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4年7月1日ArchDaily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作者 Hana Abdel
2024年7月2日 01:00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建筑图, 表皮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3 的图像 40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门, 视窗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更多图片+ 35

  • 结构工程师: Webb Yates Engineers, AMI Engineers
  • 暖通工程师: Anjaria Associates

展开收起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建筑图, 表皮
© Edmund Sumner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与客户 Dharohar 密切合作,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旨在实现乌代布尔第三空间的愿景——这是乌代布尔的第一个学习和文化中心。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家庭或学校,创建一个可达、开放和包容的场所。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9 的图像 40
© Edmund Sumner

第三空间被设计为一个可以培养终身学习者的目的地,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创造有意义的联系,获得新的体验,或者追求长期爱好。一个主要挑战是容纳多样化的用途:它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一个创客空间,一个电影院或者表演空间、攀岩墙,甚至更多功能。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围绕一个环绕中央庭院的风车形回廊布局了主要功能。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梁
© Ankit Jain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31 的图像 40
一层平面图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 Ankit Jain

最大的挑战是将多项活动整合到一个连贯的空间中。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们决定将主要的社区活动置于中央庭院。同时,入口、走廊和庭院等经常被建筑设计所忽视的空间被设计成为灵活的空间,用于表演和社区聚会,使所有活动都能在同一个屋檐下举行。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 Edmund Sumner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门, 视窗
© Edmund Sumner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37 的图像 40
A-A 剖面图

最后,为了确保“第三空间”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多种用途,我们借鉴了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在《建筑模式语言》中提出的“模式”,这些模式有助于为整个体验带来秩序。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隔断, 椅子
© Ananya Singhal

在建造“第三空间”时,我们专注于使用能够适应该地区恶劣气候条件的当地材料,并有助于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砌体墙由附近矿山的废弃大理石碎石和石灰砂浆构成,而大理石粉尘——一种大理石开采和加工行业的副产品——被用作混凝土的替代水泥,从而制成了一种颜色较浅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能更好地反射阳光,有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 Ananya Singhal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32 的图像 40
夹层平面图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 Ananya Singhal

为了减少浪费,我们再次利用从外立面切下的大理石作为地板材料,并将金属废料重新加工成门和隔墙所用的铰链。使用的白色大理石是本地生产的,同样,屋顶上使用的陶瓷砖也是以碎片的形式拼接而成。屋顶设有竹编遮阳篷,以提供防晒功能。我们选择竹子作为材料,而不是使用寿命长的铝制遮阳篷,从而提供了一种低碳、经济且可生物降解的解决方案,与更坚固但长期有害的材料相比,这种解决方案更为环保。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19 的图像 40
© Ankit Jain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表皮
© Ankit Jain

“第三空间”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如何与所有合作者一起工作。我们共同学习和开发了许多元素。从与 Webb Yates 工程师共同创造的建筑遮阳篷,到与 Sarnar 共同发明的立面固定装置,以及需要测试抗震性能的大理石幕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22 的图像 40
© Ananya Singhal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楼梯, 表皮, 梁
© Ananya Singhal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39 的图像 40
北立面图

在建筑设计方面,我们从拉贾斯坦邦的建筑遗产中汲取灵感,并将其以当代形式重新诠释,将多种用途融入一个连贯的建筑中。“第三空间”的一个关键特点是中央庭院,它受到当地建筑遗产 havelis(一种传统住宅形式)的启发,主要空间都围绕其组织。这个庭院作为灵活的展览、表演和会议空间,四周环绕着通道,为所有学习和活动空间提供了清晰的路线。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室内图, 表皮
© Ankit Jain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建筑图, 视窗, 表皮
© Ankit Jain

在建筑入口处,游客会看到“ Baori ”,它受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梯井启发。这个广阔的露天公共空间由看似随意的立方体组成,形成可以奔跑、跳跃、坐卧和放松的台阶。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 建筑图, 城市
© Edmund Sumner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引用: "第三空间文化学习中心 / Studio Saar" [Third Space Cultural and Learning Center / Studio Saar] 01 7月 2024.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8199/di-san-kong-jian-wen-hua-xue-xi-zhong-xin-studio-saar>;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2024年7月1日 23:00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2 的图像 18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3 的图像 18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4 的图像 18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5 的图像 18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更多图片+ 13

  • 设计团队: Chao-Ming Lu, May Weng, Chen-Wei Weng, L.Kerwin, Xin-Yu Chen, Ho Lo, Sxu-An Chen, Kuan-Yu La
  • 室内设计: Keding Enterprises Co., Ltd.

