

来自《矿工、厂妹、外卖骑手,写出了你不知道的中国

每周一天的节假日她无处可去,只能在小区附近溜达。偌大的北京,除了保姆间那张小床,没有哪里能真正属于她。当然,床也不是永久的,到了期限仍得准点离开。她转念想,迟早有一天老公要走,儿子要成家,自己也要一个人,孤独是人生常态。

来自《农村女性的晚年,老无所依


本期小报周期(2023/11/07- 2023/11/20)

撰稿:Xay、Grayson、溏心蛋、大喷菇、伊甸、非洲大蜗牛、欢欢

编辑:非洲大蜗牛

在最后

以上是第32期工劳小报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本期小报pdf版,欢迎传播分享
三十年不熄的大火|工劳小报 #32_compressed.pdf • 3 MB
小报材料收集与编辑均由志愿者协力完成,如果你也愿意加入参与贡献,请回覆这封信并注明“申请志愿者“!
工劳小报|工劳快讯 © 2023 – Unsubscribe
Powered by Gho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