展开收起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2 的图像 18
© YHLAA

设计说明
位于关东市场综合大楼3楼,新竹市首座「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图书馆,将关东市场打造成一次满足日常采买、艺文、学习等多功能场域。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11 的图像 18
© YHLAA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15 的图像 18
三层平面图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12 的图像 18
© YHLAA

图书馆设计上预先修复老旧预铸构造渗水的问题,在重新填缝与防水施作后于窗户下方规划複壁与导水沟、排水系统做出第二层截水的预防,为有效使用两侧空间在複壁设施上结合书桌与卧榻的整合使用。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14 的图像 18
© YHLAA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8 的图像 18
© YHLAA

设计概念
现况中央有六根对称的柱子,若用矮书架的陈设无法消除柱子的分隔,又为了让大面窗户采光能引入室内,本案采用客家元素中的「伙房」合院的转化为书架造型,向内退缩的框架上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对应各年龄使用者的高度,而原有柱子延伸成不同方位的座椅隐藏其存在感,书架则成了内与外的读书环境,划分出动态阅读与静态阅读区。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3 的图像 18
© YHLAA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16 的图像 18
轴测图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4 的图像 18
© YHLAA

本案的场所记忆表现在整个矩形书架转了一个角度,「空间中又有个不同方位的空间,也使得四边的外侧,有了宽窄不一具有自明性很强的场域,透视消点的形式创造对比强烈的身体感受」,身体经验在缩小和放大的框景与窗景之间的变化中移动,让读者寻找与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角落。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 9 的图像 18
© YHLAA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引用: "新竹市图书馆关东分馆 / 兆民建筑设计研究室 + 王美娟建筑师事务所" [Hsinchu City Library Hakka Branch / C-M STUDIO + May Weng Architect] 01 7月 2024.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8243/xin-zhu-shi-tu-shu-guan-guan-dong-fen-guan-zhao-min-jian-zhu-she-ji-yan-jiu-shi-plus-wang-mei-juan-jian-zhu-shi-shi-wu-suo>;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2024年7月1日 21:00

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物气候围护结构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愿景。阿塔·亚兹丹塞塔博士(Dr. Arta Yazdanseta)是一位专注于能源与环境的设计学博士,研究领域深入设计、建筑性能和植物生物物理生态学的交汇点。Yazdanseta 博士专注于生物气候外围护结构,研究了这类结构如何通过利用其自组织潜力来增强社会——自然系统。Yazdanseta 博士的学术履历包括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得设计学博士和能源与环境设计学硕士学位。

作为哈佛大学绿色建筑与城市中心的研究员,她的贡献包括为 HouseZero 碳改造项目制定环境设计策略和性能分析。在这次采访中,Yazdanseta 博士探讨了生物气候外壳的概念及其与被动式建筑设计原理的相互作用。这些生物气候外壳有潜力为城市环境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采访揭示了她在研究植物基材料的益处以及可持续建筑的未来方面的见解,强调了人类与环境健康之间的关键联系。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2 的图像 14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3 的图像 14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4 的图像 14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5 的图像 14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更多图片+ 9

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关于生物气候外壳的概念、优势以及可持续建筑的未来的信息。

ArchDaily:什么是生物气候外壳?它如何与被动建筑设计原则整合?

Arta Yazdanseta博士: 生物气候外壳独特地将植物基材料和策略融入墙体组件中,通过自然系统提高环境性能。与侧重于隔热和机械系统的被动式房屋设计策略不同,这种方法使用像藤蔓和葡萄藤这样的植物进行动态隔热,在炎热的月份提供遮阳,在较冷的月份则允许阳光进入。这种自然调节优化了室内气候控制,减少了隐含碳,同时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成为碳汇。当与建筑的自然通风策略相结合时,这些垂直多孔表面可以利用树冠蒸腾作用冷却进入的空气。此外,它们还提供空气缓冲,降低渗透率,从而降低建筑的峰值能耗。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8 的图像 14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在城市尺度上,生物气候外壳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管理雨水,并恢复土壤健康。此外,这些系统通过改善心理健康和绿化空间的可达性来强调社会公正和公平。将植被融入建筑提供了可达的绿色空间,使绿化空间有限的社区受益,创造更健康的城市环境,并以成本效益更高的方式满足社区的多种需求。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5 的图像 14
环境舱——样品固化过程. Image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AD:最初是什么吸引您关注生物气候和仿生外壳呢?这项研究如何影响了您对建筑设计的总体方法?

AY:我在伊朗的德黑兰长大,在一个绿色植被有限的城市环境中。25年前,当我搬到纽约的布鲁克林时,我注意到城市中也缺乏绿色植被。那时,城市生态学并不是一个关注重点,自然常常被视为城市限制之外的事物。

在我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我的研究重点从建筑设计转向了建筑和能源性能。这一转变激发了我将植被融入城市环境的热情,这源于我对城市中自然的渴望。我深入研究了植物的生物物理生态学,并将其融入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和能源性能中。这一经历还意外地让我接触到了材料科学,丰富了我对可持续建筑的理解和方法。

城市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在密集的城市区域内促进生物多样性。这一认识成为我工作的基石,驱使我研究生物气候外壳。这些外壳利用植物基解决方案来提高建筑性能,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并创造更健康、更公平的居住空间。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13 的图像 14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健康紧密相连。为了支持人类健康,我们必须支持自然系统和生态系统。因此,设计应该同时考虑人类和人类之外的需求。这种方法确保建筑设计促进整体健康和可持续性,突显了人类和环境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

AD:在哈佛绿色建筑与城市中心工作期间,您曾参与零碳改造项目(Zero Carbon Retrofit)。您能具体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吗?哪些关键策略和设计元素促成了这次挑战的成功?

AY:在我在哈佛绿色建筑与城市中心工作期间,参与了 HouseZero 总部改造项目。作为该项目的首批研究人员之一,在哈佛设计研究生院阿里·马尔卡维(Ali Malkawi)教授和霍利·萨缪尔森(Holly Samuelson)教授的指导下攻读设计研究博士学位时,我与一支学生和专家团队合作开发了初步的环境设计策略和性能评估流程。然后,与项目建筑事务所Snøhetta合作,进行了完善和实施。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12 的图像 14
© Michael Grimm | Harvard HouseZero / Snøhetta

HouseZero 将 1925 年的气球框架建筑改造成了一个生活实验室,用于研究超高效和净零能源性能,包括考虑建筑的隐含碳。该建筑采用 100% 自然通风,通过太阳能通风口和可操作的三层玻璃窗(由手动和自动化系统控制)消除了对传统 HVAC 系统的需求。由于窗户和天窗的布置策略优化了被动式太阳能做法,因此白天无需使用电灯即可实现日光自主。热质量和辐射表面有助于调节温度,地热热泵通过辐射地板输送自然加热或冷却的水以应对极端条件。

该建筑有近300个传感器,每天收集数百万数据点以实时监测和调整性能。这些策略使 HouseZero 成为能效和可持续性的示范,展示了深度改造现有建筑以实现显著节能和碳节约的潜力。

AD:您在多年的工作中开发并使用了哪些创新的环境设计策略?

AY:我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是用于评估生物气候构成的早期设计模拟工具。这个工具评估了太阳辐射减少和藤蔓等物种蒸腾的冷却能力。它帮助设计师通过为六个气候区域提供平均值来确定生物气候维护结构的可行性。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11 的图像 14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此外,我开发了使用陶瓷3D打印和经济实惠的黏土体系的模块化支撑系统,用于独立的植被表面。连接到建筑的废水系统,这些结构通过优化蒸发来增强系统的整体冷却性能。与将居住者与外界隔离的传统建筑系统不同,这种设计策略通过延伸自然通风的使用来促进与自然的联系。因此,空间和体验方面对于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我的研究的自然进展导致了与生物/植物基材料合作,特别是麻类植物石灰。麻类植物石灰由工业麻类植物的木质芯和石灰制成,是木框建筑的优秀填充物,起到热质量和绝缘作用。其独特性质使其能够调节温度并控制湿度,显著降低建筑的操作能耗。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不同麻类植物石灰配方,以优化其热特性和水热特性,用于各种建筑和环境设计策略。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3 的图像 14
麻类植物石灰混和过程. Image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AD:在您看来,从古至今哪个建筑有效地利用了生物气候和生物基础原则?

AY:从古至今在到未来,有三个结构突出显示了生物气候和生物基础解决方案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历史上看,墨加拉亚州(Meghalaya)的活根桥展示了使用植物基础设施的本土智慧。这些桥梁通过引导榕树的根部创造,提供耐用的、自我加固的路径,与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增强了生物多样性,支持了人类和非人类的生活。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2 的图像 14
粘土生物气候外壳研究. Image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在当代,尼古拉斯·维塞尔(Nicholas Wiesel)通过 BOXOM 的工作展示了在纺织农业实践生物气候原则的实际应用。这种方法在城市立面上使用垂直绿色技术来种植食物,提供冷却,并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通过租赁垂直表面,它引入了一种创新的经济模式,将环境效益整合到建筑和城市尺度。

展望未来,费迪南德·路德维希和丹尼尔·舒恩勒(Ferdinand Ludwig and Daniel Schönle)的植物建筑项目拓宽了生物建筑的边界。利用活树作为建筑材料,这些结构将植物生长与技术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动态、自我维持性的建筑。这种方法将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旨在形成一套在城市建筑中使用的标准化生活系统,以增强可持续性和弹性。

这些例子突出了生物气候和生物基础原则的不断整合,展示了它们从本土智慧到当代应用和未来创新的多元优势。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14 的图像 14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AD:您如何设想未来十年被动建筑的演变?

AY:这里需要注意的主要区别是被动设计并不等同于生物生成或生物气候设计。传统上,被动建筑侧重于通过设计策略减少能源消耗。相比之下,生物生成和生物气候设计强调整合植物基材料以获得更广泛的环境效益,包括节能。

地方法律,如纽约市的 LL97 法条,正在限制运营碳排放,并将很快解决建筑本身产生的碳排放问题。这一转变要求使用其他行业的副产品作为材料。然而,并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生物材料。建筑师需要探索当地经济,运用系统思维来确定其所在地区最合适的植物基材料。快速生长的材料,如稻草、工业麻类植物等,可以将碳储存在长寿命的建筑部件中。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意味着接受并探索植物基材料,并寻找当地来源,以利用其经济和环境效益。

最终,建筑将被视为具有本地和全球环境效益的动态实体。将生物材料和创新设计结合起来,将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可持续、有韧性的城市环境。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在建筑中使用麻类植物石灰,它在减少运营碳和隐含碳方面都展现出潜力。这种整体方法通过系统思维来确保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为未来建筑设定了新的标准。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 9 的图像 14
麻类植物石灰样品展示. Image Courtesy of Dr. Arta Yazdanseta

本文是 ArchDaily 专题:被动式建筑的一部分。我们每个月都会通过文章、采访、新闻和建筑项目来深入探讨一个话题。我们邀请您了解更多关于 ArchDaily 专题的信息。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引用: Fakharany, Nour. "对话 Arta Yazdanseta: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的相互关联性" [Explor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Conversation with Dr. Arta Yazdanseta] 01 7月 2024. ArchDaily. (Trans. July Shao)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8241/dui-hua-arta-yazdansetabo-shi-ren-lei-jian-kang-yu-huan-jing-jian-kang-de-xiang-hu-guan-lian-xing>;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作者 Andreas Luco
2024年7月1日 19:00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2 的图像 64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3 的图像 64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建筑图, 表皮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室内图, 视窗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更多图片+ 59

  • 主持建筑师: Fran Silvestre, Estefanía Soriano
  • 合作方: María Masià, Pablo Camarasa, Ricardo Candela, Sevak Asatrián, Carlos Lucas, José María Ibañez, Andrea Baldo, Paloma Feng, Paco Chinesta, Javi Herrero, Gino Brollo, Angelo Brollo, Paco Chinesta, Anna Alfanjarín, Laura Bueno, Toni Cremades, David Cirocchi, Gabriela Schinzel, Nuria Doménech, Andrea Raga, Olga Martín, Víctor González, Pepe Llop, Alberto Bianchi, Lucía Domingo, Alejandro Pascual, Pablo Simò, Juana Hecker, Ana de Pablo, Sara Atienza, Valeria Fernandini, Sandra Mazcuñán, Kateryna Spuziak
  • 结构计算: Estructuras Singulares
  • 空调系统: Aire acondicionado Daikin
  • 机械顾问: Mecanismos Jung serie ZERO

展开收起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建筑图
© Fernando Guerra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11 的图像 64
© Fernando Guerra

该项目的设计源于其所在环境。建筑通过非常清晰的几何形态展开,远离紧凑建筑的概念。这一策略,加上建筑细长的比例,增加了房屋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形成了一个似乎无边无际的庭院系统。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建筑图, 海岸
© Fernando Guerra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63 的图像 64
剖面图

该几何形态使建筑能够避开现有的大树,同时能够容纳更多新种植的树木。建筑在花园之间延展,旨在被视为一个整体。该项目适应地形,类似于梯田,令人联想到一些修道院的上坡道。这是一种可以根据房屋的需求扩展的聚合系统,能够符合该项目建筑功能的需求。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32 的图像 64
© Fernando Guerra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59 的图像 64
平面图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60 的图像 64
平面图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61 的图像 64
平面图

主要功能区分为三层。上层为夜间区域,其朝向能够从树顶上俯瞰大海。通过这一层可以到达地面层的屋顶平台,作为观景台欣赏美景。结构上它像桥梁一样起到了连接作用,在靠近地块边界的车库和空间核心之间运作。同时形成了一个阴凉的柱廊,吸引访客进入。这一部分对街道封闭,保证了隐私性。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室内图, 视窗
© Fernando Guerra

这一层的服务区域通过采光天窗照明,为核心空间和走廊赋予独特的身份。地面层对西南方封闭,向大海开放。该项目容纳了完整的住宅功能,可以独立运行。在下层空间,设有辅助功能、游泳池、设施和多功能空间。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室内图, 椅子
© Fernando Guerra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室内图, 卧室
© Fernando Guerra

该项目采用非常清晰的几何形态,直线元素之间通过柔和的曲率半径连接,实现了 Philipp Jodidio 所描述的效果:“Sabater 别墅展示了一种引人入胜的二元性:一座白色的极简主义的住宅,其布局和设计比预期更加融入周围环境。阿尔瓦罗·西扎的现代性和 Andreu Alfaro 的雕塑形式的结合,有助于解释 Sabater 别墅如何在几何与有机之间取得平衡。”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 39 的图像 64
© Fernando Guerra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引用: "Sabater 别墅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Casa Sabater / Fran Silvestre Arquitectos] 01 7月 2024.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8236/sabater-bie-shu-fran-silvestre-arquitectos>;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作者 Valeria Silva
2024年7月1日 17:00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2 的图像 32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3 的图像 32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4 的图像 32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5 的图像 32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更多图片+ 27

  • 设计团队: 设计团队: 张蓓蕾,吴恒之,施立阳,陶靖宇,王明兴(结构),丁瑞(结构)
  • 承办单位: 龙游县龙游瀫建设管理中心,龙游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联合发起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收起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9 的图像 32
© 刘国威

瀫馆改建自原有水位站,方体与片墙错动堆叠于面向江边的半山悬崖上。由于水位站在历史上未被妥善使用,现亟需从根本上对其更新,使之在保留水文监测功能的基础上呈现出更多的公共性,并成为一个反映项目地山水特征的标志物。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8 的图像 32
© 刘国威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16 的图像 32
© 刘国威

当拆除大部分墙体,打通局部楼板后,自然景观与视线在瀫馆内自由流动,雨水从屋顶穿越建筑内部流淌至庭院,成为一个以水为线索的展厅、无人值守完全开放的游憩空间。改造后的瀫馆在江边与山上村落之间留出了一条从建筑下方穿越的公共通道,为村民前往江边活动、在通道中避暑、摆摊和其他日常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此外,项目中增设了一间教室和公共厕所以满足公共使用。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25 的图像 32
概念图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10 的图像 32
© 田方方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15 的图像 32
© 周小富

我们选择了“反向重建”的策略。我们将建筑拆除视为为建造的逆向工程,通过拆除饰面、非承重墙退回到仅有结构框架的状态,再根据框架的正交系统重建墙体、延长流线、创造空间。新增的混凝土墙体、楼梯与原有框架共同重构了建筑空间。以隐约透光的白色铝网“填补”坡屋面,使主体轮廓成为一个方体, “外挂”在主体上更小尺度的方体则提示所有进出界面。所有“填充/外挂”均用白色铝板网表示其“植入体”的角色,使建筑原本样貌仍可阅读。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19 的图像 32
© 刘国威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31 的图像 32
轴测图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18 的图像 32
© 刘国威

作为一个无人值守的游憩空间,瀫馆以雨水为媒介,使空间本身成为其永久展品。雨水经屋面收集汇聚于“十立方水”棱镜装置,再流经二楼明渠,倾泻至一楼水池,模拟“姜席堰”水利遗迹;池水溢流至庭院后进入地面上的龙游瀫沙盘,模拟附近流域的轮廓形态。当把沙盘上的方尖碑对准庭院矮墙上四个洞口,将分别指示附近水利设施在衢江上的方向与距离。建筑的正中央的漂浮球体倒映着整个流水的空间,在另一维度将空间扩展。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 2 的图像 32
© 刘国威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引用: "龙游瀫馆水文展览馆 / 沚山建筑" [H2O Space / ZSLAND Architects Partnership] 01 7月 2024.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8240/long-you-hu-guan-shui-wen-zhan-lan-guan-zhi-shan-jian-zhu>;
❌
❌